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流表產品展示
⒈CP-E48ACP-E72ACP-E96AKLY-E45AKLY-E48方型動鐵式防爆電流表
準確度等級:1.5級
防爆標志:ExeⅡT6
規格:AC100mA1A3A5A
5A~10kA接次級電流為1A,5A的外附電流互感器。
頻率:50/60Hz
功耗:<0.45VA
采用標準:IEC60079.0:1998IEC60079-7.1990GB3836.1-2000GB3 836.3-2000版等外殼:CP系列外殼由阻燃ABS塑料制成,底座由PPO塑料制成;KLY系列外殼和底座均由阻燃PC塑料制成。兩者各自在溫度為70℃和120℃下可長期使用,外殼不會變形。
可更換面板:只要互感器輸出次級電流相同,就可以互換面板(48×48和45×45表需要刻度分檔相同才可以互換面板)。當更換面板時,并不會對儀表造成任何損害,準確度等級不變。
安裝方式:夾持式、導軌式2、KLY-C80AKLY-C60AKLY-C50A方圓型動圈式直流電流表
測量直流電流或電壓,線性刻度。代表符號為C。性能符合GB/T7676-1998和IEC60051標準,外殼尺寸符合IEC60473和GB/T1242標準。
準確度:1.5級
規格:100UA,1mA3mA5mA10mA20mA30mA50mA100mA150mA200mA250mA300mA500mA1A3A5A7.5A10A20A30A40A60A(直接接通儀表),10A-10KA,接外附分流器75mV,60mV或45mV。
注:20A-60A直接接通儀表,準確度等級為2.5級。
外殼:KLY系列外殼和底座均由阻燃PC塑料制成。
可更換面板:只要輸入端電信號相同,就可以互換面板。當更換面板時,并不會對儀表造成任何損害,準確度等級不變安裝方式:螺栓緊固式和卡式面框安裝。
⒊KLY-D120ADCCP-D96ADCCP-D72ADC方型數字式直流電流表
適用于電力系統、自動化控制系統中對電流的測量和顯示,具有顯示直觀、精度高、穩定性好、抗振動等優點。
特性:
顯示方式:CP-D96A和CP-D72A是三位半LED顯示(紅、綠兩種顏色任選)KLY-D120ADC三位半/四位半LED顯示(紅、綠兩種顏色任選)。
準確度:±(0.5%+2個字)
標準:IEC51-1。
輔助電源:AC110V±10%50/60Hz或AC220V±10%50/60Hz,可定制輔助電源DC24V。
輸入信號:直流電流。
量程:0-20ADC任意選擇。
電源消耗:<1.8VA。
最大信號損耗:<0.3VA。
工作環境:溫度-10C°~+50C°相對濕度:≤85%。
存儲環境:溫度-30C°~+60C°相對濕度:≤70%。
外殼:CP系列外殼由阻燃ABS塑料制成,底座由PPO塑料制成;KLY系列外殼和底座均由阻燃PC塑料制成。兩者各自在溫度為70℃和120℃下可長期使用,外殼不會變形。
耐電壓沖擊:AC2000V/min。
安裝方式:KLY-D120(白色)是滑動式,其余是夾持式。
電流表原理
電流表是根據通電導體在磁場中受磁場力的作用而制成的。電流表內部有一永磁體,在極間產生磁場,在磁場中有一個線圈,線圈兩端各有一個游絲彈簧,彈簧各連接電流表的一個接線柱,在彈簧與線圈間由一個轉軸連接,在轉軸相對于電流表的前端,有一個指針。指針偏轉。由于磁場力的大小隨電流增大而增大,所以就可以通過指針的偏轉程度來觀察電流的大小。這叫磁電式電流表,就是我們平時實驗室里用的那種。
