硼烯的化學性質相對穩定,有可能在大氣環境下存在,有助于克服硅烯、磷烯等易被氧化不穩定的缺點,在納米器件方面具有潛在的應用價值。硼烯較短的鍵長也會使其具有較好的機械性能。對于硼烯的研究才剛剛開始,隨著對其研究的逐漸深入,硼烯所具有的神奇原子結構和奇特物理性質將進一步被人們所了解,為將來硼烯的應用提供可能。2100433B
硼烯因其優越的電學、力學、熱學屬性,被科學界寄予厚望,或將成為繼石墨烯之后又一種“神奇納米材料”。
硼烯具有非常豐富的晶體結構和電子性質,理論預測可以存在的硼單層膜結構有很多,只發現其中的兩種。通過制備出更多種類的硼烯,有希望從中發現一些具有奇異電子性質的結構,例如理論預測中具有狄拉克錐的能帶結構或者具有超導特性的硼烯等。體相的硼單質是非金屬性的,而理論計算中單原子層的硼烯薄膜卻都是金屬性的。日本東京大學馮寶杰等人利用角分辨光電子能譜研究了這種硼烯薄膜,觀察到了費米面處的電子pocket和空穴pocket結構,進一步驗證了其金屬特性。
硼烯材料具有優越的各向異性的電導性質和罕見的“負泊松比”現象。所謂“各向異性電導”是指由于硼烯的原子排列結構使得其表面呈現出“褶皺”,而這樣的結構決定了硼烯導電屬性具有方向性。而水平拉伸導致垂直方向膨脹的“負泊松比”現象也令硼烯的應用更加多樣化。
硼烯還有可能成為超導體。美國Rice大學Boris Yakobson等人通過理論計算發現,在金屬襯底上制備出的幾種穩定的單層硼烯結構有可能具有以聲子為媒介的超導特性,其超導轉變溫度預計在10-20 K之間。清華大學倪軍教授研究組也通過計算預言了帶翹曲結構的雙層硼烯薄膜有超導的可能性,其中8-C2/m-II結構的硼烯的超導轉變溫度可以達到27.6K。2017年,日本東京大學Matsuda研究組用高分辨電子能量損失譜(ARPES)測量,意外發現β12相硼烯中存在有Dirac 費米子。研究結果表明,β12相硼烯中有一些硼原子對費米面附近電子態貢獻很小,而有貢獻的原子晶格類似于蜂窩狀結構,因此可以存在Dirac電子態。這個發現意味著硼烯中可能存在更有意思的量子效應和令人期待的應用前景。
2014年,南開大學物理學院周向鋒教授、王慧田教授和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奧甘諾夫教授等基于進化算法結合第一性原理計算,預測了一個獨特的二維硼結構。該研究進一步激發了實驗學家挑戰合成硼烯的興趣。2015年12月,美國阿貢國家實驗室、中國南開大學、美國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和美國西北大學等研究單位合作,利用高真空原子濺射的方法,首次在銀的表面成功生長出褶皺的單原子層硼烯。聯合團隊獲得的實驗結果與理論模型幾乎完全符合。南開大學團隊承擔了該研究的理論計算工作。
廣泛用于包裝、電絕緣、醫療衛生、粘貼標簽和作標記等。
作為選擇性紫外線反射材料作為汞擴散的阻擋層作為熒光粉層無機粘結劑采用氧化鋁保護膜提高了熒光燈的光效、流明和壽命 減少靜電荷產生提高粉末的流動性改善在擠出機中加工性避免潮氣吸收,延長貯藏穩定性增加在底材...
廣州電纜廠有限公司主要產品有:電工鋁桿、電工裸銅鋁線、稀土鋁絞線和稀土鋼芯鋁絞線、450/750V塑料絕緣電線電纜、0.6/1kV塑料絕緣電力電纜、控制電纜、0.6/1kV~26/35kV交聯聚乙烯絕...
石墨烯是一種呈蜂巢狀排列的單層碳原子結構,是已知的最薄、最堅硬的納米材料。繼石墨烯之后,科學家希望找到更多具有優良特性的二維材料。元素硼因是碳的“近鄰”而成為首要目標。然而,被稱為石墨烯“兄弟”的硼烯并非自然存在,只能人工合成??茖W家對硼烯的理論結構預測已逾10年之久,但從未成功合成。即便有個別的薄膜等樣品,其結構也是異常復雜。因此,硼烯的制備成為國際凝聚態物理及材料物理界公認的世界難題。
格式:pdf
大小:89KB
頁數: 8頁
評分: 4.3
HUAWEI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華為技術有限公司技術說明書 DKBA0.400.0040 REV. 3.0 合格涂料產品應用指南 2003-06-15 發布 2003-06-15 實施 華 為 技 術 有 限 公 司發布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目 次 前 言 ................................................................ 3 1 范圍 ................................................................. 4 2 引用文件 .....................................................
