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 合同節水管理 [2]? | 外文名 | Water Saving Management Contract [3]? |
---|---|---|---|
參考資料 | 合同能源管理(參考資料) |
一是落實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實行水資源消耗總量和強度雙控行動,推行合同節水管理,開展水效領跑者引領行動,全面建設節水型社會。落實好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強化江河湖泊和城鄉水環境治理。
二是進一步落實節水優先方針,推進水生態文明建設。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落實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實行水資源消耗總量和強度雙控行動,推行合同節水管理,開展水效領跑者引領行動,全面建設節水型社會。
“合同節水管理”是指“募集社會資本 集成先進適用節水技術 對目標項目進行節水技術改造 建立長效節水管理機制 分享節水效益”的新型市場化節水商業模式。其實質是募集資本,先期投入節水改造,用獲得的節水效益支付節水改造全部成本,分享節水效益,實現多方共贏,促進水資源節約保護。
三是推行合同節水管理。培育一批專業化節水管理服務企業,推動企業與用戶以契約形式約定節水、治污、非常規水源利用等目標,并向用戶提供節水技術改造、節水產品和項目融資、運營管理維護等專業化服務,實現利益共享,促進節水減排,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率和效益。
陳雷強調,“十三五”時期,要著力抓好九項重點工作。一要落實雙控行動,全面建設節水型社會。加快推進江河水量分配,強化規劃和建設項目水資源論證,全面推進農業、工業、服務業和城鎮生活節水,大力實施雨洪資源利用、再生水利用、海水淡化工程,推行合同節水管理,開展水效領跑者引領行動。
合同節水管理,是節水服務運營商通過合同管理方式,募集社會資本,集成先進適用的節水技術,對指定項目進行節水技術改造,建立長效節水管理機制,用獲得的節水效益支付技術改造全部成本,分享節水效益的新型市場化模式。
合同節水管理,是指節水服務運營商通過與用水戶簽訂合同的管理方式,引入社會資本,集成運用先進適用節水技術,對特定項目進行節水技術改造,建立長效節水管理機制,分享節水效益的新型市場化商業模式。
水利部綜合事業局在2014年初,率先研究提出了“合同節水管理”(Water Saving Management Contract)這一新的節水理論,創造性總結出“募集社會資本 集成先進適用節水技術 對目標項目進行節水技術改造 建立長效節水管理機制 分享節水效益”的新型市場化商業模式。其實質是募集資本,先期投入節水改造,用獲得的節水效益支付節水改造全部成本,分享節水效益,實現多方共贏,實現可觀的生態、經濟、社會綜合效益。 2100433B
合肥節水管理盡在安徽君源節能節水
一點兒都不矛盾。 結算時中標價時固定的合同價,不作調整,這是第(2)的含義;可調整的內容是合同價所包含的內容以外的增減量,這就是第(3)的內涵。
合同是不矛盾,,是只做變更增減。
格式:pdf
大小:8KB
頁數: 5頁
評分: 4.7
節約管理制度 為加強能源管理,響應公司號召,節約用水用電,節省成本 費用,現結合實際,特制定本制度。 第一章 節電管理 第一條 不使用電源時,要及時關閉電源。離開辦公室時,要 進行必要檢查,冬季嚴禁使用暖霸等高耗電器設備。凡由此引發 事故的,將追究當事人和有關責任人的責任。 第二條 及時關閉電腦、打印機、復印機、飲水機、熱水器及 其它用電設備,不長時間讓用電設備處于待機狀態,消耗能源。 第三條 白天辦公,非光照不足時,盡量不開燈,開燈時應隨 時調整照明亮度,工作人員少時和夜間加班時盡量做到少開燈。 第四條 開展“綠色照明”活動,優化照明系統設計,合理改 造電路控制方式;大力推廣無極燈、LED節能燈等先進照明技 術。 第五條 逐步更新淘汰落后的、高耗能的計算機、打印機等用 電設備。 第六條 充分利用先進技術,進行必要的節能改造,最大限度 的節約用電。 第七條 嚴禁私接電爐和其他大功率用電設備