一般可直接測量微安或毫安數量級的電流,為測更大的電流,電流表應有并聯電阻器(又稱分流器)。主要采用磁電系電表的測量機構。分流器的電阻值要使滿量程電流通過時,電流表滿偏轉,即電流表指示達到最大。對于幾安的電流,可在電流表內設置專用分流器。對于幾安以上的電流,則采用外附分流器。大電流分流器的電阻值很小,為避免引線電阻和接觸電阻附加于分流器而引起誤差,分流器要制成四端形式,即有兩個電流端,兩個電壓端。例如,當用外附分流器和毫伏表來測量200A的大電流時,若采用的毫伏表標準化量程為45mV(或75mV),那么分流器的電阻值為0.045/200=0.000225Ω(或0.075/200=0.000375Ω)。若利用環形(或稱梯級)分流器,可制成多量程電流表。
將靈敏電流計改裝成電流表
指針式電流表都是由靈敏電流計改裝而來的。靈敏電流計即使靈敏度再高,通過的電流最多不超過30微安,而學生用電流表測得的電流強度都是0.6A,或者3A,遠遠超出最大值。電流表既要讓電路上的全部電流通過,又不允許通過線圈的電流超過安全限度。電流表是與被測用電器串聯的,所以改裝時要分流。將靈敏電流計與一個阻值較小的電阻并聯,這樣就會使大部分電流通過電阻,小部分經過表頭。這時將表頭標上新的刻度,就可以了。
改裝大小所需電阻阻值有個公式:R1=R/[(I1/I)-1],其中R1是改裝時所需的電阻阻值,R是靈敏電流計的線圈阻值,I1是改裝后電流表最大量程,I是靈敏電流計最大量程。
學生用電流表有兩個量程,也就是有兩個電阻;指針式萬用表上的量程選擇實際是電位器。
數顯電流表讀表方便精度高并且可以做到更小的內阻,不考慮極性就可以接入直流電路,用正負號顯示電流方向,這都是指針表做不到的。但指針表也有其優點:價格便宜,相對數顯表來說不很嬌氣,能反應電流的瞬時變化,這...
低壓配電柜系統圖圖框上方的電壓表、電流表及電流表符號×3啥意思,和系統圖也沒有導線連接啊 這個是電壓表、電流表及電流表的倍數。
將靈敏電流計改裝成電流表
指針式電流表都是由靈敏電流計改裝而來的。靈敏電流計即使靈敏度再高,通過的電流最多不超過30微安,而學生用電流表測得的電流強度都是0.6A,或者3A,遠遠超出最大值。電流表既要讓電路上的全部電流通過,又不允許通過線圈的電流超過安全限度。電流表是與被測用電器串聯的,所以改裝時要分流。將靈敏電流計與一個阻值較小的電阻并聯,這樣就會使大部分電流通過電阻,小部分經過表頭。這時將表頭標上新的刻度,就可以了。
改裝大小所需電阻阻值有個公式:R1=R/[(I1/I)-1],其中R1是改裝時所需的電阻阻值,R是靈敏電流計的線圈阻值,I1是改裝后電流表最大量程,I是靈敏電流計最大量程。
學生用電流表有兩個量程,也就是有兩個電阻;指針式萬用表上的量程選擇實際是電位器。
⒈ 正確接線。測量電流時,電流表應與被測電路串聯;測量電壓時,電壓表應與被測電路并聯。測量直流電流和電壓時,必須注意儀表的極性,應使儀表的極性與被測量的極性一致。
⒉ 高電壓、大電流的測量。測量高電壓或大電流時,必須采用電壓互感器或電流互感器。電壓表和電流表的量程應與互感器二次的額定值相符。一般電壓為100V,電流為5A。
⒊ 量程的擴大。當電路中的被測量超過儀表的量程時,可采用外附分流器或分壓器,但應注意其準確度等級應與儀表的準確度等級相符。
