絞股藍皂苷為葫蘆科植物絞股藍的干燥地上部分,又名七葉膽、甘茶蔓、小苦藥、公羅鍋底。烏足狀復葉對生,花單性異株,花小,淡綠白色。全草可作藥用,具有清熱解毒,止咳祛痰的功效。
屬絞股藍總皂苷的共約有140余種,分別命名為絞股藍皂苷Ⅰ~LXXVⅢ,其中有一部分分別為人參皂苷Rb1、Rb3、Rd,以及人參二醇、2α-羥基人參二醇,2α,19-二羥基-12-脫氧人參二醇等(結構式參見“13001,人參”條)。因此,其成分的含量測定和成品標準,也都以人參皂苷Rb1的多少作為標準。另含蘆丁黃酮類(測定以蘆丁為標準)、α-菠甾醇、商陸黃素等。
絞股藍皂苷(GPS)的基本化學結構是達瑪烷型四環三萜類,c3位和C20。位羥基上多半連接糖鏈,主要由β-D-葡萄吡喃糖、β-D-木吡喃糖和α-L-鼠李吡喃糖組成,亦有少數皂苷的糖鏈含有α-L-阿吡喃糖。研究已證實絞股藍含83種皂苷成份,合稱為絞股藍總皂苷,其中有6種如絞股藍皂苷Ⅲ、Ⅳ、Ⅷ等就是人參皂苷Rb1、Rb3、Rd、F2、Rg3和人參皂苷元K,且總苷含量是高麗參的3倍。其余77種單體皂苷均為人參皂苷的異構體。這些異構體在人參植物中尚未發現。在五加科以外植物中發現富含人參皂苷類成分的新藥源,不僅在學術上具有重要意義,而且有重大的經濟價值和社會價值。經過反復篩選試驗,安康藥用植物開發研究所采用國產大孔吸附樹脂吸附,用乙醇洗脫,一次可得純度較高的絞股藍總皂苷。該工藝具有生產周期短、成本低、產品純度高和收率高等優點,于1986年獲得國家發明專利。我國藥用正品絞股藍(Pentaphyllum)從總體上看,藥用有效成分絞股藍總苷的含量較高。但不同地區的樣品之間,總苷含量相差甚為懸殊。其中含量在0.5-2mg/g之間。
【異名】:絞股藍皂甙
【外文名稱】:Gypenoside
【植物來源】:為葫蘆科植物絞股藍的全草。
【植物別名】:七葉膽、小苦藥、公羅鍋底。
【性味】:味苦;微甘;性涼。
【功效】:益氣健脾,化痰止咳,清熱解毒。
絞股藍皂苷之所以“神奇”是因為其人參皂甙類成分超過人參的數倍,其對治療和預防高血壓等心血管疾病、糖尿病、便秘、痔瘡、哮喘、偏頭痛、痤瘡、色斑等癥狀有顯著功效。
1、絞股藍皂苷用于降血壓,降血脂,治便秘和安神養性提高免疫力,增強體力,使衰弱,疲勞癥狀減輕或消除,延緩衰老,改善腦力活動,提高大腦機能。
2、絞股藍皂苷用于維護心腦血管的健康,抗動脈硬化抑制血栓的形成。
3、絞股藍皂苷有鎮靜,催眠、抗緊張,治白發,治療偏頭疼,消除胸悶,消除激素類藥物的毒副作用。
絞股藍活性成份具有降血脂、降血糖、抗腫瘤、抗衰老、保護肝臟及增強肌體免疫功能等作用。主要用于治療肝癌、肺癌、子宮癌、皮膚癌等癌細胞的增殖,有明顯的抑制作用。日本藥理試驗和臨床應用證實,絞股藍不僅對人體有滋補、鎮靜、催眠、抗緊張、促食欲、降血脂、降膽固醇、降轉氨酶、延緩衰老等作用。改善人體機能一系列代謝,促進人體的機能正常運轉,保護人的身體健康,如果人的代謝機能紊亂,人就會生病。
絞股藍具有七個雙向調節作用:
血壓過高過低;
人體過于肥胖和太瘦;
心律的調節、心動過緩過速;
脂類代謝;
真性紅細胞過多過少;
血小板和白細胞過多過少;
免疫系統的調節等均調到正常時就自動穩定下來。
阮由漢代琵琶衍變而來,其歷史悠久,音響富于特色。漢武帝元鼎二年(公元前115年),張騫出使烏孫國,烏孫王昆彌與漢通婚,在烏孫公主出嫁前,漢武帝為她做了一件樂器以解遙途思念之情,此樂器便是“阮”,古代稱...
