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于灌叢中,石上或附生密林中,海拔2100-2800米。產西中國藏東南部(墨脫、波密)。印度阿薩姆也有分布。
黃管杜鵑是灌木,高0.3-2.5米,有時附生。分枝細瘦,密集。幼枝有鱗片。葉披針形或長圓狀披針形,長3-7厘米,寬1-2.8厘米,頂端銳尖、漸尖或鈍,有小突尖,基部鈍或漸狹,上面有鱗片,下面鱗片不等大,鱗片大或中等大,淡褐色,相距為其直徑的1.5-3倍;葉柄長0.5-1.5厘米,有鱗片。
花序頂生,短總狀,2-3花;花序軸長1-2毫米,被鱗片;花梗長4-6毫米,密被鱗片;花萼小,長0.5毫米,5裂,裂片三角形,或僅為檐狀,外面密被鱗片,無緣毛;花冠管狀鐘形,長1.6-2厘米,黃色,外面被鱗片;雄蕊10,不等長,長0.8-1.9厘米,花絲下部密被長柔毛;子房5室,密被鱗片,花柱細長,無鱗片。
蒴果長圓形,長0.9-1.8厘米,密被鱗片。
杜鵑花產于高海拔地區,喜涼爽濕潤的氣候,惡酷熱干燥。要求富含腐殖質、疏松、濕潤及pH在5.5-6.5之間的酸性土壤。部分種及園藝品種的適應性較強,耐干旱,瘠薄,土壤pH在7-8之間也能生長。但在粘重或通透性差的土壤上,生長不良。杜鵑花對光有一定要求,但不耐曝曬,夏秋應有落葉喬木或蔭棚遮擋烈日,并經常以水噴灑地面。杜鵑花抽梢一般在春秋二季,以春梢為主。最適宜的生長溫度為15-20℃,3-5月開花,杜鵑花耐修剪。一般在5月前進行修剪,所發新梢,當年均能形成花蕾,過晚則影響開花。
杜鵑花葉子發黃的原因及解決辦法: 1、澆水過多。澆水過多,盆土長期過濕,造成土中缺氧,使部分須根腐爛,阻礙正常呼吸和水分養分的吸收,引起葉片變黃脫落。受害后先是嫩葉變成淡黃色...
常散生于山坡、溝谷兩旁的天然雜木林中。河南嵩縣熊耳山、外方山和伏牛山北坡,野生分布較多,胸徑可達50厘米以上。在中國分布范圍狹窄,是現存極少的鄉土樹種。但近幾年,巨紫荊被逐漸引用到園林工程應用中,并成...
原產熱帶美洲,熱帶及亞熱帶地區廣為種植,我國分布于廣東、云南等地。與龍血樹共稱為“會流血的樹”。
扦插繁殖是杜鵑花栽培中應用最多的繁殖方法,一般在5-6月份剪取健壯的半木質化的新枝,長約5-8厘米,剪除下部葉片,保留頂葉2-3片作插穗,插穗基部最好用吲哚丁酸或ABT生根粉等溶液浸蘸處理,然后扦插在疏松透氣、富含腐植質的酸性土壤中,溫度保持在20-25℃,遮陰并經常噴霧保濕,以促進萌發新根。
嫩枝繁殖是用劈接對于難以成活的名貴品種如西鵑等,先剪去嫩枝約3-4厘米作接穗,將基部用利刀削成楔形,用毛鵑作砧木,采用嫩枝劈接,然后置陰棚下用塑料薄膜綁扎,并用塑料袋將接穗和砧木一起罩住保濕。
杜鵑生長發育要求酸性土壤。由于北方土壤多偏堿性,因此盆土需用腐熟的松針葉土等腐植土混合配制。杜鵑的根系為須狀細根,對肥料濃度及水質的要求嚴格,施肥時要遵循適時適量、薄肥勤施的原則。春季開花前為促使枝葉及花蕾生長,可每月追施一次磷肥。花后施1-2次氮磷為主的混合肥料。9-10月份孕蕾期施1-2次磷肥。在生長期、開花期肥水要求較多,冬季休眠、夏季生長緩慢時要控制肥水,以防爛根。杜鵑花喜濕潤和涼爽的環境,北方氣候干燥,應及時澆水并噴霧,以保持較高空氣濕度。澆花水以礬肥水及雨水為好,如用常用水需加入少量硫酸亞鐵及食醋。也可將西瓜或西紅柿切成小塊施入,對于改善土質及花朵質量也有良好效果。
為加速植株盛開,杜鵑常通過摘心來促發新枝,對于花朵簇擁、影響花形的可以提早疏蕾,這樣不但使當年花大色鮮,也有利于植株來年生長開花。杜鵑萌發力強,枝條嚴重影響植株生長發育,降低其觀賞性和商品性,因此需通過修枝來調整。修枝一般在春季花謝后及秋季進行,剪去枯枝、斜枝、徒長枝病蟲枝及部分交叉枝,避免養分消耗,使整個植株開花豐滿。
杜鵑在秋季進行花芽分化,通過冷藏和加溫處理,可以人為控制花期。要使杜鵑提前開花,可將其移至溫室培養,控溫在20-25℃,并經常在枝葉上噴水,保持80%以上的相對濕度,這樣經過一個半月即可開花。要使杜鵑延遲開花,可將形成花蕾的杜鵑,讓其一直處于低溫狀態,保持溫度2-4℃,盆干時澆水,夏秋移出室外,2周后即可開花。
