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名稱 | 廣西南寧三國滿鋪毯裝飾材料有限公司 | 成立時間 | 2013年11月05日 |
---|---|---|---|
總部地點 | 南寧市興寧區民主路12號A棟19號鋪面 |
廣西南寧裝飾材料公司致力于各類住宅、別墅、公寓、寫字樓、商鋪、酒店、公共場所等專業的設計及施工。以完成的工程有南寧東盟國際大酒店,紅林大酒店,海南國際大酒店,來賓迎賓賓館等大型工裝,在南寧龍盤小區,嘉...
廣西南寧造奇茶葉有限公司在茶葉市場還是比較有名氣的。產品富含天然富硒及其他微量元素,有貢茶的歷史。通常是采用易拉罐裝很實惠,工藝也不錯,尋找時出茶季節。其茶水顏色清澈,茶香淡雅悠長,不要用沸水泡,可以...
廣西南寧市舍得裝飾工程有限公司派來的人裝修上很配合,能按照我的意愿去裝修。能夠理解我的意思;施工很認真,幫我選購也是比較好的材料材。公司口碑相對較好,壞話比較少,在裝修價格上能給出比較合理的價格,總體...
格式:pdf
大小:214KB
頁數: 1頁
評分: 4.7
<正>廣西南寧東旗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成立于2009年7月,注冊資金1400萬元。公司擁有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總承包三級、市政公用工程施工總承包三級、土石方工程專業承包三級資質。公司現有職工280人,其中,中、初級職稱58人,高級職稱4人;工程技術人員120人,二級建造師10人,造價員3人。
格式:pdf
大小:214KB
頁數: 1頁
評分: 4.6
1、現澆混凝土無染空心樓板技術\r\n現澆混凝土空心無梁樓板技術是由大連鼎基科技開發有限公司、大連理工大學經多年研究、實驗,于1998年研制成功的繼普通梁板、密肋樓板、預應力實心平板后新開發的現澆新結構體系。
滿鋪即指鋪設在室內二墻之間的全部地面上,鋪設場所的室寬超過毯寬時,可以根據室內面積的條件進行裁剪拼接的方法以達到滿鋪要求,地毯的底面可以直接與地面用膠黏合,也可以繃緊毯面使地毯與地面之間極少滑移,并且用釘子定位于四周的墻根的方法。滿鋪地毯一般用于居室、病房、會議室、辦公室、大廳、客房、走廊等多種場合。
美麗的漢中勉縣,以其境內的武侯墓、武侯祠和定軍山古戰場聞名遐邇,被稱為三國故地。
由于歷史原因,陜西鋼鐵企業目前有陜鋼集團和漢鋼集團、略鋼公司三家,銷售半徑趨同,同質化競爭激烈。加之鋼鐵市場形勢長期嚴峻,漢中地區陜鋼集團漢鋼公司與略鋼、漢鋼集團形成三足鼎立之勢,被戲稱為陜西鋼鐵版的新“三國演義”。
3月15日,陜西省鋼鐵工業協會、陜西金屬學會理事(擴大)會暨化解鋼鐵過剩產能研討會在漢中勉縣召開。與會的嘉賓不僅有陜西鋼鐵企業的負責人,一些知名的專家、學者和省市縣政府有關領導也齊聚一堂,共同探討陜西鋼鐵產業過剩產能的破解之道。而落實國家去產能政策,推進供給側改革,各方合力實現產業良性健康發展,成為與會人員的最大共識。
專家:化解過剩產能要抓住國家去產能政策機遇
研討會上,陜西省鋼鐵工業協會會長、陜西省金屬學會理事長張丹力在致辭中講到,此次化解鋼鐵過剩產能工作難度大、任務重,需要鋼鐵企業發揮主體作用、積極推進、主動作為,省鋼鐵工業協會將及時向省委、省政府如實反映企業、行業的真實訴求,切實發揮協會的橋梁紐帶作用。
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冶金工業研究院院長李新創應邀到會作了題為《陜西省鋼鐵發展思考——政府引導、行業整合、企業脫困》的工作報告。他從全球宏觀背景和中國鋼鐵產業發展的角度,分析了陜西鋼鐵產業的現狀和問題,并對陜西鋼鐵如何借此次國家去產能政策,實現行業轉型、企業脫困給予了指導性意見和建議,讓與會的企業家既興奮又期待。
中國重機研究院公司董事長、總經理謝東鋼是長期從事冶金、重型機械科研工作方面的老專家,他用我國裝備制造從最初的“跟著走”到今天“領著走”的轉變,啟示陜西鋼鐵產業亟需調整產品結構、轉型升級的迫切,令人印象深刻。