⒋另外,還應注意儀表的使用環境要符合要求,要遠離外磁場。
⒈看清量程
⒉看清分度值(一般而言,量程0~3A分度值為0.1A,0~0.6A為0.02A)
⒊看清表針停留位置(一定從正面觀察)
⒋選用量程{用經驗估計或采用試觸法}
⒈看清量程
⒉看清分度值(一般而言,量程0~3A分度值為0.1A,0~0.6A為0.02A)
⒊看清表針停留位置(一定從正面觀察)
--使用前的準備:1.調零,用平口改錐調整校零按鈕。
⒋選用量程{用經驗估計或采用試觸法}
電流表使用步驟
⒈校零,用平口改錐調整校零按鈕。
⒉選用量程(用經驗估計或采用試觸法)
歸結起來有三看和三問先看清電流表的量程,一般在表盤上有標記。確認最格的一個表示多少安培把電流表的正負接線柱接入電路后,觀察指針位置,就可以讀數了。此外還要選擇合適量程的電流表。可以先試觸一下,若指針擺動不明顯,則換小量程的表。若指針擺動大角度,則換大量程的表。一般指針在表盤中間左右,讀數比較合適。
一看:量程。電流表的測量范圍。
二看:分度值。表盤的一小格代表多少。
三看:指針位置。指針的位置包含了多少個分度值。
主要包括
三個接線柱[有" ","-"兩種接線柱,如( ,-0.6A,-3A)或(-,0.6A,3A)],指針,刻度等(交流電流表無正負接線柱)
電流表和電壓表的測量機構基本相同,但在測量線路中的連接有所不同。因此,在選擇和使用電流表和電壓表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⒈ 類型的選擇。當被測量是直流時,應選直流表,即磁電系測量機構的儀表。當被測量是交流時,應注意其波形與頻率。若為正弦波,只需測出有效值即可換算為其他值(如最大值、平均值等),采用任意一種交流表即可;若為非正弦波,則應區分需測量的是什么值,有效值可選用磁系或鐵磁電動系測量機構的儀表,平均值則選用整流系測量機構的儀表。電動系測量機構的儀表常用于交流電流和電壓的精密測量。
⒉ 準確度的選擇。因儀表的準確度越高,價格越貴,維修也較困難。而且,若其他條件配合不當,再高準確度等級的儀表,也未必能得到準確的測量結果。因此,在選用準確準確度較低的儀表可滿足測量要求的情況下,就不要選用高準確度的儀表。通常0.1級和0.2級儀表作為標準表選用;0.5級和1.0級儀表作為實驗室測量使用;1.5級以下的儀表一般作為工程測量選用。
⒊ 量程的選擇。要充分發揮儀表準確度的作用,還必須根據被測量的大小,合理選用儀表量限,如選擇不當,其測量誤差將會很大。一般使儀表對被測量的指示大于儀表最大量程的1/2~2/3以上,而不能超過其最大量程。
⒋ 內阻的選擇。選擇儀表時,還應根據被測阻抗的大小來選擇儀表的內阻,否則會帶來較大的測量誤差。因內阻的大小反映儀表本身功率的消耗,所以,測量電流時,應選用內阻盡可能小的電流表;測量電壓時,應選用內阻盡可能大的電壓表。
電流表使用規則
①電流表要與用電器串聯在電路中(不能接在電池兩端否則短路,就會燒壞電流表。);
②電流要從" "接線柱入,從"-"接線柱出(否則指針反轉,容易把針打彎。);
③被測電流不要超過電流表的量程(可以采用試觸的方法來看是否超過量程。);
④絕對不允許不經過用電器而把電流表連到電源的兩極上(電流表內阻很小,相當于一根導線。若將電流表連到電源的兩極上,輕則指針打歪,重則燒壞電流表、電源、導線。).
