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 納米照明 | 外文名 | NANO lighting |
---|---|---|---|
特????點 | 散熱性好,成本低,更節能 |
先后榮獲節博會節能產品金獎,先后榮獲節博會節能產品金獎,節能高新技術企業,在長期的實踐中,以超前的觀念和行動,主動認識和培育市場,以高科技、創新、值得信賴為宗旨,使ASK納米節能系列產品在國內外的銷售網絡和服務體系顯示出強勁的市場優勢。如今Ask納米節能系列產品以其卓越的品質、顯著的節能省電效果,贏得了國內外廣大消費者的青睞,現已在照明行業的銷售市場上具有較強的市場競爭力。
目前,已先后為多家企事業單位合作節能改造,如:廣深高速,中航集團,深圳大學城,以及其他高速公路,工廠、辦公樓、醫院、學校等場所,提供節能省電燈具的改造解決方案,節能效果顯著并給客戶帶來長期的經濟效益。面向未來,深圳市艾森魏爾科技有限公司以塑造百年品牌為己任,加大研究開發力度,以一流的管理、一流的品質、一流的員工,向用戶提供最好的解決方案、最優質的服務,為深圳市艾森魏爾科技有限公司實現世界級中國照明企業的宏偉目標而奮斗。
光學光電科技結合
其產品品質卓越,節能省電效果顯著,并已經取得國家專利及中國國家強制性產品認證
產品采用高頻設計無干擾、無頻閃,電子式立即開啟,并能降低電磁輻射和紫外輻射20%-40%,且光
源壽命長,光色柔和,更能有效的保護視力,除此之外 ASK納米節能產品更是節能,省電高手,可比市場上的普通燈具平均節能65%以上, 壽命增加5-8倍,且同功耗情況下照度增加200%-300%以上的顯著果。
納米材料就是指尺寸在0.1-100nm間的材料(1nm=0.000000001米),而納米板是吊頂行業中的一種板材,指的是在基礎板材上表面采用納米材料進行處理,這樣就能抗刮,耐腐蝕。
1000納米等于1微米,1000微米等于1毫米,1000毫米等于1米,也就是說一納米等于十億分之一米,這相當于一根頭發絲橫切面的六萬分之一,所謂“納米科技”,就是在0.1~100納米的尺度上,研究和利...
您好 1微米=10的-6次方米 1納米=10的-9次方米 即,1微米(u)=1000納米(nm)
日前,中科院長春光機所研究員曲松楠課題組突破了碳納米點在近紅外波段發光效率低的難題,首次研制出具有高效近紅外吸收/發光特性的碳納米點,實現了基于碳納米點的活體近紅外熒光成像。
近年來,曲松楠帶領課題組頻繁在高影響因子的期刊上發表文章。2009年參加工作的曲松楠在工作幾年后就獨立帶課題組,也因此被破格提升為研究員。
關注碳納米點
曲松楠指出,發光碳納米點是新興的納米發光材料,具有尺寸小(小于20 納米)、無毒、發光性能好、生物相容性好、光穩定性好、原料廣泛、易修飾等優點,引起國內外的廣泛關注。
早前,發光無機半導體納米粒子的研究非常活躍,但無機半導體納米粒子一般含重金屬內核(鉛、鎘),有一定毒性,對環境也存在危害,所以科學家們開始以一些無毒的化合物制備新的發光納米粒子。
2006年,美國克萊蒙森大學的科學家們制造出一種碳納米粒子,在光照的情況下,可以發出明亮的光。科學家們還發現發光碳納米粒子具有獨特的優點,如化學穩定性、無光閃爍、耐光漂、無毒、造價比較便宜以及優異的生物相容性。
2012年,時任長春光機所副研究員的曲松楠所在團隊發現,利用碳納米粒子激發波長依賴的特性,與有機染料配合,在生物制品上可構筑具有信息加密的圖形,這可以應用于信息存儲和信息加密中。
“這些獨特的性質使碳納米點走進我們的現實生活成為可能。”曲松楠告訴《中國科學報》記者,隨后他們團隊研制出一種新型的熒光墨水。“這種墨水可以應用到生物成像、生物產品鑒定、信息存儲、信息加密、防偽、照明顯示、傳感、光伏器件等多種領域。”
突破技術瓶頸
據悉,碳納米粒子的發光機理研究及光譜調控是該領域的研究難點。2013年以前,國際上認為碳納米粒子在綠光波段的發射是源自碳納米粒子表面缺陷,而這種發光來源被認為很難實現激光。
