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苗是種植前的重要準備工作,苗的好壞將直接影響到紅花槭今后的成活率。高度、冠幅、胸徑、樹形等,保證樹陣整齊圍合的景觀效果。在此基礎上,對每一株苗木還要做整體細致的觀察,包括葉片、枝干的完整性,長勢是否良好,根系是否發達,特別是在選定苗木后要對苗木實施斷根(在移栽前一兩年,對此苗木每年適當切斷其部分根系,讓其逐漸適應少量根系吸收養分的條件,以避免移栽時突然的斷根致使植株不適應,提高苗木的成活率)。所以,選苗應該有提前預案,提早做好。紅花槭選苗時還要特別注意病蟲害的問題,紅花槭十分容易遭受天牛幼蟲的危害,且都危害植株的基部或主干。所以在選苗時苗木如是用草繩捆扎的,一定要拆除草繩仔細觀察基部或主干是否有天牛幼蟲蛀干情況,如有,此苗切不可選。另外,由于紅花槭是秋季色葉樹種,為了確保所選苗木品種的紅色度,還應在深秋葉紅時去苗圃觀察紅葉情況,以保證今后良好的景觀效果。
紅花槭屬落葉喬木,所以一般在其冬季休眠期種植較易存活。定植時,要用少量表土在樹坑中央堆成小丘狀,以利于根系舒展。再將苗木(觀賞面佳者朝外)放在土丘上,使樹根自然舒展,然后扶正樹苗,將余下的表土填入坑內。要邊填邊踩邊扶正。并在種植過程中將樹苗稍稍上提幾次,使土壤與根系密切接觸。根系周圍的土要求是熟土。最后將底土培堆于表面,并在定植坑周圍做成土堰,以利于澆水。栽植深度不宜過深,以保證澆完水土壤下沉后,地面與根頸平齊。為提高成活率,種植時需進行重修剪,一般要剪去苗木葉量的1/3~1/2左右,減少蒸騰作用和養分消耗。種植土壤需選擇弱酸的疏松壤土,切忌堿性板結。
施肥是為了保證紅花槭的良好色葉性狀、體現精細化養護的重要措施。紅花槭屬喜肥性樹種,一年間大約需施肥6次。作為色葉樹種,紅花槭對肥料的需求大、要求高,單一的復合肥無法滿足需要,而動物肥中含大量的錳、鎂、鈣、鐵等微量元素,能滿足色葉樹的生長需要。首先,冬末春初可先施一次菜籽餅肥作為基肥。4月落花后,施用硫酸亞鐵加復合肥;而后幾個月中除7、8、9月外,每月追加復合肥。晚秋時節可將有機肥施于紅花槭的根部,用量為每棵樹施復合肥百克左右,動物肥千克左右。無論是施基肥還是施追肥,都應采取穴施的方法,即在泥球樹穴四周挖一條深約10~15厘米左右的環形溝將肥料施入。此法既簡便,又利于根系吸收,以后隨著樹的生長,施肥的環形溝直徑和深度也應隨之增加。經過對紅花槭兩年多的觀察后發現,采取上述施肥方法后秋季紅花槭葉片轉紅時鮮艷明亮、維持時間長、落葉也較晚。
紅花槭的病蟲害防治原則同樣是預防為主、防治結合。要根據各種病蟲害發生的時期,多巡查多觀察,掌握病蟲害發生的基本規律,采取科學有效的防治措施。紅花槭主要危害為蟲害,而天牛危害是最為主要也是最致命的。
