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 鋼箱-混凝土組合拱橋 | 作????者 | 周志祥 范亮 |
---|---|---|---|
出版日期 | 2014年1月1日 | 語????種 | 簡體中文 |
ISBN | 9787114111327 | 外文名 | Steel Box-Concrete Composite Arch Bridge |
出版社 | 人民交通出版社 | 頁????數 | 185頁 |
開????本 | 16 | 品????牌 | 人民交通出版社 |
第1章山區拱橋結構體系與施工技術探索
1.1拱橋研究背景
1.2八字形混凝土拱橋的探索
1.3中段微彎八字形組合結構拱橋的探索
第2章鋼箱—混凝土組合拱橋的基本概念
2.1鋼箱—混凝土組合拱橋的提出
2.2鋼箱—混凝土組合拱橋的構造特點
2.3鋼箱—混凝土組合拱橋的結構方案
2.4鋼箱—混凝土組合拱橋的施工技術
2.5鋼箱—混凝土組合拱橋與混凝土拱橋的比較
第3章PBH剪力聯結構造力學性能試驗研究
3.1常用剪力聯結構件分類
3.2PBH剪力聯結構造的基本概念
3.3PBH剪力聯結構造力學性能試驗模型設計
3.4PBH剪力聯結構造的抗剪剛度及承載力
3.5試驗情況
第4章PBH剪力聯結構造力學模型與計算方法
4.1PBH剪力聯結構造有限元分析方法研究
4.2鋼板—混凝土滑移本構關系
4.3PBH剪力聯結構造承載力計算方法
4.4PBH剪力聯結構造荷載—滑移本構關系
第5章鋼箱—混凝土組合壓彎構件試驗研究及全過程分析
5.1構件設計及加載方案
5.2鋼箱—混凝土組合構件受彎試驗
5.3鋼箱—混凝土組合構件偏壓試驗
5.4鋼箱—混凝土組合壓彎構件中約束混凝土本構模型
5.5考慮界面滑移的鋼箱—混凝土組合壓彎構件全過程分析方法
第6章鋼箱—混凝土組合壓彎構件承載力計算
6.1M—N曲線及大小偏壓破壞定義
6.2承載力影響因素及多參數拓展分析
6.3鋼箱—混凝土壓彎構件正截面承載力計算公式
第7章鋼箱—混凝土組合拱橋的主要構造細節
7.1鋼箱拱肋的構造
7.2鋼箱拱肋變高度區段構造
7.3鋼箱—混凝土組合拱肋構造
7.4拱上立柱、橫系梁與鋼箱拱肋的聯結構造
7.5轉動鉸構造及其力學性能分析
第8章鋼箱—混凝土組合拱橋的工程應用
8.1四川遂寧界福路人行橋
8.2萬盛區藻渡大橋
8.3重慶江津夾灘筍溪河大橋
參考文獻
索引2100433B
《鋼箱-混凝土組合拱橋》是交通運輸行業高層次人才培養項目著作書系之一。全書共分八章,內容包括:山區拱橋結構體系與施工技術探索;鋼箱—混凝土組合拱橋的基本概念;PBH剪力聯結構造力學性能試驗研究;PBH剪力聯結構造力學模型與計算方法;鋼箱—混凝土組合壓彎構件試驗研究及全過程分析;鋼箱—混凝土組合壓彎構件承載力計算;鋼箱—混凝土組合拱橋的主要構造細節;鋼箱—混凝土組合拱橋的工程應用。
周志祥,男,1958年生,教授,博士生導師,首批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獲得者,交通運輸部新世紀百千萬人才第一層次人選,重慶市橋梁與隧道學科學術帶頭人,山區橋梁與隧道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主任,重慶交通大學土木建筑學院黨總支書記,任全國土木工程學科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中國土木工程學會橋梁及結構工程學會理事等多種社會兼職。承擔國家和省部級以上科技項目20余項,發表論文100余篇,出版專著和教材5部,獲得授權發明專利23項,省部級科技成果獎15項。首創“鋼箱—混凝土組合拱橋”,成功應用于重慶萬盛區藻渡大橋等四座橋梁,完成“山區拱橋建設維護新技術研發及應用”,獲得2009年度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排名第2);提出并主持研究成功“混凝土橋梁裂縫仿生監測系統”,完成“公路在用橋梁檢測評定與維修加固成套技術”,獲得2009年度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排名第9);首創“橫張預應力混凝土梁施工方法”,成功應用于紅槽房大橋等七座橋梁,獲得重慶市科技進步一等獎;提出并主持完成“適于陡峻山區的整體式懸挑結構復合道路的修筑方法”,成功應用于西藏、云南、四川等地道路改造工程;主研“重慶朝天門長江大橋工程建設關鍵技術研究”,獲得重慶市科技進步一等獎。
范亮,女,1979年生,博士,重慶交通大學土木建筑學院副教授。主持國家自然科學青年基金項目“鋼箱—混凝土組合結構PBH剪力連接件的傳力機制與疲勞性能研究”,主研國家及省部級以上科技項目10余項,發表論文20余篇,出版專著2部,獲省部級科技獎2項。現主要從事鋼—混凝土組合結構性能及其在橋梁工程中的應用研究。
鋼管混凝土拱橋是一種大跨徑橋型,由內部灌注混凝土的鋼管拱架形成橋梁的支撐或懸掛結構體系。鋼管混凝土拱架可以在橋梁的下部,通過分布的墩柱支撐橋梁;拱架也可以在橋梁的上部,通過分布的鋼索懸掛橋梁。
拱橋在施工時控制要點:標高控制;模板排架支撐體系穩定,支撐基礎牢固,排架地腳槽鋼鋪設;拱橋的模板弧度符合設計和規范要求;模板的接縫光滑平整;鋼筋隱蔽驗收的控制;模板加固測試;混凝土保護層厚度控制;澆筑...