發病前尤其是在抽梢展葉時可噴灑1∶1∶200的波爾多液,發現病葉及時摘除;發芽前可噴施0.3-0.5波美度石硫合劑或1∶1∶200的波爾多液2-3次,通常隔7-10天噴1次;發病后可噴灑65-80%代森錳鋅500倍液或0.3-0.5波美度石硫合劑3-4次,隔7-10天噴1次。
葉斑病和褐斑病。于5-8月噴施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20%粉銹寧4000倍液、50%代森錳鋅500倍液,隔10天噴1次,共噴7-8次,能有效地控制病害的發展。為防止葉片黃化,還可增施硫酸亞鐵。
受害嫩枝葉片頂端布滿稠密的白色或粉紅色的螨質層,有時葉片產生螨癭,多由蚜蟲刺傷葉片感染引起。其防治方法:在清除病葉的同時,噴灑含硫酸銅的藥劑;噴灑氧化樂果乳油或將呋喃丹直接放于盆內等方法都可防治蚜蟲及其它刺口器的害蟲。
杜鵑枝繁葉茂,綺麗多姿,萌發力強,耐修剪,根樁奇特,是優良的盆景材料。園林中最宜在林緣、溪邊、池畔及巖石旁成叢成片栽植,也可于疏林下散植,是花籬的良好材料,可經修剪培育成各種形態。在花季中綻放時即使杜鵑總是給人熱鬧而喧騰的感覺,而不是花季時,深綠色的葉片也很適合栽種在庭園中做為矮墻或屏障。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近危(NT)。
格式:pdf
大小:106KB
頁數: 6頁
評分: 4.5
樓盤名稱 開發商 區域 地址 楿宮國際 云南杰立投資管理咨詢有限公司 五華區 五華區昆明市東風西路 145號 U族部落 世博興云房地產有限公司 五華區 五華區黃土坡立交橋旁邊 傲云峰 昆明置富投資有限公司 五華區 五華區海源北路高新區管委會對面 熙城 云南森鑫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 五華區 五華區人民西路 380號春城花園酒店對面西苑立交橋旁 拿鐵公寓 云南國興嘉業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 五華區 五華區大觀商業城西口北側農業銀行旁 馨悅芳鄰 昆明廣基瑞特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 五華區 五華區教場中路云南民族大學分院旁 新紀元酒店公寓 云南百大房地產有限公司 五華區 五華區三市街與東風西路交匯處 翠明園金鋪 昆明榮成房地產有限公司開發公司 五華區 五華區昆明翠湖東岸 興盛苑 五華區 五華區高新區科醫路 190號(可口可樂公司對面) 空間俊園 云南俊發房地產股份有限公司 五華區 五華區五
格式:pdf
大小:106KB
頁數: 1頁
評分: 4.5
室外消火栓分布情況 具體位置: 4#商務樓北一個, 4#商務樓商鋪東邊一個, 4#樓前停車場南邊馬路一個, 4#樓西 北角一個。 30幢商鋪東面一個, 30幢商鋪東面(消防,噴淋結合器各一對) 。 28幢外圍東北角一個。 西門崗亭旁邊一個。 33幢三單元前一個。 31幢西單元草坪一個,北邊一個。 財匯中心 2號門旁邊一對(噴淋結合器) 。 財匯中心 1號旁邊(消防結合器)一對。 康莊南路民生銀行前一個。 康莊南路 124號(噴淋接合器)一對。 康莊南路 110號前一個。 財匯中心 31號前一個。 財匯中心 29號停車場前人行道一個。 康莊南路人行道旁邊一共四個。 南門地下車庫入口右邊(消防接合器)一對。 室外地上消火栓共 18個,不含消防接合器 3對,噴淋結合器 3對。 報警閥間具體位置: 5#樓辦公室地下室電梯旁邊。 1#樓地下室 42號車位對面報警閥間。 3#樓地下室防空洞內報警閥間。
黃杯杜鵑(原變種)(10張) |
黃杯杜鵑(原變種): Rhododendron wardii W. W. Smith var. wardii 生于3000-4000米的山坡、云杉及冷杉林緣、灌木叢中。產中國四川西南部、云南西北部、西藏東南部。模式標本采自云南德欽。 該種與白碗杜鵑(R. soulieiFranch. )相近,但是該種的花梗較長,花萼較大,花冠成杯狀,黃色,蒴果有宿存的花萼包圍基部等,可以區別;與圓葉杜鵑(R. william-sianumRehd. et Wils、)亦相近,但是該種的花萼小,成盤狀,長僅1-2毫米,葉片近于圓形等亦顯著不同。 |
