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肉大捧一进一出视频来了,肉嫁高柳1~4动漫在线观看,四虎影院176,波多野42部无码喷潮

合同責任的性質這一問題,學術界、司法界素有爭議,主要有三種意見:一種意見認為,合同責任是屬于補償性質,在于補償債權人利益受損而為之救濟,即因受損方的違約行為而約債權人造成的實際損失,債權人因此而獲取的救濟。第二種意見認為,合同責任是違約行為的一種法律制裁,具有懲罰性,懲罰金可高于受損方實際損失。這是從違約方角度來說,認為責任本身就是一種制裁。

第三種意見認為,合同責任既具有補償性,又具有懲罰性,但以補償性為主。第三種意見,其理由如下:首先,從合同責任的立法目的看,是為了維護合同的嚴肅性和維護市場經濟秩序。違約行為的發生一般都以一定程度的損害事實為顯形特征,這種損害是發生在違約方和守約方之間的,并且同違約方的違約行為有關聯。根據報應學說,就必須找到守約方和違約方之間的利益沖突平衡點,給予守約方權利救濟,補償其損失。同時,給予違約方懲罰,以實現社會法的公平價值。

其次,從合同責任的內在要求看,主要側重于賦予債權人利益的權利救濟,彌補其受到的損失。這種損失中應該包括一些不能夠精確計算的部分,在某種意義上講,這一部分是帶有對違約方的懲罰性質,而可計算的部分屬于補償性質。

再次,從合同當事人意思表示看,雙方訂立合同時,都希望從合同中獲得期待利益,并因此產生了依賴關系。基于這種原因,雙方自愿設定一些保證條款以促成合同實現,一旦發生違約行為,守約方將理所當然取得補償損失的請求權利,而違約方則承擔處罰。這種當事人之間權利的取得和義務的設定都基于雙方自愿,只要不違背法律規定,公抶良俗,法律是應該支持的。

最后,從合同責任的社會效果來看,應該支持其積極地有利于社會發展的方面。如果將合同責任只限于補償性,一旦發生糾紛訴至法院或仲裁機關,將必須花很多時間去弄清一些細小問題,或者查清的確很難查清的隱形損失,這樣將浪費不必要的人力物力,對社會資源則無益是種浪費,而且也加大了司法機關的工作負荷量。不如根據當事人合同約定及時做出裁決,只有當違約金過高或不合理的情況下,法院可予以變更,這樣有利于糾紛的解決,也可減少舉證、質證的麻煩,符合訴訟經濟原則。

合同責任造價信息

市場價 信息價 詢價
材料名稱 規格/型號 市場價
(除稅)
工程建議價
(除稅)
行情 品牌 單位 稅率 供應商 報價日期
PVC責任 品種:標志牌;規格:0.45×0.3m; 查看價格 查看價格

希爾瑞

13% 西安希爾瑞廣告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崗位責任牌A 0.5×0.8(豎式)材質:黑胡桃木 查看價格 查看價格

藝凡

13% 西安市高新區藝凡廣告裝飾部
提示標志(消防責任牌) 規格:150mm×200mm; 查看價格 查看價格

路杰

13% 云南路杰交通器材加工有限公司
崗位責任 0.4×0.6材質:黑胡桃木 查看價格 查看價格

藝凡

13% 西安市高新區藝凡廣告裝飾部
提示標志(消防責任牌) 規格:200mm×400mm; 查看價格 查看價格

路杰

13% 云南路杰交通器材加工有限公司
合同范本展示架 橡膠腳墊+1.2mm不銹鋼面板激光雕刻成型 玫瑰金色烤漆+ 5mm亞克力板雕刻 玫瑰金色烤漆+1.2mm不銹鋼折彎 深灰色烤漆+1.2mm不銹鋼折彎焊接 表面玫瑰金色烤漆 內容絲印 尺寸:420×560 查看價格 查看價格

