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軍:1963年出生,湖北武漢人1985年畢于南京林業大學。湖北農學院副教授,北京林業大學園林學院盆景學研究生。已在《中國園林》《植物資源與環境》等學術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十余篇。科學成果多項。
本書以生態學、植物學、中國山畫及盆景學原理為基礎,以當前國內外對家居環境研究成果為依據,結合作者多年科研、教學及指導盆景評比、生產等經驗編寫。書中比較系統地介紹家居環境、家居盆景及植物裝飾的方法和應注意的問題,簡要介紹了盆景、山石盆景的制作技藝,以及盆景、幾架、陳列、欣賞和提名等,并分別介紹了適合家居庭院、陽臺及室內的樹木盆景植物的主要的植物學特征,觀賞特征,繁殖方法、上盆技藝、造技藝以及養護管理技術要點等。
本書能使廣大讀者獲得科學地制作盆景的實用技術,領略中國燦爛的有生人藝術——盆景藝術絕妙韻味和深邃意境。本書圖文并茂、形象生動、論述得當,特別適合廣大盆景藝術愛好者拓家居環境中制作、養護、陳設盆景的需要,也適合普通讀者提高對盆景藝術鑒賞能力和水平需要,還可作為大、中專學生學習盆景學時參考。
前言
第一章 盆景常識
第一節 分類
第二節 歷史
第三節 流派
第二章 家居環境與家居綠化
第一節 現代家居一環境污染嚴重現狀
第二節 改善家居環境措施及家居綠化的重要意義
第三節 家居盆景的地位、特點及應注意的問題
第四節 家居盆景制作的工具及材料
第三章 家居樹木盆景制作技藝
第一節 家居樹木盆景的概念及分類
第二節 樹木樁胚的來源及適宜樹種選擇
第三節 家居樹木盆景造型基本技巧
第四節 幾種特殊樁景造型
第四章 家居山石盆景制作技巧
第一節 山水形貌概念
第二節 選石
第三節 家居山石盆景山意、布局
第四節 家居山石盆景制作基本技巧
第五節 山石盆景特殊造型制作要點
第五章 家居盆景的養護管理
第一節 上盆翻盆
第二節 家居樹木盆景養護管理
第三節 家居山水盆景的養護
第六章 盆景陳設、欣賞與題名
第一節 家庭盆景的陳設
第二節 盆景的欣賞
第三節 盆景的題知
第四節 欣賞實例
第七章 庭院盆景
第一節 松柏類
第二節 雜木類
第三節 花果類
第四節 觀葉類
第八章 窗臺、陽臺、樓頂平臺盆景
第九章 室內盆景
第十章 家居山石盆景各率
參考文獻2100433B
徐韋華,在臺灣很有影響力的著名拼布作家,從事拼布材料包設計多年,經驗非常豐富。
將光標置于論文作者名字后,在“插入/引用/腳注和尾注/自定義標記”中,輸入“作者簡介”四字,點“插入”,在頁尾輸入介紹內容即可。
使用注釋功能(腳注)。在word中除了給注釋加上數字序號之外,還能根據需要自己定義序號的格式,只需要把注釋的序號設置成一個空字符,就能實現“不帶序號的作者簡介”功能了。具體方法如下:1.將光標定位于作...
