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增加信號路徑之間的間距;
2、用平面作為返回路徑;
3、使耦合長度盡量短;
4、在帶狀線層布線;
5、減小信號路徑的特性阻抗;
6、使用介電常數較低的疊層;
7、在封裝和接插件中不要共用返回引腳;
8、使用兩端和整條線上有短路過孔的防護布線。
在一個驗證批次中,通過比較 ULOQ 水平的空白 待測物樣品和空白 內標樣品來進行評價。
接受標準ULQC 樣品中,待測物在內標通道的干擾峰應不大于驗證批次中標準樣品和 QC樣品內標平均平均峰面積的 5%。
空白 內標樣品中,內標物在待測物通道的干擾峰應不大于 LLQC 中待測物峰面積的 20%。
隨著傳輸速率的提高,比如火熱的802.3an標準10G Base-T中,500MHz的高頻率使得以前可以忽略的線纜與線纜之間的干擾,也被開始考慮在其中,這就是外部串擾ANEXT(Alien crosstalk),如果這個參數不合格,10Gbps的速率就會大打折扣,甚至無法運行。CAT7直截了當的放棄非屏蔽結構,使用單對屏蔽加銅絲編織的屏蔽方法來解決線纜內部之間的干擾和線纜外部之間的干擾,不得不說,串擾讓線纜結構越來越復雜 。
??????? 1、建議成立設計單位、監理單位、業主、施工單位四方技術專家小組,共同研究審定重要部位的施工方案,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的應用及創優的措施。 ??????? 2、建議采用冷軋帶肋鋼筋代替...
項目管理以成本管理為中心,實行月結成本,建立責任成本體系,將目標成本指標分解到每個管理人員,由項目經理加強考核并與獎罰掛鉤,把成本管理的各項要求落到實處。改進材料采購、運輸、收發、保管等方面的工作,減...
1 優化項目實施方案工程項目實施方案在工程施工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為項目實施方案不僅能夠影響工程的質量還能夠影響工程的經濟效益,所以要想降低工程造價就要從項目實施方案上入手,在進行施工方案設計的時...
近端串擾(NEXT),該串擾是當設備在發送端傳輸的信號耦合到另一對線的相鄰接收端引起的。這是傳輸速率小于100Mbps最重要的串擾。然而隨著傳輸數據的速率越來越高,雙絞線所有線對都需要傳輸數據即采用的是平行傳輸模式的方法。LAN 系統還會受到其他串擾的影響-遠端串擾(FEXT)和等效遠端串音干擾(ELFEXT)。遠端串擾(FEXT)是指由電纜鏈路近端對別的線對上的信號引起的、感應到遠端線對上的信號。ELFEXT是由衰減與FEXT相減而得的。相對于FEXT,ELFEXT更具有實際意義,因為隨著長度的增加FEXT肯定會發生一定的變化,這就意味著,相同的線纜在不同的長度,測得的FEXT為不同值,這也就無法衡量線纜的質量,但是ELFEXT由于引入了衰減這個參數,就使得在線纜測試時有更加實際的意義,所以測試報告中會經常出現ELFEXT而不是FEXT這個參數。
CAT1、CAT3、CAT5、CAT5E、CAT6、CAT6A、CAT7它們之間的區別就是銅絲直徑越來越粗、扭矩越來越小、2根線纜扭的越來越緊、線對之間的間隔物越來越多(十字骨架、鋁箔、麥拉、排流線、銅絲編織網)、頻率從16MHz到100MHz、250MHz、500MHz、600MHz等等但是串擾也跟著發生著變化從線對于線對之間的NEXT、PSNEXT、FEXT、ELFEXT發展到線纜之間的ANEXT、PSANEXT,這些都是串擾的延伸,串擾的表現方式。
在串擾的測試中, 高的測試值(dB)優于低的測試值。因為串擾的數值是有用信號與噪音信號之間的比值。高的測試值意味著有用信號遠遠大于噪音,低的測試值意味著有用信號與噪音之間的差別不大,對于接收方來說,無法正確接收信號,造成數據包丟失的現象。Crosstalk與頻率有關,當頻率的增加時,串擾值變得更低 ,這就需要增大銅絲直徑,增加線纜的扭矩,增加十字骨架將線纜隔開,增加外護套厚度或增加屏蔽層等等各種生產工藝來解決越來越棘手的串擾問題。
串擾可能是數據進行高速傳輸中最重要的一個影響因素了。它是一個信號對另外一個信號耦合所產生的一種不受歡迎的能量值。根據麥克斯韋定律,只要有電流的存在,就會有磁場存在,磁場之間的干擾就是串擾的來源。這個感應信號可能會導致數據傳輸的丟失和傳輸錯誤。 所以串擾對于綜合布線來說,無疑是個最厲害的天敵 。
雖然雙絞線性能在一直不斷的提高但是有一個參數像幽靈一樣一直伴隨著雙絞線,而且伴隨著雙絞線的發展,這個參數也越來越重要。這個參數就是-------串擾 (Crosstalk)。