13% 成都翔翼廣告傳媒有限公司
性質感砂巖(軟瓷) 150×300、300×600、600×600、600×1200 查看價格 查看價格

歐諾

m2 13% 福建歐諾漆科技有限公司(福建省廠商期刊)
崗位責任牌A(豎式) 0.4×0.6材質:黑胡桃木 查看價格 查看價格

藝凡

13% 西安市高新區藝凡廣告裝飾部
材料名稱 規格/型號 除稅
信息價
含稅
信息價
行情 品牌 單位 稅率 地區/時間
性質感裝飾涂料 查看價格 查看價格

kg 韶關市2019年4月信息價
性質感裝飾涂料 查看價格 查看價格

kg 韶關市2019年3月信息價
性質感裝飾涂料 查看價格 查看價格

kg 韶關市2009年11月信息價
性質感裝飾涂料 查看價格 查看價格

kg 韶關市2009年9月信息價
性質感裝飾涂料 查看價格 查看價格

kg 韶關市2008年6月信息價
性質感裝飾涂料 查看價格 查看價格

kg 韶關市2008年3月信息價
性質感裝飾涂料 查看價格 查看價格

kg 韶關市2007年10月信息價
性質感裝飾涂料 查看價格 查看價格

kg 韶關市2007年9月信息價
材料名稱 規格/需求量 報價數 最新報價
(元)
供應商 報價地區 最新報價時間
不銹鋼永久性質責任標牌 規格750mm×500mm,字體采用宋體,文字高35mm,寬35mm.|1m2 1 查看價格 東莞市南洋廣告制作有限公司 廣西  南寧市 2020-05-06
性質感涂料 性質感涂料|3800kg 5 查看價格 廣州合漆成裝飾涂料有限公司 廣東  陽江市 2022-08-30
合同展示架 1.名稱:合同展示架3.規格:1250×500×400mm4.材質要求:詳見招標圖紙5.主要配置及技術要求:符合相關的國家或行業標準,滿足設計與招標文件要求6.工作內容:包括供貨、深化設計及所有其他|2個 3 查看價格 東莞市一藝廣告裝飾有限公司 廣東   2020-04-28
責任 詳見附件|1個 1 查看價格 廣州芬奇廣告有限公司 全國   2021-03-11
責任 480×320×5mm,詳附件圖紙|5套 3 查看價格 廣州廣璟標識有限公司 廣東   2020-09-01
多樂士柔性質感涂料A196 多樂士柔性質感涂料A196|1800m2 1 查看價格 東莞市鴻銘建筑裝飾工程有限公司 廣東  深圳市 2016-12-01
專業柔性質感涂料 性質感涂料體系 A196 25kg|8687桶 4 查看價格 鄭州七美涂料工程有限公司 河南  鄭州市 2015-06-15
工程責任 詳附件|1座 2 查看價格 深圳市迪斯邁標識有限公司 全國   2022-07-27

在大陸法系,合同責任通常被稱為違約責任,是指合同當事人不履行合同義務時所依法承擔的法律責任。從此定義得知:“違約責任”是違犯合同義務的產物。同時,反映出立法者立法意圖對于違反合同義務這種行為的一種制裁,在于對違約方的違約責任的追究。以此構建的合同責任體系為:將合同義務不履行劃分為各種違約形態,以違約形態為中心,為不同的違約形態設定不同的合同責任。“責任”成為大陸法系定義合同責任物構建合同體系的基點。

而英美法系沒有使用合同責任這一概念,與之相似的概念是“違約救濟”。依美國《統一商法典》第1021條第34項對“補救”的解釋,所謂“違約救濟”是指合同一方違約后,合同另一方(受損方)通過或不通過法院而取得求助的權利。可見,在英美法系,當一方違約時,法院首先考慮的是從保護債權人(受損方)利益的角度出發,應該賦予債權人哪些救濟的權利,這是和大陸從違約方考慮如何追究違約方違約責任是不同的。而且,這些救濟的權利不會因一方違反合同義務的內容而受到影響。由此可見,英美法系更強調的是權利與責任的關系、權利與救濟的關系,從而構建的責任體系是以“違約補救”為中心,違約形態只是對各種補救手段的行使起輔助性的設定條件和范圍的條件。總之,英美法系的合同責任體系的基點是債權人的救濟權利。

中國合同法采用“違約責任”這一概念,從上面的分析比較,用“違約救濟”來代替“合同責任”是比較合理的,主要原因有三:第一,如上述分析所述,大陸法系“合同責任”概念側重于對違約方的不定評價,法律制裁也是從違約方如何被追究來設定的。而中國合同法所采用的無過錯責任則說明了合同體系已了英美“違約救濟”中的思想,已從原來的側重于對違約行為的制裁向對債權人提供充分救濟轉變。用“違約救濟”更符合合同法的發展趨勢。第二,在大陸法系中,合同責任類型和它們的構成要件都是法定的,債務人的違約行為必須符合現行法上的合同責任類型,并符合其規定的要件,否則債權人得不到救濟,這無形中限制了債權人利益的實現。而“違約救濟”這一概念具有較強的包容性和開放性,不會出現因為現行法所確認的合同責任類型而得不到救濟的情形,從而更好地保護了債權人的利益,適應了現代復雜社會日益發展的需要。第三,目前大陸法系上某些明確規定的救濟措施,如合同解除等,學術界對些頗有爭議,若用“違約救濟”來替代“合同責任”,則能減少爭議的呼聲,達到統一,促進交易游園和社會經濟的繁榮。

從此定義得知:“違約責任”是違犯合同義務的產物。同時,反映出立法者立法意圖對于違反合同義務這種行為的一種制裁,在于對違約方的違約責任的追究。以此構建的合同責任體系為:將合同義務不履行劃分為各種違約形態,以違約形態為中心,為不同的違約形態設定不同的合同責任。“責任”成為大陸法系定義合同責任物構建合同體系的基點。隨著依法治國進程的加快,人們維權意識的提高,各種各樣的合同出現在生活中,影響著的方方面面。但同時,不履行合同的事時有發生,嚴重影響了人們的生活,甚至給當事人帶來毀滅性的打擊,造成了惡劣的社會影響。合同責任的性質這一問題,學術界、司法界素有爭議。

合同責任性質常見問題

  • 合同分包性質有哪些?

