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貴州、云南、西藏(墨脫、定結)、江西(龍虎山)
黑節草別稱鐵皮石斛、云南鐵皮、鐵皮斗等,為蘭科石斛屬草本植物,莖直立,圓柱形,總狀花序常從落了 葉的老莖上部發出,蕊柱黃綠色,花期3~6月。
多年生附生草本,高10-40厘米;
莖
莖叢生,圓柱形,直立,粗3-6毫米,幼嫩時淡綠色,老時暗褐綠色,有5一13節,稍呈暗黑綠色,節間長1-2厘米,有槽紋。
葉
葉互生,薄革質,窄長圓形至卵狀長圓形,綠色,稍帶淡紫色,長2一5厘米,寬5一10毫米,先端急尖而略鉤轉,兩面無毛;葉鞘膜質,具紫紅色斑點。
花
◆總狀花序呈回折狀彎曲,生于無葉的最新莖上端,有2一5花,長3一5厘米;
◆苞片干膜質,淡白色,披針形或闊披針形;
◆花淡黃綠色,直徑3-4厘米;萼壤寬圓錐形,長2一8毫米;
◆唇瓣淺白色,長圓狀披針形,反折,藥帽白色,卵狀三角形,頂端淺2裂,長1.5厘米,寬6毫米,先端漸尖,基部上方縊縮而使基部兩側呈肩形,后唇具紫色條紋,唇盤被短毛,其中央具一橫生的紫色斑塊;
◆蕊柱和足有紫色條紋,足無毛或具消失狀的齒。
果實
蒴果長1.5一2厘米,徑粗5一8毫米,內藏無數細小種子。
春、夏季采收,少將鮮用或切段曬干。
黑節草是鐵皮石斛的別稱,因為鐵皮石斛節間泛黑而得名,其它的別名還有中黃草、黃草、鐵皮等。黑節草具有生津、止渴、鎮痛、消除水腫的功效與作用,主要用來改善熱病陰虛、目暗、胃弱、聲音嘶啞等癥狀。黑節草主要生...
瀕危種。黑節草系附生蘭類,其藥用價值較高,歷經長期拔采,種源已臨枯竭。又因森林遭受破壞,生境惡化,植株大量消失,而處于瀕臨滅絕的境地。分布在廣西、貴州、云南、西藏(墨脫、定結)等地。
1、洗苗:將種苗從瓶子中取出,用清水洗凈根部的培養基,切記要洗干凈,但動作要輕,避免損傷種苗;  ...
生活在海拔下限(米) 600與海拔上限(米)2500之間。主要生長在中亞熱帶南部,分布區年平均溫16—20℃,最冷月平均溫5—10℃,冬有霜雪,極端最低溫可達零下2.4—6.1℃,年降水量1000---1900毫米;南盤江一帶雨量偏少,為半干燥區,但旱季仍多霧露,濕度也較高,年平均相對濕度約80---8 5%。
黑節草系附生蘭類,局限于山地濕潤而又郁閉的原生性闊葉林中,以較發達的氣根著生于滿布苔蘚的樹干上或巖石上,生長地有經過林冠過濾的散射光以及間或從間隙透入的短暫的直射光斑,為耐陰性強的陰生植物。一旦森林遭受破壞,便隨著生境的惡化而消亡。分蘗力較強,常叢狀生長,具有無性繁殖的性能。三年生可開花,一般花期3--4月,果熟期9—10月。往往開花多而座果率低,種子發芽率不高,影響天然下種更新,限制了種群數量的發展。
人工栽培
由于黑節草野生資源貧乏,自70年代初期,許多單位便組織人工引種栽培的研究〔4~7〕,但由于黑節草繁殖難、成活率低、氣候條件要求嚴格等原因,大面積栽培仍未成功。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所和云南思茅地區民族傳統醫藥研究所通過17年的前后攻關,1992年終于使難繁殖的黑節草長出了幼苗。
