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鉛礦(lanarkite)通常條痕為白色,透明或微透明。解理平行,底軸面完全。通常很少量見于鉛礦床的氧化帶,系含鉛硫化物氧化后所形成的次生礦物,可提煉鉛。
屬于單斜晶系,晶體呈柱狀,集合體成塊狀。莫氏硬度為2~2.5,相對密度為6.4~6.8。金剛光澤,解理面呈珍珠光澤。顏色呈黃綠、淺黃或灰色。
黃鉛礦分子式為 Pb2[SO4]O,分子量為526.46,其組成為:
(1)鉛:78.71%Pb 84.79%PbO
(2)硫:6.09%S 15.21%
(3)氧:15.20%O
黃鉛礦(lanarkite)最初于1832年被發(fā)現(xiàn)于拉納克郡(Lanarkshire)的蘇格蘭縣,故以此命名。 它呈白色或淺綠色,屬于針狀單斜晶體,是方鉛礦的氧化產(chǎn)物。
黃鉛礦是含鉛的硫化物氧化后形成的一種次生礦物,一般產(chǎn)出在鉛礦床的氧化地帶,是少見的礦物。
系鉛礦床氧化帶的次生礦物,與鉛藍(lán)礬和白鉛礦共生。
鄰甲酚為無色或略帶淡紅色結(jié)晶,有苯酚氣味,有毒,有腐蝕性。熔點(diǎn)30.9℃,沸點(diǎn)190.8℃,相對密度1.0273,折射率1.5361,閃點(diǎn)81.1(閉杯),自燃點(diǎn)598.9。屬有機(jī)腐蝕物品。溶于約40...
白色或淺黃白、灰白色,有時帶淡紅色調(diào),含鐵者呈黃至褐色、棕色;陶瓷狀者大都呈雪白色。玻璃光澤。具完全解理。瓷狀者呈貝殼狀斷口。硬度4~4.5。性脆。相對密度2.9~3.1。含鐵者密度和折射率均增大。隱...
CBN通常為黑色、棕色或暗紅色晶體,為閃鋅礦結(jié)構(gòu),具有良好的導(dǎo)熱性。硬度僅次于金剛石,是一種超硬材料,常用作材料和磨料。 氮化硼具有抗化學(xué)侵蝕性質(zhì),不被無機(jī)酸和水侵蝕。在熱濃堿中硼氮鍵被斷開。1200...
晶系:單斜晶系
晶粒尺寸:a = 13.746,b = 5.6964,c = 7.066,Z = 4
晶胞體積:beta = 115.79°,V = 498.18,Den(Calc)= 7.02
軸向比:a:b:c =2.4131:1:1.2404
類型:雙軸( - )
RI值:
最大雙折射率:δ= 0.108
分散:r> v 強(qiáng)
1、電子密度:體積密度(電子密度)= 5.87 gm / cc
(注意:黃鉛礦的比重= 7.02 gm / cc。)
2、Fermion指數(shù):費(fèi)米子指數(shù)= 0.17
博森指數(shù)= 0.83
3、光電:PE(Lanarkite) = 1,446.22 barns/electron
U=PE(Lanarkite)x r(electron) = 8,485.07 barns/cc
4、放射性:GRapi =0(伽馬美國石油學(xué)院單位)
黃鉛礦不具有放射性。
X射線衍射數(shù)據(jù):
間距d 強(qiáng)度
6.37 (20)
4.43 (20)
3.34 (100)
2.963 (80)
2.958 (20)
2.87 (20)
2.85 (40)
2.05 (20) 2100433B
格式:pdf
大小:45KB
頁數(shù): 5頁
