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 LED術語 | 外文名 | LED the term |
---|---|---|---|
內????容 | 光通量,照度 | 表????示 | φ表示 |
照明行業專業術語
光通量(Luminous flux)
—光源在單位時間內向周圍空間輻射并引起視覺的能量,稱為光通量,用符號φ表示,單位為流明(lm)。
照度(Luminance)
—用來表示被照面(點)上光的強弱。投射到被照面上的光通量與被照面的面積之比稱為該面的照度,用符號E表示。照度的單位為勒克斯(lux)
光強 (Luminous intensity )
—光源在空間某一特定方向上單位立體角內(每球面度)輻射的光通量空間刻度,稱為光源在該方向上的發光強度(簡稱光強),用符號Iθ表示,單位為坎德拉(cd)。
亮度(Brightness)
—發光體在視線方向單位投影面上的發光強度稱為該物體表面的光強,用符號L來表示,單位為nit(尼特)。
色溫(Color temperature)
—當光源所發出的光的顏色與“黑體”在某一溫度下輻射的顏色相同時,“黑體”的溫度就成為該光源的色溫,單位為流明(K)。
顯色性(Color rendering index)
—光源對于物體顏色呈現的程度成為顯色性,通常叫做“顯色指數”(Ra)
光視效能(Luminous efficiency)
—電光源的光視效能以消耗1W電功率產生多少流明光通量表示,即光通量與功率之比,單位是流/瓦(lm/W)。發光效率越高越好。
功率因數(Power factor)
—對電網的沖擊作用,俗稱電網垃圾。功率因數越高,沖擊越少,效果越好。電路中有用功率與視在功率(電壓與電流的乘積)的比值,用符號PF表示。2100433B
格式:pdf
大小:7KB
頁數: 3頁
評分: 4.7
1、色溫 簡稱為 CCT (Correlated Color Temperature) LED 燈具上標的色溫其實就是我們所說的燈具發出的光線顏色,單位是 K,3000K 左右 稱為暖白色,也就是接近太陽色, 6000K 左右稱為正白或冷白色,看上去比較莊嚴。 LED 照明燈具一般色溫范圍為 2800-3200K 為標準暖白光。 6000-6500K 為標準正白光。 在這個范圍內調節是可行的, 可以按使用場合不同而選用不同之色溫, 但一款白光燈具只有 一個色溫,如需調節必須更換不同色溫之燈具。 色溫 3000k/6000k,是指廠家的此款燈具,有以上兩個色溫可供選購,但一個燈具不可 有兩個色溫。 物體溫度只要高于絕對 0 度就會輻射電磁波,如果波長在光波范圍內,就是發光。如 果光波長不在可見光范圍內,肉眼不能感覺到光,但有可能感覺到熱。 物體發出的光一般不是純凈的,包含多種波長。但是,各
將紅色和綠色LED放在一起作為一個像素制作的顯示屏叫雙色屏或彩色屏;將紅、綠、藍三種LED管放在一起作為一個像素的顯示屏叫三色屏或全彩屏。
制作室內LED屏的像素尺寸一般是2-10毫米,常常采用把幾種能產生不同基色的LED管芯封裝成一體。室外LED屏的像素尺寸多為12-26毫米,每個像素由若干個各種單色LED組成,常見的成品稱像素筒。雙色像素筒一般由3紅2綠組成,三色像素筒用2紅1綠1藍組成。無論用LED制作單色、雙色或三色屏,想顯示圖像需要構成像素的每個LED的發光亮度都必須能調節,其調節的精細程度就是顯示屏的灰度等級。灰度等級越高,顯示的圖像就越細膩,色彩也越豐富,相應的顯示控制系統也越復雜。一般256級灰度的圖像,顏色過渡已很柔和,而16級灰度的彩色圖像,顏色過渡界線十分明顯。所以,彩色LED屏當前都要求做成256級灰度的。
是指LED顯示屏更新和轉換畫面的速度,通常用幀/秒來表示。
VGA 接口采用非對稱分布的15pin 連接方式,其工作原理:是將顯存內以數字格式存儲的圖像( 幀) 信號在RAMDAC 里經過模擬調制成模擬高頻信號,然后再輸出到等離子成像,這樣VGA信號在輸入端(LED顯示屏內) ,就不必像其它視頻信號那樣還要經過矩陣解碼電路的換算。從前面的視頻成像原理可知VGA的視頻傳輸過程是最短的,所以VGA 接口擁有許多的優點,如無串擾無電路合成分離損耗等。
