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枝圓形,淡黃色,無毛。芽長卵形,富粘質,赤褐色,花芽先端向外彎曲。葉在長短枝上同形,薄革質,菱形、菱狀卵圓形或三角形,長5-10厘米,寬4-8厘米,先端長漸尖,基部楔形或闊楔形,稀截形,邊緣具圓鋸齒,有半透明邊,無緣毛,上面綠色,下面淡綠色;葉柄略等于或長于葉片,側扁,無毛。雄花序長5-6厘米,花序軸無毛,苞片膜質,淡褐色,長3-4毫米,頂端有線條狀的尖銳裂片; 雄蕊15-30,花藥紫紅色;子房卵圓形,有柄,無毛,柱頭2枚。果序長5-10厘米,果序軸無毛,蒴果卵圓形,有柄,長5-7毫米,寬3-4毫米,2瓣裂?;ㄆ?-5月,果期6月。
黑楊天然生長在河岸、河灣,少在沿岸沙丘。常成帶狀或片林??购?,喜光,不耐鹽堿,不耐干旱,在沖積沙質土上生長良好。
產自我國新疆(額爾齊斯河和烏倫古河流域)。我國北方地區也有少量引種。分布于蘇聯中南部(中亞、高加索)、西亞一部分(阿富汗、伊朗)、巴爾干、歐洲等地區。
⑴形態優美,雄性不飛絮,凈化美化環境,適宜城鄉綠化。⑵速生胸徑年平均生長量為1.0~1.84cm,樹高年平均生長量為1~1.5cm。⑶耐寒,在齊齊哈爾經歷了-39.5℃低溫,未發生凍害,生長良好。⑷抗...
黑楊(學名:Populus nigra),為喬木,高30米;樹冠闊橢圓形。樹皮暗灰色,老時溝裂。小枝圓形,淡黃色,無毛。芽長卵形,富粘質,赤褐色,花芽先端向外彎曲?;ㄆ?-5月,果期6月。黑楊天然生長...
黑楊派的物理性能 黑楊派樹種 是重要的一派樹種。只有兩個種,即美洲黑楊和歐洲黑楊。我國只有新疆阿爾泰地區有歐洲黑楊分布。 念珠楊(P. del. ,RSbwxn
在北疆一些地區,用于城鎮綠化。邊材白色,心材淡赤褐色,邊材寬于心材,材質輕軟,比重0.4-0.6。
木材供家具和建筑用;皮可提取單寧,并可作黃色染料;芽藥用。黑楊也是楊樹育種的優良親本之一。
用種子和插條繁殖。2100433B
格式:pdf
大小:168KB
頁數: 2頁
評分: 4.7
采用木細胞分析系統對歐美楊、苦楊、俄羅斯楊、斯大林楊、健楊、銀×新、新疆楊及群眾楊8種新疆楊樹木材纖維形態的長度和寬度指標進行觀測,結果表明:8種楊樹中,維長度最短的為群眾楊,最長的為斯大林楊;纖維寬度最窄的為苦楊,最寬的為銀×新楊。8種楊樹的各項纖維指標均符合造紙要求。
格式:pdf
大小:168KB
頁數: 1頁
評分: 4.3
國槐形態特征 落葉喬木,高 15-25 米,干皮暗灰色,小枝綠色,皮孔明顯。羽狀復葉長 15-25 厘米;葉軸有毛,基部膨大;小葉 9-15 片,卵狀長圓形,長 2.5-7.5 厘 米,寬 1.5-5 厘米,頂端漸尖而有細突尖,基部闊楔形,下面灰白色,疏生短 柔毛。圓錐花序頂生;萼鐘狀,有 5小齒;花冠乳白色,旗瓣闊心形,有短爪, 并有紫脈,翼瓣龍骨瓣邊緣稍帶紫色;雄蕊 10條,不等長。莢果肉質,串珠狀, 長 2.5-5 厘米,無毛,不裂;種子 1-6 顆,腎形?;ü?9-12 月。 [1] 生長習性 性耐寒,喜陽光,稍耐陰,不耐陰濕而抗旱,在低洼積水處生長不良, 深根,對土壤要求不嚴, 較耐瘠薄, 石灰及輕度鹽堿地 (含鹽量 0.15%左右) 上也能正常生長。但在濕潤、肥沃、深厚、排水良好的沙質土壤上生長最 佳。耐煙塵,能適應城市街道環境。病蟲害不多。壽命長,耐煙毒能力強。 用途 中國
黑楊樹形圓柱狀,叢植于草地或列植堤岸、路邊,有高聳挺拔之感,在北方園林常見,也常做行道樹、防護林用。