(1) 沖擊強度用于評價材料的抗沖擊能力或判斷材料的脆性和韌性程度,因此沖擊強度也稱沖擊韌性。(2) 沖擊強度是試樣在沖擊破壞過程中所吸收的能量與原始橫截面積之比。(3)沖擊強度的測量標準主要有ISO...
絞股藍皂甙的功效主要降血壓,降血脂,降血糖效果比較明顯。以上是我知道的一些,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幫到你以上是我知道的一些,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幫到你
血脂異常人群
脂肪肝人群
脂代謝障礙以及伴有高血壓、高血糖人群
肥胖體內脂肪過多人群
心腦血管疾病人群
便秘、失眠、體弱多病人群
機體免疫力低下人群
抽煙喝酒應酬過多人群
中醫學認為,絞股藍味苦、性寒,具清熱解毒、補氣、止咳、祛痰之功效。現代藥理學研究證明,絞股藍具有降血脂、降血壓、增加冠狀動脈和腦血流量、抗衰老、強壯、增強免疫、護肝、鎮靜止痛、抗潰瘍等作用,對防治動脈硬化、高血壓、冠心病、中風、糖尿病、肥胖癥、慢性肝炎、慢性萎縮性胃炎、慢性膽囊炎、潰瘍病、支氣管炎等多種疾病有較顯著療效。
1976年日本科學家從絞股藍中提取出絞股藍總皂甙。絞股藍總皂甙(Gypenoside GP)系從絞股藍屬植物中提取的皂甙混合物。其化學分復雜,基本化學結構具有人參皂甙類似骨架四環三萜的達瑪烷型結構,其中部分成分與人參皂甙完全相同。經過廣泛的藥理研究發現其具有較強的抗動脈硬化、降血脂的作用,已開發的新藥多有此功效。
動物在體內和體外實驗發現GP具有顯著保肝作用;進一步研究發現GP能顯著提高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細胞免疫功能,降低患者脂質過氧化合物水平。故推論GP有改善機體免疫功能,降低脂質過氧化物產生是治療慢性乙型肝炎有效的主要機制。其中在治療動脈粥樣硬化方面的研究較多。另外絞股藍還有抗遺傳物質DNA變異的作用,能發揮細胞自我修復損傷的能力,促使癌細胞恢復正常,防止腫瘤復發轉移,對幾乎所有的癌細胞增殖有抑制作用,可增強患者的免疫功能,因而成為抗癌植物中的一枝新秀,廣泛用于防癌、抗癌。
此外絞股藍還有消炎解毒,止咳祛痰的作用。臨床上主要用于慢性支氣管炎,另外也與其它中藥配伍,用于降血脂,增強機體免疫和抗癌、防衰老等方面,具有廣泛的應用。研究開發的絞股藍處方制劑主要有以下幾種劑型:片劑、沖劑、合劑、口服液、膠囊劑、注射劑等。
由于在我國民間很早就有飲用絞股藍茶的習慣,所以有許多廠家都在生產絞股藍保健飲品,其中數神農金康最為有名,開發出來的茶品質最好、口味俱佳。
9月和10月采集成熟果實,干后去果皮,放在陰涼干燥通風處保存。次年3月底到4月初播種,播種前將種子浸泡8小時左右,使其吸足水分,促進發芽。浸泡后的種子用草木灰適量拌勻,采用條播方式,密度一般控制在每平方米300粒左右,然后覆蓋1cm厚,再蓋一層草,保持土壤濕潤,苗長出后揭去蓋草,撥除雜草,并搭架遮陰50%左右。幼苗長出了3~5片真葉,苗高5~10cm時,便可進行移栽。