串擾是指一個信號在傳輸通道上傳輸時,因電磁耦合而對相鄰的傳輸線產生不期望的影響,在被干擾信號表現為被注入了一定的耦合電壓和耦合電流 。過大的串擾可能引起電路的誤觸發,導致系統無法正常工作。AB之間的門電路稱為干擾源網絡(Aggressor?Line),CD之間的門電路稱為被干擾源網絡(Victim?Line)。只要干擾源一改變狀態,我們就可以觀察到受害源處的脈沖串擾 。
格式:pdf
大小:83KB
頁數: 3頁
評分: 4.6
降低室內氡綜合措施 一、降低室內氯可以采取的綜合措施 1.防止土壤氡滲入室內的技術措施 《民用建筑工程室內環境污染控制規范》 GB50325為防止民用建筑工程出現 室內氡濃度超標提出了以下防氡措施要求: (1)新建、擴建的民用建筑工程設計前 ,應進行建筑工程所在城市區域土壤中 氡濃度或土壤表面氡析出率調查 ,并提交相應的調查報告。未進行過區域土壤中 氡濃度或土壤表面氡析出率測定的 ,應進行建筑場地土壤中氡濃度或土壤氡析出 率測定 ,并提供相應的檢測報告。 (2)民用建筑工程的室內通風設計 ,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民用建筑設計通則》 GB50352的有關規定 ,對采用中央空調的民用建筑工程 ,新風量應符合現行國家標 準《公共建筑節能設計標準》 GB50189的有關規定。 (3)采用自然通風的民用建筑工程 ,自然間的通風開口有效面積不應小于該房 間地板面積的 1/20。夏熱冬冷地區、寒冷地區、嚴
格式:pdf
大小:83KB
頁數: 8頁
評分: 4.3
1.1 降低造價措施方案 1.5 第一節降低成本措施 一、根據本工程的特點、合同要求并結合相關工程的成本管理經驗進行 科學成本預測,在此基礎上編制《成本控制計劃》 ,該計劃是實現成本目 標的具體安排,是施工過程中成本管理工作的行動綱領。 二、充分利用公司現有資源降低現場費用。工程的大部分技術施工準備 工作在總部進行,項目經理部由精干人員組成,這樣可以節省現場管理 費開支。鋼筋及構件加工由公司加工廠集中加工,減少了現場機械設備 和人力投入。可集中優化下料,提高出材率,減少鋼筋浪費。 三、采用流水作業盡量縮短施工工期,減少人工投入,降低機械材料租 賃費用,降低工程間接費用,從而降低成本。 四、成本控制原則 成本控制是以最低的總成本可靠地實現用戶要求的產品的必要的質量標 準和功能,它是評價建筑產品技術經濟效果的一項科學管理技術。工程 進度過程中成本核算的控制與現場管理、節約措施是密切相連的。 五
高速PCB設計規則通常分兩種:物理規則和電氣規則。所謂物理規則是指設計工程師指定基于物理尺寸的某些設計規則,比如線寬為4Mi1,線與線之間的間距為4Mi1,平行走線長度為4Mi1等。而電氣規則是指有關電特性或者電性能方面的設計規則,如布線延時控制在Ins到2ns之間,某一個PCB線上的串擾總量小于70mV等等.
定義清楚了物理規則和電氣規則就可以進一步探討高速布線器。目前市場上基于物理規則(物理規則驅動)的高速布線器有AutoActive RE布線器、CCT布線器、B1azeRouter布線器和Router Editor布線器,實際上這些布線器都是物理規則驅動的自動布線器,也就是說這些布線器只能夠自動滿足設計工程師指定的物理尺寸方面的要求,而并不能夠直接受高速電氣的物理尺寸方面的要求,而并不能夠直接受高速電氣 規則所驅動。
電氣規則直接驅動的高速布線器對于確保高速設計信號完整性來說非常重要,設計工程師總是最先得到電氣規則而且設計規范也是電氣規則,換句話說我們的設計最終必須滿足的是電氣規則而不是物理規則,最終的物理設計實現滿足設計的電氣規則要求才是最本質的。物理規則僅僅是元器件廠商或者是設計工程師自己對電氣規則作的一種轉換,我們總是期望這種 轉換是對等的,是一一對應的。而實際情況并非如 此。
以采用LVDS芯片來完成高速率(高達777.76Mbps)、長距離(長達loom)的數據傳輸為例,由于LVDS技術的信號擺幅是3500,那么通常的設計規范總是要求信號線上總的串擾值應該小于等于信號擺幅的20%,也就是串擾的總量最大350mV X20%=700,這就是電氣規則,其中20%的百分比取決于LVDS的噪聲容限,可以從參考手冊上獲得。
