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燃煤電站耐熱材料的百年發展史
1.1燃煤電站蒸汽參數
1.2世界各國超超臨界燃煤發電技術發展概況
1.3燃煤發電技術發展對耐熱材料的基本要求
1.4鐵索體型耐熱鋼的發展
1.5奧氏體型耐熱鋼的發展
1.6耐熱合金的發展
參考文獻
2電站耐熱鋼的多元素復合強化設計
2.1問題的提出
2.2G102鋼的多元素復合強化設計
2.2.1鎢鉬復合固溶強化
2.2.2釩鈦復合時效強化
2.2.3鉻和硅的作用
2.2.4硼的作用
2.3G102鋼的熱處理、組織與性能
2.3.1G102鋼奧氏體分解后的金相組織
2.3.2G102鋼正火溫度和時間的影響
2.3.3G102鋼正火后冷卻速度的影響
2.3.4G102鋼回火溫度的影響
2.4多元素復合強化設計對后續鐵素體型耐熱鋼研發的指導意義
參考文獻
3600~650℃鐵素體耐熱鋼的選擇性強化設計與實踐
3.19%~12%Cr馬氏體耐熱鋼強韌化機制解構
31.1合金元素在9%~12%Cr耐熱鋼中的作用
3.1.29%~12%Cr耐熱鋼中主要沉淀析出相及其作用
3.1.3影響9%~12%Cr耐熱鋼持久強度退化的主要因素
3.2無δ鐵素體9%~12%Cr馬氏體耐熱鋼設計
3.2.1T/P92鋼中8鐵素體控制
3.2.2T/P122鋼中8鐵素體控制
3.3T/P92馬氏體耐熱鋼的組織穩定性研究
3.4650℃馬氏體原型鋼的選擇性強化設計與實踐
3.4.19%~12%Cr馬氏體耐熱鋼技術研發歷程
3.4.29%~12%Cr馬氏體耐熱鋼設計許用應力下調問題
3.4.3650℃馬氏體原型鋼的選擇性強化設計
參考文獻
4600~680℃奧氏體耐熱鋼的選擇性強化設計與實踐
4.1奧氏體耐熱鋼強韌化解構
4.1.1奧氏體耐熱鋼的發展歷程
4.1.2奧氏體耐熱銅的成分設計
4.2無晶間腐蝕18—8型奧氏體耐熱鋼的選擇性強化設計
4.325—20型奧氏體耐熱鋼的高韌性設計
4.3.1S31042奧氏體耐熱鋼使用中存在的問題
4.3.225—20型奧氏體耐熱鋼化學成分優化設計
4.3.325—20型奧氏體耐熱鋼固溶處理工藝優化設計
4.4新型奧氏體耐熱鋼S31035(Sanicro25)研發
4.4.1新型奧氏體耐熱鋼S31035
4.4.2新型奧氏體耐熱鋼S31035的強韌化設計機理
4.4.3新型奧氏體耐熱鋼S31035的組織性能演變
4.4.4新型奧氏體耐熱鋼S31035的工業試制
參考文獻
5650~700℃固溶強化型耐熱合金的選擇性強化設計與實踐
5.1固溶強化型Inconel 617合金及其研究進展
5.1.1Inconel 617合金技術條件演變
5.12Inconel 617合金研究現狀
5.2用于700℃超超臨界鍋爐大口徑管C—HRA—3耐熱合金的選擇性強化設計
5.2.1C—HRA—3合金及其窄范圍化學成分與精確控制
5.2.2C—HRA—3合金管冶煉及制造工藝
5.2.3C—HRA—3合金管最佳熱處理工藝
5.2.4C—HRA—3耐熱合金鍋爐管的性能
5.3我國7000C超超臨界鍋爐C—HRA—3大口徑管制造工程實踐
5.3.1C—HRA—3合僉實驗室研究
5.3.2C—HRA—3合金大口徑厚壁管工業試制過程
5.3.3鑄態C—HRA—3合金熱變形試驗研究
5.3.4鍛態C—HRA—3合金熱變形試驗研究
5.3.5C—HRA—3合金熱處理工藝與組織性能關系研究
5.3.6C—HRA—3合金大口徑厚壁管工業熱處理制度研究
5.3.7研制的C—HRA—3合金大口徑厚壁管全面性能評價
5.4國外700℃超超臨界汽輪機轉子用耐熱合金研究進展
5.5用于700cC超超臨界汽輪機高溫轉子C700R1合金選擇性強化設計
5.5.1700℃超超臨界汽輪機高溫轉子用C700R—1耐熱合金選擇性強化設計
