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 光與建筑 | 作????者 | 戴志中,蔣珂,盧昕 |
---|---|---|---|
出版社 | 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 | 出版時間 | 2004年8月1日 |
頁????數 | 140 頁 | 定????價 | 48 元 |
裝????幀 | 平裝 | ISBN | 9787533136031 |
內容介紹
陽光是萬物之源,是構成宇宙的基本要素,事物發展變化所需能量都來自光能。光是生命的源泉,人類生活時時刻刻離不開光,人從外界獲得的信息約有80%都來自光和光輻射引起的人的視覺。
自然光是界定空間的要素,通過對光與建筑空間關系的研究,可以對建筑的本質獲得更為深刻的認識。而光與影是顯示建筑空間、表現造型藝術、美化室內環境的重要手段。研究光與建筑造型的關系,巧妙地運用光與影可以獲得意境不凡的藝術效果。
不錯的攝影效果
泛光燈(Scoop light),它是一種可以向四面八方均勻照射的點光源,是從一特定點向各個方向均勻地照射物體 。它的照射范圍可以任意調整。泛光燈是在效...
建筑物的陽臺均應按其水平投影面積的1/2計算。
格式:pdf
大小:113KB
頁數: 未知
評分: 4.8
我們生活在一個充滿光的世界,無論是白天的陽光,還是夜晚的燈光,均為人們的日子增添了生活的韻味與情感的基調,豐富著人們的感觀,影響著人們的心情。由此可見,城市的建筑與光存在著密不可分的關聯。為此人們在建筑過程中,會十分重視對自然光的利用和對燈光的運用,為人們創造出杰出的建筑作品,提供良好的工作、生活環境。
格式:pdf
大小:113KB
頁數: 1頁
評分: 4.5
陽光與民主——未來的建筑原則是世界著名建筑學家彼得·施韋格教授提出的。 彼得·施韋格教授于1935年生于羅馬尼亞。到瑞士蘇黎世聯邦技術大學攻讀建筑學之前,住在匈牙利。
1.本書系統性地介紹了光、色的基本知識,并建立了光、色、視覺感受之間的聯系,幫助讀者建立全面系統的知識體系;
2.本書全面介紹了建筑光環境設計方法以及相關規范,為讀者學習光環境設計奠定理論基礎;
3.書中給出了大量的建筑實例,通過實例解析,簡明易懂地分析光、色在建筑設計、室內設計、建筑規劃上的運用方法,為建筑光環境及色彩設計實踐提供實用的參考。
本期a u介紹了“捕捉光線”的建筑結構。
建筑師們樂于追尋自然光線的本質,探索形形色色的采光方式,諸如漸變光、洞穴幽光和模擬穿過枝葉的陽光,以此營造出豐富多變的空間體驗。本期以采光為主題,考察建筑結構如何營造出不同的采光特質。本期收錄了一批來自世界各地的采光建筑杰作,讀者不僅能從中發現建筑結構上的科技創新,也能看到建筑與當地文脈及自然環境的呼應與融合。
2013年春,“亨利·拉布魯斯特:采光建筑”的展覽于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開幕。本期刊載了該展覽的序言文章。亨利·拉布魯斯特以設計采光建筑見長。舉前巴黎國家圖書館項目為例,拉布魯斯特根據圖書館的空間功能精心打造采光方式,閱覽室采用天頂采光,令讀者沉浸于一片平和靜謐之中。為此,建筑結構采用了當時的新型材料——鑄鐵。策展人在展覽序言中寫道,拉布魯斯特將新型材料、施工工藝和空間功能全面結合,營造出建筑整體形象,這種開創性的設計方法極具標識性,為今天的建筑師所師法和傳承。當今時代,新興科技日新月異,如虎添翼的建筑師們又當如何處理建筑結構的自然采光問題呢?本期將向讀者介紹決定建筑體量感的光線及其為建筑各方面帶來的影響。2100433B
1、本書在理論方面對光與色彩的相關基礎知識做了全面的闡述,并將兩者充分地聯系在一起,幫助讀者建立全面系統的知識體系。
2、本書在實踐方面對于光環境設計和色彩設計在實際建筑工程中所遵循的相關規范予以詳細介紹。從建筑規劃到建筑單體設計到室內設計,通過案例系統地闡述了光色設計在實踐中的具體表現方法,對建筑學專業、環境藝術設計專業、建筑環境等相關的專業人員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