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 擴幅彎輥 | 定????義 | 平幅染整設備防皺去皺的擴幅裝置之輥呈弧形,弧形心軸兩端固定安裝于機架 |
---|
平幅染整設備防皺去皺的擴幅裝置之輥呈弧形,弧形心軸兩端固定安裝于機架。弧形輥體由多節金屬套筒滾動軸承或尼龍套筒套在弧形心軸上,在彎輥中心線兩側各相鄰套筒間由各自的凹凸牙依次相連而成。現多采用開有螺紋縫隙的無縫鋼管輥體。弧形輥體外套管狀橡膠輥面。彎輥的輥體和輥面由卷繞于輥面上運行的平幅織物拖動回轉。當卷繞角處于彎輥回轉展開的輥面范圍之內由于輥面與織物間的摩擦力而使平幅織物擴展去皺。擴幅彎輥的心軸半徑和彎輥直徑有一定限制。擴幅彎輥不會擦傷織物但結構較復雜,造價高維修不便。
格式:pdf
大小:143KB
頁數: 2頁
評分: 4.6
利用能量法,將冷彎型鋼槽型鋼的輥彎成型過程分為縱向的約束變形和橫向彎曲變形的反彈變形兩部分,并分別求取各自的能量,假設能量具有可加性,使用能量最小的原理和待定系數法,確定了成型過程中的彎曲角度的變化,文中在考慮其變形過程中,加入了硬化因素的影響,并在總能量中體現了反彈變形所產生的能量。
格式:pdf
大小:143KB
頁數: 4頁
評分: 4.8
針對壓型板輥彎成型過程中帶材變形復雜、成型規律難于掌握的問題,應用顯式動態有限元模塊ANSYS/LS-DYNA對壓型板輥彎成型的全過程進行模擬分析。動態分析板帶從前一架進入下一架的成型過程,板料可在兩架間同時各自變形。發現應力的集中區域存在于變形過渡區和輥縫中心線下的主要變形區;橫向彎曲應變大都集中于彎曲角處,應變值隨成型角增大而增大。模擬結果證實通過有限元模擬探索冷彎成型規律的可行性。該方法對于分析其他復雜斷面型鋼的成型特點具有一定的理論和實際意義。
?用機械力彎曲軋輥輥身,以控制帶鋼凸度(見板凸度)和平直度(見平直度控制)的技術。通常以液壓為動力,故也稱液壓彎輥。液壓彎輥自20世紀60年代初期出現以來,發展十分迅速液壓彎輥裝置已成為各種板帶軋機上必不可少的設備。液壓彎輥技術可分為工作輥彎輥和支承輥彎輥兩種類型。當工作輥輥身長度L與直徑D之比L/D<3.5時,采用工作輥彎曲的方式;當L/D≥3.5時,常采用支承輥彎曲的方式。兩種彎輥方式中都有正彎和負彎之分。所謂正彎是指彎輥力使軋輥產生的彎曲方向與軋制力引起的彎曲方向相反,即彎輥時工作輥凸度增大。而負彎是指彎輥力引起軋輥彎曲方向與軋制力引起的彎曲方向相同,即彎輥時工作輥凸度減小。
工作輥正彎 這種彎輥方式常將液壓缸裝在下工作輥軸承座上,液壓彎輥力作用在上下軸承座之間,如圖1a。液壓缸的數目和尺寸取決于所需要的彎輥力的大小和軋輥軸承的強度。一般在每一個軸承座上裝有2~4個液壓缸。液壓缸裝在工作輥軸承座內,在更換工作輥時需要拆開高壓管路接頭,使用很不方便。一種比較新的結構是將上下工作輥的液壓缸安裝在機架凸臺上,這樣不必拆卸管接頭就可自如地進行換輥操作。
工作輥負彎 這種彎輥方式將液壓缸安裝在支承輥軸承座上,彎輥力作用在工作輥軸承座與支承輥軸承座之間,如圖1b。
(1)彎輥力大小對板厚自動控制系統不發生干擾作用;
(2)更換工作輥時無需拆卸液壓缸的高壓供油回路接頭;