    有勞務合同??等

  • 合同違約責任怎么寫

    10-1   該房屋交付時存在缺陷的,甲方應自交付之日起的____日內進行修復、逾期不修復的,甲方同意減少租金并變更有關租金條款。 10-2   因甲方未在該合...

  • 建筑工程合同屬于什么性質的合同

    建設工程項目合同類型:建設工程項目合同按項目的規模、復雜程度、項目承包方式及范圍的不同可分為不同的類型。(1)按簽約各方的關系分類 可行性研究1)項目總承包合同;2)項目分包合同; 3)轉包合同;4)...

合同責任的范圍在學術上有不同的理解。一般認為,合同責任是合同制度中的違約責任,這在《民法通則》第6章中也有完整的體現。在這一章中,立法者只規定了兩種責任形式,即民事侵權責任和違約責任,這難免對人們的思維形成一種誤導。目前,這種分法已在司法實踐和理論研究中被證明有其不妥當之處。造成合同責任范圍界定不同的主要原因在于合同概念理解的不同。

目前存在如下幾種觀點,一種觀點認為,合同概念只包括有效合同。無效合同其本身不具有合法性,是不屬于合同范疇的,因此只產生從合同有效之時到合同履行完畢這一段的責任范圍,即違約責任。

另一種觀點認為:合同不僅包括有效合同,還包括無效合同。這種觀點把合同時限延伸到合同生效前成立后,無益是大的進步。而有的學者認為:合同概念不僅包括有效合同,而且應該包括無效合同,此外,還應當包括負責的締結階段,以及合同消滅之后的后契階段。這樣,就將整個締結、成立、生效、履行以及后契約義務的履行階段都包括在內了。

本人贊同最后一種看法,主要理由為:合同始終是在誠實信用原則上建立的從人們開始訂立合同而發出要約之日起,雙方便產生了相互依賴關系,認為對方會真實地進行意思表示,誠懇的進行合同磋商,會信守自己的要約和承諾,會履行自己在合同中約定的義務。在合同訂立之日起,基于誠信原則履行合同義務,而合同生效后則當然履行合同約定中的義務,合同履行完畢后,也基于誠信原則,當事人之間還負有后契約義務,比如在一定時期內的免費保修義務等。因此,可以說從合同締約之日起到履行完畢都應該屬于合同范疇。基于以上認識,合同責任范圍應該包括:締約過失責任、預期違約責任、違約責任、后契約責任這四種形態。

合同責任締約過失責任

締約責任是種“未盡到注意”所產生的責任。這是臺灣王澤鑒先生基于產生締約責任的原因而提出的理論。這種觀點和第三種觀點犯同樣錯誤,以點蓋面,將締約責任的內涵大大縮小了。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四種觀點均不從同角度來闡述締約責任,但都或多或少欠周全。在目前這個瞬息萬變的合同社會里,一種定義必須具有廣泛的包容性和無限的擴展力,這樣才不至于被新情況弄得措手不及。因此,締約責任就是指在合同未生效的締約階段,合同一方當事人違反基于誠信原則所產生的先合同義務,給另一方當事人造成損失所應承擔的責任。

締約過失責任的產生和合同成立有密切聯系,因為合同成立標志著締約責任的開始。從本質上講,合同成立屬于意思表示范疇,只要達成合意就可以說明合同存在。它不像合同生效那樣明顯增加了法律干預成份,把當事人意志上升為法律強制意志。但也并不是說合同成立沒一點拘束力。只要雙方當事人達成合意就受拘束力,這種拘束力來源于各方的意思表示,要約人做出要約,既給自己設定了權利,也設定了義務。同樣,承諾人也受承諾的約束。總之,一旦形成含意,則發生合同成立的效力,各方都受共同意志的拘束,履行自己同意接受的義務,如果不履行該義務,則承擔締約過失責任。

合同責任預期違約責任

預期違約是首先在英美法上確立的一種違約理論。它以合同約定的履行期限屆滿為界,將合同違約分為預期違約和實際違約(即違約責任)。其含義是指:在合同有效成立后至合同約定的履行期限到來之前,當事人一方向另一方明確表示其將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當事人一方的自身行為或客觀事實默示其將不能依約履行合同義務,或者當事人一方的自身行為或客觀事實默示其將不能依約履行合同義務,引而產生的責任即為預期違約責任。依預期違約定義,將其分明示違約和默示違約。

預期違約制度為世界上一切國家的合同法律制度所認可,它的存在有其客觀必然性。這一制度與當今社會法律所追求的公正、效率、效益、安全價值目標密切相關,具有追求經濟效益的合同合理性。預期違約的構建基礎亦是誠信原則下的義務。合同雙方當事人簽約后,即使合同中沒有明文規定,合同中也顯然包含著下列條件,即一方當事人的履行是以另一方當事人能夠履行、愿意履行、準備履行或已經履行為條件的。一旦一方當事人在合同生效后,履行期屆滿前發出明示違約或默示違約,這一條件便喪失。合同雙方當事人互為履行的期待權,就被一方預期違約行為所侵害。雖然違約方這種預期違約行為引發的危險是未來的一種可能,但這種可能性頗大,如果在此階段,法律不給予債權人以權利救濟,而有等到履行期滿后再對這種違約行為進行制裁,這將對債權人以權利保護是非常不利,也有失公正。同時,在此階段采取預期違約制度,對違約方也是一種解脫。因為違約方之所以違約,也是從經濟角度考慮,如合同按期履行,履約成本將也許比違約金還要高,甚至履約后無效益還有。因此,采取預期違約制度對合同當事人都是有利無害的,而且基于誠信原則,法律也應該支持這一理論的運用。

