OverDrive是AMD官方提供的超頻軟件,全面支援新的AMD 700芯片組。這個軟件的功能與NVIDIA的nTune相似。使用者可以透過OverDrive軟件,為系統進行微調,這個技術比較適合進階的使用者。它可以讓使用者選擇手動,或者由軟件自動為系統微調。微調的項目包括處理器、芯片組、內存和顯卡核心等硬件。使用本軟件的最基本條件是正使用一塊AMD 700 或AMD 800芯片組系列主板。
支援處理器 | AMD Phenom II系列 Phenom系列 Athlon II系列 Athlon X2系列 Athlon 64系列 Sempron系列 |
支援插座 | Socket F+/F(790FX/DSDC)Socket AM3,Socket AM2+,AM2 |
芯片組制程 | 65 nm (790FX, 790X, 770) 55 nm (790GX,785G,780系列, 760G) |
桌面/手提電腦芯片組 | |
發燒級 | 790FX |
效能級 | 790X, M780T (移動版本) |
主流級 | 770, 780G,785G,M780G (移動版本) |
入門級 | 740, 740V, 740G,M740G (移動版本), 780V |
發布日期 | Q4 2007 |
上代產品 | AMD 690G |
后繼產品 | AMD 800 芯片組系列 |
新的芯片組制程是65nm,功耗大約是10-12W左右,遠比對手Intel的3系列芯片組25W低。南橋方面,AMD推出了SB700搭配,改善磁盤與USB效能。
命名方式
以前的命名方式,'D'代表高階的獨立芯片組,'X'代表中低階芯片組,'S'代表整合式芯片組。AMD更名后,數字的大小,代表芯片組的定位。
如果你連超頻都不會的話,那么AMD還給你提供了更好的解決方案,購買三A平臺,羿龍處理器+7系列芯片組+ATI PCI-E 2.0顯卡,也就是所謂的Spider平臺。AMD提供了AutoXpress技術,將會自動識別這平臺組合,從而提升性能8%左右。
其實,綜上所述,無論是AMD OverDrive還是AutoXpress,都是AMD用來取悅用戶的手段。通過分析我們不難看出,兩種提升性能的方式,分別針對的是不同平臺的用戶群。AutoXpress針對的是低端的入門級用戶,完全不懂技術,而AMD OverDrive針對的是中高端用戶,具有一定的動手能力,能夠進行簡單或者復雜的超頻。
不過,無論如何,前提是必須購買Spider平臺,至少也要是三A平臺。相對于Intel的3系列來說,AMD的7系列平臺全程支持HT 3.0以及PCI-E 2.0的支持,而四卡交火更是一個很大的優勢。而Intel的3系列在X38以下,只支持到PCI-E 1.0的顯示規范,并且,同等級的價位上,AMD無疑更具有優勢。
不過根據AMD官方指示,770主板并不能夠獲得AutoXpress的支持,所以說用戶在購買和使用的時候請注意。
AMD Athlon64 X2 7750(黑盒)也叫AMD Athlon64 X...
看預算和需求,預算高,對功耗、散熱要求高的或者追求極致性能的就買英特爾,預算低或者對性能功耗要求一般的就買AMD,基本使用都夠了。至于性能對比,有一句i3戰A10 i5默秒全,...
處理器(Palomino核心) 實際外頻 實際頻率 標示型號 AMD Athl...
