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王棕成株適應性較強,喜肥沃土壤,耐瘠薄,對土壤要求不嚴。但成株移栽應盡量保持完整土球,且土球要較一般棕櫚植物長且大,避免移植時發生“移植癡呆癥”。
喜陽光充足、溫暖濕潤而排水良好環境,具一定耐寒性,耐旱性好,是干旱地區理想的栽培植物
霸王棕在內陸熱帶亞熱帶地區生長較好,喜高溫高濕的熱帶氣候。
而綠葉型變種則更適宜在沿海或氣候較冷的地區種植。
景觀用途:樹形挺拔,葉片巨大,形成廣闊的樹冠,為珍貴而著名的觀賞類棕櫚。莖干可作建筑材料,葉作蓋房材料,莖髓含淀粉可制作優良西米。
產于馬達加斯加,云南、廣東、福建等地區引種栽培。
一、光照充足。霸王棕應選擇在光照充足的環境栽種。二、土壤選擇:宜選擇排灌方便的壤土。三、移栽時間:定植時間宜在4--9月份,選擇晴天進行。注意保證小苗的土球完好。定植深度以保持帶苗的原來土面剛好露出即...
油棕沒有休眠期,只要連續在38℃高溫的作用下,就能開始發芽,在40℃時,發芽最快,低于36℃時發芽緩慢。選擇油棕,應選擇活力高的,籽粒飽滿,無病害無缺損的。前提是已確定在當地可以正常生育的高產優質栽培...
選擇保溫保濕,通風良好、光線適量、排水通暢、管理方便的靈芝大棚,棚內要求地面清潔,墻壁光潔,耐潮濕。靈芝棚的大小視培養料的多少而定,一般建在樹林、房前屋后林陰處,靠近水源的位置最合適。培養料入棚前菇棚...
常生干旱稀樹草原地區。
霸王棕Bismarckia nobilis Hildebr.et H.Wendl. 別名:馬島棕、俾斯麥櫚、俾斯麥棕 喬木狀,莖單生,高20-30m,粗40cm,基部膨大,灰綠色,直徑可達80cm,葉基宿存,至老時脫落。葉掌狀分裂,葉片特大,直徑達3m;葉片淺裂至1/4-1/3,裂片間有絲狀纖維;葉藍綠色,覆被白色蠟及淡紅色鱗秕,具粗壯中肋,裂片堅韌直伸,先端淺裂二叉狀,裂片間具下垂絲狀纖維,葉面具顯著、明顯歪斜而不對稱的戟突;葉鞘縱裂呈大的三角狀縫隙。花序圓錐狀,生于葉間,雌雄異株。果球形,褐色,長4-5cm,直徑3cm。種子1,近球形,胚乳均勻。
格式:pdf
大小:23KB
頁數: 3頁
評分: 4.5
木棉的栽培技術 1.選地整地 選向陽的、土層深厚肥沃的微酸性和中性土壤。 2. 繁殖方法 木棉主要用種子繁殖。每年 10月,果實成串聚生,采回堆放在陰涼處。過 數天,攤開晾曬,果裂種脫,除去絮毛雜物,陰干后貯存。早春 2-3 月間播種,播前催芽, 用條播或撒播均可。每公頃用種量 45-60kg。播后按一般育苗的措施,加強管理,待幼苗長 至 5-6cm時,可進行移栽分床培育。 一年生的苗木高達 50cm以上,秋后或次年春季出圃定植。 每年 3-4月份先開花,后長葉。花冠五瓣,橙黃或橙紅色。花萼黑褐色,革質。花后結橢圓 形碩果,內為卵圓形的種子和白色的棉絮。 栽培技術 用播種、 扦插和分株繁殖。蒴果未開裂前采集, 種子發芽力保存期短,故多隨采隨播,也可用濕沙短期貯藏,條播,覆土 2cm,平均氣 溫 20℃以上,一般 4-5d 可出齊苗;扦插多在 2-3 月或雨季進行, 用長 80-10
格式:pdf
大小:23KB
頁數: 10頁
評分: 4.3
樸樹栽植技術 一、樸樹概述 樸樹,別名有沙樸、樸子樹、樸仔樹。落葉喬木,高達 20m,胸 徑 1m;樹冠扁球形。小枝幼時有毛,后漸脫落。葉卵狀橢圓形,長 4-8cm,先端短尖,基部不對稱,鋸齒鈍,表面有光澤,背脈隆起并 疏生毛。果熟時橙紅色,徑 4-5mm, 果柄與葉柄近等長,果核表面有凹 點及棱脊。花期 4月;果 9-10 月成 熟。 二、生態習性 喜光,稍耐蔭,喜溫暖氣候及 肥沃、濕潤、深厚之中性粘質壤土, 能耐輕鹽堿土。 深根性,抗風力強。 壽命較長,在中心分布區常見 200-300 年生的老樹。抗煙塵及有毒氣 體。 三、樸樹的主要品種 在四川地區,樸樹主要品種為小葉樸 、大葉樸、珊瑚樸、西川 樸。 (一)小葉樸 別名:黑彈樹 形態特征:落葉喬木,高達 20米,樹冠倒廣卵形至扁球形。 樹皮灰褐色 ,平滑 .當年生小枝淡 棕色,老后色較深,無毛,散生 橢圓形皮孔,去年生小枝灰褐色;冬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