合同責任違約責任

合同生效后,當事人的意思表示即雙方約定的義務將轉化成法律規定的義務,當事人必須像遵守法律一樣遵守合同義務,違反合同義務就是違反法律。有的學者認為這種合同義務的履行是合同之債的第一次給付義務,當合同之債不履行時,則發生合同之債的第二次給付義務,實際上就是違約責任的承擔。違約責任,亦叫實際違約責任,是指履行期屆滿,債務人不履行合同約定的義務,所應承擔的責任。這里的“不履行”既包括全部不履行,亦包括部分不履行。“約定的義務”既指主合同義務,也指從合同義務。

實際違約責任始終圍繞著“合同約定義務”展開,可以說“合同約定義務”的是否適當履行則關系著實際違約責任的是否發生。當合同生效后,雙方當事人之間就產生了合同的債權債務關系,即合同之債。合同之債包括兩方面內容:一是合同債權,二是合同債務。債權作為一種財產權利,是當債務不適當履行合同約定義務時,法律賦予債權人的一種權利救濟。合同債權作為權利的同時亦是種約定義務。而合同債務一般是包括法定和約定二種,是按照債權人的請求為一定給付的義務。嚴格意義上的合同義務,包括主給付義務和從給付義務,有的還包括附隨義務。主給付義務決定合同類型,是合同固有的、必要的,必須被履行。在雙務合同中,主給付義務構成對等給付義務,在對方未為對等給付義務前,可以拒絕履行。而從合同義務若構成違約責任,即應缺少從合同義務的不履行合同目的的實現就根本不能,債權人利益也不能獲得最大滿足。

對于違約責任的構成要件,二大法系歷來存在分歧。大陸法系傳統理論主張構成要件為四個方面,即違約行為,損害事實,違約行為與損害事實間的因果關系,違約人有過錯。而英美法系中,通常只考慮違約行為一個要件。中國目前合同法第107條規定中,確定了無過錯責任的歸責原則,可以看出在一定程度上吸收了英美法系的優點。在合同法中確立無過錯原則,即適應了市場經濟的發展,增強了當事人的責任感,也更符合公平原則要求。當雙方當事人通過自愿協商,確立合同義務,這種權利義務完全都是自己選擇的,符合意思表示自愿、真實。當違反時,就應該讓違約方承擔責任和給予守約方以救濟來懲罰,以顯示法律的強制性,同時也利于雙方當事人在合同訂立中的調試謹慎注意以避免因此帶給自身的不利承擔。

合同責任無效(被撤銷)責任

針對無效合同或被撤銷合同。無效合同是指已經訂立,但因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欠缺合同生效的要件,不受法律保護、不具備法律約束力的合同。被撤銷合同是指依法律規定,由于行為的意思與表示不一致或者意思表示不自由,導致非真實的意思表示,當事人向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請求撤銷后,被撤銷的合同。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58條規定:“合同無效或者被撤銷后,因該合同取得的財產,應當予以返還;不能返還或者沒有必要返還的,應當折價補償。有過錯的一方應當賠償對方因此所受到的損失,”

合同責任中國法系現狀

合同責任體系大陸法系以違約形態的劃分為基點的“原因途徑”,在中國合同法上可以看到其影子,即以誠實信用原則為基礎,粗略的規范了締約過失責任、違約責任和后契約責任。可以看出責任形態的不完整,而且在規定中顯得過于粗糙,對很多細節問題沒有明確的解決途徑。

合同責任體系的重新構建

鑒于中國合同責任法系的不完整性,首先,應該加強立法舉措使其更完備。其次,結合英美法系的“違約救濟”的優點,應該用“違約救濟”代替“合同責任”這一概念。再次將合同解除作為一項重要的違約救濟手段列入到“違約救濟”一章,不要與合同變更、終止規定在一起。雖然合同解除和合同變更、終止有一定聯系,但從本質上講,合同解除主要是在一方違約時,另一方為了保護自身利益而提前結束合同效力。從守約方看是守約方所采取的一種救濟手段,而對于違約方來看,合同解除將給違約方帶來一定的不利后果。合同法將合同解除規定為法定解除、約定解除和協議解除。對于法定解除通過法律明確規定由國家強制力保障,而約定解除和協議解除從本質上看屬于意思表示范疇,將其歸入“違約救濟”一章,一則可以使受人的救濟更趨于完善,二則也利于提高違約方的注意義務。最后,用“根本違約”來作為違約標準。把違約標準分為重大違約和一般違約,這種分法局限性過大,而根本違約在形式上是限制合同解除權,但實質上在于平衡違約方與非違約方之間的利益及社會利益。而且根本違約適用于四種合同責任形態,內容范圍更廣、更詳盡,應該被中國法律所吸收,這樣也可防止債權人救濟權的濫用,保護債務人合法利益。總之,合同責任體系應重新構建,以適應社會經濟發展需要。

