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體木質化,體中所含的二氧化硅可高達70%,常呈喬木或灌木狀。 竿高6-8米,直徑3-4厘米,梢端長下垂;節間長20-30(40)厘米,幼時被白粉,竿壁厚1-4毫米;節內長5毫米,初時與節下方均有一圈淡棕色絨毛環;分枝習性較高,自竿基部第七至十一節開始發枝,每節具多枝,主枝粗,明顯。籜鞘早落性,厚紙質,長16-20厘米,背面貼生有淡棕色小刺毛;籜耳無;籜舌高2毫米,其邊緣具1厘米之繸毛;籜片外翻,易脫落,基部寬約為籜鞘口部寬的1/3,背面無毛,腹面具白色短硬毛。末級小枝在節上近束生,無毛,全長可達15厘米,上端具5-7葉;葉鞘無毛,縱肋稍隆起,無葉耳;葉舌高1-2毫米,略凸起,邊緣的形態略有變化,或波曲、或具細齒,稀或生有纖毛;葉片長圓狀披針形,長6-16厘米,寬1-2厘米,無毛,先端漸尖,具1短而粗糙的芒狀尖頭,基部在枝下方的葉為圓形,枝上方的葉則為楔形,次脈4-6對,葉緣的一側平滑,另一側粗糙,小橫脈僅在枝下方葉片的下表面稀疏可見;葉柄極短而無毛。
花枝無葉或少有具葉,長達50厘米或更長,下垂,節間綠色,長1-13厘米,著生小穗叢的一側略扁平,初始有白粉和密被灰白色短柔毛,后漸變為無毛,總苞片舟狀,在隆起的中脈上及邊緣具淡黃色長纖毛;假小穗在花枝每節上為3-10余枚,常聚成頭狀。假小穗無柄,長圓筒形。紫褐色或偶為紫色帶紅色,兩側壓扁。先端向外張開,長7-10毫米,寬3-6毫米,小穗含2-4朵小花,頂生小花及基部1-2朵小花均不孕,小穗軸節間極短,長約0.5毫米,不逐節脫落,綠色,無毛或有灰白色微毛,穎2-3枚,長圓形,先端截平形成鈍,無毛,具多數縱脈,小橫脈不清晰,長2-8毫米,寬1.5-7毫米,邊緣初時密生淺黃色纖毛;外稃寬卵形或長卵形,紙質,無毛,具多脈,小橫脈隱約可見,長6-13毫米,寬7-9毫米,先端常具短小尖頭,邊緣初期密生淺黃色短纖毛,內稃狹窄。長5-6.5毫米,背部具2脊,脊上被灰白色纖毛,脊間寬1-2毫米,先端具2尖齒裂,被毛,脊外兩側的邊緣具短纖毛;鱗被0-3枚,線狀披針形,膜質,初時白色而上部帶紫色,后期變為褐紫色,長0.5-2.5毫米,有時被微毛,具縱脈紋,邊緣具長纖毛;雄蕊(4)6枚,花藥黃色,長3.5-4.5毫米,花絲白色,開花時將花藥送出花外;將花藥送出花外;子房寬三角狀短圓錐形,長1-1.5毫米,寬1-2.5毫米,新鮮時白色而先端常為紅紫色,密被灰白色或淡黃色柔毛,基部有柄,長約1毫米而無毛,花柱1枚,長達3.5毫米,具灰白色至淡黃色柔毛。柱頭1枚,長達4毫米,試管刷狀,常鉤曲。穎果囊果狀,寬三角狀短圓錐形,長5-5.5毫米,直徑3-3.2毫米,新鮮時白色但先端為紅紫色,上部密被灰白色或淡黃色柔毛,頂端常殘留有長約0.5毫米被毛的花柱,果皮厚約0.2毫米,易與種子相分離,胚乳白色。筍期7-8月。花期5月;果期6月。
花黔竹(Dendrocalamus tsiangii (McClure) Chia et H. L. Fung 'Viridistriatus')與黔竹的區別在于竿淡黃色,具綠色縱條紋。分布于中國貴州荔波。竿黃色而帶綠色縱條紋,很美觀,可在庭園栽培供觀賞。
分布于中國四川梁平、邛崍等地,貴州也有分布。在海拔610米左右 常散生于喀斯特石灰巖山地常綠落葉闊葉林下層,是喀斯特森林的一個重要層片;少數集中連片形成一定面積純林。
樹竿高2— 5米,直徑4-10厘米,幼時無毛,微被,綠色,成長的竿呈綠色或黃綠色,在10倍放大鏡下可見豬皮狀小凹穴或白色晶體狀小點;中部節間長20--45厘米,壁厚約5毫米;竿環在較粗大的竿中于不分枝...
