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叔巖,1933年出生于江蘇啟東1950年12月參加軍事干校曾入朝參戰(zhàn),1960年轉業(yè)后在玉門、江蘇等油田工作至退休。系高級政工師,石油史研究愛好者。是《中國石油工業(yè)發(fā)展史》第二卷、《江蘇省志·石油工業(yè)志》等書的撰稿人之一;紀錄片《創(chuàng)業(yè)艱難百戰(zhàn)多—中國石油工業(yè)的崛起》的編劇之一:《艱難創(chuàng)業(yè)》一書的編者之一;《玉門油礦史》一書的作者,并已發(fā)表石油史論文10多篇。
本書系統(tǒng)地闡述了黃土塬地震勘探的野外采集、資料處理和綜合解釋技術。作者將大量實踐與理論融會貫通,通過對黃土塬地區(qū)成功勘探實例的剖析,歸納出黃土塬地震勘探的有效方法。可供從事石油地球物理勘探的科研技術人員參考。
作者:閻世信呂其鵬
ISBN:10位[7502136738]13位[9787502136734]
出版社:石油工業(yè)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2-03
定價:¥38.00元
徐韋華,在臺灣很有影響力的著名拼布作家,從事拼布材料包設計多年,經驗非常豐富。
將光標置于論文作者名字后,在“插入/引用/腳注和尾注/自定義標記”中,輸入“作者簡介”四字,點“插入”,在頁尾輸入介紹內容即可。
使用注釋功能(腳注)。在word中除了給注釋加上數(shù)字序號之外,還能根據(jù)需要自己定義序號的格式,只需要把注釋的序號設置成一個空字符,就能實現(xiàn)“不帶序號的作者簡介”功能了。具體方法如下:1.將光標定位于作...
1緒論
1.1黃土源地震勘探的意義
1.2黃土源地震勘探的歷程
1.3黃土源地震勘探的特點
2黃土源地展勘探資料采集技術
2.1黃土源溝梁區(qū)彎線高分辨率地震勘探采集技術
…… 2100433B
格式:pdf
大小:98KB
頁數(shù): 1頁
評分: 4.4
隨著中國經濟的發(fā)展,城市建設已成為當今最主要的主題之一。但如今城市工程建設發(fā)生城市斷裂的情況很頻繁,而城市斷裂是危及城市建設的最主要原因之一。本文所介紹的淺層地震勘探反射波法可以有效的針對城市斷裂帶做出檢測,而且在巖土工程勘察階段發(fā)揮重要的作用。通過研究北京地區(qū)的工程實例作為主要的方式,運用淺層地震勘探反射波法來勘探地下的城市斷裂,估算斷裂對城市工程的影響,罪后制定出一套科學的應對措施。
格式:pdf
大小:98KB
頁數(shù): 3頁
評分: 4.5
三維地震勘探技術作為現(xiàn)階段應用最普遍的井下地質勘探方法之一,對礦井生產安全、高效進行有重要的指導意義。以地震勘探技術在礦山地質中的應用為研究對象,簡要介紹三維地震勘探技術,結合具體工程實例,論述其具體應用,實踐結果表明三維地震勘探技術對井下地質狀況有極佳的勘探效果,值得大力推廣與普及。
黃土塬地震勘探難點主要包括:(1)巨厚的黃土形成的低降速層隨著沖溝切割劇烈變化產生的靜校正問題;(2)在干燥疏松的黃土層中激發(fā)地震波,其能量衰減迅速,尤其是高頻成分損失嚴重,下傳能量微弱,大部分能量在近地表形成強烈的干擾波;(3)巨厚的黃土層對反射上來的有效能量也有強烈的吸收作用,使得地震記錄的信噪比極低;(4)鑒于上述地表條件,人們不得不沿溝部署彎線排列,從而使得一些在其他地區(qū)應用比較成功的地震勘探技術難以在該地區(qū)發(fā)揮作用。
中國的黃土塬地震勘探工作原先主要集中在陜北地區(qū)。實際上,中國的西部地區(qū)黃土塬分布非常廣泛,如塔里木盆地的葉城地區(qū)和甘肅的民和盆地均有黃土塬分布。由于黃土塬的形成是一個非常復雜的地質演化過程,各地都有自己的特點和難點。因此在不同黃土塬地區(qū)開展地震勘探工作有不同的地質特點和難點,黃土塬地震勘探技術攻關任務任重道遠。 2100433B
馮西會、馬麗、高陽、王中鋒、唐建益編著的《黃土塬煤礦采區(qū)三維地震勘探技術》介紹了黃土塬煤礦采區(qū)三維地震勘探現(xiàn)狀和勘探技術的研究進展,內容包括黃土塬煤礦采區(qū)三維地震數(shù)據(jù)采集、處理和精細解釋方法,從應用角度結合實例討論了該技術在解決黃土塬區(qū)煤礦開采中各領域不同地質問題的應用效果。
本書的實用性較強,對從事煤炭地震勘探的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也可供煤礦地質、采礦等有關院校師生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