鋼管混凝土拱橋屬于鋼——混凝土組合結構中的一種。鋼管混凝土拱橋是將鋼管內填充混凝土,由于鋼管的徑向約束而限制受壓混凝土的膨脹,使混凝土處于三向受壓狀態,從而顯著提高混凝土的抗壓強度。
格式:pdf
大小:444KB
頁數: 3頁
評分: 4.6
了解鋼箱-混凝土組合拱橋受載全過程的力學行為,采用有限元程序ABAQUS建立重慶江津筍溪河大橋的全橋模型,分析了在承載能力極限狀態下全橋的力學行為。分析結果表明,在承載能力極限狀態下,結構的破壞表現為塑性破壞,跨中正彎矩布載時的超載能力為12.2倍汽車荷載,拱腳負彎矩布載時的超載能力為16倍汽車荷載。
本書作者在原鐵道部科技開發重點科研課題和中交建設集團有限公司的合作研究基礎上,結合新型鋼箱組合結構拱橋的工程理論和結構特點,調研收集了國內外新型鋼箱組合結構拱橋資料,結合相關拱橋的科研的理論研究、設計復核計算分析、鋼橋的制造工藝過程了解、實橋的施工試驗監測控制、養護維修方法等關鍵技術的研究成果,進行系統地歸納分析與總結提煉編寫而成。
全書共由十一章組成,主要內容為:論述了新型鋼箱組合結構拱橋的國內外的發展與技術特征、計算分析理論;新型鋼箱組合結構拱橋的結構體系、設計流程、主要結構形式、構造特點、構造細節、結構特性、結構設計參數優化選擇和靜動力分析與結構效應;新型鋼箱組合結構拱橋的制造和施工的關鍵技術研究;新型鋼箱組合拱橋的施工監控理論和方法研究;新型鋼箱組合拱橋的施工監測控制實例;新型鋼箱組合結構拱橋的病害和損傷分析;新型鋼箱組合結構拱橋的養護維修對策研究等。
本書作為新型鋼箱組合結構拱橋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著作,內容豐富,可供從事鐵路橋梁、公路橋梁、城市橋梁的工程技術人員、管理人員、科研工作者以及大專院校師生參考。
雷俊卿,女,1956年出生,河南南陽人,工學博士,北京交通大學土木建筑工程學院橋梁工程系教授,博士生導師,獲得《橋梁工程》北京市和國家精品課程獎勵,獲得2011年“中國交建2011年度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大跨度鋼箱疊拱橋“先梁后拱”綜合施工技術與測試技術研究。2100433B
歷史
我國首座鋼管混凝土拱橋是四川省廣元市旺蒼縣的東河大橋,于1990年建成通車。
鋼管混凝土拱橋真正的發展是在 20 世紀 90 年代的中國。我國第一座鋼管混凝土拱橋是 1990 年建成的四川旺蒼東河大橋,跨徑 110m,據不完全統計,十多年來在我國己建的和在建的鋼管混凝土拱橋約有 200 多座,其中跨徑超過 200m 的有 30 多座。1995 年,廣東三山西大橋是第一座跨徑超過 200m 的鋼管混凝土拱橋,也是第一座飛燕式拱橋。飛燕式鋼管混凝土拱橋通過張拉系桿來平衡主拱所產生的大部分水平推力,大大降低了平原或軟基地區拱橋下部與基礎的工程量與造價,且造型美觀在我國得到了迅速發展,相繼建成的有武漢市江漢五橋、江蘇徐州京杭運河特大橋、南昌市生米特大橋等。尤其是建成于 2000 年跨徑組合 76 360 76 的丫髻沙大橋,把這一橋型,也可以說把鋼管混凝土拱橋的跨徑推上了一個新的臺階。210043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