筏形基礎分為平板式和梁板式,一般根據地基土質、上部結構體系、柱距、荷載大小及施工條件等確定。
平板式筏形基礎的底板是一塊厚度相等的鋼筋混凝土平板。板厚一般在0.5~2.5m之間。平板式基礎適用于柱荷載不大、柱距較小且等柱距的情況,其特點是施工方便、建造快,但混凝土用量大。底板的厚度可以按升一層加50mm初步確定,然后校核板的抗沖切強度。底板厚度不得小于200mm。通常5層以下的民用建筑,板厚不小于250mm;6層民用建筑的板厚不小于300mm。
當柱網間距大時,一般采用梁板式筏形基礎。根據肋梁的設置分為單向肋和雙向肋兩種形式。單向肋梁板式筏形基礎是將兩根或兩根以上的柱下條形基礎中間用底板連接成一個整體,以擴大基礎的底面積并加強基礎的整體剛度。雙向肋梁板式筏形基礎是在縱、橫兩個方向上的柱下都布置肋梁,有時也可在柱網之間再布置次肋梁以減少底的厚度。2100433B
1、在軟土地基上,用柱下條形基礎或柱下十字交梁條形基礎不能滿足上部結構對變形的要求和地基承載力的要求時,可采用筏形基礎。
2、當建筑物的柱距較小而柱的荷載又很大,或柱的荷載相差較大將會產生較大的沉降差需要增加基礎的整體剛度以調整不均勻沉降時,可采用筏形基礎。
3、當建筑物有地下室或大型儲液結構(如水池、油庫等),結合使用要求,可采用筏形基礎。
4、風荷載及地震荷載起主要作用的多高層建筑物,要求基礎有足夠的剛度和穩定性時,可采用筏形基礎。
格式:pdf
大小:210KB
頁數: 26頁
評分: 4.4
筏形基礎設計 §1. 基本條件 1.1 基礎類型: 平板式筏基 1.2 基礎尺寸及地質資料 基礎平面圖 hv = b hv bc bc l = 基礎立面及地層分布圖 層頂埋深 上部結構物 ①1 = d 鋼筋位置 ⑥1 h4 ⑥2 3. 0 3. 0 hc h0 h ④1 ⑤1 h1 h2 h3 h5 bH2 bH1 bH2 6.0 0.000 1.2.1 基礎尺寸 橋軸方向 _柱截面的邊長 hc = m 橋軸直角 _柱截面的邊長 bc = m 兩立柱之間的凈間距 bH1 = m 柱外邊緣至基礎邊緣距離 bH2 = m 柱外邊緣至基礎邊緣距離 hv = m 橋軸方向 _基礎平面寬度 b = m 橋軸直角 _基礎平面長度 l = m 筏基礎底面埋深取 d = m 筏基礎高度 h = m 筏基礎底面混凝土凈保護層厚度 c = m 筏基礎有效高度 h0 = m 筏基礎采用混凝土強度等級
格式:pdf
大小:210KB
頁數: 4頁
評分: 4.5
一般設計 筏形基礎 時 ,都配有上下兩層鋼筋網 ,請問下層鋼筋網短向鋼筋在上還是長向鋼筋網 在上?上層鋼筋網又如何設置呢?有沒有具體出處? 另外還有一個問題 ,就是坡屋頂的板鋼筋如果是配有上下兩層雙向鋼筋網 ,請問下層鋼筋網短 向鋼筋在上還是長向鋼筋網在上?上層鋼筋網又如何設置呢?有沒有具體出處? 謝謝 !! 對于坡屋面的鋼筋沒有太多的接觸過,不過對于筏板的上下層鋼筋我想應當是比較好分析 . 筏板基礎是屬于反梁反板,你將筏板基礎的鋼筋反過來看就可以了, 應當是底層筋長向的在下面,面層筋長向的在上面 . 對于坡屋面的鋼筋一應當是按照正常板來看,短向的在下面 . 對筏形基礎, 如果是一般墻下筏板或梁板式筏板, 鋼筋的布置原則和普通樓板一樣, 短向鋼 筋在外層。 如果由于板跨差別較大, 長短方向變化較多, 可以和設計師商量,按統一方向布 置基礎鋼筋,也就是說,可以選擇 X 或 Y 向鋼筋
筏形基礎是指柱下或墻下連續的平板式或梁板式鋼筋混凝土基礎,亦稱筏板基礎、片筏基礎或滿堂紅基礎。當建筑物開間尺寸不大,或柱網尺寸較小以及對基礎的剛度要求不很高時,為便于施工,可將其做成一塊等厚度的鋼筋混凝土平板,即平板式筏形基礎,板上若帶有梁,則稱為梁板式或肋梁式筏形基礎。筏形基礎的自身剛度較大,可有效地調整建筑物的不均勻沉降,對充分發揮地基的承載力較為有利。
筏形基礎與箱形基礎設計:
筏形基礎是指柱下或墻下連續的平板式或梁板式鋼筋混凝土基礎,亦稱筏板基礎、片筏基礎或滿堂紅基礎。當建筑物開間尺寸不大,或柱網尺寸較小以及對基礎的剛度要求不很高時,為便于施工,可將其做成一塊等厚度的鋼筋混凝土平板,即平板式筏形基礎,板上若帶有梁,則稱為梁板式或肋梁式筏形基礎。筏形基礎的自身剛度較大,可有效地調整建筑物的不均勻沉降,對充分發揮地基的承載力較為有利。
以上內容均根據學員實際工作中遇到的問題整理而成,供參考,如有問題請及時溝通、指正。
(a)墻下筏形基礎。
(b)平板式柱下筏形基礎。
(c)下梁板式柱下筏形基礎。
(d)上梁板式柱下筏形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