DVI接口主要用于與具有數字顯示輸出功能的計算機顯卡相連接,顯示計算機的RGB信號。DVI(Digital Visual Interface)數字顯示接口,是由1998年9月,在Intel開發者論壇上成立的數字顯示工作小組(Digital Display Working Group簡稱DDWG),所制定的數字顯示接口標準。DVI數字端子比標準VGA端子信號要好,數字接口保證了全部內容采用數字格式傳輸,保證了主機到監視器的傳輸過程中數據的完整性(無干擾
信號引入),可以得到更清晰的圖像。
可以在一些專業級視頻工作站/編輯卡專業級視頻設備或高檔影碟機等家電上看到有YUV YCbCr Y/B-Y/B-Y等標記的接口標識,雖然其標記方法和接頭外形各異但都是指的同一種接口色差端口( 也稱分量視頻接口) 。它通常采用YPbPr 和YCbCr兩種標識,前者表示逐行掃描色差輸出,后者表示隔行掃描色差輸出。由上述關系可知,我們只需知道Y Cr Cb的值就能夠得到G 的值( 即第四個等式不是必要的),所以在視頻輸出和顏色處理過程中就統一忽略綠色差Cg 而只保留Y Cr Cb ,這便是色差輸出的基本定義。作為S-Video的進階產品色差輸出將S-Video傳輸的色度信號C分解為色差Cr和Cb,這樣就避免了兩路色差混合解碼并再次分離的過程,也保持了色度通道的最大帶寬,只需要經過反矩陣解碼電路就可以還原為RGB三原色信號而成像,這就最大限度地縮短了視頻源到顯示器成像之間的視頻信號通道,避免了因繁瑣的傳輸過程所帶來的圖像失真,所以色差輸出的接口方式是目前各種視頻輸出接口中最好的一種。
通常用于工作站和同軸電纜連接的連接器,標準專業視頻設備輸入、輸出端口。BNC電纜有5個連接頭用于接收紅、綠、藍、水平同步和垂直同步信號。BNC接頭有別于普通15針D-SUB標準接頭的特殊顯示器接口。由R、G、B三原色信號及行同步、場同步五個獨立信號接頭組成。主要用于連接工作站等對掃描頻率要求很高的系統。BNC接頭可以隔絕視頻輸入信號,使信號相互間干擾減少,且信號頻寬較普通D-SUB大,可達到最佳信號響應效果。RS232C串口:RS-232C標準(協議)的全稱是EIA-RS-232C標準,其中EIA(Electronic Industry Association)代表美國電子工業協會,RS(Recommeded standard)代表推薦標準,232是標識號,C代表RS232的最新一次修改(1969),在這之前,有RS232B、RS232A。。它規定連接電纜和機械、電氣特性、信號功能及傳送過程。常用物理標準還有有EIARS-232-C、EIARS-422-A、EIARS-423A、EIARS-485.這里只介紹EIARS-232-C(簡稱232,RS232)。計算機輸入輸出接口,是最為常見的串行接口,RS-232C規標準接口有25條線,4條數據線、11條控制線、3條定時線、7條備用和未定義線,常用的只有9根,常用于與25-pin D-sub端口一同使用,其最大傳輸速率為20kbps,線纜最長為15米。RS232C端口被用于將計算機信號輸入控制LED顯示屏。
也稱AV 接口,通常都是成對的白色的音頻接口和黃色的視頻接口,它通常采用RCA(俗稱蓮花頭)進行連接,使用時只需要將帶蓮花頭的標準AV 線纜與相應接口連接起來即可。AV接口實現了音頻和視頻的分離傳輸,這就避免了因為音/視頻混合干擾而導致的圖像質量下降,但由于AV 接口傳輸的仍然是一種亮度/色度(Y/C)混合的視頻信號,仍然需要顯示設備對其進行亮/ 色分離和色度解碼才能成像,這種先混合再分離的過程必然會造成色彩信號的損失,色度信號和亮度信號也會有很大的機會相互干擾從而影響最終輸出的圖像質量。AV還具有一定生命力,但由于它本身Y/C混合這一不可克服的缺點因此無法在一些追求視覺極限的場合中使用。
