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壁面之間,在單位溫差作用下,于單位時間內通過單位表面積傳遞的輻射換熱
在北方嚴寒冬季,外墻內表面的溫度低于室內空氣露點溫度時,外墻的內表面就產生結露引發內墻面長霉現象。這種現象不但會影響人們舒適和健康,同時也造成室內用具及房屋結構損壞。 1 理論傳熱系數驗算 ? 要解決...
局部對流換熱系數 就是指某個點的對流傳熱系數,比如一個平板上某一點,是用該點的溫度同外界溫度的差來計算所得該點的局部對流換熱系數。而平均對流換熱系數 則是全部或部分的局部對流換熱系數的平均值。
導熱系數是指在穩定傳熱條件下,1m厚的材料,兩側表面的溫差為1度(K,℃),在1小時內,通過1平方米面積傳遞的熱量,單位為瓦/米•度(W/m•K,此處為K可用℃...
單位為W/(m2·K·Pa)。自然對流條件下人體皮膚表面與附近空氣之間的質轉換過程蒸發換熱系數(he)與換熱過程的對流換熱系數(hc)有關。在受迫對流條件下蒸發換熱系數則主要取決于氣流速度。2100433B
建筑外圍護結構的換熱過程屬于復雜的過程。受到太陽短波輻射、大氣長波輻射以及圍護結構和其周圍物體之間的輻射換熱的共同作用;有自由空氣與建筑表面間的對流換熱;還有水蒸發于建筑表面所引起相變帶來的潛熱換熱。當計算換熱系數時,理論上是要把上述三類傳熱現象全部反映出來。
對流傳熱系數也稱對流換熱系數。對流換熱系數的基本計算公式由牛頓于1701年提出,又稱牛頓冷卻定律。牛頓指出,流體與固體壁面之間對流傳熱的熱流與它們的溫度差成正比,即:
q = h*(tw-t∞)
Q = h*A*(tw-t∞)=q*A
式中:
q為單位面積的固體表面與流體之間在單位時間內交換的熱量,稱作熱流密度,單位W/m^2;
tw、t∞分別為固體表面和流體的溫度,單位K;
A為壁面面積,單位m^2;
Q為單位時間內面積A上的傳熱熱量,單位W;
h稱為表面對流傳熱系數,單位W/(m^2.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