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取樣的目的及其研究內容不同分為四類:
(1)化學取樣
目的是測定原礦石、有關巖石、精礦、尾礦等的化學成分及其含量,以確定這些物質的質量。
(2)巖礦鑒定取樣
指采集礦石(含重砂)或巖石標本進行礦物學、巖石學和礦相學的研究,以確定其礦物成分及其含量、共生組合,結構構造、類型等,最終解決具成因和工業利用問題。
(3)技術取樣
又稱物理取樣,是為了確定礦石和近礦圍巖的物理性質,以便對礦山開采技術條件作出評價,或確定某些非金屬礦產的質量。借以確定某些非金屬礦產質量的物理技術性質有:云母的晶片尺寸、撓曲度、絕緣性、絕熱性等;
(4)礦石加工技術取樣
又稱工藝取樣,指為了研究礦產的技術加工性能,以確定礦石的選礦和冶煉方法、生產流程以及合理的技術經濟指標等的礦產取樣工作 。
礦山探槽、井巷和采場中常用的采樣方法有六種:
(1)刻槽法 沿礦體厚度方向按一定的規格刻鑿一條長槽,收集鑿下的全部礦石碎塊作為樣品。該法樣品的代表性較好,常用于礦山化學取樣。
(2)攫取法
從采下的礦石堆、儲礦堆從及礦車上按一定規格的網度撿取若干塊礦石作為樣品,該法操作簡單、效率高,常用于技術取樣。
(3)巖石鑒定取樣和出窿礦石取樣
在礦體揭露面上按一定規格的網度鑿取若干塊礦石作為樣品,用于礦化比較均勻的礦石的化學取樣、技術取樣和巖礦鑒定取樣。
(4)打眼法
利用巷道掘進炮孔或打專門取樣孔,收集巖粉巖屑作為樣品。用于厚度較大、礦化均勻的礦體的化學取樣。
(5)剝層法
在礦體的揭露面均勻剝下一薄層作為樣品。這種方法所取樣品的代表性較高,但工作量大,成本較高,只用于礦化不均勻的礦體化學取樣,或檢查其他采樣方法的可靠程度。
(6)全巷法
當巷道在礦體中掘進時,將一定長度巷道內爆破下來的全部礦石作為一個樣品,這種方法的取樣代表性最高,故常用于稀、貴金屬礦石化學取樣、某些非金屬礦產技術取樣和技術加工取樣 。
為了滿足化學分析或其他測試對樣品的重量和粒度的要求,將原始樣品按一定程序進行破碎、過篩、拌勻和縮減等工作,稱樣品加工。常用設備為額式破碎機(粗碎)、輥式破碎機(中碎)、圓盤碎礦機(細碎)、球磨或棒磨機(粉磨)、金屬標準篩、分樣機等。加工按破碎粒度分為幾個階段。再根據粒度與其相應的重量的關系公式設計加工流程,礦山地質樣品加工
流程常用切喬特公式:Q=Kd計算確定,式中d為樣品最大顆粒直徑mm,K為樣品縮分系數,由礦石的礦化特性確定、一般為0.1~1.0;Q為樣品粒徑d時的最小可靠重量kg 。
這個主要是采礦證,因為在發證的時候,已經對采礦單位的資質進行了審查,拿到許可證以后就可以開礦了。在開礦的過程中,還要遵守環保、礦產資源、水利、安全生產等方面的法律法規。
工程地質主要搞工民建 主要去建筑設計單位 地質勘探主要搞礦產資源勘查。礦山地質是指礦床經過地質勘查證實具有工業價值之后,在擬建或已建礦山范圍內,為保證和發展礦山生產所進行的全部地...