一位來自陜西金屬學會理事單位的同志就表示,各位專家的發言振聾發聵,特別是落實國務院6號文件,充分利用好國家去產能政策方面,值得我們回去認真研究。
企業:化解過剩產能要摒棄“零和博弈”思維
在整個行業不景氣的情況下,陜西鋼鐵各自為戰、相互消耗的格局讓陜鋼集團黨委書記李永剛深為憂慮。他在發言中說,陜西鋼鐵行業就目前而言,三家主要鋼鐵企業處于單兵作戰,且資源嚴重不匹配的現狀,要在困境中求生圖存,就必須在盤活和優化存量資產、強身固本上下大工夫、做大文章,要把各個鋼企的優良資產強強聯合。
對此,陜鋼集團漢鋼公司代表給出了自己的思路:發揮各自優勢,實行產業鏈合作。即漢鋼集團、略鋼公司淘汰落后產能,重點發展鐵礦石產業,并供給陜鋼集團漢鋼公司,漢鋼集團保留帶鋼軋線部分,占住西南市場。略鋼公司可以考慮改造軋線做優特鋼,或做下游經銷商。漢中市圍繞鋼鐵產業,配套廢鋼、釩鈦合金、物流、石灰石、白灰、鋼材加工、裝配式建筑用鋼等產業,打造產業集群。
這份摒棄了“零和”思維、實現互利共贏的建議,隨即得到了漢鋼集團方面的熱烈響應。參會的負責人主動提出,要給陜鋼集團漢鋼公司供應礦石、焦炭,并使用陜鋼集團漢鋼公司的煤氣和鋼坯軋制帶鋼,呼吁與會專家和領導都能夠支持這一思路。
政府:化解過剩產能的關鍵是調結構去杠桿
應該說,本次化解陜西鋼鐵過剩產能研討會的最大亮點,是實現了企業、專家與政府的良性互動。大會不僅邀請到了勉縣政府、漢中市工信委的領導,韓城市工信局有關負責人也應邀到會,就韓城市委、市政府大力扶持陜鋼集團龍鋼公司脫困升級、發展鋼結構,打造千億鋼鐵產業集群所采取的措施作了經驗交流發言,對于切實發揮地方政府的引導和企業的主體作用,具有很強的指導和借鑒意義。
陜西省發改委相關領導在發言中指出,陜西鋼鐵的最大問題是產品的結構性問題,同時負債率過高也是陜西鋼鐵企業最嚴重的問題。因此他強調,要認真學習貫徹國務院《關于鋼鐵行業化解過剩產能實現脫困發展的意見》精神,大力推進供給側改革,為陜西鋼鐵的脫困貢獻力量。
陜西不能沒有鋼鐵。陜西鋼鐵要找回昔日的榮光實現復興,需要包括漢鋼集團、略鋼公司在內的全體鋼鐵人戮力同心、共鑄輝煌。對此,陜鋼集團董事長楊海峰站在行業發展的高度提出了五點意見:一是嚴格貫徹五大標準,打破劣幣驅逐良幣之魔咒;二是堅持以人為本,把人員安置作為重中之重,使全體鋼鐵產業職工同步奔小康;三是提升陜西鋼鐵產業集群的整體競爭力,實現鋼鐵全產業鏈健康發展;四是推進陜西鋼鐵產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做強做優陜西鋼鐵產業;五是陜西鋼鐵產業去產能,要突出有利于去杠桿,降成本的導向。
自救者天救。陜西鋼鐵人又一次站在了新的歷史起點上,整裝待發。
5月7日-12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展開訪問歐亞三國行程。除了出席俄羅斯紀念衛國戰爭勝利70周年慶典,習近平此次到訪哈薩克斯坦、俄羅斯和白俄羅斯三國也是一次對接絲綢之路經濟帶合作建設的“互惠之旅”,一系列全面戰略伙伴關系的落實,再次凸顯中國“一帶一路”戰略的互利合作效應。
2013年9月,習近平在訪問哈薩克斯坦期間首次提出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的倡議。時隔一年半,習近平此次再訪哈薩克斯坦,此時,“一帶一路”的愿景文件已經發布,亞投行意向創始成員國名單已經確定。絲綢之路經濟帶已經不僅僅是一個倡議,而是中國與沿線國家在經貿、投資、產業、能源、科技、金融等領域開展互利合作的具體項目和協議。
5月11日在明斯克舉行的中國-白俄羅斯地方經貿合作論壇上,來自中國北京、黑龍江、浙江、廣東、江蘇、湖北、四川、甘肅等8個省市負責人和白俄羅斯明斯克市、明斯克州、布列斯特州等7個州、市行政長官面對面談合作,顯示“一帶一路”戰略已經從國家層級的宏觀對話進一步落實到微觀的地方合作中。
借此次習近平訪問歐亞三國的契機,本報再次推出“一帶一路”大型系列專題的第三個系列——一帶一路腹地·吉爾吉斯機遇。
