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 防災科技學院防災減災發展戰略研究所 | 主管部門 | 防災科技學院科研處 |
---|---|---|---|
關聯學科 | 防災減災工程及防護工程、管理科學與工程 | 研究方向 | 防災減災規劃及戰略目標研究;防災減災對策研究 |
研究方向
防災減災規劃及戰略目標研究;防災減災對策研究 2100433B
地震出版社的《防震減災四字經》
雷電是一種自然災害天氣,它發生在因強對流天氣而形成的雷雨云之間或雷雨云與大地之間的強烈放電現象。自然界的雷擊主要有直擊雷和感應雷兩種,在雷暴活動區域內,直擊雷是指雷云直接通過人體,建筑物或設備等對地放...
關于防災減災的書籍,一本就夠了。急!!!!!!!!!!!!!!
房屋作為人類棲息的場所和進行各類活動的物質條件,安全是第一位的,直接影響安全的影素,除房屋結構外,當屬各類災害對其的破壞,在各類災害中發生頻率最多的要算火災,破壞最大的應該是地震,此外還有風災、雷擊、...
格式:pdf
大小:14KB
頁數: 8頁
評分: 4.7
題目:淺談建筑結構火災與防火 專業:結構工程 姓名: 班級: 2012級 6班 學號: 淺談建筑結構火災與防火 摘要:火災作為一種多發的災害 , 對人們的生命及財產造成慘重的損 失。建筑火災對混凝土結構造成一定的損傷甚至整體的破壞。 研究混 凝土結構的抗火性能 , 建立混凝土結構的抗火設計方法 , 建立過火 混凝土結構的損傷評估及修復加固方法 , 理應成為混凝土結構研究 的一項重要任務。建立我國的混凝土結構抗火設計規范和損傷評估及 修復加固規程 , 應是混凝土結構抗火研究的中期目標。 關鍵詞:建筑結構 防火設計 火災 鋼筋混凝土 正文: 火災作為一種多發的災害 , 對人們的生命及財產造成慘重的損失。 建 筑火災對混凝土結構造成一定的損傷甚至整體的破壞。 研究混凝土結 構的抗火性能 , 建立混凝土結構的抗火設計方法 , 建立過火混凝土 結構的損傷評估及修復加固方法 , 理應成為混凝土結構研究
格式:pdf
大小:14KB
頁數: 8頁
評分: 4.4
1 題目:淺析建筑物防震減災 — 以汶川地震為實例分析 學 院 建筑工程學院 學科門類 工學 專 業 建筑學 學 號 2009548065 姓 名 黃歡虎 指導教師 袁銀云 2013 年 5 月 28 日 淺析建筑物防震減災 — 以汶川地震為實例分析 摘 要:闡述了地震的概念、特點和分類,介紹了地震的發生機理。以汶川地震 2 為例,將地震對建筑物造成的危害分為非結構構件破壞和結構構件破壞, 并且提 出了建筑物的防震抗震的措施要從政策保障和建筑物本身兩方面考慮, 最后對文 章進行了總結并提出了不足。 關鍵詞: 地震,地震帶,發生機理,建筑物震害,防震措施 0 引言 由于地震具有波及范圍廣、 無法準確預告、 對建筑物危害大、 可誘發火山等 次生災害等特點, 使得地震成為對人類危害最大的自然災害之一。 特別的,5. 12 汶川里氏 8級大地震造成了十余萬人死亡, 上百萬人流離失所, 也使國
研究方向
災害監測技術與儀器;微型能源應用系統與集成 2100433B
武漢科技大學結構工程與防災減災研究所也是防災減災工程及防護工程二級學科的的主要支撐力量。
華南理工大學工程結構與防災減災研究所成立于2007年,是亞熱帶建筑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防災減災子實驗室的核心支持力量,也是防災減災工程及防護工程二級學科的的主要支撐力量。
華南理工大學工程結構與防災減災研究所擁有教授2名、副教授3名、講師3名。主要研究方向包括:結構抗震、結構抗火、結構抗風、再生混合結構、大跨空間結構、結構施工監控與健康監測。
華南理工大學工程結構與防災減災研究所成員先后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科技部資助的項目和專題9項、教育部科技重點項目和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等省部級項目15項、境外合作項目4項、其他縱橫向科研項目50余項。出版專著3部。發表國內外期刊論文250余篇、國際學術會議論文50余篇;被SCI、EI、ISTP收錄100余篇。申請國家發明專利10項(其中2項已授權)、實用新型專利5項(均已授權)。
華南理工大學工程結構與防災減災研究所研究成果先后榮獲省部級科學技術一等獎2項、二等獎7項。具體包括:94年山西省科技進步一等獎、98年建設部科技進步一等獎、95年山西省科技術進步二等獎、97年山西省科技術進步二等獎、98年建設部科技進步二等獎、02年廣東省科學技術二等獎、02年黑龍江省科學技術二等獎、04年教育部提名國家科學技術二等獎、07年廣東省科學技術二等獎。研究成果先后在沈陽商業城、遼寧省郵政樞紐大廈、沈陽和泰大廈、沈陽方圓大廈、廣州中華廣場、佛山世紀蓮體育中心體育場等大型實際工程中得到應用,主持了摩擦消能器在我國的首例工程應用,以及06年建成時世界規模最大的獨立張拉索膜屋蓋結構的施工監控工作。
華南理工大學工程結構與防災減災研究所正在主持編寫我國第一部混凝土結構抗火設計標準,并積極籌備09年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Innovation & Sustainability of Structures in Civil Engineering。 210043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