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王曉燕 | 出版社 | 海洋出版社 |
---|---|---|---|
出版時間 | 1900年1月1日 | 定????價 | 30.00 元 |
裝????幀 | 簡裝本 | ISBN | 9787502760236 |
是這樣,目前環保執法確實是多頭管理,有些城市設有環保綜合執法大隊,一站式就解決了,沒設的,就復雜了,就你說的情況,如果是建筑施工噪音由建設局管理,如果是工地上車輛裝卸渣土由城管局管理。(希望對你有幫助...
留學美國EM專業(Engineering Management工程管理)是一個交叉型學科,即工程與管理的結合。因為大多數學校的工程管理都設置在工科學院,因此本專業比較青睞有理工科背景的學生。這就要求申...
工業噪聲包括在工業生產活動中使用固定的設備時產生的干擾周圍生活環境的聲音;建筑施工噪聲包括在建筑施工過程中產生的干擾周圍生活環境的聲音;交通運輸噪聲指機動車輛、鐵路機車、機動船舶、航空器、減速帶等交通...
前言
第1章 緒論
1.1 非點源污染概述
1.1.1 相關概念
1.1.2 基本特征
1.1.3 影響因素
1.2 國外非點源污染研究進展
1.2.1 概述
1.2.2 模型應用研究
1.2.3 污染控制技術措施
1.2.4 污染控制管理政策
1.3 我國農業非點源污染研究現狀
1.3.1 農業非點源污染的影響
1.3.2 我國農業非點源污染的成因和特征類型
1.3.3 研究進展
1.3.4 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參考文獻
第2章 研究區概況
2.1 密云水庫流域概況
2.1.1 自然特征
2.1.2 社會經濟特征
2.1.3 水環境特征
2.2 典型流域概況
2.2.1 石匣小流域概況
2.2.2 徑流試驗小區概況
參考文獻
第3章 流域非點源污染類型特征及風險評估
3.1 污染特征與負荷估算
3.1.1 畜禽養殖
3.1.2 農田種植
3.1.3 農村生活
3.1.4 林草地
3.2 非點源污染風險評估
3.2.1 畜禽養殖污染的風險評價
3.2.2 土壤養分流失風險
3.2.3 流域非點源污染風險識別
參考文獻
第4章 坡面徑流小區磷流失規律
4.1 土壤磷素和水體非點源污染
4.1.1 土壤磷素的存在和轉化
4.1.2 土壤磷素累積現狀及對水體污染的貢獻
4.1.3 相關研究進展
4.2 坡地土壤侵蝕的起動過程
4.2.1 坡面土壤機械組成的變化
4.2.2 遷移泥沙的機械組成變化
4.2.3 坡面產沙機械組成變化的影響因素
4.2.4 小結
4.3 坡地土壤磷素的遷移特征
4.3.1 研究方法
4.3.2 降雨對磷流失的影響
4.3.3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對磷流失的影響
4.3.4 植被覆蓋對磷流失的影響
4.3.5 坡度對磷流失的影響
4.3.6 土壤特性對磷流失的影響
4.3.7 徑流過程中磷流失量
4.3.8 小結
參考文獻
第5章 流域景觀特征與非點源污染
5.1 引言
5.1.1 景觀組成對河流環境的影響
5.1.2 景觀空間格局對河流生態系統的影響
5.2 密云水庫上游流域地表水質的時空變化特征
5.2.1 研究方法
5.2.2 氮、磷流失的空間變異特征
5.2.3 氮、磷污染物的流失形態
5.2.4 氮、磷流失的時空變異
5.2.5 遷移過程中氮、磷濃度變化
5.2.6 小結
5.3 密云水庫上游流域景觀特征
5.3.1 dem來源與精度
5.3.2 流域河網的生成
5.3.3 子流域的劃分
5.3.4 流域景觀信息獲取
5.4 密云水庫上游流域景觀與氮污染關系
5.4.1 景觀因子的主成分分析
5.4.2 流域景觀特征對氮污染的影響
參考文獻
第6章 基于GIS的流域非點源污染模擬
6.1 基于GIS和經驗模型的流域非點源污染模擬
6.1.1 石匣小流域基礎數據
6.1.2 經驗模型
6.1.3 污染負荷空間分布與特征分析
6.1.4 小結
6.2 基于機理模型的流域非點源污染模擬
