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鐘頻率:3800MHz
前端總線:800MHz
制作工藝:90 納米
支持最大內存:3000mB
一級緩存:16KB data,12KB instruction
二級緩存:2MB
內部總線:64位
數據總線:64位
地址總線:64位
核心電壓:1.2~1.4V
I/O 電壓:3.3V
晶體管數量:125萬個
封裝技術:LGA(格柵陣列封裝)
插座類型:LGA 775
核心數量:單核心
指令集 MMX,SSE,SSE2,SSE3,HT,EM64T
HT超線程技術 支持
2002年11月14日英特爾公司正式在全球發布具有創新意義的含HT(超線程)技術新款英特爾奔騰4處理器,主頻為3.06GHz。HT技術使基于新款奔騰4處理器的高性能臺式機能夠同時快速運行多個應用程序,或者在運行多線程軟件程序時獲得更優異的性能。HT技術可將個人計算機的性能提高25%之多。
除了具有HT技術之外,英特爾公司新款奔騰4處理器的頻率也達到了又一里程碑-- 3.06GHz,成為第一款采用業界最先進的0.13微米制造工藝、每秒計算速度超過30億次的量產微處理器。
就是常說的奔4。你的電腦比較老,這個不是真正意義的雙核電腦。
性能高于奔騰4的處理器
處理器:英特爾 Pentium(奔騰) 4 2.93GHz 是什么插槽?
一、英特爾 Pentium(奔騰) 4 2.93GHz,應該是LGA775的插槽。二、具體參數:英特爾奔騰4 516+ 2.93G(散) CPU CPU緩存 L1緩存 28K(16KB數據緩存+1...
格式:pdf
大小:52KB
頁數: 未知
評分: 4.6
艾訊科技(AXIOMTEK)于近日發布新品Pentium M級別工業主板SBC84810。該產品提供客制服務,為開發商提供強大、可靠的平臺,實現加速新產品導人市場從而獲取增值利潤。
格式:pdf
大小:52KB
頁數: 2頁
評分: 4.8
介紹一種采用模塊結構設計的綠色空調器 ,該空調器無制冷壓縮機 ,無真空泵 ,具有獨特除濕器和再生器。給出該空調器工作原理和有關技術參數
首先說明:HT總線技術是AMD的,而intel的總線技術只有FSB和QPI~而intel的FSB技術開始朝QPI技術過渡~
HyperTransport技術從規格上講已經用HT1.0、HT2.0、HT3.0、HT3.1
HyperTransport是AMD為K8平臺專門設計的高速串行總線。它的發展歷史可回溯到1999年,原名為“LDT總線”(Lightning Data Transport,閃電數據傳輸)。2001年7月,這項技術正式推出,AMD同時將它更名為HyperTransport。隨后,Broadcom、Cisco、Sun、NVIDIA、ALi、ATI、Apple、Transmeta等許多企業均決定采用這項新型總線技術,而AMD也借此組建HyperTransport開放聯盟,從而將HyperTransport推向產業界。
在基礎原理上,HyperTransport與PCI Express非常相似,都是采用點對點的單雙工傳輸線路,引入抗干擾能力強的LVDS信號技術,命令信號、地址信號和數據信號共享一個數據路徑,支持DDR雙沿觸發技術等等,但兩者在用途上截然不同—PCI Express作為計算機的系統總線,而HyperTransport則被設計為兩枚芯片間的連接,連接對象可以是處理器與處理器、處理器與芯片組、芯片組的南北橋、路由器控制芯片等等,屬于計算機系統的內部總線范疇。
第一代HyperTransport的工作頻率在200MHz—800MHz范圍,并允許以100MHz為幅度作步進調節。因采用DDR技術,HyperTransport的實際數據激發頻率為400MHz—1.6GHz,最基本的2bit模式可提供100MB/s—400MB/s的傳輸帶寬。不過,HyperTransport可支持2、4、8、16和32bit等五種通道模式,在400MHz下,雙向4bit模式的總線帶寬為0.8GB/sec,雙向8bit模式的總線帶寬為1.6GB/sec;800MHz下,雙向8bit模式的總線帶寬為3.2GB/sec,雙向16bit模式的總線帶寬為6.4GB/sec,雙向32bit模式的總線帶寬為12.8GB/sec,遠遠高于當時任何一種總線技術。
2004年2月,HyperTransport技術聯盟(Hyper Transport Technology Consortium)又正式發布了HyperTransport 2.0規格,由于采用了Dual-data技術,使頻率成功提升到了1.0GHz、1.2GHz和1.4GHz,雙向16bit模式的總線帶寬提升到了8.0GB/sec、9.6GB/sec和11.2GB/sec。Intel 915G架構前端總線在6.4GB/sec。