格式:pdf
大小:1.2MB
頁數: 1頁
評分: 4.7
水泥盆盆景用盆的制作工藝 水泥盆景盆不具優勢,一是成本比土燒盆高,又比紫砂盆檔次低,即使是打 磨得光滑,其觀賞價值也不高,除非用彩色的工藝制作,不要單獨是水泥色,否 則即使是做得再美觀, 銷售市場也很小。花盆除用顏料變色外, 還要增加些圖案、 文字等,以滿足現在的需求。 再說,水泥盆景盆一點也不透水是不好的, 除在底部保留 1~3個排水孔外, 稍深些的或圓形的盆景盆還是要求有一定的透氣性最佳, 否則不利于某些植物的 健康生長。按盆景用盆材料的不同,又可分為下列幾中: 一:紫砂盆。質地細膩堅韌, 透氣性好,風格古樸。目前主要有圓形、 方形、 八角形和各種象形式等多種形狀。既可用于樁景制作,又可用于山水盆景制作。 二:釉陶盆主產于廣東石灣。質地疏松,透氣性好,風格素雅大方,但色 澤較深,所以在 水泥盆山水盆景中較少用。 三:瓷盆。細膩,堅硬,華美,但透氣性差。一般用作套盆或山水盆景用盆。 四:
微型盆景標準一般限定在10厘米(或15厘米)以下,微型盆景發端較早,元代時即有規格較小的“些子景”,現代則稱為“掌上盆景”或微型盆景,雖體態微小,但卻小中見大,玲瓏精巧,有自然蒼石懸根露爪之態,展現祖國山河動人景觀,“仿佛煙霞生隙地,分明日月在壺天。旁人莫訝胸襟隘,毫發從來立大千”,精品微型盆景,確有“參天覆地之意”。由于現代人們的居住條件的限制和藝術欣賞水平提高,微型盆景在國內外迅猛發展。
微型盆景是無言的詩、立體的畫、活的化石;景成之日,功在十年!享有 “微盆景,大天下”豪情---每盆精品微型盆景,融合園藝學、文學、美學于一體的產物,以其“縮龍成寸,小中見大”的藝術審美情趣而更具魅力和生命力,深受國內外各界同仁、盆景玩家及盆景愛好者鐘愛。
微型盆景特征:體態微小,玲瓏精妙,活潑多變,布置隨意性強,師法自然,精致小巧,用盆考究,構思精細,搬運便捷,底蘊深厚,造型美觀,點綴居室,生機盎然,能夠走進萬家,彰顯文化底蘊;它可配以微小的幾座置于案頭,也可群休組合在博古架內,是送親訪友最佳禮品,且逼真地反映了大自然的神韻風姿。
微型盆景鑒賞“一景二盆三幾架”三者組合融為一體,微型盆景組合在基本特征上比單一微型盆景要求更高,首先5盆(或)以上放置博古架上進行組合配置,其次對框架組合設計、格式定位、植物配盆、幾架配備、意境與構思、植物品種、養護管理等各種要素都有著密切的關系;微型盆景組合融入個人情感聯想,移情于境,達到高于自然之境界并超越視覺感受。
淺談創作微型盆景組合應掌握的幾個方面
1、博古架的設計創作
創作和設計博古架,首先想到的是框架外型結構組成,式樣要多樣,古樸雅致,造型簡潔大方,制作更要精巧細膩,明式或清式線條,這樣才能提高博古架的藝術效應和觀賞性。有了外型結構圖案,還要合理進行框架內的定格設計。格式上下錯落安排,左右相呼應。定格不能太大或太小,太大了就顯得漏空,定格太小就會有壓抑感,掌握好定格尺寸數據最為關鍵。以上工藝操作就能顯示出博古架整體形態的秀美。
2、植物與配盆
實際上一盆好的盆景與植物、盆型、盆色、盆足有著相當重要的互補關系。配植不當會造成整體的不均勻、比例失調,應該盡量選擇古雅的紫砂類盆缽,盆型可選擇古樸的式樣,色彩典雅,做工精細,質地上乘,透氣性好,有利于植株的生長。例如斜干式采用長方型或橢圓型淺盆,多角型、不等邊型適宜栽種直干式。植物栽于盆內應注意它的根、干、枝冠、形態、盆色的配備比例和構圖等方面的協調,盡量作到露根,這樣能充分反映出大樹老氣橫秋的氣勢,并能彰顯古樸蒼勁的大樹風格。
3、幾架與盆景組合