格式:pdf
大小:8KB
頁數: 10頁
評分: 4.4
- 3 - 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 節能節水管理辦法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加強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 (以下簡稱集團公 司)節能節水工作,提高能源和水資源的利用效率, 加快資源節 約型企業建設,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節約能源法》、 《國務院 關于加強節能工作的決定》 等法律法規和集團公司有關規定, 制 定本辦法。 第二條 本辦法適用于集團公司及其全資子公司、 直屬企事 業單位(以下統稱所屬企業)的節能節水工作。 集團公司及所屬企業控(參)股公司的節能節水工作,參照 本辦法執行。 第三條 本辦法所稱節能節水, 是指集團公司及所屬企業通 過加強用能用水管理,采取各種措施, 有效、合理利用能源和水 資源,從而提高能源和水資源的利用效率的全部活動。 第四條 集團公司節能節水工作實行統一領導、分級管理、 分工負責體制。 第五條 集團公司節能節水工作的主要任務是: 貫徹執行國 家有關節能節水的法
關于推行合同節水管理促進節水服務產業發展的意見
發改環資[2016]1629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發展改革委、水利廳(水利局)、國家稅務局、地方稅務局:
合同節水管理是指節水服務企業與用水戶以合同形式,為用水戶募集資本、集成先進技術,提供節水改造和管理等服務,以分享節水效益方式收回投資、獲取收益的節水服務機制。推行合同節水管理,有利于降低用水戶節水改造風險,提高節水積極性;有利于促進節水服務產業發展,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有利于節水減污,提高用水效率,推動綠色發展。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中關于推行合同節水管理的要求,現提出以下意見:
一、總體要求
牢固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堅持節水優先、兩手發力,以節水減污、提高用水效率為核心,加強政府引導和政策支持,促進節水服務產業發展,加快節水型社會建設。
(一)基本原則
堅持市場主導。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決定作用,鼓勵社會資本參與,發展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節水服務市場。
堅持政策引導。落實水資源消耗總量和強度雙控行動,完善約束和激勵政策,營造良好的政策和市場環境,培育發展節水服務產業。
堅持創新驅動。以科技創新和商業模式創新為支撐,推動節水技術成果轉化與推廣應用,促進節水服務企業提高服務能力,改善服務質量。
堅持自律發展。完善節水服務企業信用體系,強化社會監督與行業自律,促進節水服務產業健康有序發展。
(二)發展目標
到2020年,合同節水管理成為公共機構、企業等用水戶實施節水改造的重要方式之一,培育一批具有專業技術、融資能力強的節水服務企業,一大批先進適用的節水技術、工藝、裝備和產品得到推廣應用,形成科學有效的合同節水管理政策制度體系,節水服務市場競爭有序,發展環境進一步優化,用水效率和效益逐步提高,節水服務產業快速健康發展。
