鏈傳動:傳遞距離遠、準確比如自行車。皮帶傳動:傳遞距離遠但是功率損耗大易打滑比如輸送帶、水泵。齒輪傳動:傳遞距離短,但是動力大、精確,比如各種汽車變速箱 ,
蝸輪蝸桿傳動;螺桿螺母傳動(滾珠螺桿不行);搖桿、滑塊為主動件時的四桿機構,等。
鎖扣盒和鎖扣板都是門鎖的鎖閉機構原件之一,鎖扣盒用于內開門,鎖扣板用于外開門,它們均和鎖舌配合,達到鎖合的目的。 鎖頭體是抽屜鎖、門鎖、自行車鎖等鎖具的重要部件,是鎖心、彈子、彈子簧裝置的主...
格式:pdf
大小:2.4MB
頁數: 1頁
評分: 4.5
木塊加工技術是提高木材綜合利用價值的最佳途徑。鋸壓機主要是由沖木塊系統,撥料機構,進料機構,限位機構和出料斗裝置等構成。由于鏈傳動對軸的壓力小,傳動功率大,傳動效率高,沒有彈性滑動和打滑,所以本機器通過鏈傳動將動力傳到主軸。
格式:pdf
大小:2.4MB
頁數: 3頁
評分: 4.3
機械傳動機構防護對策 機床上常見的傳動機構有齒輪嚙合機構、皮帶傳動機構、聯軸器等。 這些機構高速旋轉著, 人體某一部位有可能被帶進去而造成不幸事故, 因而有必要把傳動機構危險部位加以防護,以保護操作者的安全。 在齒輪傳動機構中,兩輪開始嚙合的地方最危險,皮帶傳動機構中, 皮帶開始進入皮帶輪的部位最危險。聯軸器上裸露的突出部分有可能 鉤住工人衣服等,使工人造成傷害。 為了保證機械設備的安全運行和操作工人的安全和健康,所采取的安 全措施一般可分為直接、間接和指導性三類。直接安全技術措施是在 設計機器時,考慮消除機器本身的不安全因素;間接安全技術措施是 在機械設備上采用和安裝各種安全有效的防護裝置,克服在使用過程 中產生的不安全因素;指導性安全技術措施是制定機器安裝、使用、 維修的安全規定及設置標志,以提示或指導操作程序,從而保證安全 作業。 1.齒輪嚙合傳動的防護。 嚙合傳動有齒輪 (直齒輪、
典型傳動機構
齒輪傳動是一種嚙合傳動,可以分為兩軸平行的齒輪機構和兩軸不平行的齒輪機構。
主要優點:
(1)傳遞運動可靠,瞬時傳動比恒定;
(2)適用的載荷和速度范圍大。
(3)使用效率高,壽命長,結構緊湊,外尺寸小;
(4)可傳遞空間任意配置的兩軸之間的運動。
主要缺點:
(1)螺旋傳動、帶傳動相比,振動和噪聲大,不可無級調速;
(2)傳動軸之間距離不可過大;
(3)加工復雜,制造成本高。
輪系的分類:定軸輪系,周轉輪系。定軸輪系輪系轉動時,各齒輪軸線的位置都是固定不變的。周轉輪系輪系運轉時其中至少有一個齒輪的幾何軸線是繞另一齒輪的幾何軸線轉動的輪系。周轉輪系又分為差動輪系和行星輪系。差動輪系是兩個中心輪都轉動。行星輪系是一個中心輪固定不轉。混合輪系既有定軸輪系又有周轉輪系的齒輪傳動。
輪系的功用:
(1)可以實現大的傳動比;
(2)可以實現較遠兩軸傳動;
(3)從動軸可以獲得幾種不同傳動比;
(4)通過改變齒輪數可以得到從動軸不同轉向;
(5)實現運動的合成和分解。
鏈傳動主要由主、從動鏈輪、鏈條組成,如圖2所示。
傳動比:i=n2/n1=z1/z2。
由上式得出:鏈傳動的傳動比與和鏈輪齒數成反比。
優點:
(1)與帶傳動相比平均傳動比準確,傳動功率大,輪廓尺寸小。
(2)與齒輪傳動相比,傳動中心距大。
(3)能在低速重在、高溫環境惡略條件下工作。
(4)效率高,最大可達0.99。
缺點:
(1)不能保持恒定的瞬時傳動比;
(2)鏈單位長度重量大,引起噪聲。急速反向性能差,不能由于高速。
帶傳動傳動是利用膠帶與帶輪間的摩擦傳遞運動和力,如圖3所示。
帶傳動機構中所采用的帶可分為:平帶、三角帶、圓形帶和齒形帶。
平帶傳動由開口式傳動、交叉式傳動和半交叉式三種。
傳動比:i=n2/n1=d1/d2
帶傳動特點:
(1)運動平穩無噪聲,可以緩沖沖擊和吸振;
(2)結構簡單,傳動距離遠;
(3)制造和安裝簡單,維護方便,不需潤滑;
(4)過載打滑,可起保護作用;
(5)外尺寸大,效率低,壽命短,傳動精度不高。
蝸輪蝸桿機構常用來傳遞兩交錯軸之間的運動和動力。蝸輪與蝸桿在其中間平面內相當于齒輪與齒條,蝸桿又與螺桿形狀相似,如圖4所示。
蝸輪蝸桿傳動特點:
(1)可以得到很大的傳動比,比交錯軸斜齒輪機構緊湊;
(2)兩輪嚙合齒面間為線接觸,其承載能力大大高于交錯軸斜齒輪機構;
(3)蝸桿傳動相當于螺旋傳動,為多齒嚙合傳動,故傳動平穩、噪音很小;
(4)具有自鎖性。當蝸桿的導程角小于嚙合輪齒間的當量摩擦角時,機構具有自鎖性,可實現反向自鎖,即只能由蝸桿帶動蝸輪,而不能由蝸輪帶動蝸桿。如在起重機械中使用的自鎖蝸桿機構,其反向自鎖性可起安全保護作用;
(5)傳動效率較低,磨損較嚴重。蝸輪蝸桿嚙合傳動時,嚙合輪齒間的相對滑動速度大,故摩擦損耗大、效率低。另一方面,相對滑動速度大使齒面磨損嚴重、發熱嚴重,為了散熱和減小磨損,常采用價格較為昂貴的減摩性與抗磨性較好的材料及良好的潤滑裝置,因而成本較高;
(6)蝸桿軸向力較大。
凸輪機構將凸輪的連續轉動轉化為從動件的往復移動或擺動,如圖5所示。
分類:1、平板凸輪。2、移動凸輪3、圓柱凸輪
特點:機構簡單,緊湊;容易磨損,多用于傳遞動力不大的控制機構和調節機構。
產品介紹:軟式透水管是一種具有倒濾透(排)水作用的新型管材,它克服了其他排水管材的諸多弊病,因其產品獨特的設計原理和構成材料的優良性能,它排、滲水效果強,利用"毛細"現象和"虹吸"原理、集吸水、透水、排水為一體,具有工程設計要求的耐壓、透水及反濾作用。不因地質、地理溫度變化而發生斷裂,并可達到排放潔凈水的效果,不會對環境造成二次污染,屬于新型環保產品。其施工簡便,無接頭,對地質、地形無特殊要求,任何需要用暗排水的地方都可以隨心所欲地使用。
轉向傳動機構構造原理
轉向傳動機構的組成和布置因轉向器位置和轉向輪懸架類型而異。
1、轉向傳動機構的組成與布置
與非獨立懸架配用的轉向傳動機構(圖1)主要包括:轉向搖臂2、轉向直拉桿3、轉向節臂4和轉向梯形。在前橋僅為轉向橋的情況下,由轉向橫拉桿6和左、右梯形臂5組成的轉向梯形一般布置在前橋之后。當轉向 輪處于與汽車直線行駛相應的中立位置時,梯形臂與橫拉桿在與道路平行的平面(水平平面)內的交角。在發動機位置較低或轉向橋兼充驅動橋的情況下,為避免運動的干涉,往往將轉向梯形布置在前橋之前。此時上述交角。若轉向搖臂不是在汽車縱向平面內前后擺動,而是在與道路平行的平面內左右擺動,則可將轉向直拉桿3橫置,并借球頭銷直接帶動轉向橫拉桿6,從而推使兩側梯形臂轉動。
2、轉向搖臂
轉向搖臂是轉向器傳動副與直拉桿間的傳動件。如圖2所示,東風EQ1090E型汽車的轉向搖臂13的大端用錐形三角細花鍵與轉向器中搖臂軸的外端連接。其小端帶有球頭銷,以便與轉向直拉桿14作空間鉸鏈連接。
