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尾絲蘭常年濃綠,數株成叢,高低不一,開花時花莖高聳挺立,繁多的白花下垂,姿態優美,是良好的庭園觀賞灌木,可布置在花壇中心、草坪中、池畔、路旁和建筑物前,也是良好的鮮切花材料。葉纖維韌性強,可供制纜繩用,也可作造紙纖維。
鳳尾絲蘭常發生褐斑病和葉斑病危害,可用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噴灑。蟲害主要有介殼蟲、粉虱、夜蛾等,可用5%吡蟲啉乳油2000倍至3000倍液噴殺。
定植:扦插及分株育成的植株,掘起后帶宿土栽植,只要澆水幾次,即可成活。
除草:當鳳尾絲蘭種植半月后出芽時,小苗時及時除去雜草,常松土保持土壤濕度及通透性。芽剛鉆出時生長緩慢,在芽高10厘米后長勢較快。
施肥:種植時已經施基肥,生長期不必追肥。
澆水:生長期不需勤澆水,土壤干透時澆一次即可。定植后管理簡便,
修剪:只需剪除枯枝殘葉花后及時剪去花梗,刮風下雨后扶整植株。
日常管理要注意適當培土施肥,以促進花序的抽放;發現枯葉殘梗,應及時修剪,保持整潔美觀。植株生長過高或生長勢減弱時可重新栽植更新。
【別名】軟葉絲蘭、毛邊絲蘭 【分類】龍舌蘭科(Agavaceae),絲蘭屬 【花(果)期】夏秋季節 【產地】原產北美洲,現溫暖地區廣泛作露地栽培。 【形態】常綠灌木,莖短,葉基部簇...
鳳尾絲蘭是灌木或小喬木。干短,有時分枝,高可達5m。葉密集,螺旋排列莖端,質堅硬,有,劍形,長40—70cm,頂端硬尖,邊緣光滑,老葉有時具疏絲。圓錐花序高l m多,花大而下垂...
對于風味蘭花相信很多都是見過它的,它的花是非常更漂亮的。尤其是很多的園藝中,是比較常見的。而鳳尾蘭的花是圓錐型的花序,高1厘米,它的花大而下垂,呈乳白色,常帶紅暈。蒴果干質,下垂,橢圓狀卵形,不開裂。...
播種法:種子經人工授粉才可得到。人工授粉以5月份為好,授粉后約70天種子才能成熟。當年9月下旬播種,經一個月出苗,出苗率約40%。亦可將種子干藏至春季播種。
分株法:用小挖掘機把鳳尾絲蘭上邊堅硬似劍的葉子和整個植株鏟出來,堆在一邊清走,后用挖掘機往下深挖至50厘米左右時開始創根。若用手掰不動根里的芽,就用鐵锨在芽所在的根莖兩側四五厘米處鏟斷,整理好鏟下來的芽,把它們運到種植溝旁邊,備用。用小挖掘機挖溝,寬40厘米、深40厘米。把土放在溝兩邊,種植時埋土方便。在溝中撒一層有機肥,用量為每平方米100克。先往溝里埋土10厘米,壓住撒好的肥料,人工把芽放在溝中土里,芽尖豎直向上。要想讓其早日形成風景,就每50厘米種一堆,每堆放2至4個芽,培土固定住芽,再往溝里埋土10厘米、用腳踩實,繼續往溝里埋土至剛到芽尖處、用腳踩實,最后在芽尖上邊埋土5厘米、用腳踩實。芽短的底下多墊些土,其余步驟同上。最后剩下的土在溝兩邊擋捻。埋土后第二天澆水,第一遍澆水要澆透,澆水時如有窟窿,及時用土填埋。當水滲下去后,及時撒一層細土保墑。7天左右澆第二次水。根據土壤濕度,土壤顯干時澆第三次水。
扦插法:在春季或初夏,挖取莖桿,剝去葉片,剪成10厘米長,莖桿粗可縱切成2至4塊,開溝平放,縱切面朝下,蓋下5厘米,保持濕度,插后20至30天發芽。后期管理操作方法同分株法。
原產北美東部和東南部,世界各地有引種栽培,中國長江流域各地普遍栽植。
鳳尾絲蘭喜溫暖濕潤和陽光充足環境,耐寒,耐陰,耐旱也較耐濕,對土壤要求不嚴。
常綠灌木,莖短,有時可高達5米,只分枝。葉劍形,質硬,挺直向上斜展,粉綠色,長40-80厘米,寬1-6厘米,頂端長漸尖且其堅硬刺尖,基部稍擴展而抱整,邊緣全緣或老時具白色絲狀纖維。
頂生狹圓錐花序,長1-1.5米,花下垂,乳白色,花被片6,長圓形或卵狀橢圓形,具突尖,長4-5.5厘米,寬2-2.7厘米;雄蕊6,花絲扁,上部較寬厚且向外折,長2厘米,寬2-4毫米,不伸出花冠外,花藥長約4毫米,箭頭狀,子房上位,二棱形,長約1.5厘米,徑7毫米,3心皮3室,每室具多數胚珠,柱頭3裂,每個又2裂。果卵狀長圓形,長5厘米左右,不開裂。花期9-10月。
格式:pdf
大小:38KB
頁數: 1頁
評分: 4.8
改革方案的設計需要價值工程●中南工學院顏長躍今天我們的社會正處在變革的時代。各種改革方案一個接一個,令人應接不暇。各個領域改革的設計者們忙于設計各種改革方案。如何更好地分析這些方案的功能作用和設計成本、實施成本,以及壽命周期內預期的社會收益等狀況,以...
格式:pdf
大小:38KB
頁數: 4頁
評分: 4.4
首先就通信運營商的系統安全問題和代碼現狀進行了闡述,之后以通信運營商代碼審計遵循目標原則進行展開。給出了具體代碼審計方法,引出代碼審計成功的要素以及代碼審計工作具體過程,最后給出了代碼審計工作的重要價值與意義。
原產北美東南部,我國偶見栽培,供觀賞。在本屬中,我國最常栽培的是鳳尾絲蘭 Y. gloriosa L.,有明顯的莖,葉緣幾乎沒有絲狀纖維,全緣;此外偶見栽培的還有彎葉絲蘭 Y. recurvifolia Salisb.,與鳳尾絲蘭相近,但此種葉下彎,果直立(鳳尾絲蘭葉直立或平展,果下垂);千手絲蘭 Y. aloifolia L. 和鳳尾絲蘭相近,但葉緣粗糙,有刺狀細齒,子房基部有短柄,可以區別。 2100433B
莖很短或不明顯。葉近蓮座狀簇生,堅硬,近劍形或長條狀披針形,長25-60厘米,寬2.5-3厘米,頂端具一硬刺,邊緣有許多稍彎曲的絲狀纖維。花葶高大而粗壯;花近白色,下垂,排成狹長的圓錐花序,花序軸有乳突狀毛;花被片長約3-4厘米;花絲有疏柔毛;花柱長5-6毫米。秋季開花。
原產北美東南部,我國偶見栽培,供觀賞。在本屬中,我國最常栽培的是鳳尾絲蘭 Y. gloriosa L., 有明顯的莖,葉緣幾乎沒有絲狀纖維,全緣;此外偶見栽培的還有彎葉絲蘭 Y. recurvifolia Salisb., 與鳳尾絲蘭相近,但此種葉下彎,果直立(鳳尾絲蘭葉直立或平展,果下垂);千手絲蘭 Y. aloifolia L. 和鳳尾絲蘭相近,但葉緣粗糙,有刺狀細齒,子房基部有短柄,可以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