絲綢之路經濟帶總人口近30億,市場規模和潛力獨一無二,沿線國家的文化和經濟發展程度也呈現高度的多樣性。在中亞國家中,吉爾吉斯有其代表性——前蘇聯解體后,吉爾吉斯等國家經歷了巨大的社會和經濟動蕩,其工業體系、交通基礎設施建設亟待重建,能源供給亟待擺脫對他國的依賴,人民需要實實在在的就業機會。這些龐大的經濟建設對于人均收入僅990美元的吉爾吉斯來說無疑是巨大的挑戰。而參與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為吉爾吉斯、哈薩克斯坦、白俄羅斯等亞歐腹地國家提供了一個平等發展機遇。
今年初,本報記者實地走訪吉爾吉斯、巴基斯坦、卡塔爾、斯里蘭卡和馬來西亞5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在吉爾吉斯,本報記者面對面采訪了吉爾吉斯現任國家副總理、副議長、部長、副部長,以及在吉爾吉斯當地參與中吉鐵路、南北公路、輸變電工程和通信工程重大項目建設的中資企業人員。話題包括地緣政治、國家發展戰略、國家與國家之間的關系,重點自然是中國“一帶一路”戰略,以及他們對這一戰略的理解。
就中國推出的“一帶一路”戰略,無論是吉爾吉斯方面還是中資企業的受訪者都給予了積極的評價。吉爾吉斯正處于國家建設的發展階段,完善基礎設施是國家發展計劃(規劃)的優先目標,“一帶一路”戰略提出實現基礎設施的互聯互通,與吉爾吉斯發展目標形成互鎖的一致性,“一帶一路”實現“共同富裕”的理念獲得高度認同。吉爾吉斯議會副議長說:習近平主席在闡述“一帶一路”戰略時,不止一次強調要和周邊鄰國共同發展,一道致富,平等互惠,這些理念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化的智慧。
報道中沒有關于“一帶一路”的宏大敘事或者對這一戰略的宏觀詮釋,只是真實還原了吉爾吉斯這樣一個尋求穩定和發展的國家對“一帶一路”戰略有怎樣的資金和技術需求,而中國的資金和技術在這里又將面臨怎樣的機遇和挑戰。
5月7日-12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出訪哈薩克斯坦、俄羅斯和白俄羅斯,敲定一系列合作項目,在白俄羅斯,雙方省部級官員甚至排隊等著簽約。
蘭州大學中亞研究所所長楊恕對21世紀經濟報道表示,絲綢之路經濟帶這樣的跨區域合作需要把重點放在重大項目上,而不能只注重簽訂政府間的協議,要以項目推動合作。
習近平此次出訪哈俄白三國,帶去的不僅是項目,還有戰略的對接。三國都是歐亞經濟聯盟成員,也是絲綢之路經濟帶沿線國家,在俄羅斯,習近平與俄羅斯總統普京共同簽署《關于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與歐亞經濟聯盟建設對接合作的聯合聲明》。
中國社科院中亞研究室主任吳宏偉對21世紀經濟報道表示,《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愿景與行動》公布之后,“一帶一路”戰略進入具體實施階段,習近平主席出訪巴基斯坦后再出訪哈俄白三國是一個很好的開端。
項目推進取得早期收獲
哈薩克斯坦又一次成為習近平出訪的重要一站。2013年9月,習近平正是在訪哈期間提出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倡議,哈薩克斯坦也是與中國較早在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上開展重大合作的國家。
去年底,國務院總理李克強訪問哈薩克斯坦期間簽下140億美元的合作協議和180億美元的產能合作框架協議。今年3月份,雙方簽訂33份產能合作協議,涉及鋼鐵、有色金屬、平板玻璃、煉油、水電、汽車等領域共236億美元產能合作項目。這些項目合作都在愿景與行動文件公布之前達成。
“哈薩克斯坦一直愿意與中國在經濟上建立密切關系,絲綢之路經濟帶戰略提出后哈薩克斯坦反應也很積極。”吳宏偉表示,中哈合作由來已久,絲綢之路經濟帶提出后又與哈薩克斯坦的一些發展政策和實際需求高度契合,因此很快就有了早期收獲。
