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BN | 9787502406370 | 頁????數 | 410 |
---|---|---|---|
定????價 | 24.00 | 出版社 | 冶金工業出版社 |
出版時間 | 1995-11 | 裝????幀 | 精裝 |
目錄(下冊)
第六章 擠壓工模具制造
第一節 擠壓工模具的加工特點及其對制模技術的要求
第二節 常用工模具材料及坯料準備
一、常用擠壓工模具材料
二、坯料的熔煉與鑄造
三、坯料的鍛造技術要求和工藝要素
四、鍛坯的進廠檢驗
第三節 擠壓工模具制造方法及主要設備
一、擠壓工模具的制造方法
二、制模工藝流程
三、主要制模設備
第四節 機械加工制模技術
一、車床加工
二、銑床加工
三、磨床加工
四、鉗工加工
第五節 電加工制模技術
一、電加工制模概述
二、電火花成型加工
三、電火花線切割加工
四、霍市森(Hobson)加工法
五、電加工后的研磨加工與去應力處理
第六節 工模具的熱處理
一、擠壓工模具 熱處理 的特點
二、主要熱處理工序及典型的熱處理設備
三、常用工模具鋼的性能及熱處理工藝特點
四、工模具的特殊熱處理工藝
五、工模具熱處理質量控制
六、典型熱處理工藝曲線實例
第七章 擠壓工模具的電子計算機輔助設計(CAD)和輔助制造(CAM)
第一節 概述
一、CADCAM的基本概念
二、CADCAM的基本內容和基本方法
三、CAD/CAM的特點及發展趨勢
四、CADCAM在輕合金擠壓加工中的應用
第二節 擠壓工模具的CAD/CAM技術
一、發展歷史與現狀
二、應用情況
三、硬件與軟件
四、擠壓工模具CADCAM技術的優點及發展前景
第三節 擠壓工模具CAD/CAM系 統的應用舉例
一、美國伯特爾哥倫布實驗室研究的技術
二、日本JAPT數控系統
三、英國BNF擠壓模輔助設計系統
四、美國沃伯格(Oberg) 精密模具數控加工系統
五 國內通用交互式微機CAD系統及其應用
六、蘇聯用電子計算機設計扁擠壓型材模例
七 蘇聯用電子計算機設計舌型模舉例
八、擠壓模具最佳輪廓曲線的計算機模擬實驗研究
九、預應力多層擠壓筒和組合模具的優化設計
第八章 擠壓工模具的使用與修正
第一節 擠壓工模具的合理使用
一、擠壓筒的使用規范
二、擠壓軸的使用規范
三、穿孔系統的使用規范
四、擠壓模具的使用規范
第二節 擠壓工模具的失效形式與損壞原因
一、大型基本工具的失效與損壞
二、穿孔系統的失效與損壞
三、模具的失效與損壞
第三節 模具的修正
一、修模原理
二、修模方法
三、修模工具
四、實心型材模的修正
五、空心型材模的修正
六、階段變斷面型材模的修正
七、試模、修模與氮化
第四節 大型基本工具的修理
一、擠壓筒的維修
二、擠壓軸的維修
三、穿孔系統的維修
第五節 擠壓工具的翻新
第六節 擠壓工模具的報廢
一、模具的報廢
二、大型工具的報廢
第九章 擠壓工橫具的科學管理與提高使用壽命的途徑
第一節 擠壓工模具的科學管理
一、建立科學的管理制度
二、加強全面質量管理,不斷提高工模具質量
三、建立工模具質量管理(控制)點 嚴密監視全過程的質量
四、工模具設計的定型化、規范化和最優化
五、不斷提高工模具的專業化 標準化水平
六、網絡計劃管理技術
七、工模具生產過程的科學管理
八、生產周期、使用壽命、價格分析與生產成本管理
九、制模車間生產體制管理
十、擠壓工模具的行業管理
第二節 工模具使用壽命的基本概念
一、擠壓工模具的使用壽命
二、工模具失效分析與鑒定…
第三節 影響擠壓工模具使用壽命的主要因素
第四節 提高工模具使用壽命的主要途徑
一、合理設計工模具
二、合理選擇工模具材料
三、提高熱處理和表面處理質量
四、提高工模具的加工質量,延長工模具的使用壽命
五、改進設備結構和擠壓工藝條件 改善工作環境
六、合理使用與維護工模具
七、加強全面質量管理,建立健全工模具的科學管理制度
附錄一 各國最常用的變形鋁合金牌號對照表
附錄二 最常用的變形鎂合金化學成分表
附錄三 各國最常用的鈦合金化學成分表
附錄四 常用工模具鋼材各國近似牌號對照表
附錄五 黑色金屬硬度換算表(國標GB1172―74)
附錄六 常用工模具鋼的熱處理制度與硬度參照表
附錄七 常用工模具鋼的硬度與回火溫度的對照表
附錄八 合金元素對工模具火花特征的影響
附錄九 國外擠壓工模具CAD/CAM系統舉例
附錄十 本書中常用單位換算表
附錄十一 國外H系列熱作模具鋼的熱處理工藝
附錄十二 國外H系列熱作模具鋼的使用硬度
附錄十三 國外H系列熱作模具鋼的常溫及600℃的力學性能
附錄十四 某些型材模的設計舉例
附錄十五 各國常見擠壓機系列及擠壓筒規格、比壓范圍
參考文獻
2100433B
內容提要
《輕合金擠壓工具與模具》分上、下兩冊。全書系統地闡述了輕合金
擠壓用工具與模具的特點、分類、工作原理與工作條件;工模具材料及其
選擇原則;工模具的設計原理與方法;工模具的制造工藝及設備。根據我
國的生產實踐,書中分別以不同用途和不同結構的輕合金擠壓用工模具
的設計計算、強度校核、裝卸與維修等方面做了詳細的論述。此外,對工
模具設計與制造的發展新方向以及提高工模具使用壽命的途徑等書中也
進行了深入的分析和討論。全書以我國多年來的生產經驗和科研成果為
主體,同時綜述了國外的有關資料。
全書共9章。上冊包括緒論、工模具的工作條件、材料的合理選擇。
工具與模具的設計等內容;下冊包括工模具的制造、CAD/CAM技術、
使用與修正、提高使用壽命的途徑及科學管理等內容。
本書可供從事金屬材料及其加行業的生產、科研、設計、應用等部門
的工程技術人員使用,亦可供其他各工業部門的有關工程技術人員以及
機械專業的師生參考。
具體還是看您生產的產品規格壁厚,加工難度等等,鋁合金擠壓模具大概2-3千左右,供您參考!
