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 計量依據 | 外文名 | Measurement basis |
---|---|---|---|
含????有 | 質量合格證書 |
工程計量的依據
計量依據一般有質量合格證書、工程量清單前言、技術規范中的“計量支付”條款和設計圖紙、測量數據;
(一)質量合格證書
對于承包商已完的工程,并不是全部進行計量,而只是質量達到合同標準的已完工程才予以計量。所以工程計量必須與質量監理緊密配合,經過專業工程師檢驗,工程質量達到合同規定的標準后,由專業工程師簽署報驗申請表(質量合格證書),只有質量合格的工程才予以計量。所以說質量監理是計量監理的基礎,計量又是質量監理的保障,通過計量支付,強化承包商的質量意識。
(二)工程量清單前言和技術規范
工程量清單前言和技術規范是確定計量方法的依據。因為工程量清單前言和技術規范的“計量支付”條款規定了清單中每一項工程的計量方法,同時還規定了按規定的計量方法確定的單價所包括的工作內容和范圍。
(三)設計圖紙
單價合同以實際完成的工程量進行結算,但被工程師計量的工程數量,并不一定是承包商實際施工的數量。計量的幾何尺寸要以設計圖紙為依據,工程師對承包商超出設計圖紙要求增加的工程量和自身原因造成返工的工程量,不予計量。
強調:
工程變更通知單不是計量依據。2100433B
可以采用每月的進度報表,進行部位款的支付依據
破完樁頭后砌筑的磚井圈,這個按定額是能計量,按磚胎膜計算。
后期要看施工合同是如何約定計量計價的依據的,當然也可以查看招標文件如何約定。
格式:pdf
大小:3.0MB
頁數: 2頁
評分: 4.5
①路基、基層:《城市道路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 DBJ50-078-2008、《公路路基路面現 場測試規程》 JTG E60-2008 ②地基土壓實度:《土工試驗方法標準》 GB/T50123-1999、《公路土工試驗規程》 JTG E40-2007 彎沉 JTG E60-2008 觸探 GB 50007-2002、GB50021-2001(2009年版)、 JGJ79-2012(輕型觸探加個 TB10018-2003) 水池(滿水): GB50141-2008 污水:CECS122:2001、GB50268-2008(玻璃纖維增強聚丙烯模壓水管、玻璃夾砂管) 探傷 《鋼結構超聲波及質量分級法》 JG/T203-2007 ①天然: DBJ50-047-2006、GB/T50266-2013 ②飽和: GB50007-2011、GB/T50266-2013 粉煤灰 GB/T1596-2005
所謂現實依據是指計量模式的確定并不是純粹理論的推理與演繹所能完成的,在計量模式的選擇,確定過程中,各種非理性因素往往會影響以至決定這一選擇過程。
總起來看,影響會計計量模式選擇的非理性因素主要來自經濟的、政治的、技術的、環境的等多方面的因素,這其中,又以經濟利益因素的影響最為明顯。
1 經濟因素。由于會計信息代表的是一定的經濟利益關系,并且會計信息因公開披露,還會直接或間接的造成一些具有經濟后果的影響,因而,各種利益集團為了自身的經濟利益,必然會通過各種方式,直接或間接的影響會計計量模式的選擇,例如,在英國20世紀80年代初通過的標準會計慣例公告第十六號《現行成本會計》要求用現行成本代替歷史成本,但后來因遭到公司經理階層的普遍反對,最后不得不予以放棄。
2 政治因素。政治對現代社會的影響可以說是無處不在的,但相形之下,它對會計的影響不是很直接的。例如,20世紀60年代美國國會對會計準則委員會只允許采用“遞延法”處理投資貸款項目進行了干預,使得兩種會計處理方法可以并用。
3 技術因素。這里的技術因素是指會計職業的發展水平,如果現實中會計人員素質低下,則影響復雜的計量方法與計量模式的選用。
4 環境因素。會計計量模式的選用一般應以能夠符合經濟環境的規定性為其基本前提,只有這樣,才能十分恰當的體現企業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當歷史的車輪已經駛入科技和知識起主導作用的新經濟時代,歷史成本計量屬性的不足也顯現出來,采用新的計量屬性如現行成本、公允價值,也就成為可能。
《計量規范》和技術規范是確定計量方法的依據。因為《計量規范》和技術規范的“計量支付”條款規定了清單中每一項:C程的計量方法,同時還規定了按規定的計量方法確定的單價所包括的工作內容和范圍。
例如:某高速公路技術規范計量支付條款規定:所有道路工程、隧道工程和橋梁工程中的路面工程按各種結構類型及各層不同厚度分別匯總,以圖紙所示或監理工程師指示為依據,按經監理工程師驗收的實際完成數量,以平方米為單位分別計量。計量方法是根據路面中心線的長度乘圖紙所標明的平均寬度,再加單獨測量的岔道、加寬路面、喇叭口和道路交叉處的面積,以平方米為單位計量。除監理工程師書面批準外,凡超過圖紙所規定的任何寬度、長度、面積或體積均不予計量。
所謂理論依據是指在不考慮會計信息本身所代表的經濟利益及其可能的經濟功效與影響,純粹從理論角度來推定應選用的會計信息加工、生成操作手段的主要內容———計量模式。
會計計量是建立在一定的理論基礎之上的,會計目標是會計理論結構的邏輯起點。會計目標對會計計量具有決定性的導向作用,一方面會計目標是會計計量的理論基石,不同的會計目標理論會產生不同的會計計量模式;另一方面,會計計量是實現會計目標的重要環節,不同的會計計量模式提供的會計信息的側重點不相同。由此,決定了會計系統運行的終極目標不同。有關會計目標理論存在兩種最基本的學派:受托責任學派和決策有用學派。
1 受托責任學派。它是在公司制盛行的時期發展并逐步完善的一種思想流派,是以資源的“委托———受托”的形成為經濟前提的,而資源的“委托———受托”關系的建立又是以資源的所有權和經營權分離為基礎的。只有在所有權和經營權分離發生以后,作為經營者主體的受托者才有義務對所有者履行相應的責任和義務,而作為所有者主體的委托者才有必要對受托者受托經營責任的過程進行監督,對受托責任的結果進行評價,受托經營責任主要包括對委托者財產的保管責任,以及有效使用委托資源并使其保值增值的責任。受托責任學派主要強調會計信息的客觀性和可靠性。因此,認為歷史成本是以資產取得時的交易價格并經交易雙方認可為基礎,能夠正確反映企業財務狀況,確保會計信息的可靠性和公正性,主張采用歷史成本計量屬性和歷史成本計量模式。 2 決策有用學派。它是在證券市場日益擴大化和規范化的歷史經濟背景下發展的,即從20世紀60年代后開始得到迅速發展的一種思想流派。在市場經濟發展的條件下,發達的資本市場已經開始建立,投資者進行投資決策需要大量而且相關的會計信息,而會計信息的供給又離不開會計信息系統,因此,會計系統必須以提供會計信息,服務于投資者決策為目標取向。由于會計持續經營假設的存在,經濟決策所需要的會計信息依照時間序列表現為:歷史的、現實的、未來的。歷史成本用來衡量經濟活動的歷史狀況,現行成本和現行市價用來衡量經濟活動的現實狀況,因此,決策有用學派在會計計量上主張多種計量屬性并存擇優,以便為現在的和潛在的投資者提供相關的且有用的會計信息。
從以上我們可以看出,受托責任學派是傾向于事實性基礎的,是從信息提供者的利益關系出發的,而決策有用學派則是更傾向于目的性基礎,是考慮從信息使用者的利益要求出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