3、轉向直拉桿
轉向直拉桿是轉向搖臂與轉向節臂之間的傳動桿件。圖3所示為解放CA1091型汽車的轉向直拉桿構造圖。在轉向輪偏轉而且因懸架彈性變形而相對于車架跳動時,轉向直拉桿與轉向搖臂及轉向節臂的相對運動都是空間運動。因此,為了不發生運動干涉,三者之間的連接件都是球形鉸鏈。
直拉桿體9是一段兩端擴大的鋼管。其前端(圖中為左端)帶有球頭銷2。球頭銷的尾端可用螺母1固定于轉向節臂的端部。兩個球頭座5在壓縮彈簧6的作用下將球頭銷的球頭夾持住。為保證球頭與座的潤滑,可從油嘴8注入潤滑脂,使充滿直拉桿體端部管腔。拆裝時供球頭出入的孔口用耐油橡膠片3封蓋。
壓縮彈簧6隨時補償球頭與座的磨損,保證二者間無間隙,并可緩和經車輪和轉向節傳來的路面沖擊。彈簧預緊力可用端部螺塞4調節,調好后須用開口銷固定螺塞位置。當球頭銷作用在內球頭座上的沖擊力超過壓縮彈簧預緊力時,彈簧便進一步變形而吸收沖擊能量。彈簧變形增量受到彈簧座7自由端的限制,這就可以防止彈簧超載,并保證在彈簧折斷的情況下球頭銷不致從管腔中脫出。
直拉桿體后端(圖中為右端)可以嵌裝轉向搖臂的球頭銷10。這一端的壓縮彈簧也裝在球頭座后方(圖中為右方)。這樣,兩個壓縮彈簧可分別在沿軸線的不同方向上起緩沖作用。自球頭銷2傳來的沖擊力由前壓縮彈簧承受。當球頭銷2受到向前的沖擊力時,沖擊力依次經前球頭座、前端部螺塞4、直拉桿體9和后端部螺塞傳給后壓縮彈簧。
4、轉向橫拉桿
轉向橫拉桿是轉向梯形機構的底邊。轉向橫拉桿由橫拉桿體2和旋裝在兩端的接頭1組成,見圖4)。兩端的接頭結構相同,如圖4所示。其中球頭銷14的尾部與梯形臂相連。上、下球頭座9用聚甲醛制成,有很好的耐磨性。球頭座的形狀見圖4。裝配時兩球頭座的凹凸部互相嵌合。彈簧12保證兩球頭座與球頭緊密接觸,并起緩沖作用,其預緊力由螺塞11調整。
兩接頭借螺紋與橫拉桿體連接。接頭螺紋部分有切口,故具有彈性。接頭旋裝到橫拉桿體上后,用夾緊螺栓3夾緊。橫拉桿體兩端的螺紋,一為右旋,一為左旋。因此,在旋松夾緊螺栓3以后,轉動橫拉桿體,即可改變轉向橫拉桿的總長度,從而可調整轉向輪前束。
圖5所示的東風EQ1090E型汽車轉向橫拉桿接頭結構形式與解放CA1091型汽車橫拉桿接頭相似,但球頭座是鋼制的。此外,螺孔切口兩邊無耳孔,而是用螺栓通過沖壓制成的卡箍12夾緊在橫拉桿體上。這樣就使接頭的結構和制造工藝簡化了。
當轉向輪獨立懸掛時,每個轉向輪分別相對于車架作獨立運動,因而轉向橋必須是斷開式的。 與此相應,轉向傳動機構中 的轉向梯形也必須分成兩段(圖6)或三段,并且由在平行于路面的平面中 擺動的轉向搖臂直接帶動或通過轉向直拉桿帶動。
紅旗CA7560型轎車轉向傳動機構即采用圖所示方案,其具體結構見圖8。搖桿7前端固定于車架橫梁中部,后端借球頭銷與轉向直拉桿2和左、右橫拉桿3、4連接。轉向直拉桿外端與轉向搖臂球頭銷1相連。左、右橫拉桿外端也用球頭銷分別與左、右梯形臂5和6鉸接,故能隨同側車輪相對于車架和搖桿7在橫向平面內上下擺動。
轉向直拉桿僅在外端有球頭座, 故有必要在二球頭座背面各設一個壓縮彈簧, 分別吸收由橫拉桿3和4傳來的兩個方向上的路面沖擊,并自動消除球頭與座之間的間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