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 雞爪槭樹 | 科 | 槭樹科 |
---|
喜溫暖、濕潤氣候及半陰環境,適生于肥沃、疏松的土壤,不耐澇、較耐旱。花期4-5月。
園林用途:
雞爪槭樹姿優美,葉形秀麗,園藝品種葉形,葉色多變,甚為美觀。植于草坪、溪邊、池畔、墻隅、亭際或山石間,均頗具自然淡雅之趣。
播種和嫁接法繁殖。秋播或層積至翌年春播。嫁接繁殖多用于優良的園藝品種,有靠接、枝接及芽接等法。移栽于秋季落葉后或春季萌芽前進行,中小苗需帶宿土,大苗需帶土坨。盆栽觀賞者可在8月下旬進行摘葉,施氮肥1-2次,并適當整形修剪。主要害蟲有刺蛾、大蓑蛾、蚜蟲和星天牛等。
大苗育苗槭樹主要是用種子來進行繁殖,翅果成熟后脫落期較長,逐漸隨風飄落,故應及時采集。采后晾曬3—5天,去雜后所得純凈翅果即為播樹材料,種子含水量一般為9—11%,在低溫下密封干藏時可保存3年,在15℃下可保存2年,普通干燥不超過1年。千粒重一般為元寶槭136—186克,雞爪槭為11—13克,色木槭為90—110克,青榨槭為29—33克,在播種前大部分種子都需要進行低溫層積催芽,因種子內部含有發芽抑制物質,層積溫為O—10℃,一般層積需40—50天,元寶槭播種重為23-28克/平方米,雞爪槭為3-4克/平方米,色木槭為13-20克/平方米,茶條槭15-20克,一年生苗高為60-80厘米,園林、城鎮綠化苗木2年生即可出圃應。
Acer plmatum Thunb.
英文:Janpanese Maple
科屬:槭樹科 槭樹屬
高可達6—7米,樹冠傘形或圓球形,小枝纖細,紫色或灰紫色。葉片徑6厘米—10厘米,掌狀5厘—7厘米深裂,通常7深裂,裂狀,裂片卵狀長橢圓形至披針,葉緣具細重鋸齒,下面僅脈腋有簇毛,花雜性,紫紅色。果球形,兩果翅張開成直角至鈍角,幼時紫紅色,成熟后棕黃色。花期5月,果期9月。
可用65%代森洹
雞爪槭(拉丁文名:Acer palmatum Thunb.),又名:雞爪楓,落葉小喬木;樹冠傘形。樹皮平滑。樹皮深灰色。小枝紫或淡紫綠色,老枝淡灰紫色。葉近圓形,基部心形或近心形,掌狀,常7深裂,密生...
您好,20公分雞爪槭價格是18000元左右. 雞爪槭(拉丁文名:Acer palmatum &nb...
格式:pdf
大小:454KB
頁數: 6頁
評分: 4.6
利用自然高溫脅迫,研究了高溫對11個雞爪槭品種葉片的質膜透性、保護酶活性和滲透調節物質的影響,并對不同雞爪槭品種的耐熱性和耐熱機制進行了初步探討。研究結果表明:高溫脅迫后,葉片的相對電導率和丙二醛(MDA)含量平均分別為對照的137.39%和139.91%;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過氧化物酶(POD)的活性分別為對照的304.06%和258.93%;脯氨酸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分別為對照的368.75%和215.97%。11個雞爪槭品種的耐熱性存在差異,D1118和X1119是耐熱性最強的2個品種,經過自然高溫脅迫沒有出現熱害癥狀,其余品種都有一定程度的熱害。不同品種的耐熱機制不同,D1118主要是通過提高SOD活性和可溶性蛋白的含量來提高抗逆性;在脯氨酸和可溶性蛋白含量都有極顯著(P<0.01)增加的同時,X1119和F1115通過SOD和POD的協同作用,共同抵抗高溫造成的傷害。
格式:pdf
大小:454KB
頁數: 5頁
評分: 4.7
以雞爪槭為材料,研究其葉色變化機制,通過檢測與葉色相關的生理指標,探究其與葉色變化的相關性;并用SRAP分子標記技術對雞爪槭的葉色基因初步定位。結果顯示,雞爪槭葉色變化和含水量沒有顯著相關性;與葉綠素含量呈顯著的負相關性;但與花色素苷與葉綠素的比值呈正相關關系。花色素苷含量越高,葉片越紅;可溶性糖和苯丙氨酸解氨酶與花色素苷的合成相關,其含量或活性的高低和葉片顏色變化有顯著相關性。5-氨基酮戊氨酸和膽色素原與葉綠素的合成相關,其含量越低,葉片越紅。SRAP標記未能定位到雞爪槭的葉色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