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力學》、《機械設計基礎》、《工程熱力學》、《流體力學》、《傳熱學》、《控制理論》、《流體機械》、《能源與動力機械測試技術》、《熱能與動力工程測試技術》、《智能裝置自動化》、《低溫原理與技術》、《制冷原理》、《熱工過程自動控制》 部分高校按以下專業方向培養:新能源汽車。
能源與動力工程主要研究能源的開發和利用、動力機械和熱工設備的設計和測試技術等,能源包括煤、石油、天然氣等傳統能源和核能、風能、生物能等新能源,動力機械和熱工設備包括內燃機、鍋爐、航空發動機、制冷機等。例如:天然氣用作汽車燃料、風能發電、冬季燒鍋爐供暖、空調制冷機設計和測試等。
工業類企業:熱能工程、動力工程、制冷工程、暖通工程、產品開發、機械設計、工藝設計、生產技術、技術開發、生產管理。
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動力工程、熱能工程、工程熱物理。
能源動力是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物質基礎。一般說來,一個國家的國民生產總值和它的能源消費量大致成正比。能源動力工程直接關系到國民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高低,所以相關專業的就業率也長期居于高位。在專業...
我就是能源與動力工程,熱能與動力簡稱熱動,我們是大三分專業,可選熱動,但要成績好,還可以選熱能與動力及自動化,內燃機,熱能工程和制冷,大一時我們能源動力類專業還可以選擇進能源與生態工程也就是通常所說的...
能源與動力工程致力于傳統能源的利用及新能源的開發,和如何更高效的利用能源。能源既包括水、煤、石油等傳統能源,也包括核能、風能、生物能等新能源,以及未來將廣泛應用的氫能。動力方面則包括內燃機、鍋爐、航空...
格式:pdf
大小:50KB
頁數: 16頁
評分: 4.6
10畢業實習日記及總結 日記 4月 11日星期一 實習,不僅是學習,更多的是體驗生活, ――在實習開始之前我就如 是想了。我不僅要到工地學習實踐, 還要觀察那些在工地上生活的人 們,不論是民工還是工程師。 第一天實習,早上就等待集合,不料到下午才開始。有幾個同學還遲 到了。 隨老師到工地后, 老師將帶我們的工程師介紹給我們。 老師與工程師 遞煙寒喧一番后, 便開始實質性學習了。 老師與工程師帶領我們參觀 這座大樓。對實習所在地有了初步了解。 工地負責人李工便帶我們參 觀了現場并大概介紹了工程概況以及施工進度等方面的情況。 帶我們的工程師說, 北區這棟樓正在進行精裝修, 我們將看到從地面 裝修到大型中央空調安裝的全過程。 我們聽了很興奮, 能有所獲不正 是我們的目的嗎? 我們參觀了近一個小時的施工工地后,來到辦公室,工程師說,我們 以后就在這里學習看圖紙。 我們聽了很高興, 沒想到以后我們也
格式:pdf
大小:50KB
頁數: 未知
評分: 4.4
生產實習在能源與動力工程專業學生的學習過程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的實習方式、方法存在一些問題和弊端,需要我們考慮如何才能更好地提升能源與動力工程專業生產實習的效果。通過分析生產實習安排及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如實習單位聯系存在困難、實習過程流于形式化、年輕帶隊教師缺乏經驗、實習時間不適宜等方面,提出了幾點提升生產實習效果的方法,如充分利用電廠仿真系統、注意榜樣效應在學生實習中的作用、增加提問面試等環節、帶隊教師深入一線為自己充電等方法。
能源與動力工程學院曾先后設有電廠熱能動力、熱工儀表及自動化、工程熱物理、熱能工程、制冷與空調低溫技術、核工程與核技術、新能源科學與工程等本科專業。1998年以來,按照教育部專業目錄調整,能源與動力工程學院現有能源與動力工程專業(國家級優勢特色專業)、核工程與核技術、新能源科學與工程、儲能科學與工程等四個本科專業。
1983年,工程熱物理獲碩士學位授予權;1986年,工程熱物理獲博士學位授予權;1993年,熱能工程獲碩士學位授予權;1995年,制冷與低溫技術獲碩士學位授予權;1997年,動力機械工程獲碩士學位授予權;2003年,熱能工程獲博士學位授予權,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博士后科研流動站獲批;2005年,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獲一級博士學位授予權(覆蓋工程熱物理、熱能工程、動力機械及工程、制冷與低溫工程、流體機械及工程、化工過程機械等六個博士及碩士學位授權點)。1996年,工程熱物理學科被評為省重點學科,2007年被評為國家重點學科,2007年,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獲重慶市一級重點學科;2011年,核工程與核技術獲一級碩士學位授予權并獲重慶市重點學科。“低品位能源利用技術及系統”教育部重點實驗室2009年批準立項建設,2012年通過建設期驗收并正式掛牌運行。2017年作為重慶大學智慧能源學科群主干學科進入國家雙一流學科建設。
能源與動力工程學院有專任教師86名,其中教授39名、博士生導師42名、副教授31名。99%以上教師具有博士學位,75%以上教師具有海外經歷。
本書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規劃教材。本書涵蓋了能源與動力工程領域的主要分支學科,以為讀者提供更多的能源與動力知識為目標。全書共分七個部分:能源的基礎知識、常規能源、可再生能源、能源與動力、能源與環境以及能源與交通、節能技術,書中附錄還給出了能源與動力工程常用科技英文專業詞匯。本書有較強的實用性和知識性,高等院校熱能與動力工程專業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可根據其選修方向有針對性地學習相關單元。.
能源與動力工程學院前身是創建于1963年的動力機械工程系,是學校創辦最早的三個系之一。經過40多年的建設和發展,已形成了實力較強、特色明顯的學科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