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 剛性基礎 | 外文名 | rigid foundation |
---|---|---|---|
材????料 | 磚、石、灰土、素混凝土 [1]? | 特????點 | 抗壓能力強,抗拉、抗彎能力低 [1]? |
適用范圍 | 小于6層的民用建筑、荷載較小的橋梁、砌體承重的廠房等 [2]? | 應用領域 | 土木工程 |
穩定性好、施工簡便、能承受較大的荷載,所以只要地基強度能滿足要求,它是橋梁、涵洞和房屋等建筑物首先考慮的基礎類型。
用料多,自重大,有時需對地基進行加固處理。當基礎承受荷載較大,按地基承載力確定的基礎底面寬度也較大時,為了滿足剛性角的要求,則需要較大的基礎高度,導致基礎埋深增大。
剛性擴大基礎,單獨柱下剛性基礎、條形基礎等。
剛性基礎經常做成臺階斷面,有時也可做成梯形斷面。確定構造尺寸時最重要的一點是要保證斷面處滿足剛性角的要求,同時斷面又必須經濟合理,便于施工。
磚基礎的剖面為階梯型,稱為大放角。磚基礎的大放角的砌法有兩種:一種是按臺階的寬高比為1/2,即二皮一收;另一種是按臺階的寬高比為1/1.5,即二一間隔收。為了得到一個平整的基槽底便于砌磚,在槽底可先澆筑100~200mm厚的素混凝土墊層;對于底層房屋也可在槽底打兩步(300mm)三七灰土代替混凝土墊層。
磚基礎的強度及拉凍性較差,對砂漿與磚的強度等級,根據地區的潮濕程度和寒凍程度有不同要求。需查閱相關規范要求。
砌石基礎是采用強度高未風化的料石砌筑,臺階的高度要求不小于300mm,分層砌筑時,為保證上一層砌石的邊能壓緊下一層砌石的邊塊,每個臺階伸長的長度不應大于150mm。
素混凝土基礎可以做成臺階形或者錐形斷面,做成臺階時,總高度在350mm以內做成一層臺階;總高度在350mm~900mm時,做成兩層臺階。總高度大于900mm時,做成三層臺階。每個臺階的高度不宜大于500mm,其寬高比應符合剛性角的要求。
如果基礎體積較大,為了節約混凝土用量,在澆灌混凝土時,可摻入少于基礎體積30%的毛石,做成毛石混凝土基礎。
灰土是用熱化后的石灰和粘性土或者粉土混合而成。灰土基礎一般與磚,砌石,混凝土等材料配合使用,做在基礎的下部。厚度通常采用300~450mm(2步或3步)。臺階寬高比應符合剛性角的要求,由于基槽邊角處灰土不容易夯實,所以用灰土基礎時,實際的施工寬度應該比計算寬度寬,每邊各放出500mm以上。
2100433B
基礎在外力(包括基礎自重)作用下,基底的地基反力為σ,此時基礎的懸出部分a-a斷面左端,相當于承受著強度為σ的均布荷載的懸臂梁,在荷載作用下,a-a斷面將產生彎曲拉應力和剪應力。當基礎有足夠的截面使材料的容許應力大于由地基反力產生的彎曲拉應力和剪應力時,a-a斷面不會出現裂縫,這時,基礎內不需要配置受力鋼筋,這種基礎稱為剛性基礎。
由剛性材料制作的基礎稱為剛性基礎。一般指抗壓強度高,而抗拉、抗剪強度較低的材料就稱為剛性材料。常用的有磚、灰土、混凝土、三合土、毛石等。為滿足地基容許承載力的要求,基底寬B一般大于上部墻寬,為了保證基...
1、什么是剛性基礎:基礎底部擴展部分不超過基礎材料剛性角的天然地基基礎.由剛性材料制作的基礎稱為剛性基礎。特點是抗壓大,抗拉、彎、剪差。一般指抗壓強度高,而抗拉、抗剪強度較低的材料就稱為剛性材料。常用...