①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的成蟲羽化高峰期,噴灑綠色威雷藥劑,避免天牛對枝干、葉的啃食,確保景觀效果,同時減少成蟲交配和產卵的數量。
②利用天牛清晨喜歡在枝頭吸食露水的習性,夏季羽化高峰期的清晨可搖晃樹干捕殺落地天牛。
③利用天牛產卵期,可在紅花槭主干基部30厘米處包扎浸泡過樂氰藥液的草繩,驅趕產卵成蟲。
④在天牛產卵期后的8~11月加強巡查,發現樹皮上有“人”或“T”字缺口或有咖啡色蟲糞外溢現象,要及時清除糞便,挖開缺口,用鋼絲勾出幼蟲,并注射50倍樂氰藥液封住洞口熏蒸殺蟲。
松土、除草、澆水和修剪作為園林養護的基本手段同樣是紅花槭養護的重要保障。紅花槭根系分布淺,因此在樹周圍特別是根系分布范圍內,切忌踏實土壤。踐踏會使樹勢衰弱,壽命縮短。松土時切忌用園林工具大力進行,只需用小工具在樹穴上松4~5厘米深即可,以防切斷毛細根。松土要在雨后或澆水后定期進行,才能保持土壤良好的排水透氣性,利于根系生長從而更好地吸收養分。生長過程中雜草會與紅花槭爭奪水分、養分,也會影響綠地景觀,所以及時清除雜草也是紅花槭養護的重要工作。紅花槭對水分的要求不是很高,特別是成活后,除夏季外基本每周澆水2次即可。因為紅花槭根系分布在泥球表層,澆水要小水慢澆,不要直接淋在泥球上,而應讓水順著樹干慢慢流下后滲入土壤。紅花槭樹形優美、枝條分明,無過多萌蘗枝葉,修剪只需在每年花后適當修去徒長枝、病蟲枝和下垂枝等即可。
園林綠化、觀賞。
樹全年顏色豐富,灰色樹皮,春天花和果實非常漂亮,秋天葉子呈亮紅和黃色。在空曠的地方生長茂盛。在公園或寬廣的街作為很吸引人的風景觀賞樹種而種植,樹陰比其他槭樹稀一些。上海和北京植物園已引種栽培多年,表現較好。
淺根性,部分根扎根淺。在石灰質土壤里易得萎黃病。能適應大量氣候和土壤條件,但是要求酸性土壤。能容忍半陰的環境。
一般11月中旬開始葉色漸變成黃綠,在連續五天左右5℃以下低溫刺激后葉色開始變紅。早晚溫差越大,葉色越紅。11月下旬進入最佳觀葉期。紅葉期20~30天左右。
處理:種子對其大小與性狀進行測定,然后將果皮搓去對品質進行測定。利用混砂進行處理,層積催芽,即按照濕沙與3:1的比例進行混合,置于通氣、濕潤、低溫的環境中越冬。 &nbs...
紅參果別名:火蜜果、紅蜜果、紅香果等,為多年生藤本植物,雌雄異株,蔓長3-5米。原產地南美洲及印度,其奇特在于果形似梨非梨,似桃非桃,非常美觀,成熟的果實不會裂果和落果,風味純正,味道獨特,口感極佳,...
選擇沙壤土地塊,早春結合耕翻畝施農家肥2~3噸,尿素15公斤,磷肥20公斤。 適時早插,合理密植:4月中旬是幼苗插植適期,此時常年早春氣溫回暖基本穩定,栽秧適期是晚霜結束后10厘米地溫達15℃以上時即...