據報道,黑節草難繁殖的根本原因在于種粒極其微小,肉眼難以分辨,每毫克干品黑節草種子含有600粒種子,種皮較薄,種子內含的營養物質非常微小;另一方面,從種子萌發至形成幼苗需60~90 d,形成根,并能自氧生活還需培養到120 d以上。因此,在氣候多變的外界環境條件下,萌發種子尚未形成小苗就變腐變質了。據分析,黑節草成活率低主要原因是難以生根,這與黑節草自身品種的遺傳有關。黑節草為氣生根植物,根系不發達,形成的根也較為光滑,在顯微鏡下看根部毛孔和根毛都較少,而莖多有密集堅裂或橫破,葉片上下兩面都布滿了氣孔。由此可以看出黑節草的植物營養主要是靠空氣中的養分供給,所以黑節草在人工栽培或野生條件下都要求有較適宜的外界環境才能生長成活[11]。
筆者在試驗中,利用不同濃度、不同劑型的激素在上述條件下對黑節草生根情況進行對比培養,多數都影響不大,只有0.001 萘乙酸對扦枝條的生根有一定作用。我們試驗的結果認為黑節草的正常生長不在于供給營養物質的多少或各種激素類型,最關鍵的是要給予適宜的外界條件和精心的人工護理。
組織培養與快速繁殖
利用植物組織培養實現快速繁殖是黑節草人工集約化栽培繁殖幼苗的最佳途徑。研究表明〔2,3〕,以種子為外植體誘導的愈傷組織分化能力最強。從不同激素種類和濃度的組合對愈傷組織再生和分化的效果看,在中科院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王光遠等人試驗成功的MS附加0.3 mg/L NAA的培養基上繁殖形成原球莖,再轉入浙江省醫學科學院張治國等人實驗成功的1/2 MS 20 鈴薯提取液 2 mg/L BA 0.2 mg/L NAA 2 糖 6 脂上分化,最后我們用1/2 MS 5 性炭直接生根效果較為理想,因此利用種子誘導愈傷組織,然后分化成植株的方法,可作為快速繁殖黑節草的有效手段。
細胞培養
我們應用1/2 MS 2 mg/L BA 3 mg/L NAA進行黑節草大規模細胞繁殖,預想利用細胞繁殖的手段來得到黑節草的植物原料。實驗證明,該手段較為成功,細胞繁殖快,培養60 d后就可以使原細胞組織增加70~100倍。但是對利用細胞培養所得的黑節草原料進行成分分析和臨床使用,從成分上看,95為初生物質,石斛堿含量為0,多糖種類和數量都較少,結構簡單。臨床使用模仿成品加工,無藥味。干品原色潔白,服用后也不起藥效,次生物質較少,至于利用何種較接近的手段培養次生物質獲得藥效,尚待進一步的研究。
黑節草粉末
黑節草野生資源瀕臨枯竭,必須進行物種保持和人工大面積集約化栽培是今后對黑節草資源的開發與應用的重要途徑。已摸清解決了黑節草繁殖難和成活率低的兩大難題,需要政府及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進一步完善和發展組織培養快繁育苗以獲大量的種苗,同時在環境適宜的地區開辟種植基地,進行科學的管理,以滿足市場需求和提供市場藥源;另一方面不斷進行細胞培養實驗,以縮短種植周期,降低成本,最終使其產生商業價值。此外,對黑節草的有效藥用成分及含量等還需進一步深入研究。
黑節草為珍稀、瀕危植物之一,是我國傳統的名貴中藥材,其加工品“西楓斗”是云南出口創匯的農特產品,野生資源已瀕臨滅絕。黑節草早在《本草綱目》中就被列為藥用,《神農本草經》列為上品,指出黑節草具有生津、止渴、鎮痛、消除水腫之功效,主治熱病陰虛、目暗、胃弱、聲音嘶啞等疾病,對聲帶疲勞、聲音嘶啞,恢復其美音有特殊療效……