在中國的學說上,“合同責任”概念本身就是一項爭點(參見崔建遠《合同責任研究》第8頁;王利明《違約責任論》第26頁以下)。本文所說的合同責任,是因違反“合同法上的義務”而發生不利的法律后果。與上述合同義務的擴張相對應,相應地在中國合同法上也出現了合同責任擴張的現象。該現象雖與國外學說所謂的“契約責任的擴張”相似,但仍存有少許差異,比如對于德國判例法上的“附保護第三人效力的合同”法理,在國外理論上被作為合同責任主觀的擴張,中國學說雖對此不乏介紹,但原則上不應作為合同法上合同責任擴張的內容,因為合同法強調了“合同的相對性”原則(第一百二十一條),僅個別條文允許第三人享受合同權利(如第二百三十四條將合同權利及與承租人生前共同居住的人)。因而,目前中國合同法上的合同責任的擴張,主要表現為合同責任客觀的、時間上的擴張。本稿所謂“合同責任”,主要指締約上過失責任、違約責任與違反后合同義務的責任。

關于違約形態,學說解釋不一。合同法頒布以前,爭論最大的是應否吸收“先期違約”。合同法肯定了先期違約作為一種違約形態(第一百零八條、第九十四條第二項)。現在看來,違約形態包括先期違約與現實違約兩類。具體言之,先期違約包括“明確表示不履行”(履行期前的拒絕履行)和“行為表明不履行”(履行期前的履行不能);現實違約分為“不履行和履行不符合約定(第一百零七條)”,“不履行”包括履行不能和拒絕履行,其特點是發生在履行期后;“履行不符合約定”包括履行遲延和不完全履行(包括瑕疵履行與加害給付);在合同履行需要債權人協助場合,受領遲延亦屬于違約,其中拒絕受領可歸屬于不履行,不能按時受領可歸屬于履行不符合約定。

合同法對于違約責任改采了“嚴格責任原則”,這一做法參考了cisg(國際貨物銷售合同公約)及picc(國際商事合同通則),是合同法意圖與國際公約接軌的表現。合同法中的“違約責任”,其內涵實際上與大陸法系的“債務不履行責任”有所不同,表現在“擔保責任”已經被統合進了違約責任之中(第一百一十一條,第一百五十五條等);

另外,合同法雖規定了后合同義務,但違反后合同義務的法律后果如何,卻未做出具體的規定。筆者以為,仍應按違約責任處理,但不能作為嚴格責任,在構成要件上應當要求債務人具有可歸責性(稱為合同終了后的過失)。

合同責任要件

作為違約責任的損害賠償的構成要件,包括四點:違約行為、損害、因果關系、無免責事由。

關于損害,是否非財產損害亦可以作為合同責任上的損害賠償的對象,在中國原來的法律上是欠缺規定的,學說上為一爭點。原通說上對此是持否定的意見,持肯定意見的為少數說。不過,在司法裁判中出現了一些案件,比如沖洗的膠卷被丟失、寄存的骨灰被丟失、美容被毀容之類的案件,這些案件中都涉及到非財產上損害問題,而且都是存在著合同關系的。因而,這一問題實有必要重新檢討。我個人的見解是主張在違約責任損害賠償中允許非財產上損害賠償的。我認為合同法第一百一十二條也已經為此留有了解釋存在的余地。

關于免責事由,法律規定的為不可抗力(第一百一十七條)。在改采嚴格責任原則后,免責事由的范圍大小就顯得格外重要。當事人固然也可以作特別的約定,但僅就法律的規定來看,中國的嚴格責任其實比英美的嚴格責任還要嚴格,因為在英美法上,存在著合同落空原則,而合同落空的范圍,則比不可抗力要廣泛得多。

合同責任賠償的范圍

合同法規定“損失賠償額應當相當于因違約所造成的損失,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獲得的利益,但不得超過違反合同一方訂立合同時預見到或者應當預見到的因違反合同可能造成的損失”。作為限定賠償范圍的手段(“法的因果關系”),中國法沒有采納德國的“相當因果關系說”(盡管條文中有“相當于因違約所造成的損失”),而是采納了在比較法上居于有力地位的“可預見性規則”。

與日本民法第416條相比,中國法的特別之處在于:

(1)中國法沒有區分“通常損害”與“特別損害”,而是對所有的損害統一地適用可預見性規則;

(2)就適用可預見性的時點,中國法明確規定了“訂立合同時”,而非“債務不履行時”;

(3)就預見的主體,中國法規定為“違反合同一方”,而不是雙方“當事人”。日本民法第416條的規定本是學自英國普通法及法國法,自我妻榮以來,日本通說上則是按德國的“相當因果關系說”解釋,這可以說是日本民法“法典繼受”與“學說繼受”雙重繼受的典型代表;不過,日本近時的學說上對第416條的解釋又出現了返回本源(即英國普通法及法國法)的新動向。我想日本民法第416條解釋論的展開,對于中國民法是相當有參考價值的。