盆景幾架是微型盆景組合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烘托盆景美的手法。一盆只是樁景好的盆景還不能稱為優秀的作品,只有盆景、幾架合為一體,同時相互配合呼應烘托,才能稱之為理想的藝術作品。微型盆景組合使用的幾架,制作材料可選用上等的老紅木、金絲楠木、紫檀木、黃楊木、榆木、雞翅木。式樣要多樣化,如:樹根幾、枕頭幾、書圈幾、方幾、圓幾、單幾、雙幾等。總之幾架工藝要古樸,線條要流暢、細膩。微型盆景組合的陳列非常講究,比例要協調,上下左右相互呼應。點綴物要達到補空和增強意境的作用,這樣才能體現出與微型盆景組合融為一體的藝術美。
微型盆景的趣味在于自我的藝術修養和文化沉淀,在室內博古架中放上三五盆小品即起到了裝飾作用,又調節了狹小空間的氣氛,足不出戶就能享受到大自然的綺麗風光,咫尺盆景中卻能領略名山大川,開闊了視野,開闊了心胸,給人以視覺、精神上的無限享受;微型盆景以其體積小,占地少,易管理,投資少、搬運便捷等特點及未來居住情況的改變,微型盆景優點將更加凸顯,微型盆景是當今盛行的盆景流派之一。它用師法自然,用盆講究,構想精致,造型美觀,點綴居室,生機盎然。
發展微型盆景項目前景分析:
第一、微型盆景,適宜供置于普通生活的雅堂高幾,文人書案,最符合盆景的概念和特點;而大型、超大型盆景太笨重,尤其是超大型盆景,常不被列入盆景范疇。
第二、廣大群眾和供職人員的居室和辦公地點是在高樓峽室,玩中型、微型盆景最為適宜。
第三、微型盆景,小巧、精致、雅觀,并且能在博古架上組合,形態豐富,風韻互襯,更為優美,別具中國特色。
第四、微型盆景景顯老態,每盆都是孤品,視如珍寶,老中少同仁皆喜歡玩微型盆景,未來喜好風氣并擴至全國各地。
第五、中國盆景藝術大師玩微型盆景比比皆是,將起了帶動作用,助推中國微型盆景發展。
第六、微型盆景的樹木素材,適合苗圃培育,不用山采,避免破壞植被環境,且物美價廉,最能走進千家萬戶,可以科學、持續發展。
第七、微型盆景適合搬運、運輸及攜帶且是玩家交流及送親訪友最佳禮品。
第八、微型盆景是送親訪友最佳禮品,它師法自然,精致小巧,用盆考究,構思精細,搬運便捷,底蘊深厚,造型美觀,點綴居室,生機盎然
第九、微型盆景能夠走進億家萬戶,彰顯文化底蘊。
樹木盆景和山水盆景這兩大類盆景早在宋代就已形成。隨著盆景藝術的不斷創新和盆景材料的日益豐富,我國盆景的新類別也在逐步產生。可分為下列七大類:
第一類,樹木盆景:以樹木為主要材料,以山石、人物、鳥獸等作陪襯,通過攀扎、修剪、整形等技術加工和園藝栽培,在盆中表現曠野巨木或蔥茂的森林景象者,統稱為樹木盆景。由于樹木盆景的材料常從山野曠地采掘而來,所以樹木盆景習慣上又稱為樹樁盆景。
第二類,山水盆景:以各種山石為主題材料,以大自然中的山水景象為范本,經過精選和切截、雕鑿、拼接等技術加工,布置于淺口盆中,展現懸崖絕壁、險峰丘壑、翠巒碧澗等各種山水景象者,統稱為山水盆景,又稱山石盆景。
第三類,水旱盆景:水旱盆景是主要以植物、山石、土、水、配件等為材料,通過加工、布局,采用山石隔開水土的方法,在淺口盆中表現自然界那種水面、旱地、樹木、山石兼而有之的一種景觀盆景。
第四類,花草盆景:以花草或木本的花卉為主要材料,經過一定的修飾加工,適當配置山石和點綴配件,在盆中表現自然界優美的花草景色的,稱為花草盆景。
第五類,微型盆景:一般樹木盆景的高度在10厘米下,山水和水旱盆景的盆長不超過10厘米的這些盆景,稱為微型盆景。
第六類,掛壁盆景:掛壁盆景是將一般盆景與貝雕、掛屏等工藝品相結合而產生的一種創新形式。掛壁盆景可分為兩大類,一類以山石為主體,稱為山水掛壁盆景;另一類以花木為主體,稱為花木掛壁盆景。