當系統辨認到蜘蛛平臺的時候,就會自動啟動AutoXpress技術,通過自動超頻令系統效能增加8%。這個技術比較適合入門的使用者。值得注意的是,較舊的硬件亦會被支援。 AutoXpress包括CPU、XpressRoute、MemBoost三個部分,其中CPU部分可以在使用Phenom處理器的時候將CPU ClkDivisor設置到"Divide-by-1"模式。
XpressRoute可以在使用R580以上顯卡的時候提高PCIE總線的頻率,在RD780和RD790主板上R580+以上主板將會自動超頻PCIE總線到150Mhz~160Mhz,同時還有P2P transfers來提高顯卡傳輸速度,優化原有的CPU總線和顯卡之間的傳輸。
MemBoost則可以提升DDR2 800以上內存的時序性能,當然只能用在RD780和RD790主板上面,而且只對Phenom處理器有效。
格式:pdf
大?。?span id="51a67dz" class="single-tag-height">165KB
頁數: 1頁
評分: 4.6
AMD是一家硬件公司,不過很少人知道其實AMD也出過很多軟件產品。而最近兩年,隨著移動平臺的迅猛發展,AMD也做出了一款手機APP———《AMD Link》?!禔MD Link》其實是AMD硬件監控APP,它的最大作用就是讓手機能夠監控PC硬件的種種情況,還能夠在手機端進行PC截圖、錄像之類的操作。要在《AMD Link》中實現這些功能,首先你需要一臺搭載AMD CPU和AMD顯卡的PC,接著在電腦中安裝17.12或者更新的AMD顯卡驅動,然后就能進行手機和PC的互聯了。
格式:pdf
大?。?span id="eokr0ma" class="single-tag-height">165KB
頁數: 2頁
評分: 4.4
(三 )DMD 芯片顯示原理的介紹 DMD 精微 反 射鏡面 是 一種 整合 的 微機電上 層結構 電 路單 元 (MEMS superstructure cell),它是利用 CMOS SRAM 記憶晶胞所制 成。DMD 上層結構的制造是從 完整 CMOS 內存電路開始,再透過光罩層的使用,制造出鋁金屬層和硬化光阻層 (hardened photoresist) 交替的上層結構,鋁金屬層包括地址電極 (address electrode)、絞鏈 (hinge)、軛 (yoke) 和反射鏡,硬化光阻層則 作為犧牲層 (sacrificial layer),用來形成兩個 空氣間 (air gaps)。鋁金屬會經過濺鍍沉積 (sputter-deposited) 以及電漿蝕刻 (plasma-etched) 處理,犧牲層則會經過電漿去灰 (plasma-ashed) 處理,以便制造出層間的
nForce是NVIDIA推出的一系列高性能整合芯片組,原名Crush,它由IGP北橋芯片和MCP南橋芯片組成。nForce的IGP與MCP各有兩種,分別為支持雙通道內存的IGP128和支持單通道的IGP64以及支持杜比音效的MCP-D和普通的 MCP。根據南北橋搭配不同,共有nForce220/220D/420/420D 4種芯片組,其中220代表64位顯存帶寬產品,420代表128位顯存帶寬產品,后綴“D”則代表支持杜比音效。整合的GeForce2 MX顯卡讓用戶真正有了用整合主板體驗3D游戲的機會,而南橋MCP的APU把整合主板的音效提高到了一個新的水平。nForce 220/220-D/420/420-D/620-D芯片組都是支持AMD Socket A架構的處理器。芯片組主要由兩個部分組成:IGP圖形處理器和MCP(MCP-D)媒體、通信處理器。IGP芯片支持兩個獨立的內存控制器(nForce 220/220D采用64位的內存控制器,而nForce 420/420-D/620-D采用128位的內存控制器)、整合的GeForce2 MX圖形芯片,并額外提供一個AGP 4X接口(66MHz工作頻率)來提供更強大的顯示支持。MCP芯片不但提供了一般南橋芯片左右具有的控制PCI總線、IDE設備、USB接口,而且整合了目前功能最強大的音頻單元和網絡芯片。在支持的內存規則方面,nForce 620-D可支持最新的DDR333內存,其余的nForce芯片組則支持DDR266內存。