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年,《電力消息》創刊。
1958年,該刊更名為《電力技術報導》。
1977年,該刊更名為《電網技術》。
1979年,該刊刊期由年刊變更為季刊。
1993年,該刊刊期變更為雙月刊。
1995年,該刊刊期變更為月刊。
2004年,該刊刊期變更為半月刊。
2010年,該刊刊期由半月刊變更為月刊。
2014年12月,該刊成為中國原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第一批認定學術期刊。
報道內容
《電網技術》專業范圍涉及發電并網、輸電、配電及用電等領域,刊出論文包括綜述性論文和原創研究性論文2種。
主要欄目
《電網技術》設有學術研究、應用研究、專家論壇、成果報道、統計與分析、討論與建議、經驗交流、技術交流等欄目,熱點專欄包括:“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并網”、“能源互聯網”、“面向園區微網的綜合能源系統運行規劃關鍵技術”、“直流輸電與直流電網”、“電網信息物理系統”、“電力市場”等。
截至2011年9月,《電網技術》官網顯示,《電網技術》編輯委員會擁有委員63人,顧問委員會擁有委員23人。
編輯委員會 |
Wei-Jen Lee |
丁明 |
尹積軍 |
文福拴 |
王敏 |
王成山 |
王相勤 |
Haifeng Wang (王海風) |
王益民 |
韋化 |
帥軍慶 |
伍萱 |
|
劉廣迎 |
劉開俊 |
劉開培 |
劉玉田 |
劉建明 |
印永華 |
|
孫昕 |
湯涌 |
紀延超 |
吳云 |
吳玉生 |
Qinghua Wu (吳青華) |
|
張文亮 |
張麗英 |
張啟平 |
張運洲 |
張春城 |
張智剛 |
|
李衛東 |
李文毅 |
李向榮 |
李慶林 |
李成榕 |
李群湛 |
|
杜至剛 |
楊慶 |
肖世杰 |
肖立業 |
陳峰 |
陳月明 |
|
周浩 |
K L Lo (羅國麟) |
鄭寶森 |
段獻忠 |
趙慶波 |
Wilsun Xu (徐文遠) |
|
欒軍 |
索南加樂 |
郭劍波 |
康重慶 |
曹一家 |
曹均正 |
|
曹志安 |
黃強 |
程浩忠 |
舒印彪 |
葛正翔 |
路書軍 |
|
廖瑞金 |
穆鋼 |
鞠平 |
---- |
---- |
---- |
|
顧問委員會 |
馬偉明 |
王錫凡 |
盧強 |
孫才新 |
朱英浩 |
嚴陸光 |
余貽鑫 |
Felix Wu (吳復立) |
宋永華 |
楊奇遜 |
汪槱生 |
沈國榮 |
|
邱愛慈 |
陸佑楣 |
陳清泉 |
趙遵廉 |
唐任遠 |
顧國彪 |
|
黃其勵 |
程時杰 |
韓禎祥 |
潘家錚 |
薛禹勝 |
---- |
《電網技術》是CSCD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來源期刊(2017-2018年度)(含擴展版)、北京大學《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1992年版、1996年版、2000年版、2004年版、2008年版、2011年版、2014年版、2017年版)來源期刊,被JST日本科學技術振興機構數據庫(日)(2013)、SA科學文摘(英)(2011)、Pж(AJ)文摘雜志(俄)(2014)、EI工程索引(美)(2018)收錄。
據2019年2月6日中國知網顯示,《電網技術》共出版文獻12011篇。
據2019年2月6日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臺顯示,《電網技術》載文量為5959篇。
據2019年2月6日中國知網顯示,《電網技術》總被下載4766373次、總被引309316次;(2018版)復合影響因子為4.470、(2018版)綜合影響因子為3.242。
據2019年2月6日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臺顯示,《電網技術》被引量為166102次、下載量為396634次;據2015年中國期刊引證報告(擴刊版)數據顯示,《電網技術》影響因子為2.82,在全部統計源期刊(6735種)中排第847名,在電工技術、動力工程類(156種)中排第13名。
《電網技術》獲得第四屆“中國出版政府獎期刊提名獎”,2017、2015年度中國百強報刊,連續三屆被評為中國精品科技期刊,多次獲得中國最具國際影響力學術期刊、百種中國杰出學術期刊、RCCSE中國權威學術期刊、中國電力報刊協會優秀期刊等榮譽稱號。
《電網技術》是中國優秀科技期刊、中科雙效期刊,Caj-cd規范獲獎期刊。
1958年,常州化工學校創建。1959年,更名為常州化工研究所化工學校。1962年,更名為常州輕化工職業學校。1964年,更名為常州輕化工中等技術學校。1966年,常州輕化工中等技術學校化工部分改建為...