屬于相近專業土木工程師是指從事普通工業與民用建筑物、構筑物建造施工的設計,組織并監督施工的工程技術人員。
樣品的化學分析有基本分析、多元素分析、組合分析、合理分析和全分析等五種。基本分析又稱普通分析,以分析主要有用組分的含量為主,分析結果是圈定礦床計算儲量和評價礦床的依據:多元素分析是以一個樣品分析若干個元素項目,以便從中確定伴生有益組分和有害元素的種類和含量,并確定組合分析元素項目;組合分析是了解礦石中可綜合回收利用的伴生有益組分和有害組分的含量;合理分析又稱物相分析,是確定有用組分和有害組分賦存的礦物相,為礦石劃分類型、了解加工技術性能提供依據。全分析是分析樣品中全部組分的種類與含量。
為了保證樣品化學分析的質量,對基本分析結果必須進行系統的檢查。檢查的種類分為:內部檢查,即本化驗室自檢復查。檢查分析結果有無偶然誤差,抽查基本分析樣品總數的5%~10%;外部檢查,即由外單位化驗室檢查,檢查有無系統誤差,檢查基本分析樣品總數的3%~5%。
化學分析結果允許誤差范圍,按國家地質礦產部門規定的標準,根據檢查分析樣品的絕對誤差、相對誤差、系統誤差和超差率、判定分析結果質量是否合格,若不合格應采取處理措施 。
20世紀90年代各國礦山取樣工作已發展到使用中子活化法、X熒光分析儀、X射線礦物分析儀、物探綜合測井等新儀器、新技術來測定礦石品位;另一方面是不需取樣,在原地直接用新儀器新技術測定組分、品位,用機械化自動化代替手工操作 。2100433B
格式:pdf
大小:193KB
頁數: 26頁
評分: 4.6
煤炭礦山地質工初級工理論知識試卷 一、判斷題(正確的請在括號內打“√”,錯誤的請在括號內打“×”,每題 2 分,共 23 1.>( )下水的天然因素是氣象、水文、地質三種主要因素。 2.>( )潛水不水質易受污染。 3.>( )水潛水埋藏深度因地而異,水位、水量、水質各地也不一樣,受氣候、 地質因素影響,呈季節性變化。 4.>( )水在重力作用下,由高水位向低水位處流動,流動速度取決于含水層 的滲透系數和水力坡度。 5.>( )水具有自由水面,不承受靜水壓力,為無壓水。 6.>( )水分布區與補給區不一致。 7.>( )掘工作面透水征兆中底板鼓起或產生裂隙發生涌水是巷道靠近高壓水 體、使巷道底鼓產生裂隙或涌水。 8.>( )掘工作面透水征兆中水有臭雞蛋味是老塘積水內含有硫化氫味。 9.>( )掘工作面透水征兆中出現水叫聲是附近高壓水流動所產生的流水現象。 10.>( )掘工作面透水征兆中頂
格式:pdf
大小:193KB
頁數: 未知
評分: 4.6
在現代化的地質學科中,起主要作用的是礦山地質探索工程。將這項工程應用到對礦產資源的開發和利用中,可以對社會和國家的經濟發展起到顯著地促進作用。
礦產取樣的種類很多,但根據取樣的目的,可分為化學取樣、礦物取樣、技術取樣、技術加工取樣四種。
(1)化學取樣:化學取樣的目的是通過對采集的樣品進行化學分析,確定其有用及有害組分的含量,圈定礦體,劃分礦石的類型和品級,從而為研究礦石綜合利用的可能性,確定合理的采礦、選礦方法等工作提供可靠的依據。化學取樣的數量最多,應用最廣。在礦床地質研究的全過程中,對絕大部分礦種及各種探、采工程都要進行這類取樣工作。
(2)礦物取樣(或稱巖礦取樣):在采取礦石(有時也包括近礦圍巖)的塊狀標本,進行礦物學、礦相學及巖石學方面的研究,確定礦石或巖石的礦物組成與共生組合、礦物的生成順序、礦石的結構與構造,用以解決與成礦作用有關的問題;二是鑒定礦石中礦石礦物及脈石礦物的含量、礦物的外形和粒度、某些物理性質(如硬度、脆性、磁性、導電性等)以及有用組分和有害雜質的賦存狀態,用以確定礦石的選礦和冶煉加工性能。
(3)技術取樣(即物理取樣):其目的是研究礦石或近礦圍巖的各種物理機械性質和技術性質。根據礦種的不同,又有兩種情況:對于一般礦產來說,技術取樣是為了確定礦石(有時也包括部分近礦圍巖)的體重、濕度、松散系數、強度、塊度等性質,為資源儲量計算和采掘設計提供依據;對于某些非金屬礦產來說,技術取樣是確定礦產質量的主要方法。例如對云母礦來說,主要是確定云母片的大小、透明度、導電系數、耐熱強度;對石棉礦,則是確定其纖維長度、韌性、耐火強度;對壓電石英,則是確定其晶體的大小、顏色、壓電性能等。技術取樣的特點:一般是以單礦物或礦物集合體為樣品,采集時要特別注意其完整性,盡量避免損傷。
(4)技術加工取樣:其目的是通過進行選礦、冶煉等性能的試驗,了解礦石的加工工藝和可選性質,從而確定選礦、冶煉的生產流程和技術措施,對礦床作出正確的經濟評價。 2100433B
礦山地質災害又稱礦井地質災害、采礦地質災害、礦區地質災害等
五點取樣法常用取樣
點狀取樣法中常用的為五點取樣法,如圖A,當調查的總體為 非長條形時,可用此法取樣。在總體中按梅花形取5個樣方,每個樣方的長和寬要求一致。這種方法適用于調查植物個體分布比較均勻的情況。
當調查的總體為長條形時,可用等距取樣法,如圖B,先將調查總體分成若干等份,由抽樣比率決定距離或間隔,然后按這一相等的距離或間隔抽取樣方的方法,叫做等距取樣法。例如,長條形的總體為100 m長,如果要等距抽取10樣方,那么抽樣的比率為1/10,抽樣距離為10 m,然后可再按需要在每10 m的前1 m內進行取樣,樣方大小要求一致。
樣方法的兩種邊角統計方式如右圖(紅色為需統計邊線)
樣方法具體步驟如下:
①確定調查對象;
②選取樣方:必須選擇一個該種群分布較均勻的地塊,使其具良好的代表性;
③計數:計數每個樣方內該種群數量;樣方法的兩種邊角統計方式
④計算:取各樣方平均數。
⑤備注:如果剛好在兩格邊緣上遵循取左不取右,取上不取下的原則。
五點取樣法計算規則:計上不計下,計左不計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