MCP的音頻單元被NVIDIA被做成APU(音頻處理器),其主要采用了Parthus的MediaStream DSP編碼技術。nForce在IGP和MCP芯片之間采用了AMD的HyperTransport橋連技術,其理論傳輸帶寬達到800MB/s,6倍于PCI橋接總線,3倍于VIA的V-Link總線。由于采用了HyperTransport技術,可以極大地提高芯片之間的數據傳輸速度,從而提高系統的性能。MCP-D芯片同MCP芯片的唯一區別就是增加了Dolby 5.1聲道的編碼支持,用于只需更少的投資就可以欣賞到更好的音樂效果。 nForce芯片組在技術上是非常先進的,它賦予整合芯片組全新的理念。負責音頻處理的MCP部分指標甚至比創新SB Audigy還要高,但由于它支持最先進的技術規格,所以在價格上并不低廉。
nForce 4-4X最基本的939和754芯片組。它依然支持native Gigabit Ethernet、完全的RAID特性、10個USB2.0接口、NVIDIA Firewall 2.0以及最新的nTune性能調節工具。提供4個SATA驅動接口,PATA速度1.5GB/s。該芯片組的最大缺點就是僅支持800MHz Hyper Transport,并且HT總線已經被鎖定來防止Hyper Transport超頻。這樣的設計意味著該主板并不適合那些超頻玩家,他們應該選擇Ultra或SLI版本的NF4。
nForce 4的加強版,增加了對千兆以太網、SATA II及IEEE1394的支持,此外還提供了nVidia的名為ActiveArmor的網絡安全引擎,市場定位為主流主板市場。
nForce 4 SLI nForce 4 SLI則是針對工作站用戶和超級玩家所制定的,nForce 4 SLI在nForce 4 Ultra的基礎上增加了一個PCI-Expressx8的接口來提供“X8 X8”組合的SLI解決方案,而當使用單一PCI-E顯卡的時候,可以實現PCI-E x16,其他特性和NF4 Ultra相同。 (nForce 4 SLI的直接競爭者VIA K8T890Pro提供的是“x16 x4組合”SLI解決方案。
nForce 4 Pro式nForce 4芯片組的最特殊的,nForce 4 Pro是則是針對服務器市場,主要用來搭配Opteron的,最高支持八路Opteron處理器,提供對雙PCI-E 16X接口的支持除此之外其它功能與nForce 4 Ultra幾乎一致。和火星卡是一個級別,市場上根本買不到。NVIDIA nForce4 SLI X16,適用于發燒友和游戲玩家 NVIDIA nForce4 SLI,適用于要求高性能的用戶 NVIDIA nForce4 SLI XE,適用于高性能級主流用戶 NVIDIA nForce4 Ultra,適用于入門級主流用戶 。只是基于INTEl平臺的nVIDIA主板芯片組在市場上很少見,加上INTEl自家的芯片組一統市場上INTEl平臺主板芯片組的江山,所以基于INTEl平臺的nVIDIA主板芯片組在市場上聞名度不是很高?;贗NTEl平臺的nVIDIA主板芯片組延續了nForce的大部分功能,如SATA II 、千兆網卡、7.1聲道音效和10個USB2.0接口,以及nVIDIA的招牌SLi功能。不過nForce4 SLI Intel Edition并沒有采用AMD平臺的單芯片設計,而是采用了南北橋搭配的方式。并且針對intel平臺提供了對DDR II雙通道內存和1066Mhz
NVidia主板芯片組既有傳統的芯片組設計又有單芯片設計,這種設計方案在nForce 5系列芯片組尤為突出。nForce 500系列一共有4款產品,分別是nForce 590 SLi、nForce 570 SLi、nForce 570 Ultra、nForce 550。