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帝王蔓綠絨栽培技術
可采用扦插、分株、壓條法繁殖。在5、6月份,用利刀切取每段具有一個葉片的莖段作插穗,或剪下帶氣生根的健壯枝條,每2~3節為一插穗,插入泥炭土(或腐葉土)為主的基 質中,每盆插3根。插后澆透水,罩上塑料薄膜保溫保濕,置于半陰處,在20~25℃的條件下,約3周左右插穗便可生根。對紅背蔓綠絨,在第一年的5~6月摘心,促進分枝,形成叢株,第二年春天進行分株繁殖。當植株下部葉片脫落光禿時,采用壓條的方法,使前部葉片豐滿的部分形成新株,然后斷莖另行栽植。
紅帝王蔓綠絨喜歡濕潤,所以生長季節需保持盆土濕潤和較高的空氣濕度。夏季和干旱季節除每天澆水1~2次外,還需向葉片上噴水2~3次,以便創造一個利于其生長的空氣濕度較高的小氣候環境,冬季室內溫度較高,澆水要"間干間濕",但以偏干為好。如果是小苗,可在花盆上罩上廣口玻璃瓶,可起到保溫保濕作用;如果植株較大,可用大而透明的塑料薄膜袋將花盆罩上以利保濕。
養殖方法
紅帝王葉子發黃怎么辦?
1.溫度需要保持在20℃左右,不能低于10℃,還要避開暖氣、空調及冷風的吹襲。金鉆蔓綠絨空調及冷風的吹襲。 空氣濕度要求保持在50-75%之間,低于50%易黃葉干邊,常通過噴水、灑水來增加空氣濕度。
2.喜光照又忌強烈的光照直射,生長環境最好以半陰或散射光條件養護,不可長期擺放于蔭蔽的環境下,否則葉片極易發黃。
3.澆水最好以盆土表面見干時進行,一般夏季2-3天澆水1次冬天5-7天澆水一次。
4.施肥以薄肥勤施為原則,并以氮肥為主即可可以搞點復合肥顆粒不要太多用水稀釋后澆到盆里。
紅蜘蛛:一般因空氣干燥所引起的 ,用一些殺螨類藥劑防治:用2000倍克螨特,1500倍三氯殺螨乙醇防治。
薊馬:秋冬季節薊馬危害比較嚴重,先由薊馬危害,在葉片上產生一點、一點的傷口,然后傷口引起病菌感染,產生病斑。所以生產上注意對薊馬進行防治。可用啶蟲咪1500倍或萬靈3000倍進行防治。
紅帝王喜溫暖潮濕的環境,耐陰性強,生長適溫為20~30℃,空氣濕度需保持在70%左右,不耐寒,若溫度低于10℃就會出現葉色泛黃、葉面扭曲等癥狀,因此越冬溫度以保持在15℃以上為宜,怕強光直射。
紅帝王,天南星科蔓綠絨屬,多年生草本,莖會生氣根,但蔓性不強,莖短,葉由基部叢生;葉狹心形,先端尖,葉基凹入,葉柄質硬,新葉及主肋帶紅色,老葉則轉為濃綠。
紅帝王是觀葉植物,不開花。蔓綠絨屬天南星科喜林芋屬多年生常綠草本植物,喜溫暖濕潤半陰環境,畏嚴寒,忌強光,適宜在富含腐殖質排水良好的砂質壤土中生長。耐寒又耐擺、盆栽切葉兩用。
蔓綠絨,又名春羽。屬天南星科喜林芋屬多年生草本植物。原產于熱帶美洲。其呈蔓性或半蔓性,莖有氣根,可攀緣其它物質生長。其汁液有毒,若誤食會造成口舌發炎及胃痛腹瀉等癥狀。 紅帝王蔓綠絨:紅帝王,天南星科蔓...
紅帝王蔓綠絨無毒,適宜在家里養。 紅帝王喜溫暖潮濕的環境,耐陰性強,生長適溫為20~30℃,空氣濕度需保持在70%左右,不耐寒,若溫度低于10℃就會出現葉色泛黃、葉面扭曲等癥狀。 紅帝王,天南星科蔓綠...
選擇保溫保濕,通風良好、光線適量、排水通暢、管理方便的靈芝大棚,棚內要求地面清潔,墻壁光潔,耐潮濕。靈芝棚的大小視培養料的多少而定,一般建在樹林、房前屋后林陰處,靠近水源的位置最合適。培養料入棚前菇棚...
觀賞價值:紅帝王外形優美,常綠,雅氣十足,深受人們的喜愛。是布置賓館、會議室、客廳等的優良觀葉植物。
凈化作用:紅帝王具有環保功能,能吸收空氣中的塵埃及大量的二氧化碳,釋放氧氣,使室內空氣清新,可增加氧離子含量。
紅帝王花語:紅紅火火、多子多福。
格式:pdf
大小:29KB
頁數: 4頁
評分: 4.3
俄羅斯紅楓生長速度與氣溫光照、土壤性質、水肥管理、病蟲防治、雜草控制等因素密切相關。其生長潛力巨大, 如能控制到最佳狀態,則紅楓的生長速度可以達到平常生長速度的二、三倍。如干徑 10 厘米的規格,在 3-4 年內 就可以栽培成功。根據俄羅斯當地的研究成果,相關紅楓的管理要點歸納總結如下: 大樹栽培 (地栽 ): 1. 間距 為了獲得足夠的光照,應該合理的疏植。根據目標出圃苗的大小,設計相應的行株距,南北方向間距應大,光 照充分。推薦如下: 規格(厘米) 行距(南北) (厘米) 株距(東西)(厘米) 密度(株 /畝) 2-3 120 65 855 5-6 120 130 428 8-10 240 130 214 12-15 240 260 107 2. 土地選擇與定植 應選擇 pH值為酸性或中性,排水良好的土地。土壤類型關系不大,沙性至粘性均可。 俄羅斯 紅楓 (俄羅斯紅楓、俄羅斯三
格式:pdf
大小:29KB
頁數: 1頁
評分: 4.5
西紅柿無土栽培技術 前期準備 在溫室內挖寬 45厘米、深 30厘米的南北向栽培槽。 配置獨立的灌水系統,據筆者了解,主要采用的是滴灌設施。 用細砂和碳渣混合配成介質,二者只能是起到保水、保肥、透氣的 作用,按 31的比例配成栽培基質, 9月底浸種催芽,等大部分種子露白 后播種。 采用穴盤無土育苗,按草炭土、蛭石 21的比例配好基質, 1立方米 基質中加入 0.5 千克蛭石復合肥, 混勻后填入 72孔吸塑盤內,苗盤澆足 水后,每孔點播 1粒種子,覆蓋蛭石 1厘米厚,穴盤下面要與土壤隔開。 出苗前,溫度保持在 25~30℃,出苗后白天溫度保持在 22~25℃, 夜間 10~15℃,保持基質濕潤。約 30天后,當苗子有 3片真葉時定植。 定植 定植前,將栽培槽內的基質澆透水,水滲下后,在栽培槽內扒坑調 角定植,每個栽培槽定植 2行。基質略高于苗坨,株距 30厘米,每畝栽 3000株。 定植后的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