合同責任賠償額減額的要素

1.過失相抵在損害賠償法上,過失相抵是確定損害賠償范圍時的一項重要的規則,合同法草案中曾有規定,后來又被“雙方違約”的條文所替代。

“當事人雙方都違反合同的,應當各自承擔相應的責任”(民法通則第一百一十三條,合同法第一百二十條),學說稱此為“雙方違約”。此概念能否成立,在中國民法理論上曾屬一項爭點.現在看來,雖然個別場合可以存在雙方違約,而相應地各自承擔其違約責任,本屬當然之理,法律不作規定,亦不致出現問題;另外,從比較法來看,鮮有規定“雙方違約”的,中國制定民法典時,亦不必保留這一規定,而應當規定過失相抵規則。

過失相抵是指僅發生一個損害,惟對于該損害的發生,被害人亦與有過失或者與有原因。雙方違約與此不同,是指雙務合同的兩方當事人彼此違反了各自的債務,并可能相互造成損害,這樣,就存在兩個違約行為,并且由此發生兩項損害。由此不難看出,兩者是存有明顯差異的。

合同法沒有規定過失相抵,構成法律漏洞,法官可以對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一條作擴張解釋,使這個針對侵權責任規定的規則擴張適用于違約損害賠償。現在中國已經開始起草民法典,其中過失相抵規則是作統一的規定,抑或是像日本民法那樣分別侵權責任與違約責任于兩處規定,仍然是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

2.減輕損害規則

減輕損害規則最初是在320多年前的英國普通法上創設的,稱為mitigation。在大陸法系,對減損義務或是欠缺規定,或是納入過失相抵。在中國法上,民法通則及合同法均規定了這一規則(民法通則第一百一十四條、合同法第一百一十九條第一款)。

減損規則與過失相抵是什么關系,是首先應當辨別的問題。對于可避免的損失,固然可以看做是賠償權利人的過失,從這個意義上也可以將減損規則看做是一種過失相抵。但減損規則與過失相抵針對可避免之損失而言,其效果是存有差異的,兩種規則發揮作用的內在機理也是不同的;減損規則的運作邏輯是“要么全有,要么全無”,而現代的過失相抵規則的運作邏輯,則是按過錯程度及原因力確定責任的大小范圍并在當事人之間進行分攤,如此,似乎不應簡單地將二者等同。我以為,中國法上減損規則與過失相抵規則的分界線應當以時間來劃分,過失相抵分管的是損失發生的階段,而減損規則分管的則是損失擴大的階段。

3.損益相抵規則

在現在的中國法上,沒有專門規定損益相抵規則,但在學理解釋上,是普遍承認這一規則的,在司法裁判中也是如此。在將來的民法典中,這一規則應以明文規定下來。

合同責任性質文獻

合同性質及合同成立要件 合同性質及合同成立要件

格式:pdf

大小:172KB

頁數: 2頁

評分: 3

合同性質及合同成立要件——我國《合同法》第2條對合同所作的定義是“合同 是平等主體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組織之間設立、變更、 終止民事權利義務關系的協議。”合同是當事人之間的 合意即意思表示一致的行為,這是我國民法學界的共 識。但民法學界的另一個共...

立即下載
物業管理合同性質辨析 物業管理合同性質辨析

格式:docx

大小:172KB

頁數: 22頁

評分: 3

物業管理合同性質辨析——物業管理合同性質辨析   [摘 要]物業管理合同(物業服務合同),作為一種新型合同,理論與實務界由于對其性質的不同認識,導致在對合同主體、客體、合同解除權等問題上眾說紛紜以及對該類糾紛法律適用的各行其是。筆者從民法和合同法等...

立即下載

違反附隨義務應當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那該民事責任的性質如何是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民法通則》第六章規定兩種民事責任:違反合同的民事責任和侵權的民事責任。有人認為違反合同的民事責任是違約責任。違約責任成立的前提條件是存在有效成立的合同,它所要解決的也是合同有效成立之后,債務人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違約一方應承擔的民事責任問題,而對于合同有效成立之前以及合同履行之后不履行其他義務的當事人的民事責任卻不能適用。由此可見違反附隨義務應承擔的責任不同于違約責任。《民法通則》中違反合同的民事責任應理解為廣義的合同責任。合同責任是指合同上的民事責任或者因合同而產生的民事責任。它既包括違約責任,又包括在合同的訂立、合同的生效、合同的履行、合同的終止過程的締約過失責任、合同無效或被撤消的民事責任和后契約責任等[23].因此違反附隨義務承擔的責任應理解為合同責任。

合同責任原則上是無過錯責任,只要有違約行為存在,當事人即應承擔違約責任,不考慮其主觀有無過錯,但在某些特殊情況下,合同責任仍要以過錯為構成要件。違反附隨義務的責任,不宜采用無過錯責任原則。附隨義務是基于誠實信用原則依法產生的法定義務,誠實信用是隱含于內部的價值標準,因此對附隨義務的違反必然包含著某種可歸責性,義務人如無過錯違反附隨義務不能認為其違反誠實信用原則而對之追究責任,而應視為正常的風險負擔[24].