紅槭又名紅花槭,是槭樹科、槭屬落葉喬木,原產于美國東海岸。
高可達18-27M,胸徑60CM,樹型直立,呈圓形,葉對生,茂密,秋葉亮紅色,極為絢麗。紅花槭的葉片茂密且獨特,在3~4月份展葉前還會開出滿樹紅色的芳香小花,頗具觀賞性、風景獨特,是優良的色葉樹種。
紅花槭主要生長性狀紅花槭樹形直立挺拔、葉紅花艷,一般在移栽后第一年長勢不理想,葉片相對較小,葉片不紅、花色不艷。但3年后適應了環境、恢復長勢后,葉片會迅速增大。
格式:pdf
大小:3.4MB
頁數: 11頁
評分: 4.8
紅葉石楠栽培技術 紅葉石楠就是薔薇科石楠 ,屬雜交種得統稱 ,為常綠小喬木 ,因其新 梢與嫩葉鮮紅而得名。春秋兩季,紅葉石楠得新梢與嫩葉火紅 ,色彩 艷麗持久 ,極具生機。在夏季高溫時節 ,葉片轉為亮綠色 ,在炎炎夏日中 帶來清新涼爽之感覺。紅葉石楠生長速度快 ,且萌芽性強 ,耐修剪 ,可根 據園林需要栽培成不同得樹形 ,在園林綠化上用途廣泛。一至二年生 得紅葉石楠可修剪成矮小灌木 ,在園林綠地中作為地被植物片植,或 與其她彩葉植物組合成各種圖案 ;也可培育成獨干不明顯、叢生形得 小喬木 ,群植成大型綠籬或幕墻 ,在居住區、廠區綠地、街道或公路 綠 化隔離帶應用 ,當樹籬或幕墻一片火紅之際 ,非常艷麗 ,極具生機盎然 之美 ;紅葉石楠 還可培育成獨 干、球形樹冠 得喬木 ,在綠地 中孤植,或作 行道樹,或盆 栽后在門廊及室內布置。 一、形態特征 紅葉石楠屬薔薇科 ,就是屬常綠灌木或小喬木,
格式:pdf
大小:3.4MB
頁數: 2頁
評分: 4.7
觀紅花繼木的種植技術 紅花繼木是春季觀花觀葉植物。紅花繼木枝繁葉茂,樹態多姿, 木質柔韌,耐修剪蟠扎,是制作樹樁分景的好材料。地植亦顯婀 娜多姿,是美化公園、庭院、道路的名貴觀賞樹種。接下來我們 就來了解一下紅花繼木的種植技術吧。 紅花繼木的形態特征 常綠灌木或小喬木。嫩枝被暗紅色星狀毛。葉互生 ,革質 , 卵 形 ,全緣 ,嫩葉淡紅色 ,越冬老狀或短穗狀花序 ,花瓣 4枚 ,淡紫紅色 , 帶狀線形。蒴果木質 , 倒卵圓形 ;種子長卵形 ,黑色 ,光亮。花期 4-5 月份 (個別植株夏、秋兩季亦能開花 ), 果期 9-10 月。聚傘花序頂 生或腋生 ,花 5 瓣 , 花朵直徑 1.5—6.6cm, 雄蕊極多數 , 花期 4—7 月 ;蒴果寬卵珠形 ,種子長圓柱形 , 果熟期 9—10月,內含多數橢圓 形黑色小堅果。長江流域花期為 5月中旬至 9 月 ,果期 7-10 月。 紅花繼木為灌木,
本種在各國早已引種栽培,變種和變型很多,其中有紅槭(變型)forma atropurpureum (Van Houtte) Schwerim和羽毛槭 (變種)var. dissectum (Thunb.) K. Koch均在我國東南沿海各省庭一園中已經廣泛栽培
小雞爪槭(變種)(植物分類學報) 簔衣槭(江蘇南部種子植物手冊)
該變種較之原種區別在于本變種的葉較小,直徑約4厘米,常很深地7裂,裂片狹窄,邊緣具銳尖的重鋸齒,小堅果卵圓形,具短小的翅。產山東、江蘇、浙江、福建、江西、湖南等省。分布于日本。模式標本采自日本。
該種在各國早已引種栽培,變種和變型很多,其中有紅槭(變型)和羽毛槭(變種)均在中國東南沿海各省庭一園中已經廣泛栽培。
雞爪槭的變種很多,常見的有:
紅楓(cv.atropurpureum)又名紅槭,紫紅雞爪槭。葉深裂幾達葉片基部,裂片長圓狀披針形,葉紅色或紫紅色。
細葉雞爪槭(cv.dissectum)又名羽毛楓、羽毛槭、塔楓。葉掌狀深裂達基部,為七至十一裂,裂片又羽狀分裂,具細尖齒。樹冠開展,枝略下垂。
深紅細葉雞爪槭(cv.ornatum)又名紅細葉雞爪槭、紅羽毛楓。外形同細葉雞爪槭,但葉片呈紫紅色。210043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