nForce 590SLi芯片組由兩塊芯片組成,分別是代號為C51XE的SPP芯片以及代號MCP55PXE的MCp芯片組成,這樣的組合可以實現對雙PCIe x16的支持,很明顯,nForce 570SLi是一個單芯片設計方案,芯片代號是MCP55nForce 570 Ultra也是單芯片設計方案,芯片代號是PMCP55-Ultra,nForce 550也是單芯片設計方案,芯片代號是PMCP55S現在來看看nForce 500系列4款產品的規格差異:從上面的規格表可以看到,nForce 500系列比起nForce 4系列由了比較的的提高,例如新增至6組SATA II硬盤接口,并支持雙RAID 5模式,但IDE接口則減少一組,內置High Definition Audio支持7.1聲道32Bit 192KHz高品質音效,網絡方面更內置兩組Gigabit Ethernet引擎,支持ActiveArmor網絡保安技術及硬件防火墻等等。其中nForce 590 SLi針對發燒級玩家,支持nForce 500系列產品上的所有新技術,如FirstPacket、DualNet、Teaming、TCP/IP Acceleration等。
nForce 590 SLi還有一項特有的功能是LinkBoost,據稱可以明顯改善系統性能。此外nForce 590 SLi還是nForce 500系列中唯一可以實現2x16 PCI Express SLi的產品。nForce 570 SLi、nForce 570 Ultra是針對Performances玩家,nForce 570 SLi與nForce 570 Ultra的區別在于是否支持SLi技術,nForce 570兩款芯片組與nForce 590 SLi的區別僅有兩點,第一當然就是不能支持LinkBoost這項nForce 590 SLi特有的技術,第二就是PCI Express帶寬上的區別,nForce 590 SLi擁有46條PCI Express Lanes,可以實現2x16 PCI Express SLi系統,而nForce 570 SLi僅有28條,只能搭建2x8 PCI Express SLi,nForce 570 Ultra擁有20條,不能支持SLi。nForce 550是nForce 500系列中最低端的產品,所支持的SATA設備減少到4個,因此不能支持nForce 500系列的雙模RAID功能,并且LinkBoost、FirstPacket這些新功能一樣都不能支持,更糟糕的是芯片內建的Gigabit Ethernet MAC減少到一個,因此Dual Net、Teaming也都是不能支持。唯一的優點就是支持Socket AM2接口的Sempron處理器,針對Mainstream玩家提供廉價的選擇。不過失去nForce 500系列上大部分技術支持的nForce 550感覺更像一款nForce4產品。終于從整體上分別介紹完了nForce 500系列4個不同芯片組的規格,nForce 500系列中有許多特色功能:NVIDIA LinkBoost,SLI-Ready Memory,FirstPacket,DualNet,TCP/IP加速技術,MediaShield技術。這些我就不細細介紹了。正如nForce 4也有支持INTEl平臺的芯片組一樣,nForce 500系列也有:NVIDIA nForce 590 SLI Intel Edition和NVIDIA nForce 570 SLI Intel Edition,具體的規格和基于AMD平臺的NVIDIA nForce 590 SLI和NVIDIA nForce 570 SLI差不多。
2006年11月初,nVIDIA發布了nForce 600系列芯片組。借助發布nForce 600i系列芯片組,NVIDIA在芯片組產品上采用“i”和“a”后綴區分針對Intel平臺和AMD平臺的芯片組產品??赡苁菫榱嘶貞狝MD收購ATI,這次nVIDIA發布nForce 600系列芯片組不像以前先發布基于AMD平臺的nForce 600A芯片組,目前采用nForce 600I芯片的主板首先上市,基于INTEl平臺,它也按照定位可以分為nForce 680i SLI、nForce 650i SLI和nForce 650i Ultra。