第七類,異型盆景:異型盆景是指將植物種在特殊的器皿里,并作精心養護和造型加工,作成的一種別有情趣的盆景。
清代宮廷中以珠寶、玉石、翡翠、珊瑚、金銀和瑪瑙等貴重材料制作的點景,配以金銀、琺瑯、玉石、雕漆和鑲嵌等工藝制作的盆,二者合為一體,稱為盆景。
清宮盆景多由內務府造辦處的鑲嵌作制作,遇有皇太后、皇帝慶壽、皇帝大婚等事,大臣和各地官員也要進獻盆景作為禮品。這些盆景多用寓意、諧音來象征吉祥、福壽和太平等。
現藏北京故宮博物院,清宮舊藏。
清,造辦處造,通高30.5厘米。
瑪瑙雕佛手為盆,佛手一大一小二枚合抱,盆壁上又巧雕一蝴蝶飛落。盆下配鏤雕木座。盆上用綠絲線包纏銅絲并彎作枝條狀做成梅樹,梅花之銀鎏金花萼、花蕊焊接于銅枝頂端,又以銅絲裹以紅絲線為花心雌蕊,以白玉和白色料做梅花之五瓣,鑲粘于花萼與花蕊之間。含苞未開之蕾則在銀萼上鑲嵌白玉或芙蓉石,花葉以青玉雕成。梅花之間又點綴幾朵牙雕菊花,因日久花瓣略有脫落,葉以染色象牙制成,并以金彩勾畫葉脈。
此景花枝扶疏,亭亭如蓋,細而不弱,柔而蘊剛,色彩配搭明快清麗,一樹白色梅花與瑪瑙盆相得益彰,雅潔而不失嫵媚之風韻。
現藏北京故宮博物院,清宮舊藏。
清,造辦處造,通高27.6厘米,盆高6厘米,長26.6厘米,寬17.3厘米。
以竹根雕刻拼接成矮足,盆壁四面陰刻幾何形夔龍紋飾并染色,又以深色線條勾勒紋飾邊緣。盆內為水仙湖石小景,黃楊木雕水仙球根,綠色染牙制葉片,花朵、花心、花蕾均為象牙雕刻,花托以黃楊木制。湖石為紫檀木雕刻。
此盆景中間立二座湖石,兩株水仙欹側而生,線條柔和多變。象牙、黃楊木質地細膩柔和,而紫檀木雕湖石則粗礪峻峭,花葉鮮麗明艷,湖石色澤沉著厚重,二者之材質、色澤和造型相互襯托,剛柔相濟。此景工藝精湛,物象寫實而清新簡潔,風格高雅,在以華麗繁縟為能事的宮廷盆景工藝中可謂別樹一幟。
現藏北京故宮博物院,清宮舊藏。
清,造辦處造,通高39.5厘米,最寬處54厘米。
以天然木根雕作槎舟狀,槎下以彩繪泥塑波浪為托,波浪上留孔插入象牙雕刻的蓮花、蓮葉、蓮蓬。槎頭置銅鍍金四出葵瓣式鏨胎琺瑯盆,內植小型碧璽果桃樹。槎中部端坐一位以染牙雕刻的老者,長髯及胸,一手撫膝,一手執畫卷,神色安詳。老者身前置掐絲琺瑯圓盤,內盛葡萄,身后置鏨胎琺瑯六方瓶,瓶內插象牙菊花等。槎尾纏繞銅鍍金藤蘿,上卷如龍尾,覆于老者上方,垂掛白玉小葫蘆及燒藍葉,細巧可愛。
仙槎源于神話傳說。晉張華《博物志》中記某人乘槎泛海漂去,竟遇牛郎織女。后世又將故事人物附會為張騫,謂其乘槎尋黃河之源。目前所知最早以仙槎為工藝品題材者是元代著名的冶銀工匠朱碧山,他所制銀槎流傳至今。明清時期,仙槎被納入吉祥圖案體系,與八仙過海等題材類似,皆被賦予祝壽之意,甚得皇室寶愛,是清代宮廷工藝品中常見的題材之一。此景結構勻稱,置景錯落有致,富于裝飾趣味。雕飾材質多樣,色彩豐富,技巧繁難,堪稱同類制品中的經典之作。
現藏北京故宮博物院,清宮舊藏。
清中期,蘇州造,通高7.3厘米,座長90厘米,寬37厘米。
紫檀木垂云紋八足隨形座,座邊緣設銅鍍金鏤“萬”字紋欄桿。座中設天然木山,古意盎然。山中以白玉、碧玉、瑪瑙、翡翠、碧璽、松石等制作靈芝、仙桃、瑤草嘉蕙等,于孔隙石筍之間倒掛叢生,五色繽紛。山腰置一座藍頂圓亭,7位仙翁或立于山腰,或相伴行于山間,或對坐亭間暢談。玉鶴口銜仙草飛懸在山頂,玉鹿則伏臥于山腰亭旁,仰望上方的靈草。
此件寓意仙人祝壽的景觀造型大方,人物刻劃細膩,神態各異。花草與鳥獸等色澤清朗,疏密相間,錯落有致,頗富情趣,是中、大型景觀中的精心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