解放后,黑節草的加工品西楓斗曾大量出口,價格為1 300美元/公斤,歷來被人們譽為“價值千金的草”。60年代末,資源枯竭,出口終止。因此,為保護物種的繁衍,有效利用和開發這一珍稀名貴藥材,國家外貿局、林業部、中醫藥管理局投入科研資金,依循傳統農業栽培和現代生物技術兩個方向,探索黑節草開發利用途徑,其中云南省思茅地區民族傳統醫藥研究所獲得突破性進展,黑節草人工集約化栽培成功,1995年被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評為科技進步部級三等獎。這對進一步研究開發黑節草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已從黑節草中分離出30多種化學物質〔9,10〕,其主要有效成分為石斛堿(dendrobine)、石斛苷(dendrobicoline)及其它生物活性物質,此外還含有脂肪、蠟、甾醇、淀粉、黃酮、有機酸、蛋白質、酚性化合物和其它水溶性揮發油等。
同一時期不同部位的黑節草中石斛苷含量不同(表1)。
表1 黑節草中石斛苷含量(/p>
部位
花期
果全熟期
距莖尖 3 cm
0.334
0.628
距根 3 cm
0.144
0.256
莖中段
0.074
0.112
注:測試材料采自云南文山5年生植株
黑節草含有人體所需的18種氨基酸,其中7種為人體所必須的。總氨基酸含量為4.9必須氨基酸含量1.07黑節草中無機元素鑒定主要有K,Ca,Mg,P,Zn,Fe,Mn等15種。已從黑節草〔8〕中分離純化到3種黑節草多糖Ⅰ,Ⅱ,Ⅲ。根據IR、1H及13CNMR、酸水解等確定它們為一類O-乙酰葡萄甘露聚糖,用凝膠層析法測得它們的分子量為10萬,50萬和1.2萬。
關于黑節草加工品西楓斗的藥理以及對人八大系統的作用國內外都尚未報道,依據民間用藥以及臨床使用觀察,主要機制推測可能是通過中樞神經系統、血液循環和內分泌系統的作用實現的。
增強免疫力:利用黑節草對正常生活的小鼠進行實驗,發現黑節草提取液給小鼠1個療程后,體內白細胞明顯增加,推斷這對人體免疫功能有一定作用。
消除腫瘤、抑制癌癥:中國藥科大學馬國祥等從鼓槌石斛中分得的3個單體進行抗肝癌、艾氏腹水瘤的藥理實驗,發現用黑節草5溶液進行培養,對3個單體生長都受到抑制,其中一個明顯減少,實驗有效率達100治愈率達33由此可推斷該濃縮液具有較強的抗腫瘤活性。
恢復嗓音、抗聲帶疲勞:思茅地區民族傳統醫藥研究所應用成品西楓斗給數十名歌手和部分領導在唱歌或講話前服用,發現使人聲音洪亮,且效果明顯。
云南西疇縣小橋溝已被劃為自然保護區,應重點進行保護。建議其他分布區的黑節草嚴禁整株拔采,杜絕有關部門進行盲目收購并大力發展。
黑節草有類似中醫“扶正固本”的作用,能增強人體免疫功能,消除瘤腫,防治早期癌癥。同時對消除聲帶疲勞、恢復嗓音有特殊療效。資料報道,浙江省天臺市大量開發種植,生產出了“鐵皮楓斗精”等一類新藥。部分醫院、科研單位正在研制以黑節草為原料的口服液、茶及飲料,并預測它將成為21世紀歌唱家、演說家、戲曲家、播音員、教師的高級護嗓保健飲品。
【藥名】黑節草
【別名】大黑節草、肝炎草、小接骨丹、大接骨草、四棱草、節節草、小節節花、中肋耳草
【漢語拼音】hei jie cao
【英文名】all-grass of Ribbed Hedyotis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Hedyotis costata Roxb [Oldenlandia costata (Roxb.) K. Schum.]