對于IS_Synthesizer來說,設計工程師只要指定該LVDS信號線上的串擾值大小,布線時就能夠自動調整和細化來確保滿足電性能方面的要求,在布線過程中會自動考慮周圍所有信號線對該LVDS信號的影響。而對基于物理規則驅動的布線器來說,首先需要進行一些假想的分析和考慮,設計工程師總是認為信號之間的串擾僅僅取決于平行信號之間并行走線的長度,所以可以在高速電路設計的前端環境中做一些假想的分析,比如可以假定并行走線的長度是2.5mil,然后分析它們之間的串擾,這個值可能并不是70mV,但是可以根據得到的結論來進一步調整并行走線的長度,假如恰好當并行走線的長度是某一個確定的值如7mi1時信號之間的串擾值基本上就是70mV,那么設計工程師就認為只要保證差分線對并行走線的長度控制在7mi1范圍以內就能夠滿足這樣的電氣特性要求(信號串擾值控制在70mV以內),于是在實際的物理PCB布局布線時設計工程師就得到了這樣一個高速PCB設計的物理規則,常規的高速布線器都可以確保滿足這種物理尺寸方面的要求。
這里會存在兩個問題:首先,規則的轉換并不等同,首先信號之間的串擾并非唯一由并行信號之間走線的長度來決定,還取決于信號的流向、并行線段所處的位置,以及有無匹配等多種因素,而這些因素可能很難預料,甚至不可能在實際的物理實現之前充分地進行考慮。所以經過這樣的轉換之后,并不能夠確保在滿足這些物理規則的情況下,同時能夠滿足原始的電氣規則。這也是為什么上述的這些高速布線器在滿足規則的情況下,PCB系統仍然不能正常工作的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其次,在這些規則轉換時幾乎不可能同時考慮多方面的影響,如在考慮信號串擾時很難同時考慮到周圍所有相關信號線的影響。這兩方面的情況就決定了基于物理規則的高速布線器在高速、高復雜度的PCB系統設計中將存在很大的問題,而真正基于電氣規則驅動的高速PCB布線器就較好地解決了這方面的問題。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多芯光纖通信串擾及多信道拉曼放大技術研究”(61205063)提出研究多芯光纖中的通信串擾及多信道拉曼放大技術,通過理論分析,數值仿真與實驗制備克服多芯光纖中各纖芯在通信波段的光信號串擾與功率損耗難題;深入探索多芯光纖中光波串擾的波長相關性與偏振相關性問題并基于此研究多芯光纖中的分布式拉曼放大機理;通過優化的光纖設計和制備,開展多芯光纖中單芯注入多芯耦合的拉曼放大系統的理論與實驗研究;最后結合數字信號均衡技術研究全光放大多芯光纖通信系統中多信道間的串擾抑制。本項目的研究成果將有助于解決通信用多芯光纖實用化的主要技術難題并推動下一代空分復用光纖通信技術的發展。 本項目計劃在國內外核心期刊與國際會議上發表高質量論文6-8 篇,其中SCI 收錄國際重要期刊3 篇以上,申請至少3項國家發明專利。 本項目執行三年以來,基本實現了項目提出的目標:采用COMSOL軟件對多芯光纖進行了建模并優化;基于模式耦合理論和功率耦合理論對串擾波長相關性進行分析和建模;成功采用堆疊法和打孔法試制了多批次七芯光纖并進行了相關測試,光纖1550nm衰減均值低于0.3dB/km,芯間距均勻度優于1.0um;采用腐蝕光纖束法,制作了適用于不同芯間距規格的七芯光纖復用/解復用器;實現復用/解復用器插損均值低于1.5dB,最大值低于2dB;搭建了基于空分復用系統的多芯光纖接入網實驗平臺,提出了基于波長空分復用技術的新型接入網架構,下行傳輸速率達到300Gb/s,上行單波長速率達到20Gb/s;基于多芯光纖多徑干涉現象,采用偏芯熔接方法,實現了一種溫度靈敏度高,壓力靈敏度低的多芯光纖溫度傳感器。 在本項目支持下,發表國內外高水平期刊及會議文章4篇,SCI收錄文章3篇,其中包括國際光學與光電子學領域頂尖學術期刊Optics Express 1篇,IEEE Photonics Journal 1篇以及Applied Physics B 1篇。培養博士與碩士研究生4人。 2100433B
為了克服傳統單模光纖的理論傳輸容量極限導致的容量緊縮問題,基于多芯光纖的空分復用通信系統方案被提出以充分利用空間維度來提升單根光纖中的數據容量,但是一系列技術挑戰特別是多芯之間模式耦合帶來的功率串擾和在線全光放大技術的缺失成為阻礙這一技術實用化的主要瓶頸。本項目提出研究多芯光纖中的通信串擾及多信道拉曼放大技術,通過理論分析,數值仿真與實驗制備克服多芯光纖中各纖芯在通信波段的光信號串擾與功率損耗難題;深入探索多芯光纖中光波串擾的波長相關性與偏振相關性問題并基于此研究多芯光纖中的分布式拉曼放大機理;通過優化的光纖設計和制備,開展多芯光纖中單芯注入多芯耦合的拉曼放大系統的理論與實驗研究;最后結合數字信號均衡技術研究全光放大多芯光纖通信系統中多信道間的串擾抑制。本項目的研究成果將有助于解決通信用多芯光纖實用化的主要技術難題并推動下一代空分復用光纖通信技術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