S-Video具體英文全稱叫Separate Video,為了達到更好的視頻效果,人們開始探求一種更快捷優秀清晰度更高的視頻傳輸方式,這就是當前如日中天的S-Video(也稱二分量視頻接口),Separate Video 的意義就是將Video 信號分開傳送,也就是在AV接口的基礎上將色度信號C 和亮度信號Y進行分離,再分別以不同的通道進行傳輸,它出現并發展于上世紀90年代后期通常采用標準的4芯(不含音效) 或者擴展的7芯( 含音效)。帶S-Video接口的顯卡和視頻設備( 譬如模擬視頻采集/ 編輯卡電視機和準專業級監視器電視卡/電視盒及視頻投影設備等) 當前已經比較普遍,同AV 接口相比由于它不再進行Y/C混合傳輸因此也就無需再進行亮色分離和解碼工作,而且使用各自獨立的傳輸通道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視頻設備內信號串擾而產生的圖像失真,極大地提高了圖像的清晰度,但S-Video 仍要將兩路色差信號(Cr Cb)混合為一路色度信號C,進行傳輸然后再在顯示設備內解碼為Cb 和Cr 進行處理,這樣多少仍會帶來一定信號損失而產生失真(這種失真很小但在嚴格的廣播級視頻設備下進行測試時仍能發現) ,而且由于Cr Cb 的混合導致色度信號的帶寬也有一定的限制,所以S -Video 雖然已經比較優秀但離完美還相很遠,S-Video雖不是最好的,但考慮到市場狀況和綜合成本等其它因素,它還是應用最普遍的視頻接口。
一般LED顯示屏的信號輸入是微機或其它設備,顯示屏離信號輸入設備都有一段距離,所以要求LED顯示屏必須支持遠距離信號的輸入并還原,基本所有的LED顯示屏都支持10米以上的信號輸入。
:通常LED顯示屏都在室外使用,所以要求LED顯示屏能適應戶外多變的使用環境,在抗老化和無故障運行要比其它顯示設備都要稍勝一籌。一般正常無故障的使用時間都可以達到5000小時以上 。
1、LED亮度
發光二極管的亮度一般用發光強度(Luminous Intensity)表示,單位是坎德拉cd;1000ucd(微坎德拉)=1 mcd(毫坎德拉), 1000mcd=1 cd。室內用單只LED的光強一般為500ucd-50 mcd,而戶外用單只LED的光強一般應為100 mcd-1000 mcd,甚至1000 mcd以上。
2、 LED象素模塊
LED排列成矩陣或筆段,預制成標準大小的模塊。室內顯示屏常用的有8*8象素模塊、8字7段數碼模塊。戶外顯示屏象素模塊有4*4、8*8、8*16象素等規格。戶外顯示屏用的象素模塊因為其每一象素由兩只以上LED管束組成,故又稱其為集管束模塊。
3、 象素(Pixel)與象素直徑
LED顯示屏中每一個可被單獨控制的LED發光單元(點)稱為象素(或象元)。象素直徑∮是指每一象素的直徑,單位是毫米。
對于室內顯示屏,一般一個為單個LED,外形為圓形。室內顯示屏象素直徑校常見的有∮3.0、∮3.75、∮5.0、∮8.0等,其中以∮3.75和∮5.0最多。
在戶外環境,為提高亮度,增加視距,一個象素含有兩只以上集束LED;由于兩只以上集束LED一般不為圓形,故戶外顯示屏象素直徑一般用兩兩象素平均間距表示:P10、P11.5、P16、P22、P25。
4、 點間距、象素密度與信息容量
LED 顯示屏的兩兩象素的中心距或點間距(Dot Pitch);單位面積內象素的數量稱為象素密度;單位面積內所含顯示內容的數量稱為信息容量。這三者本質是描述同一概念:點間距是從兩兩象素間的距離來反映象素密度,點間距和象素密度是顯示屏的物理屬性;信息容量則是象素密度的信息承載能力的數量單位。
點間距越小,象素密度越高,信息容量越多,適合觀看的距離越近。
點間距越大,象素密度越低,信息容量越少,適合觀看的距離越遠。
5、 分辨率
LED顯示屏象素的行列數稱為LED顯示屏的分辨率。分辨率是顯示屏的象素總量,它決定了一臺顯示屏的信息容量。
6、LED顯示屏(LED Panel)
將LED象素模塊按照實際需要大小拼裝排列成矩陣,配以專用顯示驅動電路,直流穩壓電源,軟件,框架以及外裝飾等,即構成一臺LED顯示屏。
7、 灰度
灰度是指象素發光明暗變化的程度,一種基色的灰度一般有8級至1024級。例如,若每種基色的灰度為256級,對于雙基色彩色屏,其顯示顏色為256×256=64K色,亦稱該屏為256色顯示屏。
8、 雙基色
現今大多數彩色LED顯示屏是雙基色彩色屏,即每一個象素有兩個LED管芯:一為紅光管芯,一為綠光管芯。紅光管芯亮時該象素為紅色,綠光管芯亮時該象素為綠色,紅綠兩管芯同時亮時則該象素為黃色。其中紅,綠稱為基色。
9、 全彩色
紅綠雙基色再加上藍基色,
LED
發光二極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