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 甘肅太平花 | 拉丁學(xué)名 | Philadelphus kansuensis (Rehder) S. Y. Hu |
---|---|---|---|
科 | 虎耳草科 | 屬 | 山梅花屬 |
種 | 甘肅山梅花 |
此種僅分布于甘肅。生于海拔2400-3500米灌叢中。模式標(biāo)本采自甘肅卓尼。 2100433B
灌木,高2-7米;二年生小枝灰棕色,表皮片狀脫落,當(dāng)年生小枝暗紫色,疏被微柔毛或變無毛。葉卵形或卵狀橢圓形,長5-10厘米,寬3-6.5厘米,花枝上葉較小,長3-5厘米,寬1-2(-3)厘米,先端漸尖,稀急尖,基部圓形或闊楔形,邊近全緣或具疏齒,兩面均無毛或上面被糙伏毛,下面僅葉脈被長柔毛;葉脈稍離基出3-5條;葉柄長2-8毫米。總狀花序有花5-7朵;花序軸長2-8厘米,紫紅色,疏被糙伏毛;花梗長4-8毫米;花萼紫紅色,外面疏被糙伏毛,萼筒鐘形,與裂片間無縊紋,裂片卵狀三角形,長約4毫米,寬約3毫米,頂端急尖;花冠盤狀,直徑約2.5毫米;花瓣白色,長圓狀卵形,長1.2-1.5厘米,寬1-1.3厘米,背面基部疏被柔毛;雄蕊28-30,最長的長達(dá)9毫米;花盤邊緣常具一圈毛;花柱長6-7毫米,上部稍分裂,基部有時被毛,柱頭棒形,長約1毫米,較花藥小。蒴果倒卵形,長6-8毫米,直徑4-5毫米;種子長約3毫米,具短尾。花期6-7月,果期10-11月。
太平花 名稱:太平花 科目:灌木 季節(jié):6月 地區(qū):中國 太平花 Philadelphus pekinensis Rupr. 科屬:虎耳草科 山梅花屬 形態(tài):從生灌木,高達(dá)2m。樹皮栗褐色,薄片狀剝落...
在古曲園林中植于假山石旁,尤為得體。太平花始植于庭院之中是在宋仁宗時期,據(jù)傳宋仁宗賜名“太平瑞圣花”,流傳至今。北京故宮御花園中所植太平花,相傳為明代遺物。陸游詩句“扶床踉蹡出京華,頭白車書未一家。宵...
八字
格式:pdf
大小:717KB
頁數(shù): 3頁
評分: 4.6
根據(jù)同源巖漿演化理論,運(yùn)用單元—超單元填圖的方法,對1∶20萬廉江幅太平、石角、官山嶂等巖體,從巖石學(xué)、礦物學(xué)、副礦物學(xué)、巖石化學(xué)、地球化學(xué)、同位素年代學(xué)等方面進(jìn)行研究,劃分出11個侵入體,歸并為5個單元,2個序列。
格式:pdf
大小:717KB
頁數(shù): 3頁
評分: 4.7
結(jié)合現(xiàn)狀條件,特別是八大關(guān)的發(fā)展歷史、特色、整體環(huán)境,采用明快、簡潔、現(xiàn)代的規(guī)劃設(shè)計手法,將舊城的綜合印象有機(jī)地融于整個綠地空間中,創(chuàng)造出自然式的、以綠色植物為主,有大面積緩坡或陡坡地形及多變的臺地,有溪流、霧和花的綠色生態(tài)海濱園林。
披針葉太平花,山梅花屬植物,主要分布于湖北
太平花
種中文名:披針葉太平花
種拉丁名:PhiladelphussericanthusKoehne
屬中文名:山梅花屬
科中文名:繡球科
科拉丁名:Hydrangeaceae
形態(tài)特征:落葉灌木
是否栽培:野生
分 布:湖北2100433B
本變種與原變種不同點(diǎn)在于葉披針形,長4-6.5厘米,寬1-2厘米,先端短漸尖,基部楔形;花序軸長1.5-2.5厘米。花期8月。
參看:太平花(原變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