注意是:先燒表(電流表),后毀源(電源)
電流表具體構造
主要包括 三個接線柱[有"+","-"兩種接線柱,如(+,-0.6A,-3A)或(-,0.6A,3A)],指針,刻度等(交流電流表無正負接線柱)
顯電流表分為單相數顯電流表和三相數顯電流表,該表具有變送、LED(或LCD)顯示和數字接口等功能,通過對電網中各參量的交流采樣,以數字形式顯示測量結果。經CPU進行數據處理.將三相(或單相)電流、電壓、功率、功率因數、頻率等電參量由LED(或液晶)直接顯示,同時輸出0~5V、0—20mA或4—20mA相應的模擬電量,與遠動裝置RTU相連;并帶有RS--232或485接口。
(a)分流器;(b)兩靜圈串聯;(c)兩靜圈并聯
直流電流表主要采用磁電系或電動系測量機構(見機械式指示電表測量機構),這些測量機構的測量基本量是電流,可用來直接測小電流。對于大量值的直流電流,磁電系測量機構要使用分流器,也就是并聯電阻。它的作用是將大部分被測電流分流。對約10A以下的電流多采用內附分流器;對更大的電流值,則使用專用分流器。它采取四端結構(圖a),具有兩個電流端,兩個電位端。其電阻值的選擇條件為:當標稱電流通過該分流器時,其電位端間的電壓為45mV或75mV;以量程為45mV或75mV的磁電系毫伏表測此電壓值,而表盤上則以電流值刻度。對于電動系測量機構,擴大測量電流量程的方法是:①加粗靜圈的導線,同時減少匝數以保持安匝值不變;②將兩靜圈由串聯改為并聯[圖(b)、(c)],可使量程擴大一倍。利用分流器和數字電壓表可構成直流數字電流表。
交流電流表可采用電磁系或電動系測量機構。為使磁電系測量機構也能用于測量交流電流,可利用整流器或熱電偶等器件先將交流轉換為直流;由它們組合而成的電表分別稱為整流式電流表(見整流式電表)、熱電式電流表。為擴大量程以測量大電流,整流式電流表也采用分流器;電動系電流表的做法同前;電磁系電流表則是加粗線圈導線、減少匝數。對于更大的測量電流值需配合電流互感器使用。通常可利用分流器和交流數字電壓表構成交流數字電流表。
各種電流表的量限、使用頻率范圍及可能達到的最高準確級見表。
波形非正弦對電磁系、電動系、熱電式電流表影響較小。整流式電流表限定用于正弦波形下,數字電流表也有類似限制。電力系統中為測非正弦電流可采用變換器式電流表。測大電流時須配合專用分流器使用。測大電流時須配合電流互感器使用。
交流電流表主要采用電磁系電表、電動系電表和整流式電表的測量機構。電磁系測量機構的最低量程約為幾十毫安,為提高量程,要按比例減少線圈匝數,并加粗導線。用電動系測量機構構成電流表時,動圈與靜圈并聯,其最低量程約為幾十毫安。為提高量程,要減少靜圈匝數,并加粗導線,或將兩個靜圈由串聯改為并聯,則電流表的量程將增大一倍。用整流式電表測交流電流時,僅當交流為正弦波形時,電流表讀數才正確。為擴大量程也可利用分流器。此外,也可用熱電式電表測量機構測量高頻電流。在電力系統中使用的大量程交流電流表多是用5A或1A的電磁系電流表,并配以適當電流變比的電流互感器。
電流表和電壓表的測量機構基本相同,但在測量線路中的連接有所不同。因此,在選擇和使用電流表和電壓表時應注意以下七點。
⒈ 類型的選擇。當被測量是直流時,應選直流表,即磁電系測量機構的儀表。當被測量是交流時,應注意其波形與頻率。若為正弦波,只需測出有效值即可換算為其他值(如最大值、平均值等),采用任意一種交流表即可;若為非正弦波,則應區分需測量的是什么值,有效值可選用磁系或鐵磁電動系測量機構的儀表,平均值則選用整流系測量機構的儀表。電動系測量機構的儀表常用于交流電流和電壓的精密測量。