5.5.2700℃超超臨界汽輪機高溫轉子用C700R—1耐熱合金精細相分析
參考文獻
6650~750℃時效強化型耐熱合金的選擇性強化設計與實踐
6.1時效強化型Inconel 740合金研究進展
6.1.1Inconel 740耐熱合金的研發
6.1.2Inconel 740舍金的組織穩定性研究及成分改進
6.1.3高溫應力對Inconel 740合金中析出相的影響
6.1.4晶粒尺寸和晶界η相對Inconel 740持久壽命的影響
6.1.5Inconel 740合金的抗蒸汽氧化及煤灰腐蝕研究
6.1.6Inconel 740合金的焊接性能研究
6.2用于700℃超超臨界鍋爐小口徑管的C—HRA—1合金選擇性強化設計
6.3我國700℃超超臨界鍋爐C—HRA—1小口徑管制造工程實踐
6.3.1C—HRA—1耐熱合金實驗室研究
6.3.2C—HRA—1耐熱合金鍋爐管工業實踐
6.3.3C—HRA—1耐熱合金熱加工工藝研究
6.3.4C—HRA—1耐熱合金最佳固溶熱處理制度選擇
6.3.5C—HRA—1耐熱合金小口徑管性能評價
6.4關于Haynes 282合金的研究
6.4.1Haynes 282合全國內外研究現狀
6.4.2固溶處理對Haynes 282耐熱合金組織與硬度影響研究
6.43長期時效對Haynes 282耐熱合金組織和力學性能影響研究
參考文獻
7600~700℃超超臨界燃煤示范電站選材問題
7.1600~700℃超超臨界燃煤電站鍋爐選材問題
7.1.1超超臨界燃煤電站鍋爐選材基本準則
7.1.2600℃超超臨界燃煤電站鍋妒管用耐熱鋼
7.1.3630℃超超臨界燃煤電站鍋爐管用耐熱鋼
7.1.4700℃超超臨界燃煤電站鍋爐管用耐熱材料
7.2600~700℃超超臨界燃煤電站汽輪機選材問題
7.3關于630~700℃超超臨界燃煤電站建設可行性問題
參考文獻
后記2100433B
劉正東,1966年10月生,鋼鐵研究總院特殊鋼研究所副所長,先后主持和參加30余項國家重要科研項目的科研工作,是我國超超臨界火電機組用鋼、核電用鋼和冶金過程模擬技術領域的學術帶頭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獲中國人民解放軍全軍科技進步二等獎等獎項,已發表科技論文200余篇,已授權專利10余項。
本書總結了電站耐熱材料一百余年來的發展脈絡, 系統介紹了作者根據多年的摸索和工程實踐總結出的 “選擇性強化”設計新觀點,針對600-630-650-700-750℃不同溫度段,開展馬氏體耐熱鋼、奧氏體耐熱鋼、固溶強化型耐熱合金、析出強化型耐熱合金的理論探索、實驗室研究和工業試制實踐情況。 本書可供冶金、機械、電力行業從事電站及其材料技術的工程技術人員參考,也可供大中院校材料、機械專業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參閱。
中國電站鍋爐技術標準規范匯編(第一卷):鍋爐產品標準和監察規程一、鍋爐產品標準 3GB/T 10184—1988 電站鍋爐性能試驗規程GB 13223—2003 火電廠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GB ...
耐高溫隔熱材料中,溫度超過1000℃時,陶瓷纖維的隔熱性能最好,有晶體纖維、含鋯纖維、高鋁纖維等;溫度小于1000℃時,固特節能納米微孔隔熱材料的隔熱性能最好,導熱系數低至0.026w/mk(600℃...
1》電熱材料:電熱線(電阻線)、電熱管、電熱板等。2》絕熱材料:玻璃纖維、石棉、巖棉、礦渣棉、硅酸鹽、硅藻土、膨脹蛭石、膨脹珍珠巖、發泡粘土、輕質混凝土、微孔硅酸鈣、泡沫玻璃、陶瓷纖維、吸熱玻璃、熱反...
