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 美艷杜鵑 | 拉丁學名 | Rhododendron pulchroides Chun et Fang |
---|---|---|---|
別????名 | 寡婆子樹(廣西)、美麗杜鵑 | 界 | 植物界 |
門 | 被子植物門 | 綱 | 雙子葉植物綱 |
亞????綱 | 合瓣花亞綱 | 目 | 杜鵑花目 |
科 | 杜鵑花科 | 亞????科 | 杜鵑花亞科 |
屬 | 杜鵑屬 | 亞????屬 | 映山紅亞屬 |
組 | 映山紅組 |
杜鵑生長發育要求酸性土壤(土壤pH值以5.5-6.5為宜)。由于北方土壤多偏堿性,因此盆土需用腐熟的松針葉土等腐植土混合配制。杜鵑的根系為須狀細根,對肥料濃度及水質的要求嚴格,施肥時要遵循適時適量、薄肥勤施的原則。春季開花前為促使枝葉及花蕾生長,可每月追施一次磷肥。花后施1-2次氮磷為主的混合肥料。9-10月份孕蕾期施1-2次磷肥。在生長期、開花期肥水要求較多,冬季休眠、夏季生長緩慢時要控制肥水,以防爛根。杜鵑花喜濕潤和涼爽的環境,北方氣候干燥,應及時澆水并噴霧,以保持較高空氣濕度。澆花水以礬肥水及雨水為好,如用常用水需加入少量硫酸亞鐵及食醋。也可將西瓜或西紅柿切成小塊施入,對于改善土質及花朵質量也有良好效果。
為加速植株盛開,杜鵑常通過摘心來促發新枝,對于花朵簇擁、影響花形的可以提早疏蕾,這樣不但使當年花大色鮮,也有利于植株來年生長開花。杜鵑萌發力強,枝條嚴重影響植株生長發育,降低其觀賞性和商品性,因此需通過修枝來調整。修枝一般在春季花謝后及秋季進行,剪去枯枝、斜枝、徒長枝病蟲枝及部分交叉枝,避免養分消耗,使整個植株開花豐滿。
杜鵑在秋季進行花芽分化,通過冷藏和加溫處理,可以人為控制花期。要使杜鵑提前開花,可將其移至溫室培養,控溫在20-25℃,并經常在枝葉上噴水,保持80%以上的相對濕度,這樣經過一個半月即可開花。要使杜鵑延遲開花,可將形成花蕾的杜鵑,讓其一直處于低溫狀態,保持溫度2-4℃,盆干時澆水,夏秋移出室外,2周后即可開花。
落葉小灌木,高約1米;小枝短而纖細,褐色,被淡黃棕色皺曲長柔毛;老枝淡黃棕色或灰褐色,近于無毛。葉膜質,假輪生狀,集生枝頂,長圓形或倒披針狀橢圓形,通常長1.5-2.5厘米,寬5-9毫米,先端短鈍尖,具硬的細尖頭,基部寬楔形至近于圓形,邊緣被淡黃棕色皺曲長柔毛,上面深綠色,干后黃綠色,下面淡綠色,兩面密被淡黃棕色皺曲長柔毛,尤其在上面殘留的毛基致使葉面粗糙,中脈在上面凹陷,下面凸出,側脈和細脈在兩面不明顯;葉柄扁平,扭曲,長2毫米,被皺曲長柔毛。花芽宿存,鱗片橢圓狀闊卵形,外面沿中部至頂端密被淡黃棕色皺曲長柔毛。傘形花序頂生,有花1-4朵;花梗長約1厘米,密被皺曲柔毛;花萼5裂,裂片橢圓狀長卵形,長3.5毫米,寬2毫米,頂端鈍尖,基部截平,邊緣具裂片狀鋸齒,外面被皺曲柔毛;花冠紫色,漏斗狀鐘形,長2.5-3厘米,無毛,裂片5,倒卵形,長1.5厘米;雄蕊10,不等長,最長達3.2厘米,顯著伸出于花冠外,花絲線形,中部以下被微柔毛,花藥紫色;子房橢圓狀長橢圓形,密被皺曲長柔毛,花柱長4厘米,絲狀,無毛,柱頭淺裂。果未見。花期6月。
產廣西北部。模式標本采自廣西龍勝(平水鄉桃善村紅灘筆架山)。