評分: 4.5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螅一 .標(biāo)識 羈 化學(xué)品中文名稱:溶劑油 袀 化學(xué)品英文名稱: Mineral solvents 蚆 危險(xiǎn)性類別:第 3.2 類低閃點(diǎn)液體 羂二 . 成分 / 組成信息 蚃 石油烴類混合物 蕿三 .健康危害 蚆 侵入途徑:吸入、食入、經(jīng)皮吸收 莃 健康危害:石腦油蒸氣可引起眼及上呼吸道刺激癥狀,如濃度過高,幾分鐘即可引起呼 吸困難、紫紺等缺氧癥狀。 肀 環(huán)境危害:該物質(zhì)對環(huán)境可能有危害,對水體應(yīng)給予特別注意。 莇 燃爆危險(xiǎn):其蒸氣與空氣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熱極易燃燒爆炸。其蒸氣比 空氣重,能在較低處擴(kuò)散到相當(dāng)遠(yuǎn)的地方,遇火源會著火回燃。 四 . 急救措施 皮膚接觸:立即脫去污染的衣著,用肥皂水和清水徹底沖洗皮膚。若有刺激感,立即就 醫(yī)。 眼睛
硫錫鉛礦的晶體為板柱狀,晶體集合在一起呈放射狀。顏色呈灰黑色調(diào)半透明,具有金屬光澤。
與閃鋅礦、毒砂、黃鐵礦、白鐵礦、錫石、圓柱錫礦、輝銻錫鉛礦、銀黃錫礦、薔薇黃錫礦、等礦物產(chǎn)在一起。2100433B
鉻鉛礦具有金剛光澤或玻璃光澤,是一種很漂亮的礦物。發(fā)育完整的晶體為長柱狀。鉻酸鉛礦物PbCrO4。其成分與鉻黃相同。鉻元素就是1797年在這種礦物中發(fā)現(xiàn)的。最美麗的品種來自塔斯馬尼亞。其他包括烏拉、巴西和美國西南部。
鉻鉛礦呈亮紫藍(lán)紅色到橙紅色,具金剛光澤、玻璃光澤,在陽光下,其色暗淡。
晶體形態(tài):晶體呈細(xì)長柱狀,通常為集合體,也成塊狀。
晶系:單斜晶系。
硬度:2.5-3。
比重:6.0。
解理:清楚柱面。
斷口:貝殼狀至參差狀斷口。
顏色:通常呈鮮艷的桔紅色,有時呈桔黃色、紅色或者黃色。
條痕:桔黃色。
透明度:半透明。
光澤:金剛光澤或玻璃光澤。
其他:易在火焰中熔化,溶于強(qiáng)酸。
磷氯鉛礦簡介
磷氯鉛礦 是由地表水(有時含磷酸)與方鉛礦和磷灰石、毒砂等原生礦物相互作用產(chǎn)物。常與白鉛礦和鉛礬、菱鋅礦、異極礦、褐鐵礦等伴生,有時還能見到方鉛礦和閃鋅礦等硫化礦物。磷氯鉛礦含有磷和氯元素,在希臘語中的意思是"模仿者"。因砷鉛礦與磷氯鉛礦很相似,于是人們認(rèn)為砷鉛礦模仿磷氯鉛礦。只是常見不同的綠色,像芹菜的綠色似的。主要用來做鉛礦石使用。
磷氯鉛礦產(chǎn)生于巖石裂隙和晶洞中的礦物晶體,一般需要幾十萬甚至上億年才可以形成,數(shù)量極少并且不可再生,因此除科學(xué)價(jià)值外,更為大自然孕育的天然藝術(shù)品。
六方雙錐晶類,標(biāo)本呈柱狀集合體,綠色,條痕白色帶黃。樹脂-金剛光澤。性脆,無解理,硬度3.5-4,相對密度6.5-7.1。量多時可作為鉛礦石,在地質(zhì)找礦上可作為找鉛礦床的標(biāo)志。
磷氯鉛礦作為鉛礦石并不重要,但若五彩繽紛和晶瑩透亮,精美多姿便成為種十分可愛的觀賞石。 1992年第38屆美國圖桑寶石礦物展委員會選擇磷氯鉛礦作為主題礦物,不少磷氯鉛礦系數(shù)10 years前采自歐美不同國家古老鉛礦區(qū),具有歷史意義,即具有紀(jì)念石的特性。深綠(草綠)色晶體較綠黃色與褐色或白色更有魅力。晶系是六方晶系,顏色為多樣,從深綠和黃綠、綠黃、檸檬黃、褐、灰白到白色均有,含Cr2O3少數(shù)晶體呈鮮紅或桔紅色,透明度為半透明至不透明,光澤是油脂-金剛,條痕為白色,或者略帶各種顏色,硬度為3.5~4.0,形態(tài)是常呈短的六方柱、六方雙錐,晶頭一般呈凹入面,比重是7.04~7.24。
產(chǎn)地有美國愛達(dá)荷州和德國埃姆斯地區(qū)與英國坎布蘭、墨西哥齊瓦瓦及札卡特卡斯以及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俄羅斯烏拉爾、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美國賓西法尼亞和亞里桑那、西班牙,西南非洲以及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