二、重點領域和典型模式
(一)重點領域
公共機構。切實發揮政府機關、學校、醫院等公共機構在節水領域的表率作用,采用合同節水管理模式,對省級以上政府機關、省屬事業單位、學校、醫院等公共機構進行節水改造,加快建設節水型單位;嚴重缺水的京津冀地區,市縣級以上政府機關要加快推進節水改造。
公共建筑。推進寫字樓、商場、文教衛體、機場車站等公共建筑的節水改造,引導項目業主或物業管理單位與節水服務企業簽訂節水服務合同,推行合同節水管理。
高耗水工業。在高耗水工業中廣泛開展水平衡測試和用水效率評估,對節水減污潛力大的重點行業和工業園區、企業,大力推行合同節水管理,推動工業清潔高效用水,大幅提高工業用水循環利用率。
高耗水服務業。結合開展違規取用水、偷采地下水整治專項行動,在高爾夫球場、洗車、洗浴、人工造雪滑雪場、餐飲娛樂、賓館等耗水量大、水價較高的服務企業,積極推行合同節水管理,開展節水改造。
其他領域。在高效節水灌溉、供水管網漏損控制和水環境治理等項目中,以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政府購買服務等方式,積極推行合同節水管理。
(二)典型模式
節水效益分享型。節水服務企業和用水戶按照合同約定的節水目標和分成比例收回投資成本、分享節水效益的模式。
節水效果保證型。節水服務企業與用水戶簽訂節水效果保證合同,達到約定節水效果的,用水戶支付節水改造費用,未達到約定節水效果的,由節水服務企業按合同對用水戶進行補償。
用水費用托管型。用水戶委托節水服務企業進行供用水系統的運行管理和節水改造,并按照合同約定支付用水托管費用。
在推廣合同節水管理典型模式基礎上,鼓勵節水服務企業與用水戶創新發展合同節水管理商業模式。
三、加快推進制度創新
(一)強化節水監管制度
落實水資源消耗總量和強度雙控制度,完善節水的法律法規體系,把節水的相關制度要求納入法制化軌道。制(修)訂完善取水許可、水資源有償使用、水效標識管理、節水產品認證等方面的規章制度,落實節水要求。健全并嚴格落實責任和考核制度,把節水作為約束性指標納入政績考核。加強節水執法檢查,嚴厲查處違法取用水行為。依據法規和制度,優化有利于節水的政策和市場環境。
(二)完善水價和水權制度
加快價格改革。全面實行城鎮居民階梯水價、非居民用水超計劃超定額累進加價制度。穩步推進農業水價綜合改革,建立健全合理反映供水成本、有利于節水和農田水利體制機制創新、與投融資體制相適應的農業水價形成機制。建立完善水權交易市場。因地制宜探索地區間、行業間、用水戶間等多種形式的水權交易,鼓勵和引導水權交易在規范的交易平臺實施。完善水權制度體系,落實水權交易管理辦法。鼓勵通過合同節水管理方式取得的節水量參與水權交易,獲取節水效益。
(三)加強行業自律機制建設
加強節水服務企業信用體系建設,建立相關市場主體信用記錄,納入全國信用信息共享平臺。探索對嚴重失信主體實施跨部門聯合懲戒,對誠實守信主體實施聯合激勵,引導節水服務市場主體加強自律,制定節水服務行業公約,建立完善行業自律機制,不斷提高節水服務行業整體水平。鼓勵龍頭企業、設備供應商、投資機構、科研院所成立節水服務產業聯盟,支持聯盟成員實現信息互通、優勢互補。
(四)健全標準和計量體系
建立合同節水管理技術標準體系,為合同節水管理提供較完備的相關技術標準和規范性文件。加強用水計量管理,完善用水計量監控體系,加強農業、工業等取水計量設施建設,督促供水單位和用水戶按規定配備節水計量器具,積極開展用水計量技術服務。依托現有的國家和社會檢測、認證資源,提升節水技術產品檢測能力。建立節水量第三方評估機制,確保節水效果可監測、可報告、可核查,明確爭議解決方式。
四、培育發展節水服務市場
(一)培育壯大節水服務企業
鼓勵具有節水技術優勢的專業化公司與社會資本組建具有較強競爭力的節水服務企業,鼓勵節水服務企業優化要素資源配置,加強商業和運營模式創新,不斷提高綜合實力和市場競爭力。充分發揮水務等投融資平臺資金、技術和管理優勢,培育發展具有競爭力的龍頭企業,形成龍頭企業 大量專業化技術服務企業的良性發展格局。