杜鵑花的記載,最早見于漢代《神農本草經》,書中將“羊躑躅”列為有毒植物。杜鵑花的栽培歷史,至少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到唐代,出現了觀賞的杜鵑花,此時杜鵑花就已移栽入庭園栽培,唐代著名詩人白居易(772-846年)對杜鵑花情有獨鐘,不但寫下了許多贊美杜鵑花的詩句,而且還親自移植栽培,第一次移植未成活,寫下了“爭奈結根深石底,無因移得到人家”;820年終于移植成活,詩曰:“忠州洲里今日花,廬山山頭去年樹,已憐根損斬新栽,還喜花開依舊數。”據記載,唐貞觀元年(785年)已有人收集杜鵑品種栽培,最有名的是鎮江鶴林寺所栽培的杜鵑花。
本種特多的淡黃棕色皺曲長柔毛,葉大小不等,假輪生狀;萼片具少數粗大牙齒;雄蕊顯著伸出于花冠之外,在本組中是特殊的,可能與錦繡杜鵑 R. pulchrum Sweet有密切的親緣關系。
生于海拔1 000米的河旁、巖石疏陰處。
杜鵑花(Rhododendron)又名映山紅,是我國十大傳統名花之一,有“花中西施”之美譽。其栽培歷史悠久,園藝品種極其豐富。由于它枝葉稠密、四季蒼翠、花色繁多、鮮艷奪目,以之布置園林無處不可,用作盆栽隨處相宜,極具觀賞價值,深受人們的喜愛。白居易贊譽:“閑折兩枝持在手,細看不是人間有;花中此物是西施,芙蓉芍藥皆嫫母。”
格式:pdf
大小:19KB
頁數: 3頁
評分: 4.5
1 毛杜鵑怎么養 毛杜鵑分枝稀疏, 幼枝密生淡棕色扁平伏毛。 花多,可修剪成形, 林下布置,亦可與其他植物配合種植形成模紋花壇, 也可單獨成片種 植。那么,毛杜鵑怎么養 ?下面就由 告訴大家毛杜鵑怎么養吧 ! 毛杜鵑怎么養 ? 一、杜鵑花扦插的時間, 長江以南大多是在 5 月份扦插,這個時 節扦插的杜鵑花成活率最高。除了 11 月到 3 月之外,其它月份也可 扦插。 二、扦插的插穗,選擇無病蟲害壯苗上半木質化的枝條,剪 5 至 7 厘米 (公分 )長做插穗。把插穗下端的葉片除去, 頂端留 4 到 5 片 小葉片,剪平切口,然后再把每片葉片剪 60%,這樣做事防止插穗 水分蒸發。 三、為了提高成活率,最好用生根劑浸泡插穗。生根劑的使用可 以參看其說明,把插穗下端 2 到 3 公分高的部分浸泡在生根劑中, 大概浸泡 5 分鐘。 四、專業種植戶都是用苗床大批量扦插,苗床大概寬 1 米,高
格式:pdf
大小:19KB
頁數: 1頁
評分: 4.6
目的:建立了HPLC法測定紫花杜鵑片中杜鵑素的含量。方法:采用Agilent C18色譜柱,以甲醇-0.1%磷酸溶液(57:43)為流動相,檢測波長為297nm。結果:杜鵑素在0.0334~1.002μg范圍內線性關系良好。回收率為96.7%,RSD=1.8%。結論:該方法結果準確,重現性好,可用于測定紫花杜鵑片中杜鵑素含量。
分 類
1. 杜鵑花亞科 Rhododendroideae Drude
01. 杜香屬 Ledum Linn.
02. 杉葉杜屬(杉葉杜鵑屬) Diplarche Hook. f. et Thoms.
03. 松毛翠屬 Phyllodoce Salisb.
04. 杜鵑花屬 Rhododendron Linn.
2. 綟木亞科 Andromededoideae (Drude) E. Busch
05.巖須屬 Cassiope D. Don
06. 吊鐘花屬 Enkianthus Lour.
07. 木藜蘆屬 Leucothoe D. Don
08. 馬醉木屬 Pieris D. Don
09. 珍珠花屬 Lyonia Nutt.
10. 金葉子屬 Craibiodendron W. W. Smith
11. 地桂屬 Chamaedaphne Moench
3. 白珠樹亞科 Gaultherioideae (Drude) E. Busch
12. 白珠樹屬(白珠屬) Gaultheria Kalm ex Linn.