黑楊邊材白色,心材淡赤褐色,邊材寬于心材,材質輕軟,比重0.4-0.6。木材供家具和建筑用;皮可提取單寧,并可作黃色染料。2100433B
黑楊天然生長在河岸、河灣,少在沿岸沙丘。常成帶狀或片林??购矚g半蔭環境,在陽光強烈、悶熱的環境下生長不良,不耐鹽堿,不耐干旱,在沖積沙質土上生長良好。
黑楊常見的病蟲害主要有楊樹銹病、黃化病、黑斑病、腐爛病等和紅蜘蛛等。
癥狀特點:楊樹銹病是侵害楊樹幼樹和苗木的主要病害之一,主要為害葉片,也為害葉柄、嫩梢和冬芽。初期被害葉片上出現橙黃色粉狀斑點,黃粉(夏孢子)日益增多,成為再侵染的病原中心。夏孢子借風傳播,再侵染新葉。5、6月間最為嚴重,葉片病斑相連成片,常造成焦葉、落葉。冬芽受害后不能展葉或縐縮加厚,向葉背卷縮。葉柄、嫩梢被害形成條狀病斑。雨季發病較輕,8~9月又進入第二次發病盛期。苗圃地易感此病。
防治方法:
①25%粉銹寧可濕性粉劑1000~15000倍噴霧;②65%代森鋅500倍液;③敵誘鈉200倍液噴灑,每隔15天噴1次;④發病時噴灑1∶1∶125~170波爾多液1次,以后用0.3~0.5波美度石硫合劑防治。
癥狀表現:由于鐵在楊樹體內不易移動,當栽植的楊樹表現缺鐵時,楊樹頂端新梢嫩葉的葉脈間率先開始失綠,并由葉尖逐漸向葉片基部變黃,而葉脈仍保持綠色,楊樹的生長速度明顯下降,若不及時通過外源補充可被楊樹利用的鐵元素,嚴重時整個新葉片均會變成黃色,葉脈也逐步變黃,最后幾乎變成白色,楊樹生長顯得十分緩慢;一旦缺鐵非常嚴重時,樹冠中下部老葉也出現葉脈間黃化的癥狀,葉緣、葉尖枯焦及壞死,若持續發展下去,則造成楊樹葉片脫落,生長停滯而死亡。
發病原因:一是土壤偏堿,土壤富含石灰質,或由石灰質沖積物發育而成的土壤,ph值大于8,酸堿度強烈影響到土壤對楊樹中鐵的有效性,此類土壤為貧鐵土壤。二是土壤質地粘重、板結,排水和通氣不良,造成土壤中可溶性二價鐵轉化成三價鐵,不易被楊樹的根系吸收利用。三是土壤本身鐵元素含量少或不足。四是楊樹品種問題,中渦一號楊,在苗期特別是老苗床上容易出現黃化現象,近幾年引進的107、108楊在定植后的1~5年容易發生大面積黃化病。
防治方法:1.增施有機肥??赏ㄟ^增施農家肥、秸稈還田、林地生草等途徑,增加土壤有機質的含量。有機質中含有豐富的腐殖質,是一種天然螯合劑,不僅對鐵,而且對其他多種微量元素都有螯合作用,提高元素的有效性。同時有機質能直接改良土壤結構,使土壤疏松、通氣性好,能為根系呼吸和吸收微量元素創造良好條件。
2.推廣全素配方施肥。根據土壤、楊樹診斷,確定缺素種類,然后建立全素配方,制成專用肥,這樣既可“治療”土壤缺素的危害,又能有效地提高土壤的整體肥力水平。對偏堿的土壤,可在土壤中加施硫磺粉每平方米100克~200克亦可加施硫酸亞鐵每平方米150克。
3.改良土壤質地。在土壤粘重地區,可使用粉煤灰、爐灰或細砂局部改良土壤質地,并不斷加強中耕管理,翻耕楊樹林下的土壤,增施有機肥?;罨值赝寥?,增加土壤的通透性。
4.噴霧防治。一是用0.3%-0.5%的硫酸亞鐵(黑礬)加0.05%的檸檬酸混合噴霧;二是用綠亨鐵王或鐵達靈2000-3000倍對受害楊樹的葉片實施葉面噴霧防治,通過大量試驗證明,用綠亨鐵王、鐵達靈進行噴霧防治,其效果要比用硫酸亞鐵噴霧更明顯。一般要噴2—3次才能解決問題,上下之間要間隔7~10天。
5.樹干注射法。對胸徑10厘米以上的受害楊樹可采用打孔機或手工鉆等工具在樹干基部打孔,10厘米-15厘米粗的打1個孔,16厘米-20厘米粗的打2個孔,孔深3厘米~5厘米,打好孔后,每孔塞入一片綠亨鐵王或1克~2克硫酸亞鐵,亦可用注射器注入0.3%~0.5%的硫酸亞鐵溶液,至孔滿為止。