格式:pdf
大?。?span id="cir0pmi" class="single-tag-height">116KB
頁數: 未知
評分: 4.7
本文旨在闡述金川公司冶金爐窯中所使用耐熱材料的失效原因以及材料的選擇標準,耐熱材料是指在工作溫度大于300?C以上所使用的鋼鐵材料.
格式:pdf
大?。?span id="pnpttpb" class="single-tag-height">116KB
頁數: 2頁
評分: 4.4
我國是能源消耗大國。為了維持工業生產運作與人們日常工作與生活上的大量能源消耗,在城市的基礎設施建設規劃中有很多比例的電站修建。電站鍋爐在組織構成中屬于較為重要但又危險的基礎設施,具備較高的爆炸危險,同時屬于特殊監控設備,所以電站鍋爐金屬材料的使用與選擇是技術人員工作中應關注的重點,這些金屬材料直接影響著鍋爐整體運行的質量與平穩。
大型電站耐熱材料具有良好的力學性能、耐高溫性能、耐蝕性能以及抗蠕變性能,在工作環境比較惡劣的環境下能夠保證設備的穩定運行,但該材料的焊接性能差,工藝要求難度大。人們針對其特點提出了合理的焊接工藝措施,并已將其應用于鍋爐受熱部件的制造中,產品運行可靠。本書概述了我國用于超(超)臨界鍋爐的新材料的成分及性能,簡述了對新材料焊接接頭的基本要求和焊接工藝要點。
本書可作為特種設備焊工,特別是超(超)臨界電站鍋爐焊接人員的培訓教材,也可供相關行業的管理人員和技術人員閱讀參考。
本書主要介紹了大型鍋爐的基本知識、金屬結構和鋼材的基礎知識、焊接材料、焊接設備、常用焊接方法、焊縫與接頭形式及其表示方法、焊接接頭組織和性能及其影響因素、焊接變形與焊接應力、常用金屬材料的焊接、焊接缺陷、焊接安全技術等內容。
本書可作為特種設備焊工,特別是超(超)臨界電站鍋爐焊接人員的培訓教材,也可供相關行業的管理人員和技術人員閱讀參考。
第一章 金屬材料
第一節 金屬材料的基礎知識
第二節 鐵碳合金
第三節 鋼的熱處理
第四節 合金鋼
第五節 耐熱鋼
第二章 電站鍋爐壓力容器焊接知識
第一節 焊接的基本知識
第二節 焊接接頭的組織和性能
第三節 焊接應力與變形
第四節 焊接缺陷及檢驗
第五節 電站鍋爐壓力容器焊接材料及其選用
第六節 焊接安全技術
第七節 電焊弧光防護安全技術
第八節 金屬煙塵和有害氣體防護安全技術
第九節 電站鍋爐常用鋼材的焊接
第三章 電站鍋爐主要部件的失效
第一節 鍋爐運行基本工況
第二節 失效分析的意義和作用
第三節 電站鍋爐主要部件的失效形式
第四節 失效分析的主要方法和主要設備
第五節 失效分析的步驟
第六節 鍋爐主要部件的失效
第四章 電站鍋爐主要部件材料的監督及評估
第一節 火力發電廠的金屬監督
第二節 汽包評估實例
第五章 超(超)臨界鍋爐承壓部件材料
第一節 超(超)臨界鍋爐承壓部件材料概述
第二節 超(超)臨界鍋爐承壓部件材料發展
第三節 超(超)臨界鍋爐承壓部件材料性能及應用
第四節 超(超)臨界火電機組四大管道
第六章 超(超)臨界機組鍋爐新型耐熱鋼的焊接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超(超)臨界機組鍋爐用新型馬氏體耐熱鋼的焊接
第三節 超(超)臨界機組鍋爐用新型奧氏體耐熱鋼的焊接
第四節 超(超)臨界機組鍋爐用新型鐵素體耐熱鋼的焊接
第五節 我國電站焊接技術發展中需要研究的若干問題
第七章 T92鋼的焊接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P92鋼焊接性分析及試驗
第三節 SA335:P92鋼的焊接工藝試驗
第四節 P92鋼焊接工藝評定
第五節 有關思考
參考文獻210043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