(二)創新技術集成與推廣應用
及時制定和發布國家鼓勵和淘汰的用水工藝、技術、產品和裝備目錄。充分發揮國家科技重大專項、科技計劃專項資金等作用,支持企業牽頭承擔節水治污科技項目等關鍵技術攻關,鼓勵發展一批由骨干企業主導、產學研用緊密結合的節水服務產業技術創新聯盟,集成推廣先進適用的節水技術、產品。充分發揮國家科技推廣服務體系的重要作用,積極開展節水技術、產品和前沿技術的評估、推薦等服務。
(三)改善融資環境
鼓勵合同節水管理項目通過發行綠色債券募資。鼓勵金融機構開展綠色信貸,探索運用互聯網 供應鏈金融方式,加大對合同節水管理項目的信貸資金支持。有效發揮開發性和政策性金融的引導作用,積極為符合條件的合同節水管理項目提供信貸支持。鼓勵金融資本、民間資本、創業與私募股權基金等設立節水服務產業投資基金,各級政府投融資平臺可通過認購基金股份等方式予以支持。合同節水管理項目要充分利用政府性融資擔保體系,建立政銀擔三方參與的合作模式。
(四)加強財稅政策支持
符合條件的合同節水管理項目,可按相關政策享受稅收優惠。研究鼓勵合同節水管理發展的稅收支持政策,完善相關會計制度。各地、各有關部門要利用現有資金渠道和政策手段,對實施合同節水管理的項目予以支持。鼓勵有條件的地方,通過加強政策引導,推動高耗水工業、服務業和城鎮用水開展節水治污技術改造,培育節水服務產業。
(五)組織試點示范
利用5年左右時間,重點在公共機構、公共建筑、高耗水工業和服務業、公共水域水環境治理、經濟作物高效節水灌溉等領域,分類建成一批合同節水管理試點示范工程。生態文明先行示范區、節水型社會試點示范地區、節水型城市等應當積極推行合同節水管理,形成示范帶頭效應。及時總結經驗,廣泛宣傳推行合同節水管理的重要意義和明顯成效,提高全社會對合同節水管理的認知度和認同感,促進節水服務產業發展壯大。
五、組織實施
國家發展改革委、水利部統籌組織合同節水管理工作,制定并完善相關制度、標準和規范,積極開展試點示范,及時總結模式經驗。地方各級發展改革部門、水行政主管部門、稅務主管部門根據本意見要求,加強協調配合,落實工作責任,扎實開展工作,確保各項任務措施落到實處,務求盡快取得實效,形成合力,促進節水服務產業持續快速發展。
國家發展改革委
水 利 部
稅 務 總 局
2016年7月27日
新華社上海5月13日電(記者李榮)上海正以“智慧節水+合同節水”的創新方式,進一步推進節水型社會的建設。這是13日舉行的2018年上海“全國城市節約用水宣傳周”開幕式上透露的信息。
上海市水務局局長白廷輝說,2017年,上海全市萬元GDP用水量為25立方米,比2016年下降10.7%;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為42立方米,比2016年下降17.6%。
據了解,智慧水務是通過傳感器、網絡和移動系統與水務信息系統的結合,構建成全方位的智能水務管理系統,借勢“互聯網+”,支持水務企業高效利用能源資源,實現可持續發展。
上海自2011年起開展對大用水戶的實時監管試點,經過7年建設,目前已完成207家用水單位、322個水表的實施監管點建設,實現對供水企業和用水戶在水量上的雙向監管,通過對數據定期分析,可以及時發現用水單位用水異常及供水企業表計誤差等現象。用水單位接到水務主管部門的用水異常通知后,可自行排查漏水點進行修復,也可委托專業查漏公司進行再次查漏和修復,達到良好的節水效果。
在此基礎上,上海嘗試推進合同節水管理試點,提高企業節水積極性。目前,上海重點在電子芯片、生物醫藥、食品飲料等高耗水行業推進合同節水。節水服務企業與用水戶以合同形式,為用水戶募集資本、集成先進技術,提供節水改造和管理等服務,以分享節水效益方式收回投資、獲取收益。這種新型節水服務機制,有利于降低用水戶節水改造風險,提高用水效率。
作者:李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