選用yg20材料應該沒問題。
冷擠壓模具材料冷擠壓模具中,受力最大的部分是凸、凹模,因此,凸、凹模材料的選擇對冷擠壓工藝能否奏效 至關重要。根據宴踐經驗,對凸、凹模材料的選擇大致應滿足以下要求:(1)凸、凹模具在2450~2940...
格式:pdf
大小:413KB
頁數: 8頁
評分: 4.7
在簡略的介紹了鋁合金擠壓模具的設計、制造、檢驗、組裝及試模、氮化與使用中應注意的主要事項之后,論述了模具修正的原理、原則及常用工具,并從實際出發,結合生產現場出現的技術質量難點,分析問題產生的原因并找出解決的辦法。有較高的實用價值。
格式:pdf
大小:413KB
頁數: 4頁
評分: 4.5
鋁合金蓋體擠鑄成型后,鑄件留在上模,而通用液壓機無上頂件機構。給出了擠壓鑄鋁合金蓋體的工藝參數和帶上頂件裝置的實用模具結構。該模具在上模設一個用于頂件的小型活塞式副油缸,油缸活塞桿同上模的頂出機構相連。油缸的上、下油孔分別通過高壓軟管與液壓機的常壓管路和控制管路連通,從而組成一個完整的上頂出裝置,解決了通用液壓機上擠壓鑄造鋁合金蓋體的上頂料問題。
內容提要
《輕合金擠壓工具與模具》分上、下兩冊。全書系統地闡述了輕合金
擠壓用工具與模具的特點、分類、工作原理與工作條件;工模具材料及其
選擇原則;工模具的設計原理與方法;工模具的制造工藝及設備。根據我
國的生產實踐,書中分別以不同用途和不同結構的輕合金擠壓用工模具
的設計計算、強度校核、裝卸與維修等方面做了詳細的論述。此外,對工
模具設計與制造的發展新方向以及提高工模具使用壽命的途徑等書中也
進行了深入的分析和討論。全書以我國多年來的生產經驗和科研成果為
主體,同時綜述了國外的有關資料。
全書共9章。上冊包括緒論、工模具的工作條件、材料的合理選擇。
工具與模具的設計等內容;下冊包括工模具的制造、CAD/CAM技術、
使用與修正、提高使用壽命的途徑及科學管理等內容。
本書可供從事金屬材料及其加行業的生產、科研、設計、應用等部門
的工程技術人員使用,亦可供其他各工業部門的有關工程技術人員以及
機械專業的師生參考。
第一章鋁合金擠壓工模具優化設計概論
第二章鋁合金擠壓工模具優化設計的基礎知識及常用數據
第三章鋁合金擠壓工模具及裝配與典型模具優化設計圖例
第四章鋁合金擠壓工模具的維修與使用
附錄
……2100433B
本書是《現代鋁加工生產技術叢書》之一。全書共分5章,內容包括:概論、鋁合金擠壓工具的優化設計、鋁合金擠壓模具的優化設計、鋁合金擠壓工模具的制造技術、鋁合金擠壓工模具的維修與合理使用等。
本書是鋁加工生產企業工程技術人員必備的技術讀物。
本書是《現代鋁加工生產技術叢書》之一。詳細介紹和系統論述了鋁合金擠壓工模具的工作原理、分類及組裝形式、材料選擇、設計步驟與方法、結構與尺寸優化、強度校核方法、工模具制造技術與設備以及工模具的使用、維護與科學管理等。全書共分5章,內容包括:概論、鋁合金擠壓工具的優化設計、鋁合金擠壓模具的優化設計、鋁合金擠壓工模具的制造技術、鋁合金擠壓工模具的維修與合理使用等。在內容組織和結構安排上,力求理論聯系實際,切合生產實際需要,突出實用性、先進性和行業特色,為讀者提供一本實用的技術著作。
本書是鋁加工生產企業工程技術人員必備的技術讀物,也可供從事有色金屬材料與加工的科研、設計、教學、生產和應用等方面的技術人員與管理人員使用,同時可作為大專院校有關專業師生的參考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