剛性基礎的寬度大小應能使所產生的基礎截面彎曲拉應力和剪應力不超過基礎圬工材料的強度限值。滿足了這個要求,就得到墩臺身邊緣處的垂線與基底邊緣的連線間的最大夾角αmax ,即稱為剛性角。 為了滿足地基持力...
剛性基礎具有非常大的抗彎剛度,不易發生撓曲。假定基礎絕對剛性,在其上方作用有均布荷載時,剛性基礎將迫使基底下各點同步、均勻下沉。此時基底反力將向兩側集中,稱作基礎的“架越作用”。當地基土為彈性體時,基底反力分布如圖1中(a)所示,在基底邊緣處,其值趨于無限大。實際地基土具有有限的強度,在基礎邊緣處發生屈服破壞后,部分應力將向中間轉移,于是反力分布如圖1中(b)所示,即馬鞍形分布。隨著荷載進一步加大,基礎下面邊緣土破壞范圍繼續擴大,反力進一步向中間轉移,即形成鐘形分布(c)。如果地基土是無粘性土,且基礎埋深很淺,邊緣處土體朝側向擠出,塑性區隨荷載增加迅速開展,即形成拋物線狀的反力分布(d)。
當基礎圬工具有足夠的截面使材料的容許應力大于由基礎反力產生的彎曲拉應力和剪應力時,斷面不會出現裂縫,基礎內部不需配置受力鋼筋,這種基礎稱為剛性基礎。
剛性基礎的特點是:
穩定性好,施工簡便,能承受較大的荷載,所以只要地基強度能滿足要求,他是橋梁和涵洞等結構物首先考慮的基礎形式。
建筑物的基礎按使用材料受力特點分:可分為剛性基礎和柔性基礎。受剛性角限制的基礎稱為剛性基礎。特點----抗壓大,抗拉、彎、剪差。一般指抗壓強度高,而抗拉、抗剪強度較低的材料就稱為剛性材料。常用的有磚、灰土 、混凝土、三合土、毛石等。剛性基礎指用磚、石、灰土、混凝土等抗壓強度大而抗彎、抗剪強度小的材料做基礎(受剛性角的限制)。用于地基承載力較好、壓縮性較小的中小形民用建筑.剛性角:基礎放寬的引線與墻體垂直線之間的夾角。基礎底部擴展部分不超過基礎材料剛性角的天然地基基礎.由剛性材料制作的基礎稱為剛性基礎。一般指抗壓強度高,而抗拉、抗剪強度較低的材料就稱為剛性材料。常用的有磚、灰土、混凝土、三合土、毛石等。
1、剛性基礎:柔性基礎不能擴散應力,因此基底反力分布與作用于基礎上的荷載分布完全一致。而剛性基礎在中心荷載下,基礎均勻下沉。剛性基礎具有“架越作用”,而柔性基礎沒有。承載力相對較小,受壓不受拉;毛石、磚、素混凝土均屬于剛性基礎。
2、柔性基礎:柔性基礎抗彎剛度很小,可隨地基變形而任意彎曲。而剛性基礎的抗彎剛度極大,原是平面的基底,沉降后依然保持平面。承載力大且抗拉抗壓能力強;鋼筋混凝土基礎。
剛性基礎所用的材料如磚、石、混凝土等,抗壓強度較高,但抗拉及抗剪強度偏低。用此類材料建造的基礎,應保證其基底只受壓,不受拉。由于受地耐力的影響,基底應比基頂墻(柱)寬些。根據材料受力的特點,不同材料構成的基礎,其傳遞壓力的角度也不相同。剛性基礎上壓力分角α稱為剛性角。在設計中,應盡力使基礎大放腳與基礎材料的剛性角相一致,以確保基礎底面不產生拉應力,最大限度地節約基礎材料。受剛性角限制的基礎稱為剛性基礎。構造上通過限制剛性基礎寬高比來滿足剛性角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