格式:pdf
大?。?span id="umn22rz" class="single-tag-height">89KB
頁數: 67頁
評分: 4.6
用友NCV6.5產品應用培訓-工序委外管理
第一作者:Andrew J. Mannix
通訊作者:Boris I. Yakobson
第一單位:西北大學(美國)
核心內容:
1.理論計算如何指導二維硼烯的實驗合成。
2.硼烯如何為二維材料開拓更大的局面。
自從石墨剝離得到石墨烯取得成功以來,各種各樣的原子級超薄二維材料都陸續從層狀固體材料中衍生而來。雖然如此,新型二維材料的發現與合成仍然是材料領域最艱巨的挑戰之一。組成元素、生長基質和制備條件等多種因素,都對合成單層二維材料起到了關鍵作用。
近年來,計算理論、算法和計算機硬件方面的快速發展,使得科研人員能夠從理論上預測更加復雜的材料結構和性能。高精尖的合成儀器和手法也為理論預測提供了實驗驗證的途徑。理論和實驗的交互驗證,開辟了眾多全新的二維材料,如硅烯、鍺烯、錫烯、銻烯、鉍烯和碲烯等等。
有鑒于此,美國西北大學Boris I. Yakobson 和Mark C. Hersam課題組,闡述了如何通過計算預測與實驗證實,來制備單層硼烯二維材料。
圖1 硼烯結構和性能總結
硼烯具有各向異性和金屬性,因此被描述為最輕的二維金屬,同時也表現出獨特的機械、光學和各向異性金屬性,這是對傳統二維材料的補充。硼-硼鍵的多中心特性致使其在結構上容易形成空位結構,因此在電子應用、化學官能化、材料合成和復雜結構構造方面,為二維材料領域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多樣性。
圖2 硼結構和化學基礎
圖3 二維硼在真空和基底上的計算模擬理論
由于塊狀硼結構不是天然分層的,因此硼烯本質上是亞穩態的,總能量比塊狀硼高。這種亞穩定性表明需要合適的基底來合成二維硼烯。理想情況下,這樣的基底會表現出對硼原子足夠的附著力,使得沉積的硼負載在其表面,同時又不會足夠牢固地與硼結合,形成化合物。
經過計算表明,銀基底可以滿足這些條件。由于二維原子核可以完全與基底相互作用以降低其形成能,與三維原子核相反,其中只有一部分硼原子可以受益于基底的相互作用,所以二維生長具有較小的成核勢壘。一旦硼以二維模式成核,在動力學上則不傾向于形成三維結構。
圖4 硼烯的實驗合成
圖5 硼烯的未來應用前景
總之,二維多晶型硼烯可以通過調整結構各向異性和空位結構,來改變原子級薄層材料的性能,為二維材料打開了新的一扇窗戶。
文獻鏈接:
AndrewJ. Mannix, , Boris I. Yakobson , Mark C. Hersam et al. Borophene as a prototypefor synthetic 2D materials development. Nature Nanotechnology 2018, 13, 444–450.
聲明:
1.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公眾號和媒體轉載請與我們聯系?。ㄎ⑿牛?550304779)
2. 因學識有限,難免有所疏漏和謬誤,懇請批評指正!
3. 本文主要參考以上或以下所列文獻,圖文和視頻僅用于對相關科學作品的介紹、評論以及課堂教學或科學研究,不得作為商業用途。如有任何版權問題,請隨時與我們聯系!