13. 伏地杜鵑屬 Chiogenes Salisb.
4. 草莓樹亞科 Arbutoideae (Drude) E. Busch
14. 北極果屬 Arctous Niedenzu
5. 越桔亞科 Vaccinioideae Drude
15. 越桔屬 Vaccinium Linn.
16. 樹蘿卜屬 Agapetes D. Don ex G. Don
昆明杜鵑概述
杜鵑花又稱"映山紅",因常在春未夏初,每當杜鵑 烏啼叫時節盛開,且花紅如血,故而得名。云南杜鵑花,品種多達420 多種,約占世界杜鵑花種類的一半。其中,光是紅色的杜鵑花,便有"紅絨杜鵑"、"火紅杜鵑"、"櫻花杜鵑"、"黑紅杜鵑"、"萬里紅杜鵑"..至于以形命名的,則有"大樹杜鵑"、"紫玉盤杜鵑"、"碎米花社鵑"等等。此外,還有以形傳情的"微笑社鵑"、"迷人杜鵑"、"美容杜鵑"、"奪目杜鵑"..然而,在昆明及其郊區山坡上,從二月到八月都可見到花形優美,嬌艷奪目的杜鵑花。早春二月,"爆杖杜鵑"以其艷紅、火爆、熱烈、搶先報春;陽春三月,花蕊含露、青翠欲滴似的"露珠杜鵑",綻開枝頭..七月,有花色紫藍、葉昧芳香的"密枝杜鵑",笑迎游人;八月則可在遠處山坡看到黑紫色的"彎柱杜鵑"。
昆明杜鵑是一種雜交種,"昆明杜鵑"是碎米花杜鵑和爆杖花杜鵑的天然雜交種,昆明周邊可以發現。
腺房杜鵑 | 灌叢杜鵑 | 斑葉杜鵑 |
雪山杜鵑 | 金江杜鵑 | 太白杜鵑 |
雪山杜鵑(原變種) | 金頂杜鵑 | 卷葉杜鵑 |
黃毛雪山杜鵑(變種) | 金頂杜鵑(原亞種) | 兜尖卷葉杜鵑(變種) |
裂毛雪山杜鵑(變種) | 大葉金頂杜鵑(亞種) | 線形卷葉杜鵑(變種) |
棕背杜鵑 | 短尖杜鵑 | 卷葉杜鵑(原變種) |
棕背杜鵑(原變種) | 乳黃杜鵑 | 巫山杜鵑 |
毛枝棕背杜鵑(變種) | 魯浪杜鵑 | 黃毛杜鵑 |
腺房棕背杜鵑(變種) | 魯浪杜鵑 | 都支杜鵑 |
巴朗杜鵑 | 優異杜鵑 | 裂毛杜鵑 |
粉鐘杜鵑 | 山地杜鵑 | 寬葉杜鵑 |
白毛粉鐘杜鵑(變種) | 德欽杜鵑 | 寬葉杜鵑(原變種) |
粉鐘杜鵑(原變種) | 大炮山杜鵑 | 烏蒙寬葉杜鵑(變種) |
馬爾康杜鵑 | 奇異杜鵑 | 大理杜鵑 |
多葉杜鵑 | 櫟葉杜鵑(原變種) | 曲枝杜鵑 |
寬鐘杜鵑 | 櫟葉杜鵑 | 川滇杜鵑 |
銹紅杜鵑 | 凝毛杜鵑(變種) | 棕背川滇杜鵑(變種) |
麻點杜鵑 | 氈毛櫟葉杜鵑(變種) | 川滇杜鵑(原變種) |
金背杜鵑(亞種) | 櫟葉杜鵑(原變種) | 理縣杜鵑 |
麻點杜鵑(原亞種) | 波密杜鵑 | 白毛杜鵑 |
腺蕊杜鵑 | 甘肅杜鵑 | 褐毛杜鵑 |
粗脈杜鵑 | 藏南杜鵑 | 褐毛杜鵑(原變種) |
礫石杜鵑 | 平臥杜鵑 | 汶川褐色杜鵑(變種) |
丹巴杜鵑 | 矮生杜鵑 | 宏鐘杜鵑 |
干凈杜鵑 | 隴蜀杜鵑 | 皺皮杜鵑 |
落毛杜鵑 | 毛脈杜鵑 | 中甸杜鵑 |
疏毛杜鵑 | 普格杜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