【歸經】肝;腎經
【功效】清熱除濕;活血消腫
【考證】出自《紅河中草藥》;黑節草,還可治骨折,外傷出血,亦可用于拔異物。
【科屬分類】茜草科
【拉丁文名】Herba Hedyotis Costatae
【主治】瘧疾;肝炎;眼結膜炎;內濕骨痛;骨折腫痛;外傷出血
【生態環境】生于低海拔山谷林緣或草坡曠地上。
【采收和儲藏】春、夏季采收,少將鮮用或切段曬干。
【資源分布】分布廣東、廣西、云南、海南。
【動植物形態】多年生龍活虎披散草本,高30-50cm。除花和果實披短柔毛外,全部被干后變金黃色的疏長柔毛。小枝幼時四棱柱形,老時近圓柱形。葉對生;葉柄長5-10mm;托葉膜質,基部合生,頂部有2-3條針狀剌,剌長3-5mm;葉片膜質,披針形或橢圓狀披針形,長5-8cm,寬1.5-2.8cm,先端漸尖,基部楔形而稍下延。聚傘花序腋生,密集呈頭狀,單生或總狀序式排列;總花梗長5-12mm;花芳香;無花梗;萼簡陀螺狀,長0.5mm,先端4-5裂,裂片披針形,長約1mm;花冠白色或紫色,管狀,長2.2-2.5mm,花冠簡內面喉部以上被毛,先端4-5裂,裂片長橢圓形,長約1mm;雄蕊與花冠裂片同數;柱頭2裂。蒴果球形,徑1-1.5mm。種子每室3-6枚,三棱形。花期4-9月(-11月)。
【功效分類】清熱藥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0-15g;或浸酒。外用:適量,搗汁點眼或搗敷。
【出處】《中華本草》2100433B
格式:pdf
大小:45KB
頁數: 6頁
評分: 4.7
草皮的種類和分布之馬尼拉草皮用途 一、國內草皮種類按照季節可分:暖季草皮 和 冷季草皮。 二、按草本植物的組合不同區分,有單純草皮和混播草皮。 三、草皮按照用途可以分為: 1、運動草皮(例如足球廠校園運動場 草皮) . 2、 休閑草皮(例如景觀公園小區草坪花園草皮) . 3、 護坡型草皮(例如護坡山地河道堤壩)。 四、草皮通俗名稱分類:馬尼拉草、果嶺草、 百慕大草、 中華結 縷草、 日本 結縷草、 假儉草、 蘭引三號草、 玉龍草、 美國二號 、 美國四號、 城市一號、 高羊茅、 黑麥草、麥冬草、狗牙根草、 天堂草等 郴州福榮順苗圃。分布在湖南省內。 馬尼拉草 質量優,色澤美,運動彈性佳,耐踐踏,可保持冬季草坪 常綠景觀,現已廣泛應用于高檔小區、大型廣場、運動場所的綠化。 郴州福榮順苗圃 馬尼拉草景觀用途: 大量應用于運動場草坪和防護 草坪。湖南為大陸性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湖南無霜
格式:pdf
大小:45KB
頁數: 4頁
評分: 4.5
在楊梅果實生長階段,比較了果蠅專用誘殺劑和黃板紙對黑腹果蠅成蟲誘殺效果,在此基礎上采取高、中、低三種不同高度處理,研究黑腹果蠅成蟲在楊梅園內的空間分布情況。結果表明專用誘殺劑效果明顯優于黃板紙,且離地高度為0.7m左右的距離誘殺效果最好。
--引種植物--
科名 |
蘭科 |
拉丁名 |
|
種名 |
黑節草1 |
引種人 |
劉永和 |
引種時間 |
1986.5.13 |
引種地點 |
云南 |
引種人 |
劉永和 |
引種時間 |
1986.5.13 |
引種地點 |
云南 |
變種與模式種的區別,在于稈一般較粗,較高,高26-60厘米,有節,中部以上生葉。
(資料來源:中國植物物種信息)
華扁穗草
多年生草本,有長的匍匐根狀莖,黃色,光亮,有節,節上生根,長2-7厘米,直徑2.5-3.5毫米,鱗片黑色;稈近于散生,扁三棱形,具槽,中部以下生葉,基部有褐色或紫褐色老葉鞘,高5-20(-26)厘米。葉平張,邊略內卷并有疏而細的小齒,漸向頂端漸狹,頂端三棱形,短于稈,寬1-3.5毫米;葉舌很短,白色,膜質。苞片葉狀,一般高出花序;小苞片呈鱗片狀,膜質;穗狀花序一個,頂生,長圓形或狹長圓形,長1.5-3厘米,寬6-11毫米;小穗3-10多個,排列成二列或近二列,密,最下部1至數個小穗通常遠離;小穗卵披針形、卵形或長橢圓形,長5-7毫米,有2-9朵兩性花;鱗片近二行排列,長卵圓形,頂端急尖,銹褐色,膜質,背部有3-5條脈,中脈呈龍骨狀突起,綠色,長3.5-4.5毫米;下位剛毛3-6條,卷曲,高出于小堅果約兩倍,有倒刺;雄蕊3,花藥狹長圓形,頂端具短尖,長3毫米;柱頭2,長于花柱約一倍。小堅果寬倒卵形,平凸狀,深褐色,長2毫米。花果期6-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