絞股藍亦可采用枝條扦插或根狀莖繁殖。扦插時除去病蔓,選擇健壯的枝蔓,剪截有3節的插穗,上節留葉,中下節插入土中,45天后即可移栽。根狀莖繁殖是將根狀截成3~5cm長段,插入土中蓋土壓實。其它要求與扦插繁殖相同。
絞股藍抗病性較強,但雨期易發生猝倒病。防治方法:一是用百菌清100倍液或波爾多液200倍澆灌病區;在播種或扦插前用1kg敵克松或用2~3%硫酸亞鐵,每畝50~70kg,進行土壤消毒。二是撥掉病株,然后在其周圍撒上石灰粉。為了保證產品質量,一般不得使用農藥。
格式:pdf
大小:219KB
頁數: 未知
評分: 4.7
目的:測定中藥苓棗片中酸棗仁皂苷A和細葉遠志皂苷的含量。方法:應用HPLC-ELSD法檢測酸棗仁皂苷A的含量,采用DIONEX Acclaim 120 C_(18)色譜柱,以乙腈-水為流動相梯度洗脫,ELSD檢測霧化溫度40℃,壓力3.6 bar;采用HPLC檢測細葉遠志皂苷的含量,流動相為甲醇-0.05%磷酸溶液,檢測波長210 nm。結果:酸棗仁皂苷A在0.1~1.0 mg·ml~(-1)內呈良好的線性關系,平均回收率為98.77%;細葉遠志皂苷在0.0625~1.0000 mg·ml~(-1)內呈良好的線性關系,平均回收率為98.47%。結論:該方法簡便、靈敏、準確、重復性好,可用于苓棗片的質量控制。
格式:pdf
大小:219KB
頁數: 未知
評分: 4.4
目的:建立黃褐毛忍冬總皂苷中α-常春藤皂苷的含量測定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對黃褐毛忍冬總皂苷中α-常春藤皂苷進行含量測定,色譜柱為Welchrom C18(5μm,4.6×250 mm);流動相:乙腈-0.1%磷酸溶液(43:57);流速1.0 ml/min;檢測波長為205 nm。結果:α-常春藤皂苷在0.32~1.62μg范圍內與峰面積呈良好的線性關系(r=0.9999),平均加樣回收率為98.07%,RSD為1.11%(n=6)均符合要求。結論:方法簡便、準確、適用于對黃褐毛忍冬總皂苷中α-常春藤皂苷的含量測定。
曼谷中國科技成果銀獎
陜西省省第三屆交易會金獎
首屆楊凌農博會金獎
絞股藍標準化示范區國家驗收
有機絞股藍茶獲國家認證
絞股藍成為國家原產地域保護產品2100433B
小籽絞股藍產于中國云南南部(勐臘)。
絞股藍在我國湖南,四川,重慶,云南,湖北,陜西,廣東,廣西,福建等地均有分布。而野生甘味七葉絞股藍主要分布在湖南邵陽,張家界和廣東,廣西一帶,故傳統稱為南方人參。
平利是絞股藍的自然分布分化中心,有“絞股藍故鄉”,“中國絞股藍第一縣”之稱。獨特的區域小生態環境十分適宜絞股藍的生長發育是中國開發最早、規模最大的絞股藍人工栽培基地縣、國家絞股藍標準化示范區。
平利九葉藍絞股龍須茶,采摘平利絞股藍的嫩芽尖作為原材料,九葉藍絞股龍須茶更是陜西省平利縣特產,也是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更是富硒產品和保健茶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