⒉ 準確度的選擇。因儀表的準確度越高,價格越貴,維修也較困難。而且,若其他條件配合不當,再高準確度等級的儀表,也未必能得到準確的測量結果。因此,在選用準確準確度較低的儀表可滿足測量要求的情況下,就不要選用高準確度的儀表。通常0.1級和0.2級儀表作為標準表選用;0.5級和1.0級儀表作為實驗室測量使用;1.5級以下的儀表一般作為工程測量選用。
⒊ 量程的選擇。要充分發揮儀表準確度的作用,還必須根據被測量的大小,合理選用儀表量限,如選擇不當,其測量誤差將會很大。一般使儀表對被測量的指示大于儀表最大量程的1/2~2/3以上,而不能超過其最大量程。
⒋ 內阻的選擇。選擇儀表時,還應根據被測阻抗的大小來選擇儀表的內阻,否則會帶來較大的測量誤差。因內阻的大小反映儀表本身功率的消耗,所以,測量電流時,應選用內阻盡可能小的電流表;測量電壓時,應選用內阻盡可能大的電壓表。
根據功能及結構分類,電流表主要有直流電流表、交流電流表、和嵌形電流表三種。
1、直流電流表主要采用磁電系測量機構,是利用載流線圈與永久磁鐵的磁場相互作用而使可動部分偏轉的電表。它一般可直接測量微安或毫安級電流。若想測更大電流,則必順并聯電阻器(又稱分流器)。用環型分流器,可制成多量程電流表。
2、交流電流表主要采用電磁系、電動系、整流式三種測量機構。電磁系電表是利用載流線圈的磁場,使可動軟磁鐵片磁化而受力偏轉的電表。電動系電表是利用固定線圈的磁場,使可動載流線圈受力而偏轉的電表。整流式電表是由包含整流元件的測量變換電路與磁電系電表組合成的電表。電磁系和電系電流表的最你量程為幾十毫安,為擴大量程要加電流互感器,僅當交流為正弦形時,整流式電流表的讀數才正確,為擴大量程可利用分流器,電力系統中使用的多是5A或1A的電磁系電流表,配以適當的電流互感器。
3、嵌形電流表是由測量鉗和電流表組成,用以在不切斷電路的情況下測量導線中流過的電流。測量鉗是鐵心可以開合的電流互感器,而其電流表可采用電磁系或整流式電流表。
電流表分為直流電流表和交流電流表。
直流電流表主要采用磁電系電表的測量機構。一般可直接測量微安或毫安數量級的電流,為測更大的電流,電流表應有并聯電阻器(又稱分流器)。分流器的電阻值要使滿量程電流通過時,電流表滿偏轉,即電流表指示達到最大。對于幾安的電流,可在電流表內設置專用分流器。對于幾安以上的電流,則采用外附分流器。大電流分流器的電阻值很小,為避免引線電阻和接觸電阻附加于分流器而引起誤差,分流器要制成四端形式,即有兩個電流端,兩個電壓端。例如,當用外附分流器和毫伏表來測量200A的大電流時,若采用的毫伏表標準化量程為45mV(或75mV),則分流器的電阻值為0.045/200=0.000225Ω(或0.075/200=0.000375Ω)。若利用環形(或稱梯級)分流器,可制成多量程電流表。交流電流表主要采用電磁系電表、電動系電表和整流式電表的測量機構。電磁系測量機構的最低量程約為幾十毫安,為提高量程,要按比例減少線圈匝數,并加粗導線。用電動系測量機構構成電流表時,動圈與靜圈并聯,其最低量程約為幾十毫安。為提高量程,要減少靜圈匝數,并加粗導線,或將兩個靜圈由串聯改為并聯,則電流表的量程將增大一倍。用整流式電表測交流電流時,僅當交流為正弦波形時,電流表讀數才正確。為擴大量程也可利用分流器。此外,也可用熱電式電表測量機構測量高頻電流。在電力系統中使用的大量程交流電流表多是用5A或1A的電磁系電流表,并配以適當電流變比的電流互感器。