違反附隨義務應承擔怎樣的合同責任,應根據合同關系發展的進程來分析。

1.違反先合同義務的法律責任。一般認為,當事人違反先合同義務承擔的是締約過失責任。然而締約過失責任并不足以涵蓋違反先合同義務的民事責任。因為締約過失責任的前提是當事人一方在締約過程之際有過失,而并不包括合同成立至生效前的這一階段。因此應獨立構建一種民事責任來界定違反先合同義務的法律責任,即先合同責任。不論最終合同是否訂立,是否成立,是否生效,只要于訂立過程中和合同成立后、生效前一方當事人違反附隨義務,而給對方造成信賴利益的損失,均應承擔先合同責任[25].

2.違反合同履行中的附隨義務的法律責任。違反合同履行中的附隨義務構成不適當履行合同,即債務人雖然履行了義務,但其履行有瑕疵或給債權人造成了損失。 “合同義務人未履行附隨義務而使權利人未實現履行利益或造成履行利益之外的其他利益的損失時稱為加害給付”。在此情況下,債權人得以義務不履行為由就產生的損害請求損害賠償。但這種責任又不完全同于違約責任。首先,它不同于違約責任的無過錯責任實行的而是過錯責任。其次,從責任形式來看,主要是賠償損失,一般不發生強制實際履行。在合同履行過程中,債務人不履行給付義務時,債權人可以解除合同,但債務人不履行附隨義務時,原則上不得解除合同,而只能就所受的損害請求損害賠償。這也是附隨義務的一個顯著特點。

3.違反后合同義務的法律責任。對這個問題,學界還存在爭議。有人認為,違反后合同義務是對債務的不完全履行或對其他義務的違反,它是一種結果損害,應承擔違約責任。違反后合同義務的責任的性質不同于違約責任,二者產生的基礎不同。前者為附隨義務,后者為給付義務。因此不應混用。對于違反后合同義務,應承擔的責任性質,可以參照先合同責任理論獨立構建,與其相對應稱為后合同責任。后合同責任承擔與否的關鍵在義務人是否違反了后合同義務。合同終止后,若當事人之間仍存在合理的信賴利益,那么法律仍有維持這種信賴利益的必要,要求當事人一方履行通知、協助、保密等義務。如果一方違反了該義務就要承擔后合同責任。當然后合同義務并不是永久性的,而是有時間限制的,通常應根據合同類型,終止于合同履行利益完全實現,且當事人之間沒有再維持某種特殊信賴利益時。承擔后合同責任的方式應不限于賠償損失,如果權利人要求義務人繼續履行某些附隨義務,義務人應當繼續履行。

違反附隨義務承擔損害賠償責任時,賠償的范圍應以履行利益為限。履行利益是合同當事人依合同履行本可實現的利益。在合同存在的情況下,違反給付義務的損害賠償因其對給付利益造成損失固然以履行利益為限,對于違反附隨義務也應該如此。因為附隨義務的不履行使當事人依合同可實現的某些利益(如防止自身秘密泄露、履行的協助、某些事項的通知)落空,造成損害,相對方所受到的損失與義務人義務的不履行之間存在因果關系。雖然有些附隨義務可以用強制履行來救濟,但是對于已經發生的損害仍然無法彌補。所以,受害人可以以履行利益為限,請求對方當事人賠償其因未履行附隨義務造成的損失。

附隨義務羅馬法其理論已比較完善,各國司法實踐中也有豐富的關于附隨義務的判例。但我國立法對附隨義務的具體內容、法律效力、責任形式、歸責原則等缺乏詳盡的規范,司法實踐中對附隨義務的認定也各不相同,附隨義務沒有起到其應有的作用。為了充分發揮附隨義務的作用,應從以下幾方面對附隨義務從制度上加以完善:第一,進一步明確附隨義務的各種形態。由于附隨義務是基于誠實信用原則而產生的,隨著合同關系的發展,附隨義務的內容也在不斷發生變化,立法只做原則性的規定,雖然可以適應不斷變化的義務內容,但也容易導致對附隨義務內容的任意解釋,使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得不到保護。因此,立法上應當在原則性規定的基礎上增加具體規定。第二,提高附隨義務的法律效力。附隨義務雖然在合同的義務群中處于附隨的地位,但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合同當事人利益的實現,有時甚至居于舉足輕重的地位。但是,附隨義務在立法上的規定很少,與合同的給付義務相比,其法律效力極低,有時甚至沒有法律效力。因此,有必要在立法上和實踐中,充分認識附隨義務的重要作用和其不可或缺的法律地位,提高附隨義務的法律效力,保障當事人利益的全面實現。第三,明確違反附隨義務的責任形式及歸責原則。我國立法對違反附隨義務后應承擔何種責任、歸責原則如何等問題,均沒有作出明確規定,造成了責任承擔的不確定。因此應從立法上對何種情況下適用過錯責任原則、何種情況下適用無過錯責任原則或公平責任原則予以明確。綜上所述,合同的附隨義務作為契約自由原則走向衰落,誠實信用原則興起的產物,逐漸成為合同義務群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完善了法律和合同配置當事人權利和義務的結構和機制。但是,由于人們對其認識不夠,再加上其制度上的缺陷,附隨義務并沒有完全發揮其應有的作用。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附隨義務將會越發顯現其重要性,因而應從立法上對其進行完善。

【學員問題】合同的違約責任?