竿勁直,高5-12米,粗2-5厘米,幼時被,無毛,成長的竿呈綠色或黃綠色;中部節間長15-30厘米,基部或有時中部的數節間極縮短,縊縮或腫脹,或其節交互傾斜,中、下部正常節間的上端也常明顯膨大,竿壁厚...
竿高5-12米,直立,直徑2-6厘米,幼竿深綠色,無毛,被,尤以在下方更為顯著,老竿無毛,有縱脈;節間在分枝一側扁平而有溝槽,節間長30-40厘米,最長可達80厘米;籜環木栓質隆起,起初具紫褐色剛毛;...
選擇2年生生長健壯、節間均勻、分枝較低、無病蟲害的母竹,要求黔竹母竹地徑3-5厘米,保留3-4個竹節,稈基的芽眼肥大充實。移栽時竹蔸多帶宿土,并在運輸過程中保護好“螺絲拐”將引進苗木分區域栽植于收集圃中,株行距2米×3米,栽植時在已經整地的種植穴上,施底肥與表土混勻,然后放入母竹,分層踏實,但千萬不能踏傷鞭芽和筍芽。覆土厚度比原母竹的稍厚3-5厘米,上部培成饅頭形,周圍開好排水溝,以免積水爛鞭。
黔竹的竿用以編織竹席等。 筍可食用。
自2009年4月以來,貴州省茂蘭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板寨一帶的“黔竹”(當地稱炮竹)的葉子逐漸凋落,到10月青翠的竹林變成了枯黃一片,如遭蟲災,連綿幾公里總面積達1000多畝的竹林無一幸免。據調查,這次竹林大面積枯黃并不是因為什么蟲災引起的,而是由于竹子開花這種罕見的生理現象所致。據當地七十歲以上老人回憶,板寨一帶的炮竹上一次大面積開花時間是1953年。
格式:pdf
大小:12KB
頁數: 1頁
評分: 4.4
日前從貴州檢驗檢疫局獲悉,貴州省赤水市新錦竹木制品有限公司生產的竹地板經國家質檢總局批準,獲得國家出口免檢資質。這是貴州省出口產品中首個獲得免檢資格的產品,也是全國竹地板行業惟一獲得產品出口免檢資質的產品。
格式:pdf
大小:12KB
頁數: 1頁
評分: 4.3
國槐形態特征 落葉喬木,高 15-25 米,干皮暗灰色,小枝綠色,皮孔明顯。羽狀復葉長 15-25 厘米;葉軸有毛,基部膨大;小葉 9-15 片,卵狀長圓形,長 2.5-7.5 厘 米,寬 1.5-5 厘米,頂端漸尖而有細突尖,基部闊楔形,下面灰白色,疏生短 柔毛。圓錐花序頂生;萼鐘狀,有 5小齒;花冠乳白色,旗瓣闊心形,有短爪, 并有紫脈,翼瓣龍骨瓣邊緣稍帶紫色;雄蕊 10條,不等長。莢果肉質,串珠狀, 長 2.5-5 厘米,無毛,不裂;種子 1-6 顆,腎形。花果期 9-12 月。 [1] 生長習性 性耐寒,喜陽光,稍耐陰,不耐陰濕而抗旱,在低洼積水處生長不良, 深根,對土壤要求不嚴, 較耐瘠薄, 石灰及輕度鹽堿地 (含鹽量 0.15%左右) 上也能正常生長。但在濕潤、肥沃、深厚、排水良好的沙質土壤上生長最 佳。耐煙塵,能適應城市街道環境。病蟲害不多。壽命長,耐煙毒能力強。 用途 中國
貴州特產。模式標本采自遵義至貴陽途中,詳細地點不明。
背面貼生有淡棕色小刺毛;籜耳無;籜舌高2毫米,其邊緣具1厘米之繸毛;籜片外翻,易脫落,基部寬約為籜鞘口部寬的1/3,背面無毛,腹面具白色短硬毛。末級小枝在節上近束生,無毛,全長可達15厘米,上端具5-7葉;葉鞘無毛,縱肋稍隆起,無葉耳;葉舌高1-2毫米,略凸起,邊緣的形態略有變化,或波曲、或具細齒,稀或生有纖毛;葉片長圓狀披針形,長6-16厘米,寬1-2厘米,無毛,先端漸尖,具1短而粗糙的芒狀尖頭,基部在枝下方的葉為圓形,枝上方的葉則為楔形,次脈4-6對,葉緣的一側平滑,另一側粗糙,小橫脈僅在枝下方葉片的下表面稀疏可見;葉柄極短而無毛。花枝未見。
竿的篾用價值頗高,用以編織的竹席在國內外享有盛譽,是貴州有名土特產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