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林建群 | ISBN | 9787560323664 |
---|---|---|---|
頁????數 | 120 | 定????價 | 58.00元 |
出版社 | 哈爾濱工業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 | 2007-1 |
裝????幀 | 簡裝本 |
內容介紹
本書以大量的圖片資料介紹了19世紀俄羅斯及部分歐洲國家知名紀念碑
、城市入口、凱旋門和噴泉等建筑設計資料,其中也包括一部分設計競賽方
案。圖片大部分是歷經百年以上的零散資料,編輯本書的用意不僅是整理搶
救即將遺散的珍貴資料,還希冀讀者在感受、分析“經典”之余能超越往日
的輝煌。
本書適合于高等學校建筑學、城市規劃、環境藝術設計等專業的學生作
學習參考資料和摹本,也適用于從事和熱愛建筑藝術的人員品評、欣賞和借
鑒。
2100433B
文章開頭為什么要在介紹越戰紀念碑之前提到華盛頓紀念碑國會大廈等建筑
估計是認為這些建筑的性質都有共同點
由黑色大理石制成。
但是在重新組織評審團后,第二次評審結果她的設計仍然獲得第一名。委員會為慎重起見,重新仔細審閱了林瓔的作品,審閱之后覺得仍然是一個佳作,就拒絕了退伍軍人的要求。當時,內政部長華特還曾經出面,下令暫停工程...
格式:pdf
大小:212KB
頁數: 4頁
評分: 4.4
紀念碑建筑與城市景觀特色構成──平壤城市環境中的紀念碑建筑張建華城市景觀特色是近年來城市設計領域普遍重視的一個課題。從系統學的角度出發。合理組織城市的各種構成因素,使之成為一個功能合理、環境優良、景觀獨特的城市整體是該課題探索的高層次目標。紀念碑建筑...
格式:pdf
大小:212KB
頁數: 4頁
評分: 4.3
文章以圖表和照片的形式呈現了近年來國內以大劇院、體育場等為首的大建筑在短時間內集中建成的現象,對比了同時期內曾經的"紀念碑"轉瞬即歿的命運,旨在討論這些建筑及其意義的偏離與統一。
平頂山地質工作紀念碑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地質礦產部和河南省人民政府決定,河南省美術藝術家協會吳樹華、耿泉聲和煤炭工業部平頂山礦務局設計院王繼忠設計興建的。紀念碑總投資近百萬元人民幣,始建于1988年,落成于1992年。為銘記401隊和其他為開發建設平頂山作出貢獻的地質工作者的歷史功績,1991年1月17日中共中央總書記江澤民同志欣然命筆題詞:“獻身地質事業無尚光榮”。地質礦產部和河南省人民政府于1991年5月共同撰文立碑以示紀念。1992年10月10日舉行隆重的落成典禮和碑體揭幕式。
人民英雄紀念碑位于北京天安門廣場中心。1949年9月30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決定,為了紀念在人民解放戰爭和人民革命中犧牲的人民英雄,在首都北京建立人民英雄紀念碑。當天下午6時,出席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的全體代表,在天安門前廣場上舉行了建立紀念碑的奠基典禮。后經全國廣泛討論,確定碑型。1961年,人民英雄紀念碑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人民英雄紀念碑位于毛主席紀念堂以北,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為紀念中國近現代史上的革命烈士而修建的紀念碑。
人民英雄紀念碑的建設不僅聚集了當時的能工巧匠,其碑石石料的采集場面也頗為宏大。據了解,紀念碑由17000塊花崗石和漢白玉砌成,其中采自青島浮山的紀念碑碑心石是建碑中最主要的大石料,是中國建筑史上極為罕見的完整花崗石,其石坯長14.4米,寬2.72米,厚3米,重達320噸以上,采運工作歷時7個半月,于1953年4月1日動工至10月16日大石料運抵天安門廣場工地,從開采到運輸共計7116名工人參與其中。據不完全統計,紀念碑從奠基到落成部分耗費就達3億余元。
人民英雄紀念碑是新中國成立后首個國家級公共藝術工程,也是中國歷史上最大的紀念碑,會聚了鄭振鐸、吳作人、梁思成、劉開渠等一大批當時中國最優秀的文史專家、建筑家、藝術家。從1949年9月30日毛主席親自奠基,直至1958年5月1日正式落成,是新中國成立以來耗時最長的大型藝術項目。
園林式的紀念碑群體建筑跨堤建成,占地面積9215平方米,主要部分由碑體和園林雕塑組成。橫匾式屏面梯形碑體座東向西,面臨開源路大道,南依湛水碧波清流。壁體為象征平頂山形體的梯形狀,南北長26.5米,寬5米,高7米,表面用玉白色大理石貼面,正面鑲嵌著中共中央總書記江澤民親筆揮毫的“獻身地質事業無尚光榮”10個锍金大字和提名,金光閃閃的大字遒勁豪壯,飽含著對廣大地質工作開拓建設者的殷切嘉勉和鼓勵。。題字左側是蘭色地質工作徽標。碑體背面鑲嵌著一只展翅飛翔的雄鷹銅雕,象征著鷹城在改革大潮中沖天騰飛,銅鷹下面有與照壁等長的黑、白、紅、黃四條橫線,寓意鷹城平頂山市有豐富的煤炭、鹽、電力資源和盛產黃的煙葉。210043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