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株高約20厘米。根狀莖斜升,被鱗片;鱗片狹披針形,中間黑色,兩邊棕色,全緣。葉近簇生;柄長10-14厘米,暗栗色,基部被鱗片,向上光滑,具光澤;葉片五角形,長寬幾相等,掌狀三回羽裂;羽片3枚,三角形或近三角形,中間1片最大,長5-7厘米,寬3-4厘米,基部楔形并下延成翅而與側生羽片相接,二回羽裂;小羽片6-8對,對生,披針形,基部1對最大,其上各片漸小,羽狀深裂;裂片長圓形,鈍頭,邊緣有小缺刻;側生羽片為不等三角形,羽軸下側的小羽片較上側的大,基部下側1片特長,披針形,羽裂;葉脈栗紅色,有光澤,羽狀,下面隆起呈瓦楞狀,側脈二叉分枝,彼此密接,伸達葉邊。葉厚紙質,下面被白粉。孢子囊群通常由1個孢子囊構成,頂生脈端,位近葉邊;囊群蓋深棕色,膜質,連續,寬幾達主脈,邊緣具波狀圓齒。
生于海拔1400-2500(3200)米的石縫中。
分布于西藏察隅(察瓦隴區扎那)、河北、陜西、甘肅、云南、四川、貴州、湖北西部。 2100433B
黑木蕨的根3mm左右,莖較細,葉齒較少、較圓潤,葉面不平整,透明度較高,較薄。是一種水生蕨類,具有互生性的葉部,葉片全裂呈羽毛狀,色澤呈暗綠色。不論水上葉或水中葉只要有足夠的光線,葉片就會直立生長。適...
陸生大型或中型蕨類植物。根狀莖長而橫走,有管狀中柱(如栗蕨屬),或短而直立或斜升,有網狀中柱(如鳳尾蕨屬),密被狹長而質厚的鱗片,鱗片以基部著生。葉一型,少為二型或近二型,疏生(如栗蕨屬)或簇生(如鳳...
葉黃槿為常綠大灌木至小喬木,被星狀毛。主干不明顯,高可達3-4m。其葉大,如心形,葉柄長3-8cm。其花,雄蕊多數為單體,雄蕊筒包圍花柱,花柱5枚,子房5室。蒴果球形,開裂。單葉,葉草質,互生,革質,...
格式:pdf
大小:12KB
頁數: 1頁
評分: 4.3
國槐形態特征 落葉喬木,高 15-25 米,干皮暗灰色,小枝綠色,皮孔明顯。羽狀復葉長 15-25 厘米;葉軸有毛,基部膨大;小葉 9-15 片,卵狀長圓形,長 2.5-7.5 厘 米,寬 1.5-5 厘米,頂端漸尖而有細突尖,基部闊楔形,下面灰白色,疏生短 柔毛。圓錐花序頂生;萼鐘狀,有 5小齒;花冠乳白色,旗瓣闊心形,有短爪, 并有紫脈,翼瓣龍骨瓣邊緣稍帶紫色;雄蕊 10條,不等長。莢果肉質,串珠狀, 長 2.5-5 厘米,無毛,不裂;種子 1-6 顆,腎形?;ü?9-12 月。 [1] 生長習性 性耐寒,喜陽光,稍耐陰,不耐陰濕而抗旱,在低洼積水處生長不良, 深根,對土壤要求不嚴, 較耐瘠薄, 石灰及輕度鹽堿地 (含鹽量 0.15%左右) 上也能正常生長。但在濕潤、肥沃、深厚、排水良好的沙質土壤上生長最 佳。耐煙塵,能適應城市街道環境。病蟲害不多。壽命長,耐煙毒能力強。 用途 中國
格式:pdf
大?。?span id="4xqwacc" class="single-tag-height">12KB
頁數: 2頁
評分: 4.8
對線性要素的反復錘煉和完美表達是中國傳統建筑形體構成的重要特征,其精神也貫穿到建筑群體的空間組織中,它反映了古代中國特有的文化背景,審美追求以及生命意識。
闊基蒼山蕨 闊莖蒼山蕨(中國蕨類植物孢子形態)
Ceterachopsis latibasis
植株高達28厘米。根狀莖短而直立,先端連同葉柄密被鱗片;鱗片卵狀披針形,長達5毫米,棕色,全緣。葉簇生;柄短,約1-2厘米;葉片倒披針形,長15-25厘米,中部寬3-4.5厘米,短漸尖頭,向基部漸變狹,羽狀深裂幾達葉軸;裂片11-13對,互生,斜展,三角形或三角狀橢圓形,略呈鐮刀狀,中部的長1.8-2.5厘米,基部寬1.6-2.5厘米,尖頭,偶有圓頭或鈍頭,全緣,有棕色的膜質半透明狹邊,缺刻為U字形或V字形,寬可達1厘米,通常在中部以上的一些裂片基部上側的上面近葉緣處各有1個小芽胞。葉脈隱約可見,側脈3-5對,多為二叉,基部一對或僅基部上側的側脈為二回二叉。葉薄革質,干后上面褐色,下面棕色,兩面均無毛,僅沿葉軸下面有橢圓形(鈍頭或尖頭)或卵狀披針形(漸尖頭)的小鱗片。孢子囊群線形,斜上,生于每組側脈的上側一脈的上側,每裂片3-4對;囊群蓋同形,棕色,薄膜質。
本種形體近于蒼山蕨 C. dalhousiae (Hook.) Ching, 但較高大,葉片遠較寬(約為其二倍),裂片斜出,三角形,尖頭,基部上側有1個小芽胞,葉脈除基部的外均為二叉,故易區別。
裂片11-13對,互生,斜展,三角形或三角狀橢圓形,略呈鐮刀狀,中部的長1.8-2.5厘米,基部寬1.6-2.5厘米,尖頭,偶有圓頭或鈍頭,全緣,有棕色的膜質半透明狹邊,缺刻為U字形或V字形,寬可達1厘米,通常在中部以上的一些裂片基部上側的上面近葉緣處各有1個小芽胞。葉脈隱約可見,側脈3-5對,多為二叉,基部一對或僅基部上側的側脈為二回二叉。葉薄革質,干后上面褐色,下面棕色,兩面均無毛,僅沿葉軸下面有橢圓形(鈍頭或尖頭)或卵狀披針形(漸尖頭)的小鱗片。孢子囊群線形,斜上,生于每組側脈的上側一脈的上側,每裂片3-4對;囊群蓋同形,棕色,薄膜質。
本種形體極似錢氏陵齒蕨,但羽片邊緣有鋸齒,囊羣蓋狹,遠離葉邊,故易區別。 2100433B
東北蹄蓋蕨發展前景
猴腿蹄蓋蕨因其營養豐富、口味獨特、藥理效能廣泛、天然無污染,被譽為“山珍之王”,身價倍增,走俏國際市場。近年來在日本、韓國和東南亞各國形成了一股“野菜熱”,日本、韓國每年都從中國進口大量蕨類野菜。 猴腿蹄蓋蕨資源在中國分布廣泛,尤其在東北各林區集中分布且蘊藏量十分豐富。但近年來隨著“野菜熱”,這些蕨類資源被無序開發,出現了資源危機。由于蕨類植物生命力極強,極易栽種,生長快,產量高,應本著“可持續發展”的原則,結合次生林改造、天保工程、生態建設,充分利用自然條件進行大面積成片種植蕨類野菜,既不占農田又可提高廣大林區職工和農民的經濟收入,開發利用前景廣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