【解答】第一百零七條 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的,應當承擔繼續履行、采取補救措施或者賠償損失等違約責任。

第一百零八條 當事人一方明確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為表明不履行合同義務的,對方可以在履行期限屆滿之前要求其承擔違約責任。

第一百零九條 當事人一方未支付價款或者報酬的,對方可以要求其支付價款或者報酬。

第一百一十條 當事人一方不履行非金錢債務或者履行非金錢債務不符合約定的,對方可以要求履行,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

(一)法律上或者事實上不能履行;

(二)債務的標的不適于強制履行或者履行費用過高;

(三)債權人在合理期限內未要求履行。

第一百一十一條 質量不符合約定的,應當按照當事人的約定承擔違約責任。對違約責任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依照本法第六十一條的規定仍不能確定的,受損害方根據標的的性質以及損失的大小,可以合理選擇要求對方承擔修理、更換、重作、退貨、減少價款或者報酬等違約責任。

第一百一十二條 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的,在履行義務或者采取補救措施后,對方還有其他損失的,應當賠償損失。

第一百一十三條 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給對方造成損失的,損失賠償額應當相當于因違約所造成的損失,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獲得的利益,但不得超過違反合同一方訂立合同時預見到或者應當預見到的因違反合同可能造成的損失。

經營者對消費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行為的,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規定承擔損害賠償責任。

第一百一十四條 當事人可以約定一方違約時應當根據違約情況向對方支付一定數額的違約金,也可以約定因違約產生的損失賠償額的計算方法。

約定的違約金低于造成的損失的,當事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增加;約定的違約金過分高于造成的損失的,當事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適當減少。

當事人就遲延履行約定違約金的,違約方支付違約金后,還應當履行債務。

第一百一十五條 當事人可以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約定一方向對方給付定金作為債權的擔保。債務人履行債務后,定金應當抵作價款或者收回。給付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約定的債務的,無權要求返還定金;收受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約定的債務的,應當雙倍返還定金。

第一百一十六條 當事人既約定違約金,又約定定金的,一方違約時,對方可以選擇適用違約金或者定金條款。

第一百一十七條 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根據不可抗力的影響,部分或者全部免除責任,但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當事人遲延履行后發生不可抗力的,不能免除責任。

本法所稱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預見、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觀情況。

第一百一十八條 當事人一方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應當及時通知對方,以減輕可能給對方造成的損失,并應當在合理期限內提供證明。

第一百一十九條 當事人一方違約后,對方應當采取適當措施防止損失的擴大;沒有采取適當措施致使損失擴大的,不得就擴大的損失要求賠償。

當事人因防止損失擴大而支出的合理費用,由違約方承擔。

第一百二十條 當事人雙方都違反合同的,應當各自承擔相應的責任。

第一百二十一條 當事人一方因第三人的原因造成違約的,應當向對方承擔違約責任。當事人一方和第三人之間的糾紛,依照法律規定或者按照約定解決。

第一百二十二條 因當事人一方的違約行為,侵害對方人身、財產權益的,受損害方有權選擇依照本法要求其承擔違約責任或者依照其他法律要求其承擔侵權責任。

以上內容均根據學員實際工作中遇到的問題整理而成,供參考,如有問題請及時溝通、指正。

合同分析:分解合同并落實合同責任

主要是加強合同交底工作:項目經理部對所有的合同均進行全交底,以會議與書面相結合的形式向全體員工介紹各個合同的承包范圍、各方的責任與義務、合同的主要經濟指標,合同存在的風險,履約中應注意的問題,將合同責任進行分解,具體落實到職能部門與個人。同時,設置專職合同管理,對項目各部門的履約情況進行管理、分析,協調各部門的聯系,這樣可加大合同管理應注意的問題,將合同責任進行分解,具體落實到職能部門與個人。同時,設置專職合同管理,對項目各部門的履約情況進行管理、分析,協調各部門的聯系,這樣可加大合同管理力度,提高全員合同管理的意識。

合同責任相關推薦
  • 相關百科
  • 相關知識
  • 相關專欄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平阳县| 灵宝市| 什邡市| 博客| 阜南县| 凯里市| 乐山市| 浮梁县| 营口市| 改则县| 邹平县| 周口市| 沐川县| 阜新市| 碌曲县| 麻阳| 安达市| 财经| 武定县| 兰坪| 高陵县| 汉阴县| 天门市| 南汇区| 乐陵市| 金门县| 教育| 新源县| 黎平县| 大同市| 宁国市| 蒲江县| 谢通门县| 江永县| 通江县| 连江县| 肥城市| 恩施市| 恩平市| 望奎县| 安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