6.2.1 潮白河流域非點源污染數據庫
6.2.2 SWAT模型在密云水庫流域的應用
6.2.3 HSPF模型在潮河流域的應用
6.3 影響模型模擬效率的關鍵問題
6.3.1 研究區概況
6.3.2 研究方法
6.3.3 CSA取值對AnnAGNPS模型模擬的影響
6.3.4 DEM分辨率對AnnAGNPS模型模擬的影響
6.3.5 小結
6.4 非點源污染模型比較
6.4.1 流域非點源模型結構及其算法
6.4.2 非點源模型的應用效果分析
6.4.3 小結
參考文獻
第7章 流域養分循環
7.1 氮素循環特征
7.1.1 氮素循環
7.1.2 流域中氮輸入
7.1.3 流域中氮輸出
7.2 磷素循環特征
7.2.1 磷素循環
7.2.2 流域中磷的遷移轉化
7.3 養分循環的研究方法
7.3.1 養分平衡模型
7.3.2 物質流分析
7.4 基于物質流分析的密云水庫上游流域磷循環特征
7.4.1 研究區域概況
7.4.2 流域磷循環框架的建立
7.4.3 流域磷循環分析
參考文獻
第8章 農業非點源污染控制管理的經濟政策體系
8.1 經濟政策目標的確立
8.2 經濟政策的設計原則和標準
8.2.1 基本原則
8.2.2 設計標準
8.3 控制農業非點源污染的經濟政策體系的構成
8.3.1 控制農業非點源污染的稅費政策
8.3.2 控制農業非點源污染的補貼政策
8.3.3 排污權交易
8.4 潮河流域農業非點源污染控制的經濟政策初探
8.4.1 研究區非點源污染特征
8.4.2 流域農業非點源污染控制的經濟政策建議
8.4.3 經濟手段運用的可行性
參考文獻
第9章 最佳管理措施及其成本效益分析
9.1 概述
9.1.1 非工程性最佳管理措施
9.1.2 工程性最佳管理措施
9.2 非點源污染控制措施效果的預測評價
9.2.1 非點源污染控制措施的選擇
9.2.2 非點源污染負荷估算方法
9.2.3 非點源污染損失價值估算
9.2.4 流域非點源污染控制措施的效果預測及價值估算
9.2.5 小結
9.3 非點源污染控制措施的經濟評價與優選
9.3.1 經濟評價方法
9.3.2 費用、效益統計
9.3.3 敏感性分析
9.3.4 污染控制措施經濟分析與評價
9.3.5 流域非點源污染控制方案比較
參考文獻
第10章 公眾環境意識與參與途徑
10.1 村民環境意識調查
10.1.1 調查問卷設計與數據處理方法
10.1.2 村民社會經濟情況統計
10.1.3 環境意識調查
10.1.4 社會經濟變量對環境意識的影響分析
10.2 村民環境保護支付意愿調查
10.2.1 環境保護支付意愿金額
10.2.2 支付意愿的影響因素分析
10.2.3 支付意愿的地域差異分析
10.3 公眾參與途徑
10.3.1 環境保護宣傳教育
10.3.2 環境友好的生活方式
10.3.3 經濟激勵手段
參考文獻
王曉燕所著的《非點源污染過程機理與控制管理——以北京密云水庫流域為例》共分10章,總結了作者圍繞北京市地表水源地——密云水庫流域非點源污染的研究成果,以長期實測數據為基礎,從流域景觀格局出發,研究不同空間尺度下流域農業非點源污染的特征及其變化規律;對非點源污染模型的應用進行了比較研究;運用物質流方法,對流域氮磷物質在不同系統的輸入輸出以及在系統內的代謝特征進行分析,把握污染特征與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結構的關聯;在總量控制的背景之下,構建非點源污染控制管理的經濟措施體系,并從環境經濟學角度,探討流域最佳管理措施的設計以及最佳管理措施的效果評價和應用前景;通過對村民環境意識調查與公眾參與途徑研究,對流域最優開發和管理模式進行了可達性分析。
全書共分10章,重點是不同空間尺度下流域農業非點源污染的過程特征及控制管理。本書全面、系統、綜合地反映了當前國內非點源研究的最新進展和發展趨勢。《非點源污染過程機理與控制管理——以北京密云水庫流域為例》可供從事地理科學、環境科學、水文學、水土保持、生態學、流域管理等專業的教學、科研人員使用,也可作為高等學校相關專業的教材或教學參考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