純白杜鵑(變種)(6張) |
純白杜鵑(變種): Rhododendron wardii W. W. Smith var.puralbum (Balf. f. et W. W. Smith) Chamb. ex Cullen et Chamb. 與黃杯杜鵑的主要區別:花冠純白色,葉長卵形。花期5-6月。 產中國四川西南部、云南西北部。生于海拔3400-4600米的山坡草地及灌木叢中。模式標本采自云南中甸。 |
扦插繁殖是杜鵑花栽培中應用最多的繁殖方法,一般在5-6月份剪取健壯的半木質化的新枝,長約5-8厘米,剪除下部葉片,保留頂葉2-3片作插穗,插穗基部最好用吲哚丁酸或ABT生根粉等溶液浸蘸處理,然后扦插在疏松透氣、富含腐植質的酸性土壤中,溫度保持在20-25℃,遮陰并經常噴霧保濕,以促進萌發新根。
嫩枝繁殖是用劈接對于難以成活的名貴品種如西鵑等,先剪去嫩枝約3-4厘米作接穗,將基部用利刀削成楔形,用毛鵑作砧木,采用嫩枝劈接,然后置陰棚下用塑料薄膜綁扎,并用塑料袋將接穗和砧木一起罩住保濕。
播種為有性繁殖。由于自然雜交的結實率很低,一般都要進行人工授粉,以提高杜鵑的結實率,獲得較多的種子。其主要做法是在杜鵑花盛開的時候,選擇長勢好,花色美的健壯母本,移至溫室,每盆選留花朵大、開花早的花3-4朵,摘去雄蕊和花附近的新芽,使養分集中,待到花柱頭上出現粘液時,即用新毛筆蘸取父本的花粉去涂幾次就行了。授粉一周后,將花盆移至室外,加強水、肥管理,大概經過5-6個月的生長發育,到11-12月即可見到果實逐漸由青色變為褐色,種子就成熟了。隨即將其采下,讓其陰干,揚凈,置于陰涼通風處。
杜鵑種子很細小,不宜長時間貯存,否則發芽率低。若是常綠杜鵑種子,即應隨采隨播,播在溫室內的盆中;若是落葉杜鵑種子,則可放到明年春天播種。
播種的盆宜采用淺瓦盆,播種的泥土,可在背陽的山坡表面挖取帶青苔的疏松表土,揀去石粒,最好用40%的福爾馬林加100倍水的稀釋液噴灑一次,進行消毒,再行晾干。也可放到蒸汽中蒸15-25分鐘消毒,然后曬至半干即可待用。播種前,先將淺盆澆潮,在底層放入一層約2厘米的木炭屑,再鋪上一層5-6厘米厚的消毒土,刮平,稍壓實,然后均勻地將種子分格在上面,輕輕壓一壓,不可用噴壺噴水,最好采用浸盆坐水的方法。在上面蓋一塊玻璃,移至溫室內。盆土表面干燥時,可霧狀地噴些水,但不可噴得太多,經常保持盆土潮潤就可以了。
播種后,一般經5-6星期即可發芽。在小苗長出2-3片真葉時,即可用小竹片輕輕夾出,分栽于另外的盆中,不要栽得太密,要稀些,栽好后用蘆席等遮蔭,不可讓太陽直曬,也不可讓雨水淋到。在苗幼嫩時,不要施肥,等到第二年小苗長到近10厘米高時,再開始澆施薄肥;一般第二年春末到早秋,可單株分栽。到第三年苗株長到20厘米高時,如果養護得好,就有少數株苗可以開出鮮花來。
黃杯杜鵑是灌木,高約3米;幼枝嫩綠色,平滑無毛,老枝灰白色,樹皮有時層狀剝落。葉多密生于枝端,革質,長圓狀橢圓形或卵狀橢圓形,長5-8厘米,寬3-4.5厘米,先端鈍圓,有細尖頭,基部微心形,上面深綠色,下面淡綠色或灰綠色,中脈在上面平坦或有小溝紋,在下面凸起,側脈9-13對,在兩面均微現;葉柄細瘦,長2-3厘米,無毛,上面有溝槽。
總狀傘形花序,有花5-8(-14)朵;總軸長5-15毫米,有短柄腺體;花梗長2-4厘米,常被稀疏腺體;花萼大,5裂,萼片膜質,卵形或卵狀橢圓形,長5-8(-12)毫米,寬3-5毫米,不等大,邊緣密生整齊的腺體;花冠杯狀,長3-4厘米,直徑4-5厘米,鮮黃色,5裂,裂片近圓形,長約1.5厘米,頂端有凹缺;雄蕊10,花絲長1-1.8厘米,不等長,無毛;花藥卵圓形,長約2毫米,黃色;雌蕊長2-2.5厘米;子房圓錐形,長5毫米,密被腺體,花柱長約2厘米,通體有腺體,柱頭膨大成頭狀。
蒴果圓柱狀,長2-2.5厘米,直徑7毫米,微彎曲,頂端漸尖成錐狀,被腺毛,花萼在果時常宿存,并長大成葉狀,長達1.2厘米。花期6-7月,果期8-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