nForce 600i系列芯片組當中的nForce 680i SLI芯片組支持 Intel Core 2 Extreme、Core 2 Quad、Core 2 Duo、Celeron D、Pentium 4和 Pentium D處理器,nForce 680i SLI芯片組最高支持1333MHz FSB,支持雙通道DDR2內存,采用Quicksync技術,加速內存和FSB同步性能。nForce 680i SLI芯片組支持2條全速PCIEX16插槽,支持SLI,另外還集成1條PCIEX16插槽,以半數X8界面運行,用來安裝NVIDIA的物理加速卡。
SLI芯片組其他技術包括 LinkBoost、FirstPacket、雙網卡,HD聲效和MediaShield。650i SLI和650i Ultra芯片組在技術參數基本一樣,但是650i SLI芯片組支持SLI,650i Ultra芯片組不支持,650i SLI芯片組支持雙通道DDR2-800內存,千兆以太網(集成FirstPack技術),集成HD聲效。650i系列芯片組支持雙IDE通道,但是680i SLI芯片組只支持單IDE通道。650i SLI和650i Ultra定位相對較低,官方規范不支持1333MHz前端總線,不過NVIDIA表示可以進行超頻。在插槽配置上,650i SLI只支持兩條PCI-E x16插槽,而且均只有8條通道,組成雙PCI-E x8規格SLI。最低端的650i Ultra則不支持SLI。650i SLI和650i Ultra支持雙通道DDR2內存,但不支持DDR2-1200和EPP規范“SLI Ready”規格。存儲方面,650i SLI支持6個SATA 3Gbps接口,650i Ultra更是減為4個,不過MediaShield技術都還在,RAID 0/1/0 1/5也沒有去掉。網絡方面,650i SLI和650i Ultra還支持千兆以太網和FirstPacket,但DualNet和TCP/IP加速已經消失。另外,高清音頻控制器沒有精簡。nForce 680i SLI主板NV提供了兩種設計方案,分別用熱管和風扇為芯片組散熱。
作為全球芯片組的龍頭老大,Intel公司首推的整合芯片組是i810系列芯片組,包括i810-L、i810、i810DC100、i810E4個版本。i810芯片組集成了i752 2D/3D圖形引擎,能夠高質量地處理2D、3D圖形圖像,并采用了Intel的加速集線器結構(Accelerated Hub Architecture)技術,實現了圖形存儲器和集成的AC'97控制器,IDE控制器,雙USB端口和PCI插卡之間的直接連接。但由于i810芯片組集成的圖形顯示芯片性能較差 ,又沒有設置AGP 插槽(可擴充性極差),因而無法滿足高檔圖形顯示用戶的需求。如今i810芯片組在市場上已很難覓得蹤影了,它給用戶留下的只是一個失敗的廉價產品的形象。
i815系列芯片組是Intel在推出440BX一年多以后,為抵擋VIA公司PC133規格主板的進軍而推出的產品。準確地說該芯片組應該有5個“同胞兄弟”,它們是:i815、i815E、i815EP、i815G、i815EG。i815芯片組和i810一樣,摒棄了傳統的南北橋結構,采用Hub Architecture(專用的數據端口連接)和GMCH(Graphics Memory Controller Hub,顯存控制中心)結構,它的I/O控制中樞采用82801 AA ICH1芯片。i815E和i815的區別在于i815E使用了ICH2——82801BA芯片,ICH2芯片的功能要比ICH1強大得多,它不僅可以支持ATA100,而且支持以前的ATA 33/66模式和軟Modem功能等等。應該說i815E的整合功能是相當強大的。但i815E芯片組中仍然整合的是Intel的i752圖形芯片,所以在圖形處理能力上較差,但它可以通過主板上的AGP插槽擴展更好的顯卡。
到目前為止,作為龍頭老大的Intel還沒有正式推出一款支持P4的整合型芯片組。不過尷尬的局面很快就要結束了,Intel不久就將推出i845G整合芯片組。i845G的基本架構和i845系列類似,最大的不同在于集成了顯示芯片。我們知道i815E整合芯片組一直都集成的是i752,不過這次i845G集成的顯示芯片將與i752有很大的不同,首先它的3D核心頻率會達到166MHz,支持32位色彩渲染;其次,在2D性能方面,i845G將具備硬件MPEG-2解碼能力,集成的RAMDAC頻率會達到350MHz,可以支持1280×1024@85Hz的分辨率;最后在顯存方面,除了可以共享系統主內存之外,它還集成了一個單通道的Rambus控制芯片,主板廠商可以根據需要為它單獨增加最大至32MB的 RDRAM獨立顯存。當然,除了整合的顯示芯片具有絕對優勢外,i845G搭配的南橋芯片也和其他i845芯片也不同,將會是ICH4,可以支持 USB2.0,而且Intel還打算為i845G的北橋增加對AGP 8×的支持。
