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 回顧與發展——中國帶電作業六十年 | 作????者 | 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 |
---|---|---|---|
出版社 | 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 | 出版時間 | 2014年11月第1版第1次印刷 |
頁????數 | 408 頁 | 定????價 | 398 元 |
開????本 | 16 開 | 裝????幀 | 平裝 |
ISBN | 978-7-5170-2641-9 |
內容簡介
本書是對我國帶電作業發展六十年的回顧與展望,分為歷史發展、技術發展、企業發展三個部分。歷史發展部分主要講述了我國自1954年至今的帶電作業發展歷程,經歷了開端、積累、發展、創新、成熟、突破六個歷史時期;技術發展部分包括輸電帶電作業發展、變電帶電作業發展、配電線路帶電作業發展、帶電作業技術標準化發展、帶電作業工器具發展等五個發展方向;企業發展部分囊括了近三十個供電公司的帶電作業發展情況。整本書從時間跨度、技術跨度以及企業自身發展三個方面詳細回顧了我國帶電作業的發展情況以及取得的輝煌成就。 2100433B
請問電氣作業的拆除分不分帶電作業和不帶電作業,沒有找到相關規范說明
不分的
這個應該根據實際發生去計算,一般投標或控制價時需要與建設方或電力部門去溝通是否考慮計算結算時是需要按實際的資料去計算的
答;不增加費用。
格式:pdf
大小:226KB
頁數: 9頁
評分: 4.6
水泥制品業60年發展現狀,包含水泥制品產量,新產品開發,專用模具制造,技術引進與自主研制,生產工藝,專用設備,標準化工作,等都已論述。存在問題也指出了。對于未來的狀況進行了描繪。
格式:pdf
大小:226KB
頁數: 6頁
評分: 4.3
1 高壓配電網帶電作業前景 摘要 隨著我國經濟建設的不斷發展,提高供電可靠性已成為當前電力部門的一項重 要任務,這就要求我們必須大力開展帶電作業檢修和維護工作,以提高供電可靠性。 關鍵詞 高壓電網 帶電作業 發展方向 保證連續不斷供電, 是國民經濟各部門對電力的基本要求。 隨著 我國經濟建設的不斷發展, 城市供電可靠率已成為供電單位重點考核 指標,提高供電可靠性已成為當前電力部門的一項重要任務, 即使是 在配電線路設備上進行維修等而中斷供電也變得不允許, 這就要求我 們必須大力開展帶電作業檢修和維護工作,以提高供電可靠性。 一、帶電作業的經濟效益 帶電作業所創造的經濟效益包括可計算和難以計算的兩部分。 可 計算部分可歸結為直接效益和社會效益兩種形式。 直接效益系電力部 門獲得部分;社會效益是由于多供電給廠礦企業, 使廠家和地方財政 多得到的效益。 難以計算的效益則體現在降低供電事故中,
《中國建設行業科技發展五十年(1949~1999)》分三部分全面回顧、總結了建國以來建設行業科技工作及取得的成就。第一部分“發展歷程”,系統總結了50年來建設行業科技工作的思路、政策規劃、重大舉措、成效、科技體制的變化、隊伍建設、發展特色和存在的問題。第二部分“技術成就”,分別回顧了建工、城建兩大領域29個學科、專業的發展狀況和技術成就。第三部分“科技群英”,重點介紹了在建設行業科技領域做出了較為突出貢獻且形成較大規模的科研、企事業單位。
參加編寫的專家、學者本著全面、客觀、準確的原則,認真調查研究,廣泛搜集資料,精心編撰,比較系統、客觀地反映了50年來建設行業科技發展歷程和重大成就,并力圖使該書具有史料性和權威性。《中國建設行業科技發展五十年(1949~1999)》為建設行業科技50年做了系統總結并為建設行業科技工作者提供了一部可資參考、借鑒的史料性工具書。
十年,這是上海飛速發展的十年,也是上海城建奮斗的十年、跨越式發展的十年! “看上海變化,話城建發展”,是因為這十年間被譽為上海城市基礎設施建設主力軍的上海城建員工, 承建成了200多項重大工程項目,從越江隧道到軌道交通,從高架立交到公路橋梁,從燃氣管道到污水治理, 都印下了城建人的汗水和足跡,記下了城建人的奉獻和智慧。 “上海城建集團,揮寫都市輝煌”的勉勵之語,激發著城建職工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奇跡和第一;
國內第一條越江觀光隧道——外灘觀光隧道
國內率先在施工中應用雙圓盾構——M8線軌道交通工程
在上海率先以BOT方式投資建設的高速公路——嘉瀏高速公路
國內第一條以BOT方式投資建設的隧道項目——寧波常洪隧道
國內最大斷面管幕法箱涵頂進工程——北虹路地道
世界第二、亞洲最大的沉管越江隧道——外環隧道
世界上第一條正式運營的雙層雙圓越江隧道——復興東路隧道
世界上最大直徑的盾構工程——上中路隧道和上海長江隧道
這十年,是上海城建經營創新、科技創新、管理創新的十年,是上海城建團結奮進、勇于開拓、追求卓越的十年。 國家和上海經濟快速發展,培育了上海城建從弱到強,由小變大,走向全國,跨入海外。
未來的上海將在“城市讓生活更美好”的愿景下變得越來越好,城建人也將在“打造城建精品, 為民造福千秋”的理念引領下,為上海加快建設“四個中心”,為國家城建事業的發展揮寫新的輝煌!2100433B
《中國機械工業回顧與展望》從機械工業發展的現狀開篇,對機械工業發展的歷史進行了回顧,為了對比和凸顯我國機械工業的進步以及取得的成就,書中回顧了從清末到民國、新中國建國之初到“文化大革命”前后、調整時期以及改革開放,各個不同時期機械工業發展的概況。《中國機械工業回顧與展望》還從發展方式和影響因素等方面總結了我國機械工業發展的經驗教訓和存在的問題。最后,以“十二五”發展的目標和環境特點對機械工業的未來發展進行了趨勢預測和展望。《中國機械工業回顧與展望》主要面向機械工業的管理干部、技術人員和一線職工群眾,以及相關專業的大專院校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