k8架構的處理器(Athlon x2 5000 等)均支持1Ghz Hyper-Transport總線,K8芯片組也對雙工16Bit的1GHz Hyper-Transport提供了支持,令處理器與北橋芯片的傳輸率達到8GB/s
2007年11月19日,AMD正式發布了HyperTransport 3.0總線規范,提供了1.8GHz、2.0GHz、2.4GHz、2.6GHz幾種頻率,最高可以支持32通道。32位通道下,單向帶寬最高可支持20.8GB/s的傳輸效率。考慮到其DDR的特性,其總線的傳輸效率可以達到史無前例的41.6GB/s。
HT 3.0的總線還支持另一項名為“Un-Ganging”的新特性,該技術可允許超傳輸總線系統在操作過程中對運行模式作動態調整。這項特性可以讓那些搭載SMT同步多線程技術的服務器系統明顯受益,包括RX780、RD780以及RD790在內的AMD芯片組全都支持該特性。
超傳輸技術聯盟(HTC)在2008年8月19日發布了新版HyperTransport 3.1規范和HTX3規范,將這種點對點、低延遲總線技術的速度提升到了3.2GHz。
HT 3.0的速度最高只有2.6GHz,比如AMD的旗艦四核心處理器Phenom X4 9950 BE就是這一速度。在提速至3.2GHz后,再結合雙倍數據率(DDR),HT 3.1可提供最高每位6.4GHz(3.2GHz X 2 因為DDR以2倍速傳輸)的數據傳輸率,64-bit帶寬可達51.2GB/s(6.4GHz X 64bit/8)。
實際上,HT 3.1規范一共定義了三種速度,分別是2.8GHz、3.0GHz和3.2GHz,累計帶寬提升23%,同時在核心架構、電源管理與通信協議方面與之前版本保持一致。
超傳輸技術聯盟由AMD組建,并獲得了業界多家巨頭的支持,諸如IBM、Sun、NVIDIA、微軟、蘋果、戴爾、惠普、思科、富士通、夏普、聯想、博通、瑞薩科技等等。還不清楚HT 3.1何時會投入使用,有可能會在AMD的45nm Phenom中實現。
市售的 Phenom II X6系列CPU,內部集成HT4.0總線,但是目前來看,絕大多數新系列的890FX,890G,880G,870主板只提供了HT3.0總線的支持.無法完全發揮出Phenom II X6系列CPU的真實性能.
HT4.0是一種被人為定義的傳輸次數標準,是一種單位,是與硬件無關的度量單位。以前使用頻率單位,目前流行次數單位。頻率,是單位時間內完成周期性變化的次數,數據傳輸過程中CPU通過總線向外部傳輸數據,外部環境也向CPU傳輸數據,這樣在一秒內進行一次叫做頻率1HZ每秒(1Hz/Second),或者2次每秒(2T/S)。傳輸次數 乘以 每次數據傳輸字節 得到 大家關注的數據傳輸帶寬,截至2014年7月20日,AMD臺式機CPU總線傳輸位寬為16位或者2字節,傳輸次數為4000兆次/秒或者4GT/秒,由此計算傳輸帶寬為: 8GB/秒。
2007年11月19日,AMD正式發布了HyperTransport 3.0總線規范,提供了1.8GHz、2.0GHz、2.4GHz、2.6GHz幾種頻率,最高可以支持32通道。32位通道下,單向帶寬最高可支持20.8GB/s的傳輸效率。考慮到其DDR的特性,其總線的傳輸效率可以達到史無前例的41.6GB/s。
HT 3.0的總線還支持另一項名為"Un-Ganging"的新特性,該技術可允許超傳輸總線系統在操作過程中對運行模式作動態調整。這項特性可以讓那些搭載SMT同步多線程技術的服務器系統明顯受益,包括RX780、RD780以及RD790在內的AMD芯片組全都支持該特性。
超傳輸技術聯盟(HTC)在2008年8月19日發布了新版HyperTransport 3.1規范和HTX3規范,將這種點對點、低延遲總線技術的速度提升到了3.2GHz。
目前HT 3.0的速度最高只有2.6GHz,比如AMD的旗艦四核心處理器Phenom X4 9950 BE就是這一速度。在提速至3.2GHz后,再結合雙倍數據率(DDR),HT 3.1可提供最高每位6.4GB/s(3.2GHz X 2 因為DDR以2倍速傳輸)的數據傳輸率,32-bit帶寬可達51.2GB/s(6.4GB/s X 32bit/8X2)。
實際上,HT 3.1規范一共定義了三種速度,分別是2.8GHz、3.0GHz和3.2GHz,累計帶寬提升23%,同時在核心架構、電源管理與通信協議方面與之前版本保持一致。
超傳輸技術聯盟由AMD組建,并獲得了業界多家巨頭的支持,諸如IBM、Sun、NVIDIA、微軟、蘋果、戴爾、惠普、思科、富士通、夏普、聯想、博通、瑞薩科技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