電流表工作原理
電流表是根據通電導體在磁場中受磁場力的作用而制成的。電流表內部有一永磁體,在極間產生磁場,在磁場中有一個線圈,線圈兩端各有一個游絲彈簧,彈簧各連接電流表的一個接線柱,在彈簧與線圈間由一個轉軸連接,在轉軸相對于電流表的前端,有一個指針。當有電流通過時,電流沿彈簧、轉軸通過磁場,電流切磁感線,所以受磁場力的作用,使線圈發生偏轉,帶動轉軸、指針偏轉。由于磁場力的大小隨電流增大而增大,所以就可以通過指針的偏轉程度來觀察電流的大小。這叫磁電式電流表,就是我們平時實驗室里用的那種。
一般可直接測量微安或毫安數量級的電流,為測更大的電流,電流表應有并聯電阻器(又稱分流器)。主要采用磁電系電表的測量機構。分流器的電阻值要使滿量程電流通過時,電流表滿偏轉,即電流表指示達到最大。對于幾安的電流,可在電流表內設置專用分流器。對于幾安以上的電流,則采用外附分流器。大電流分流器的電阻值很小,為避免引線電阻和接觸電阻附加于分流器而引起誤差,分流器要制成四端形式,即有兩個電流端,兩個電壓端。例如,當用外附分流器和毫伏表來測量200A的大電流時,若采用的毫伏表標準化量程為45mV(或75mV),那么分流器的電阻值為0.045/200=0.000225Ω(或0.075/200=0.000375Ω)。若利用環形(或稱梯級)分流器,可制成多量程電流表。
NHR-3200系列交流電壓/電流表為新 一代可編程智能儀表,它采用大規模集成電路,應用數字采樣技術,對單相電氣線路中的電壓、電流進行實時測量、顯示和控制,并通過RS485接口或模擬量變送輸出接口對被測量電量數據進行遠傳。產品取代了傳統模擬指針式電表,具有較強的抗干擾能力、可靠性、穩定性以及較高的性價比等特點;產品操作簡單,廣泛應用于能源、機械、化工、輕工等行業。產品設計遵循電力儀表國標和行標GB/T22264-2008《安裝式數字電測量儀表》、JB/T10736-2007《低壓電動機保護器》、GB/T15576-2008《低壓成套無功補償裝置》、GB/T22387-2008《剩余電流動作繼電器》等標準
電流表發展過程
威廉·愛德華·韋伯在電磁學上的貢獻是多方面的。他為了
進行研究,他發明了許多電磁儀器。1841年發明了既可測量地磁強度又可測量電流強度的絕對電磁學單位的雙線電流表;1846年發明了既可用來確定電流強度的電動力學單位又可用來測量交流電功率的電功率表;1853年發明了測量地磁強度垂直分量的地磁感應器。韋伯在建立電學單位的絕對測量方面卓有成效。他提出了電流強度、電量和電動勢的絕對單位和測量方法;根據安培的電動力學公式提出了電流強度的電動力學單位;還提出了電阻的絕對單位。韋伯與柯爾勞施合作測定了電量的電磁單位對靜電單位的比值,發現這個比值等于3×10^8m/s,接近于光速。
電流表簡介
電流表(ammeter) 又稱“安培表”,是測量電路中電流大小的工具,主要采用磁電系電表的測量機構。分流器的電阻值要使滿量程電流通過時,電流表滿偏轉,即電流表指示達到最大。對于幾安的電流,可在電流表內設置專用分流器。用于測量直流電流、交流電流的機械式指示電流表在電路圖中,電流表的符號為“圈A”,電流表是分為交流電流表和直流電流表。交流表不能測直流電流,直流表也不能測交流電流,如果搞錯,會把表燒壞。