這次出訪雖然沒有簽訂新的項目,不過習近平提出中哈要繼續抓好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大型合作項目,還提出中方愿推進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同哈方“光明之路”新經濟政策的對接。
去年11月,哈薩克斯坦政府提出“光明之路”計劃,致力于在哈薩克斯坦國內推進基礎設施建設,主要涉及交通、工業、能源、社會和文化等領域,計劃在2015到2017年期間投資90億美元。哈薩克斯坦駐華大使努雷舍夫公開表示,哈方提出的“光明之路”計劃和中方倡議的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非常契合,互補性強,雙方應加強合作,實現共同目標。
對于俄羅斯來說,此次中方帶來200多億美元的合作項目,涉及能源、交通、航天、金融、新聞媒體等領域30多個合作項目。同時,習近平在與普京會談時達成一致,擴大兩國能源、農業、高鐵、航空、航天、金融投資領域、基礎設施建設、遠東開發等方面合作。
在白俄羅斯,外交部部長王毅、商務部部長高虎城、海關總署署長于廣洲、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許達哲、浙江省省長李強、江蘇省副省長張雷等省部級官員與白方相應機構和地方官員排隊上場簽約。
白俄羅斯總統盧卡申科表示,還是頭一次在獨立宮看見大家排著隊來簽署文件的簽字儀式,而且5月12日雙方還將簽署一系列具體合作協議。
對接歐亞經濟聯盟
絲綢之路經濟帶除了與哈薩克斯坦的“光明之路”計劃對接之外,更為關鍵的是與俄羅斯主導的歐亞經濟聯盟對接。
訪俄期間,習近平與普京共同簽署了《關于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與歐亞經濟聯盟建設對接合作的聯合聲明》。
聲明強調,俄方支持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中方支持俄方積極推進歐亞經濟聯盟框架內一體化進程,雙方將共同協商,努力將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和歐亞經濟聯盟建設相對接。
蘭州大學中亞研究所所長楊恕對21世紀經濟報道表示,絲綢之路經濟帶剛提出時,俄羅斯官方、學術界曾有一些人提出質疑,這次雙方解除疑慮,不把對方的戰略看成是自己障礙,盡量尋找契合點。
俄白哈是歐亞經濟聯盟的主要成員,也是其中經濟實力比較強的國家。歐亞經濟聯盟致力于取消成員國之間的關稅,推動交通便利化,進行基礎設施建設,促進實現貨幣統一,也比絲綢之路經濟帶提出得早。
吳宏偉表示,絲綢之路經濟帶與歐亞經濟聯盟的對接可在制度和政策層面上進行,比如推進建立自貿區。
《聯合聲明》中提到,在條件成熟的領域建立貿易便利化機制,在有共同利益的領域制訂共同措施,協調并兼容相關管理規定和標準、經貿等領域政策。研究推動建立中國與歐亞經濟聯盟自貿區這一長期目標。
此次陪同習近平訪俄的商務部部長高虎城表示,中國將通過即將啟動的經貿合作伙伴關系協定談判,與歐亞經濟聯盟建立貿易便利化的制度安排,最終與后者建立自貿區。
除了這些項目合作與戰略對接之外,此次習近平出訪白俄羅斯強調,要把中白工業園建設作為合作重點,將園區項目打造成絲綢之路經濟帶上的明珠和雙方互利合作的典范。
在“一帶一路”愿景與行動文件中提出以重點經貿產業園區為合作平臺,而中白工業園建立已有三年多時間,是中國在境外建立的產業園中層次較高的一個。園區面積91平方公里,借鑒蘇州工業園模式,目前簽約入駐的已有中國石化和中興等6家中國企業。
楊恕表示,白俄羅斯雖然工業基礎較好,但產能、產品換代等方面存在問題,中國資金、技術能發揮更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