為此,曲松楠所在團隊通過調控碳納米粒子中的氮元素,實現了碳納米粒子所發藍光和綠光的調控,觀測到碳納米粒子在綠光波段的放大自發輻射現象,并首次實現碳納米粒子在綠光波段的光泵浦激光。
曲松楠回憶道:“當年,我們通過比對試驗證明,碳納米粒子的光穩定性優于傳統有機激光染料,預示碳納米粒子可以作為一類成本低、綠色環保、光穩定性好的新型激光材料,有望改變未來的照明世界。”
隨后,曲松楠及其科研團隊在國際上首次提出“超碳納米點”的概念,并研制出基于“超碳納米點”的水觸發“納米熒光炸彈”,使得碳納米點材料成為一種新型的智能發光材料。
現有的碳納米點吸收和發射譜帶主要位于紫外—可見區,還不能實現在近紅外區的高效吸收和高熒光量子效率近紅外發光,這嚴重限制了碳納米點在生物熒光成像特別是活體近紅外熒光成像中的應用。
最近幾年,針對實現高效近紅外發光的難題,曲松楠課題組通過對紅光碳納米點表面進行吸電子基團修飾及對碳基內核層有序結構的無序化調控,在近紅外波段產生新的發光帶隙,獲得了在近紅外光激發下具有高效近紅外發射的碳納米點,熒光量子效率達到10%,為國際最高值。
發高水平文章
不難發現,曲松楠課題組在發光碳納米點能帶調控及應用領域開展了大量的研究。曲松楠作為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累計發表SCI 論文29 篇,其中SCI影響因子10以上的論文6篇,第一作者論文單篇SCI他引最高390次,累計SCI引用1630次。其中,曲松楠發表的兩篇文章入選ESI(基本科學指標數據庫)熱點和高被引論文,進入最優秀的千分之一論文之列。
談及如何發表高水平的論文,曲松楠謙虛地表示,這方面沒有太多的技巧,首先是研究方向一定要有價值、有應用前景,其次是研究內容一定要是本領域的核心難題和目前的主要挑戰。“這兩點滿足了,發表的文章質量自然不會差。”
當前,曲松楠制定的科研規劃是在10年內讓碳納米點在癌癥診療領域達到臨床應用。
他說:“與現有納米發光材料相比,發光碳納米點特別適用于生物活體的熒光成像與癌癥診療藥物的研制。此外,碳納米點熒光壽命只有幾個納秒,遠低于現有商用熒光粉,在高帶寬可見光照明通訊領域具有重要的應用潛力。”
作為年輕的科研人員,曲松楠建議年輕人搞科研首先看科研條件和發展潛力。“國家對科研人員的導向和各項機理措施越來越好,年輕人只要肯干,方向對,就會得到支持。”他也希望國家在人才政策上對東北有更多的傾斜,并對青年科研人員在成果轉化方面給予更多的政策支持。
《中國科學報》 (2018-03-26 第6版 院所)
太陽光導照明系統解決了建筑物采光難題,并可完全替代白天電力照明,節約大量能源和帶來健康舒適的工作環境。產品廣泛應用于大型廠房、地下車庫、商場超市、體育場館、展覽場館、車站、機場、倉庫等白天需要照明的場所。系統重量輕,安裝方便,效果明顯,投入回收期短。
光導照明技術是古今中外各有志之士不斷研究與創新的一項自然采光技術,該照明裝置無需常規能源就能提供白天室內照明,減小了由常規能源帶來的環境污染。光源取自室外自然光線,通過特殊的傳輸與分配后,導入到室內需要光線的地方,得到由自然光帶來的特殊照明效果,是一種綠色健康、節能環保的新型照明產品,百分百的綠色照明。
大約4000年前,埃及人就將光束傳輸和鏡面結合將光線反射至金字塔的中心區域。20世紀70年代末期,歐美由于注重節能、健康生活方式,開始將光導照明成熟應用于民用、商用及工業等建筑。
新型照明技術 納米技術植物照明燈
為了減少原始用料的浪費和環境污染,科學家們推出了一種新型照明技術,可以不必另行鋪設電源線路和架設照明燈具,而是讓街道兩旁的樹木為夜晚的街面提供光源。臺灣的蘇博士稱,給樹木注射的金納米粒子可以誘導植物葉子發出紅光;比起目前較為經濟的LED照明來說,這種植物發光過程不會散發出像熒光粉之類的有毒化學物質。如能將該技術推廣,那么街道照明不僅可以節約能源,還能增加植物吸收二氧化碳的機會,有助于改善城市居住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