“硼墨烯”(Borphene)是美國能源部阿貢國家實驗室、西北大學和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的科學家首次創造出的具有單層平面原子結構的二維的硼。這是繼石墨烯之后又加入“烯”字家庭的新成員。
但是何為硼墨烯呢,它與我們熟知的石墨烯又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處呢?且聽小編為您解讀:
神奇的硼墨烯
硼墨烯是由單層硼原子構成的。硼資源豐富,且原子量低、質量輕、經濟性好。硼在元素周期表里的位置十分特殊,位于硼元素兩側的其他元素成鍵方式都與之大為不同,因而硼有著特殊的成鍵能力。硼是一種性質介于金屬和非金屬之間的元素,它有三個最外層電子,因此它最多可以形成三個化學鍵,在形成化學鍵時具有較強的共價鍵傾向。
硼墨烯與硼薄膜
硼墨烯的結構是36個硼原子形成三個相互連接的準平面環,在中間留下一個六邊形的空洞。在這項最新的研究中,科學家使用物理氣相沉積技術制造出了硼薄膜。硼首先在超高級真空下被氣化,氣化后的粒子在真空中轉移到銀制靶平面上,沉積成一層薄膜。在獲得的硼墨烯薄膜中,有些薄膜與“硼墨烯”分子結構具有相似的環狀結構,而與“硼墨烯”不同的是,這些新型薄膜是由若干層這樣的環狀結構組成,顯示出面外玩去振動特征。重要的是,這些薄膜具有類似金屬的電子特性——“電子特性的各向異性”,即它們的電子特性取決于電流流動的方向。
硼墨烯的優勢
硼墨烯薄膜填補了完全由共價鍵形成的二維材料(如石墨烯)和只有當放置在特定支撐結構上才能保持穩定的半金屬薄膜(如硅酮)之間的空白。
硼墨烯具有堅固的共價鍵,因而它比硅酮更穩定。此外,硼墨烯具有與石墨烯相似的機械性能,并且具有相當可觀的硬度。
硼墨烯薄膜與金屬、半金屬和非金屬三大領域都有所交集,這是其它二維材料都沒有的特性。
展望硼墨烯
因為硼墨烯同時具有金屬性和原子厚度,因而硼墨烯可能廣泛應用于電子產品到光伏等領域。不過,未來該材料能否應用于商業中,還要取決于科學家是否能統一其制造工藝,而不是像現在這樣,生產出各種性質不同的版本。那么,具有這些優異性能的硼墨烯,在未來能否像石墨烯一樣在不同領域大展身手呢,讓我們拭目以待!
來源:新材料在線
六方氮化硼(h-BN)基復合陶瓷的力學性能、高溫耐熱性、抗熱震性、耐燒蝕性能、介電透波性能、抗熔融金屬侵蝕性能和可加工性等十分優異,而且還可以通過晶粒排列的織構化賦予明顯各向異性,在航空航天、電子、冶金、機械、能源等領域具有重要應用前景,因此受到各國材料科技工作者和工業界的重視天元以石墨烯和六方氮化硼兩種二維原子晶體材料為主,面向宏觀功能應用,通過化學氣相沉積方法制備大面積高質量單層石墨烯和六方氮化硼,針對其功能涂層性質、親疏水性、多層石墨烯的氣流致生電效應以及氧化鋅納米薄膜中的波動勢進行了系統深入地研究,取得如下主要研究進展:
1.單層六方氮化硼的可控生長及其抗氧化、減摩擦的涂層性質:天元系統地研究了六方氮化硼在銅孿晶上的化學氣相沉積行為。發現在無氧環境下六方氮化硼傾向于在孿晶窄帶上生長。引入氧可以有效抑制這種選擇性,實現均勻生長。第一性原理計算揭示其原因是氧輔助下前驅物分子的脫氫能壘的降低。此外,發現通過化學氣相沉積法生長的高質量大面積單層六方氮化硼能顯著的調節基底表面的摩擦、氧化以及絕緣性能。結合六方氮化硼高的熱穩定性及化學穩定性,這些優異的涂層性質使其在功能涂層材料方面具有重要應用價值。
2.六方氮化硼和石墨烯與基底材料無關的獨特潤濕性能:天元研究揭示出新生長的六方氮化硼薄膜的接觸角和基底材料以及六方氮化硼層數無關。第一性原理計算和范德華作用分析證實單層六方氮化硼可以有效地調節水分子和不同基底間的作用,而使得不同基底材料具有表觀趨同的疏水性。暴露在空氣中后,由于表面吸附空氣中的有機分子,六方氮化硼和石墨烯的接觸角都會單調增加,很快達到一個與基底材料無關的飽和值。這一飽和接觸角對基底材料、層數以及溶液離子種類等多個因素的變化都幾乎沒有響應,并在長達八個月的實驗跨度內保持不變,顯示了其潤濕統一性和穩定性。這一特殊的單原子層覆層的潤濕性質具有重要的實用性。
3.多層石墨烯的Seebeck系數與氣流致生電以及氧化鋅納米薄膜的波動勢:我們發現通過轉移-堆疊制備的1-8層石墨烯Seebeck系數在第六層時達到最大值,是單層石墨烯的1.8倍,而其氣流致生電電壓在第五層達到最大值,是單層石墨烯的1.9倍。天元在石墨烯之外的材料體系中首次觀察到波動勢效應,發現含離子的溶液表面沿柔性透明的氧化鋅納米薄膜波動時會產生電壓。氧化鋅薄膜中這種感應電壓會隨著運動速度線性增加,開路電壓可達數十毫伏,短路電流可達微安級別。此外,這種感應生電可以通過串并聯有效放大。理論模擬表明氧化鋅納米薄膜較低的載流子濃度和遷移率使其和其他金屬性納米薄膜相比在收集環境能方面有著明顯的優勢。
聲明:本文源自天元化研所官網整合整理,如本站文章和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及時聯系本站,我們會盡快處理。標題:六方氮化硼和石墨烯的制備 地址:http://www.ty1971.cn/Article/lfdhphsmx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