院長、黨組副書記李葛明黨組書記、副院長劉云厚副院長 程劍紀檢組長、工會主席 馬放瑞副院長 李勤道副院長 王立新副院長 李振凱正局級調研員 趙建國
1976年,美國貝爾研究所在亞特蘭大建成第一條光纖通信實驗系統,采用了西方電氣公司制造的含有144根光纖的光纜。1980年,由多模光纖制成的商用光纜開始在市內局間中繼線和少數長途線路上采用。單模光纖制...
辦刊宗旨
《電網技術》致力于搭建企業形象宣傳、風采展示、技術交流、產品推介和相互溝通的平臺,以推動中國電力行業的科技進步、科技開發和高新技術產品應用為宗旨。
單位 |
職務 |
姓名 |
編輯委員會 |
主任 |
劉振亞 |
主編 |
張文亮 |
|
副主編 |
郭劍波、湯涌 |
|
編輯部 |
主任 |
宋書芳 |
副主任 |
李蘭欣 |
|
顧問委員會 |
主任 |
陸延昌 |
副主任 |
周孝信、鄭健超 |
注:表中為截至2011年9月,《電網技術》官網顯示的信息 2100433B
職務 |
名單 |
名譽主任 |
孟振平 |
主任委員 |
賀錫強 |
副主任委員 |
汪際鋒、余建國、牛保紅、李立浧、饒宏 |
社長 |
涂亮 |
主編 |
饒宏 |
職務 |
名單 |
名譽主任 |
趙建國 |
主任委員 |
祁達才 |
據2020年3月19日中國知網顯示,《南方電網技術》共出版文獻2128篇 。
據2020年3月19日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臺顯示,《南方電網技術》 共載文2063篇、基金論文為550篇 。
《南方電網科技》是JST日本科學技術振興機構數據庫(日)(2018)來源期刊、CSCD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來源期刊(2019-2020年度)(含擴展版)來源期刊、北京大學《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來源期刊(2014年版,2017年版)、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中國科技核心期刊)、中國學術期刊網絡出版總庫收錄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全文版)收錄期刊、中國核心期刊(遴選)數據庫收錄期刊,被英國《科學文摘》(INSPEC)、美國《劍橋科學文摘(工程技術)》(CSA)、美國《烏利希期刊指南》、波蘭《哥白尼索引》等數據庫收錄 。
據2020年3月19日中國知網顯示,《南方電網技術》總下載次數435026次、總被引用次數18864次,(2019版)復合影響因子為2.082、(2019版)綜合影響因子為1.408 。
據2020年3月19日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臺顯示,《南方電網技術》被引量17465次、下載量93077次;據2017年中國期刊引證報告(擴刊版)數據顯示,該刊影響因子為1.93(電氣工程刊均影響因子為0.74),在全部統計源期刊(6670種)中排第353名 。
《南方電網技術》被評為中國電力報刊協會優秀期刊 。
欄目設置
《南方電網技術》設有特約專稿、交直流并聯電網、高壓直流輸電、高電壓與絕緣、系統分析與運行、控制與保護、調度與通信、輸變電技術、智能電網、分布式電源與微電網、電力技術經濟、電網仿真、低碳電力、環保與節能等欄目 。
刊登內容
《南方電網技術》主要刊登電力系統的科研、規劃、設計、工程、生產運行、設備和系統維護等方面的成果、經驗和動態,以及科研創新方面的論文 。
讀者對象
《南方電網技術》的讀者對象為中國國內外的電力研究人員、工程技術人員、大專院校師生等 。
據2020年3月《南方電網技術》官網顯示,《南方電網技術》第二屆編委會有編委39人;編輯部有編輯4人、編務1人 。
職務 |
名單 |
編委 |
王勇、王成山、毛時杰、文勁宇、盧強、劉育權、嚴正、黎小林、李鵬、李成榕、李定林、楊奇遜、別朝紅、余貽鑫、沈國榮、張堯、茍銳峰、卑毅、周孝信、鄭健超、鄭耀東、胡子珩、洪潮、夏清、徐政、高孟平、唐廣學、唐炬、黃家林、曹敏、符永鋒、梁曦東、韓英鐸、程時杰、曾嶸、謝國恩、蔡希鵬、廖瑞金、薛禹勝 |
編輯 |
李蓉蓉、黃成、黃瑜、李艷菁 |
編務 |
馬思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