專為基于含超線程(HT)技術的英特爾奔騰4處理器的系統進行了優化,可提供出色的靈活性、卓越的系統性能和快捷的響應能力。英特爾穩定映像技術極大簡化了軟件映像管理。 支持雙通道DDR400、DDR333和DDR266 SDRAM內存,支持478接口的INTEL全系列CPU。 帶有專用網絡總線(DNB)的通信流架構為存儲網絡數據的系統內存提供了一條直接網絡活動路徑,能夠消除PCI瓶頸和緩解輸入/輸出(I/O)設備負載,從而可使用戶享受到真正的千兆位以太網體驗。簡單的說就是英特公司對所出主板的一個編號 ,但這個編號有其特殊的意義,就是一個型號,這個型號有什么功能,865還只是這個型號的總的,比如還有865PE等等。主板上有兩塊重要的芯片分別是南橋和北橋芯片,而865主板則是使用的是英特爾的865北橋芯片組,所以也就叫做865主板。和865配套的南橋為ICH5系列。
Intel芯片組往往分系列,例如845、865、915、945、975等,同系列各個型號用字母來區分,命名有一定規則,掌握這些規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快速了解芯片組的定位和特點:
一、從845系列到915系列以前
PE是主流版本,無集成顯卡,支持當時主流的FSB和內存,支持AGP插槽。
E并非簡化版本,而應該是進化版本,比較特殊的是,帶E后綴的只有845E這一款,其相對于845D是增加了533MHz FSB支持,而相對于845G之類則是增加了對ECC內存的支持,所以845E常用于入門級服務器。
G是主流的集成顯卡的芯片組,而且支持AGP插槽,其余參數與PE類似。
GV和GL則是集成顯卡的簡化版芯片組,并不支持AGP插槽,其余參數GV則與G相同,GL則有所縮水。
GE相對于G則是集成顯卡的進化版芯片組,同樣支持AGP插槽。
P有兩種情況,一種是增強版,例如875P;另一種則是簡化版,例如865P
二、915系列及之后
P是主流版本。
PL相對于P則是簡化版本,在支持的FSB和內存上有所縮水,無集成顯卡,但同樣支持PCI-E X16。
G是主流的集成顯卡芯片組,而且支持PCI-E X16插槽,其余參數與P類似。
GV和GL則是集成顯卡的簡化版芯片組,并不支持PCI-E X16插槽,其余參數GV則與G相同,GL則有所縮水。
X和XE相對于P則是增強版本,無集成顯卡,支持PCI-E X16插槽。
總的說來,Intel芯片組的命名方式沒有什么嚴格的規則,但大致上就是上述情況。另外,Intel芯片組的命名方式可能發生變化,取消后綴,而采用前綴方式,例如P965和Q965等等。
三、965系列之后
從965系列芯片組開始,Intel改變了芯片組的命名方法,將代表芯片組功能的字母從后綴改為前綴,并且針對不同的用戶群體進行了細分,例如P965、G965、Q965和Q963等等。
P是面向個人用戶的主流芯片組版本,無集成顯卡,支持當時主流的FSB和內存,支持PCI-E X16插槽。
G是面向個人用戶的主流的集成顯卡芯片組,而且支持PCI-E X16插槽,其余參數與P類似。
Q則是面向商業用戶的企業級臺式機芯片組,具有與G類似的集成顯卡,并且除了具有G的所有功能之外,還具有面向商業用戶的特殊功能,例如Active Management Technology(主動管理技術)等等。
另外,在功能前綴相同的情況下,以后面的數字來區分性能,數字低的就表示在所支持的內存或FSB方面有所簡化。例如Q963與Q965相比,前者就僅僅只支持DDR2 667。
四、H系列
2009年底,Intel推出了采用全新架構的H55/P55/H57/P57系列主板以及酷睿i3/i5/i7處理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