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方邊坡用邊坡坡度和坡度系數表示。
工程中常用1:K表示放坡坡度。K稱放坡系數。放坡系數指放坡寬度B與挖土深度H的比值,即K=B/H
土壤類別 |
放坡起點 |
人工挖土 |
機械挖土(在溝槽、坑內作業) |
機械挖土(在溝槽側、坑邊上作業) |
機械挖土(順溝槽方向坑上作業) |
Ⅰ、Ⅱ類土 |
1.20 |
1:0.50 |
1:0.33 |
1:0.75 |
1:0.50 |
Ⅲ類土 |
1.50 |
1:0.33 |
1:0.25 |
1:0.67 |
1:0.33 |
Ⅳ類土 |
2.00 |
1:0.25 |
1:0.10 |
1:0.33 |
1:0.25 |
注:
1.溝槽、基坑中土壤類別不同時,分別按其放坡起點、放坡系數、不同土壤厚度加權平均計算。
2.計算放坡時,在交接處重復工程量不予扣除,原槽、坑作基礎墊層時,放坡自墊層上表面開始計算。放坡不僅僅用于土坡,對于巖質邊坡,為了保持其穩定性,往往也采用放坡的工程處理方式。
實物圖片
2100433B
廣聯達軟件里邊不是有土方計算公式嗎?
這么清楚還要解釋,把數據代入公式計算,即可。
都是的計算公式,兩個的區別就是計算的數據不一樣,其實計算出來的結果基本上都是一樣
格式:pdf
大小:14KB
頁數: 3頁
評分: 4.8
土方放坡計算公式 土石方工程 一、 人工平整場地 : S=S底+2*L 外+16 二、 挖溝槽 : 1. 墊層底部放坡 : V=L*(a+2c+kH)*H 2. 墊層表面放坡 V=L*{(a+2c+KH 1)H 1+(a+2c)H 2} 三、 挖基坑 (放坡 ) 方形 : V=( a+2c+KH)* ( b+2c+KH)*H+1/3*K 2H3 圓形 : V=∏ /3*h*(R 2+Rr+r 2) 放坡 系 數 類別 放坡起點 人工挖土 機械挖土 坑內作業 坑上作業 一、二類別 1.20 1:0.5 1:0.33 1:0.75 三類土 1.50 1:0.33 1:0.25 1:0.67 四類土 2.00 1:0.25 1:0.10 1:0.33 承臺計算公式 1. 【AB+ab+(A+a)(B+b) 】*h2/6+ABh1 1.基坑土方量計算 挖基坑多用于需全部大開挖的滿堂基礎、獨立基
如建筑的坡道、屋面保溫隔熱層、帶有坡度的磚墻、毛石擋墻、地基基坑一般都有放坡。
就基坑(槽)開挖而言,放坡起點就是開挖達到(包含起點高度本身)這個深度就要進行放坡了,放坡系數表如下:
土壤類別 |
放坡起點 |
人工挖土 |
機械挖土 |
||
在坑內作業 |
在坑上作業 |
順溝槽,坑上作業 |
|||
一、二類土 |
1.20 |
1:0.50 |
1:0.33 |
1:0.75 |
1:0.5 |
三類土 |
1.50 |
1:0.33 |
1:0.25 |
1:0.67 |
1:0.33 |
四類土 |
2.00 |
1:0.25 |
1:0.10 |
1:0.33 |
1:0.25 |
注:1、溝槽、基坑中土類別不同時,分別按其放坡起點、放坡系數、依不同土類別厚度 加權平均計算。 2、計算放坡時,在交接處的重復工程量不予以扣除,原槽、坑作基礎墊層時,放坡自墊層上表面開始計算 |
土壁邊坡坡度以基高h與底寬b之比表示。(數學上的斜率)
邊坡坡度=1: m=h:b,m為放坡系數,
m=b/h 土壁邊坡坡度的底寬b與基高h之比。
舉例
例如1米5邊坡底寬.0.30的放坡系數,基高是5米。
補充一下,在建筑中,地基地坑放坡起點一般以基坑底為放坡起點。屋面保溫層一般以屋面邊溝邊為放坡起點。
地基地坑放坡起點一般以基坑底為放坡起點。屋面保溫層一般以屋面邊溝邊為放坡起點。210043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