6.微孔緩釋技術。用手工鉆、鐵釘等簡易的打孔工具在樹干基部打孔徑2.5毫米,深度12毫米的小孔,5年生以下樹打1個孔,6-12年樹打2個孔,然后拔掉稼美滋“一支綠”微孔緩釋注射器的橡膠帽(陜西楊凌稼美滋綠色肥業有限公司生產),在注射器瓶身上擠壓,直至注射芯出水為止,將注射器用力插入所打的孔內,再在注射器瓶口雙線上扎一個小孔,4~8個小時吸收完后拔掉即可。
癥狀特點:病斑先出現在葉背面,后正面葉產生。初生針刺狀凹陷小點,兩天后變黑達1mm。5~6天后,病斑中央產生灰白色突起小點,后多數病斑匯合為多角斑或大圓斑,病重時全葉變黑枯死。一般5~7月靠雨水傳播發病,7~8月為發病盛期。高溫多雨、重茬地、苗木生長不良、低洼地和苗木過密濕度大的情況下,病害發生重。
發病規律:病菌以菌絲體在落葉或枝梢的病斑中越冬,該病5月初開始發生,夏秋最盛,直至落葉為止??晌:顦淙~片、葉柄、果穗、嫩梢等,在其上形成角狀、近圓形或不規則的黑褐色病斑,直徑約1mm,有的達5mm。病斑多時可連成不規則的大塊斑,引起早期落葉。次年五六月間病菌新產生的分生孢子借風力傳播,落在幼苗葉片上,由氣孔侵入葉片,3~4天出現病狀,5~6天形成分生孢子盤,進行再侵染,7月初至8月上旬若高溫多雨、地勢低洼、種植密度過大,發病最為嚴重,9月末停止發病,10月以后再度發病,直至落葉。
防治方法:①加強苗圃管理。應選用抗病品種育苗,注意及時間苗,改善通風透光條件,搞好排水等田間管理,減少發病條件,苗圃地應避免連作或避免將苗圃設在感病植株附近,可有計劃的換茬育苗,種子帶菌需化學處理,防止實生苗發病,可用8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1000~1500倍液或用甲基托布津和多果定噴粉處理干燥種子。
②合理密植、及時間伐,保持林內通風透光。及時清掃林內落葉,以減少病源。
③發病期間,苗圃和成林用200倍波爾多液或85%代森錳鋅250倍液噴灑,雨季噴藥時,藥水中應加入0.3%明膠(或豆粉汁、豆漿),防止被水沖洗掉,并應隨時清掃處理病葉、落葉,消滅病原菌,也可在6月上旬噴40%多菌靈800倍液,或25%百菌清600至800倍液。
主要危害楊樹枝干、枝條的各個部位,病斑形狀不規則,大小不等。發病形狀不規則,大小不等。發病初期病斑呈暗褐色,水漬狀,后失水干縮下陷,有時病斑開裂成絲狀。后期在病斑上密生出許多小黑點。潮濕時,從病斑的小黑點中能長出卷曲的,橘黃色的絲狀物。該病的病斑每年向外擴展,當包圍枝干一圈時,上部枝、干會全部死亡。在春、夏降水量大的年份,腐爛病發病嚴重。
防治方法:
1、用刀刮除病斑,應刮至健部,再在病斑上涂10倍的食用堿水,或20%農抗120水劑10倍液,連涂2至3次即可。
2、春天或秋天,在樹干下部涂上白涂劑,生石灰、食鹽、水的配制比例為1∶0.3∶10。
病癥特點:當年生幼樹上,剛開始在葉、芽、嫩莖上發現灰黃色斑點,之后逐漸擴大,變為褐色或紅褐色斑塊,或葉面卷曲,嚴重時造成葉片脫落,嫩莖畸形。
防治方法:
1、人工防治
春季發芽之前,紅蜘蛛局以雌成螨在枝干翹皮縫隙中越冬此時可以刮掉翹皮并集中燒可消滅大量的雌成螨。并且效果極好。
2、化學防治化學防治
選用高效、低毒、低殘留的農藥,進行噴霧。
生物的方法防治
有束管食螨瓢蟲、深點食螨瓢蟲、肉食薊馬、小花蝽、草蛉、粉蛉和捕食螨。它們能夠在后期抑制紅蜘蛛的繁殖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