格式:pdf
大小:79KB
頁數: 2頁
評分: 4.6
1 / 2 產品名稱:三相智能電流表三相電流表電流表 產品型號: 三相智能電流表三相電流表電流表 型號: 外觀顏色:灰色、黑色 類型 數顯電流測量儀表 型號 測量范圍 () 外形尺寸 *() 該系列儀表能分別測量電網中的電流、電壓、功率、功率因數、功率因數角度、 頻率等電參量、采用數字、光柱等式顯示,可通過面板上按鈕設置顯示倍率、 通訊地址、波特率、上下限報警等參數。可選擇被測量值的變送輸出,輸出、 或等摸擬量:可選擇采用協議的通訊數字接口;也同時選擇帶有兩路繼電器報 警輸出。 可選外型 * * * * * * * * 2 / 2
加深對電壓表構造的理解,學會把電流表改裝成電壓表的方法。
電流表G(表頭),由歐姆定律滿偏電壓Ug=Ig·Rg,如圖1所示。 電流表的滿偏電流Ig滿偏電壓Ug一般都很小,測量較大電壓時,要串聯一個電阻, UAB=I·(Rg R),即UAB∝I,(至于電表刻度盤,只需要把原來的電流表刻度盤的每一刻度數值擴大為原來的(Rg R)倍,即得到改裝后電壓表的表盤。)
電流表、電阻箱、電源、電鍵2個,滑動變阻器兩個(總阻值一個很大或換做電位器,另一個很小),標準電壓表,開關導線。
⑴用半偏法測電阻 ①按圖1方式連結電路②先將變阻器R1觸頭位置移至最右端,使其連入電路的電阻最大,然后閉合電鍵S1斷開S2,移動觸頭位置,使電流表指針指在滿偏刻度處,再閉合S2,改變電阻箱R2阻值,使電流表指針在
⑵改裝電流表為電壓表 ①計算分壓電阻R的值:將量程U量,滿偏電流Ig,電流表內阻Rg代入Ug=Ig(Rg R)即可求出電阻R的值。②將分壓電阻R與電流表串聯,引出兩個接線柱,并將電流表刻度盤改為電壓表刻度盤。
⑶校對電壓表 ①按圖2所示電路連接。②先將觸頭移動到最左端,然后閉合電鍵,移動觸頭位置,使改裝后電壓表的示數從零逐漸增大到量程值,每移動一次記下改裝的電壓表和標準電壓表示數,并計算中心滿刻度時的百分數誤差=0×?準量U。
⑴半偏法測電流表電阻時,應選擇阻值R遠大于電流表內阻的變阻器。
⑵閉合電鍵前應檢查變阻器觸頭位置是否正確。
⑶校對改裝后電壓表時,應采用分壓式電路,且變阻器阻值應較小。
利用半偏法測電阻Rg時,由于閉合電鍵S2后,電路的總阻減小,使干路電流大于電流表的滿偏電流Ig,故當電流表半偏時,流過電阻箱的電流大于
通常用普通電流表測量電流時,需要將電路切斷后才能將電流表接入進行測量,這是很麻煩的,有時正常運行的電動機不允許這樣做。此時,使用鉗式電流表就顯得方便多了,可以在不切斷電路的情況下來測量電流。
(1)鉗形電流表量程很寬,從幾安培到幾千安培,應選擇適當的量程。不能用小量程測量大電流,否則表會燒壞,也不能用大量程測小電流,否則會出現較大的測量誤差。
(2)鉗形電流表的功能是純交流還是交直流"para" label-module="para">
(3)鉗形電流表準確度的高低,是否能滿足我們電流測量準確度的需要。
(4)鉗形電流表的額定電壓要高于我們需測量線路的電壓。
(5)鉗形電流表鉗口大小,如果測量的是粗導線,選擇的鉗形電流表鉗口要大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