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義
物質存在的形式多種多樣,固體、液體、氣體、等離子體等等。我們通常把導電性和導電導熱性差或不好的材料,如金剛石、人工晶體、琥珀、陶瓷等等,稱為絕緣體。而把導電、導熱都比較好的金屬如金、銀、銅、鐵、錫、鋁等稱為導體。可以簡單的把介于導體和絕緣體之間的材料稱為半導體。與金屬和絕緣體相比,半導體材料的發現是最晚的,直到20世紀30年代,當材料的提純技術改進以后,半導體的存在才真正被學術界認可。
半導體主要具有三大特性:1.熱敏特性半導體的電阻率隨溫度變化會發生明顯地改變。例如純鍺,濕度每升高10度,它的電阻率就要減小到原來的1/2。溫度的細微變化,能從半導體電阻率的明顯變化上反映出來。利用半...
半導體封裝簡介:半導體生產流程由晶圓制造、晶圓測試、芯片封裝和封裝后測試組成。半導體封裝是指將通過測試的晶圓按照產品型號及功能需求加工得到獨立芯片的過程。封裝過程為:來自晶圓前道工藝的晶圓通過劃片工藝...
LED燈是應用半導體材料制作成發光二極體來裝配成燈,所以屬于半導體;
格式:pdf
大小:42KB
頁數: 2頁
評分: 4.7
實用標準文案 精彩文檔 建 平 縣 職 業 教 育 中 心 備 課 教 案 課 題 模塊(單元)第一章 項目(課) 半導體的主要特征 授課班級 11電子 授課教師 安森 授課類型 新授 授課時數 2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描述半導體的主要特征 能力目標 能夠知道 P型半導體和 N型半導體的特點 情感態度目標 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愛崗敬業精神 教學核心 教學重點 半導體的主要特征 教學難點 P型半導體和 N型半導體的特點 思路概述 先講解半導體的特點,再講 P型半導體和 N型半導體的特點 教學方法 讀書指導法、演示法。 教學工具 電腦,投影儀 教 學 過 程 一、組織教學:師生互相問候,安全教育,上實訓課時一定要聽從老師的指揮,在實訓室不要亂動電源。 二、復習提問:生活中哪些電子元器件是利用半導體制作出來的? 三、導入新課: 我們的生活中根據導電能力的強弱可以分成哪幾種, 這節課我
格式:pdf
大小:42KB
頁數: 2頁
評分: 4.7
No. Type Vi Vo Fre Package Io ηmax OCP OTP SP 技術誤 差 同類PIN對PIN產品型 號 適用產品范圍 備注 1 TD1410 3.6~20 1.222~18 380KHz SOP-8 2A 95% Y ≤3% MPS1410/9141/ACT4060/A TC4012/FSP3126/ZA3020 等 便攜式DVD、LCD顯示驅動板。液晶顯示器、液晶電視、數碼相 框.電信ADSL.車載DVD/VCD/CD.GPS。安防等 TD1410采用CMOS工藝 /6寸晶圓。是一款高效率低損耗 ,工作穩定 ,性價比 很高使用面廣的 DC/DC電源管理芯片。 3 TD1534 1~20 0.8~18 380KHz SOP8 2A 95% Y ≤2% MP1513 TD1513 路由器,便攜式 DVD、機頂盒、平板電腦、筆記本電腦、 LCD顯示 驅動板 .液晶
NPN晶體管概述
簡介
晶體三極管是由形成二個PN結的三部分半導體組成的,其組成形式有PNP型及NPN型。我國生產的鍺三極管多為PNP型,硅三極管多為NPN型,它們的結構原理是相同的。
三極管有三個區、三個電極。其中基區(三極管中間的一層薄半導體)引出基極b;兩側有發射區引出發射極e及集電區引出集電極c。發射區和基區之間的PN結叫發射結,集電區和基區之間的PN結叫集電結。在電路符號上PNP型管發射極箭頭向里,NPN型管發射極箭頭向外,表示電流方向。
1948年,威廉·肖克利的論文《半導體中的PN結和PN結型晶體管的理論》發表于貝爾實驗室內部刊物。肖克利在1950年出版的《半導體中的電子和空穴》中詳盡地討論了結型晶體管的原理,與約翰·巴丁、沃爾特·布喇頓共同發明的點接觸型晶體管所采用的不同的理論。
摻入少量雜質磷元素(或銻元素)的硅晶體(或鍺晶體)中,由于半導體原子(如硅原子)被雜質原子取代,磷原子外層的五個外層電子的其中四個與周圍的半導體原子形成共價鍵,多出的一個電子幾乎不受束縛,較為容易地成為自由電子。于是,N型半導體就成為了含自由電子濃度較高的半導體,其導電性主要是因為自由電子導電。
摻入少量雜質硼元素(或銦元素)的硅晶體(或鍺晶體)中,由于半導體原子(如硅原子)被雜質原子取代,硼原子外層的三個外層電子與周圍的半導體原子形成共價鍵的時候,會產生一個“空穴”,這個空穴可能吸引束縛電子來“填充”,使得硼原子成為帶負電的離子。這樣,這類半導體由于含有較高濃度的“空穴”(“相當于”正電荷),成為能夠導電的物質。
漂移運動
上面敘述的兩種半導體在外加電場的情況下,會作定向運動。這種運動成為電子與空穴(統稱“載流子”)的“漂移運動”,并產生“漂移電流”。
根據靜電學,電子將作與外加電場相反方向的運動,并產生電流(根據傳統定義,電流的方向與電子運動方向相反,即和外加電場方向相同);而空穴的運動方向與外加電場相同,由于其可被看作是“正電荷”,將產生與電場方向相同的電流。
兩種載流子的濃度越大,所產生的漂移電流越大。
擴散運動
由于某些外部條件而使半導體內部的載流子存在濃度梯度的時候,將產生擴散運動,即載流子由濃度高的位置向濃度低的位置運動。
采用一些特殊的工藝(見本條目后面的段落),可以將上述的P型半導體和N型半導體緊密地結合在一起。在二者的接觸面的位置形成一個PN結。
P型、N型半導體由于分別含有較高濃度的“空穴”和自由電子,存在濃度梯度,所以二者之間將產生擴散運動。即:
自由電子由N型半導體向P型半導體的方向擴散
空穴由P型半導體向N型半導體的方向擴散
載流子經過擴散的過程后,擴散的自由電子和空穴相互結合,使得原有的N型半導體的自由電子濃度減少,同時原有P型半導體的空穴濃度也減少。在兩種半導體中間位置形成一個由N型半導體指向P型半導體的電場,成為“內電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