(3)可以避免氧化鐵皮、乳化液等侵入液壓缸。增加負彎工作輥,可以擴大液壓彎輥的調節范圍。
支承輥彎曲 支承輥彎曲也被廣泛地應用于板形調整。支承輥彎曲雖然也有正彎和負彎兩種型式,但絕大多數都是正彎(圖1c),負彎應用較少。這種彎輥裝置的彎輥力施加在軸承座外側的輥端上,將軸承作為支點,對支承輥進行彎曲。它的主要優點就是可以同時調整帶鋼縱向和橫向的厚度差。支承輥彎輥裝置的彎輥力大,輥凸度變化敏感,而且可以在相當廣泛的范圍內調整軋輥凸度。支承輥彎輥的效果比工作輥彎輥好,因此廣泛用在大型的熱軋厚板軋機上。在寬帶鋼熱連軋機組和單機架可逆式熱軋機上,甚至在帶鋼冷軋機上也有應用。
液壓控制 彎輥缸同時承擔彎輥和平衡雙重任務。低壓用于平衡,高壓用于彎輥控制。高壓回路采用電液伺服閥控制。彎輥液壓伺服系統的原理如圖2所示。彎輥力設定值由計算機決定,并給出相應的電壓信號U0,同時與壓力傳感器的反饋值U比較,將差值△U送入電液伺服放大器,直至彎輥力與設定值一致。
最佳彎輥力 軋制帶鋼之前,根據來料材質、料寬、料厚、坯料原始凸度、壓下量、軋制壓力以及軋機原始參數,預先計算出獲得良好板形或橫向厚度精度所應具有的彎輥力值,稱為最佳彎輥力。最佳彎輥力根據板形預報模型計算,并把彎輥裝置設定在相應的位置上,以保證帶鋼通過該軋機后能得到良好的板形和較小的板凸度,這就是帶鋼軋機上的最佳彎輥力預設定控制。最佳彎輥力的預設定計算很復雜,一般由微型計算機來執行。由于該系統反應速度快,可以通過對帶坯厚度和板凸度進行不間斷的測量所得到的信息,及時地計算出每一瞬間應設定的最佳彎輥力值,并隨時對彎輥力值進行修正,因此,可以用于在線實時控制。
彎輥效果與局限性 液壓彎輥對平直度控制具有重大意義,是對板帶平直度控制的有效手段。
它有如下使用效果:
(1)帶鋼平直度顯著提高;
(2)橫向厚度不均勻性降低20%~25%;
(3)軋輥使用壽命增加15%~20%;
(4)軋機生產率提高5%~7%。
但液壓彎輥仍存在一些不足之處:
(1)彎輥力不足,無法消除寬帶鋼的中部浪形;
(2)也無法消除生產中出現的復合波、局部波等比較復雜的板形缺陷;
(3)對板厚自動控制產生干擾。
彎輥道curvedtable[Kurvenrollg?nge]
輥道式平彎鋼化爐JGF-FB系列
特點:
1。正常國內的硬彎設計采用90mm間距,都會造成玻璃弧度無法實現真圓,本公司的硬彎設計采用小輥距,間距76mm,使玻璃產品圓弧更光滑;
2。目前國內生產廠家的輥道傳動,均采用鏈輪傳動,其正反轉動就會產生軌道不同步,造成玻璃表面有諸多的不良光學效果。本公司獨創下部齒輪傳動,完全克服了這一缺陷,目前該技術已申請國內專利。
3。本公司采用增加接應輥道方式,使原有的國內任何廠家的平鋼化爐可增加彎鋼化段功能,更為輕松,使鋼化爐真正實現“搭積木”概念。
4。本公司設計的大彎鋼化,采用末端輥道強制壓平技術,完全克服了目前國內廠家設備的大彎段,不平整現象。
5。本公司的設備大彎段全部采用高強度合金鋁,并采用了一次性精密二合擠壓技術,避免了工人安裝時人為產生的誤差,使安裝精度完全得到控制。平彎輥道式玻璃鋼化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