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博與建筑》作者鄭時齡,系統地對世博會建筑進行了介紹,并對世博會每個階段建筑技術發展進行了集中回顧和總結。全書以描述世界歷屆世博會建筑為基本內容,反映了世博會對城市建筑發展與城市生活方式進步的巨大推動作用。不僅為讀者提供了一個個建筑技術發展的切片,讓讀者了解既有的成果;同時,也為專業讀者展示了未來建筑技術發展的新趨勢,預示了未來建筑發展的方向。
導言
第一章 早期世博會建筑
一、倫敦水晶宮
二、維也納的“世界第八奇跡”
三、墨爾本的皇家展館和悉尼花園宮
第二章 世博會建筑與巴黎的榮耀
一、巴黎的橢圓形大展館
二、工業宮和特羅卡特羅宮
三、埃菲爾鐵塔和機械館
四、大宮和小宮
五、裝飾藝術派建筑與新精神館
六、面向生活的建筑與藝術
第三章 美國的世博會建筑
一、紐約水晶宮
二、五光十色的費城展館
三、芝加哥的“白城”世博會
四、圣路易斯的慶典大廳和玉米宮
五、舊金山的珠寶塔和藝術宮
六、引領建筑新風尚的芝加哥世博會
七、汽車城市和紐約世博建筑
八、西雅圖太空針和科學館
九、紐約世博會的世博地球
十、美國舉辦的其他博覽會
第四章 南歐的世博會建筑
一、 西班牙廣場和巴塞羅那展覽館
二、 新羅馬規劃與建筑
三、 世博建筑在塞維利亞
四、 世博會與熱那亞港
五、 里斯本的世博建筑
第五章 世界經濟復蘇期的世博建筑
一、 比利時歷史上的世博建筑
二、 布魯塞爾的原子塔
三、 蒙特利爾的世博建筑
四、 大阪世博會與日本建筑的崛起
第六章 生態建筑與世博會
一、 漢諾威原則與世博建筑
二、 愛知世博建筑的睿智
三、 薩拉戈薩世博水城
第七章 世博會與中國館建筑
一、 1982年以來的中國館
二、 2010年上海世博會與東方之冠
三、 上海世博會的各國展館
參考文獻
后記
……
鄭時齡,同濟大學工學博士,意大利羅馬大學名譽博士,同濟大學教授,同濟大學建筑與城市空間研究所所長。中國科學院院士,法國建筑科學院院士,美國建筑師學會榮譽資深會員。現任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委員、上海市建筑學會名譽理事長、上海市規劃委員會歷史文化風貌區和優秀歷史建筑保護專業委員會主任、中國2010年上海世博會主題演繹顧問等。 主要論著有:《建筑批評學》、《世界大城市——上海》、《上海近代建筑風格》、《建筑理性論——建筑的價值體系與符號體系》,與陳易教授共同主編《世博會規劃設計研究》、《世博園及世博場館建筑與規劃設計研究》、《和諧城市的探索——上海世博會主題演繹及規劃設計研究》等。曾在國內外學術刊物上發表90多篇論文。
陳 易:同濟大學工學博士,同濟大學教授,一級注冊建筑師,上海市建筑學會室內外環境設計委員會副主任。多年來從事生態建筑和生態城市研究,曾參與上海崇明島東灘基礎設施生態化研究,生態居住區可持續發展理論研究,浦東新區生態居住社區研究等重大課題研究,并與英國有關學術機構共同研究生態城市。
與鄭時齡教授共同主編《世博會規劃設計研究》、《世博園及世博場館建筑與規劃設計研究》、《和諧城市的探索——上海世博會主題演繹及規劃設計研究》等。曾在國內外學術刊物上發表60余篇論文。2100433B
本書是根據目前高職高專院校工程造價等專業的教學基本要求編寫而成。本書共13章,包括建筑概述,建筑制圖與識圖的基本知識,基礎,墻體,樓板層與地面,樓梯,屋頂,門與窗,變形縫,工業建筑構造,建筑施工圖的識...
本書共分20講,敘述了中外建筑的起源與發展概況,對中國古建筑發展、古建筑特征、各建筑類型、近現代建筑和國外各歷史階段最具代表性的建筑風格、建筑流派、代表人物與代表作品進行了詳細的闡述和分析。《中外建筑...
全國高等職業教育示范專業規劃教材 建筑工程技術專業 建筑材料與檢測 主編殷凡勤張瑞紅 副主編趙書遠孫玉龍 參編周瑋陳宏宇紀殿彬王娟 主審王秀花常傳立 機械工業出版社 本書依據高職高專《建筑工程技術專業...
格式:pdf
大小:94KB
頁數: 1頁
評分: 4.5
<正>本書主編王雙亭,河南理工大學教授,畢業于解放軍測繪學院航空攝影測量專業,主要從事數字攝影測量和遙感信息提取方面的教學與研究工作。本書系統地介紹了攝影測量的基本原理、技術和最新成果。全書共分為六章:第一章介紹攝影測量的基本概念、發展過程及所面臨的問題;第二章介紹了攝影像片的獲取原理與技術;第三章介紹了中心
格式:pdf
大小:94KB
頁數: 1頁
評分: 4.7
本書結合作者多年教學、科研經驗及工程實踐,較系統地介紹了地下工程測量的基本理論和基本方法,從理論和實踐兩個角度幫助讀者提高分析和解決地下工程領域測繪的能力。本修訂版在傳統測量技術的基礎上,新增測繪新技術元素,操作適用性更強,新的地鐵工程測量一章更具有針對性。全書內容豐富,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廣度,充分反映了地下工程測量最新技術及其應用。
《上海世博建筑對萬眾視覺的沖擊:世博建筑水彩手繪作品欣賞》由上海世博顧問趙鑫珊先生撰稿,由余工等一批杰出的中青年水彩畫家與建筑手繪藝術家繪畫。
世博門A圖冊
世博門A
題記兩則
人與建筑幾何空間——明天的建筑
序(趙鑫珊)
中國國家館
信息通信館
中國航空館
中國石油館
城市地球館
上汽集團一通用汽車館
太空家園館
世博軸
世博文化中心
城市足跡館
萬科館
聯合國聯合館
世界貿易中心協會館
城市人館和城市生命館
國際組織聯合館
國際信息發展網館
菲律賓館
土耳其館
印度尼西亞館
中南美洲聯合館
美國館
巴西館
南非館
瑞士館
智利館
委內瑞拉館
臺灣館
日本館
英國館
香港館
捷克館
新西蘭館
哈薩克斯坦館
新加坡館
澳大利亞館
俄羅斯館
哥倫比亞館
羅馬尼亞館
瑞典館
冰島館
斯里蘭卡館
利比亞館
塞爾維亞館
以色列館
阿曼館
尼泊爾館
斯洛文尼亞館
加拿大館
越南館
巴基斯坦館
摩洛哥館
阿聯酋館
烏茲別克斯坦館
伊朗館
愛沙尼亞館
埃及館
安哥拉館
印度館
土庫曼斯坦館
阿爾及利亞館
奧地利館
盧森堡館
西班牙館
烏克蘭館
波蘭館
馬來西亞館
澳門館
芬蘭館
法國館
克羅地亞館
挪威館
束埔寨館
卡塔爾館
突尼斯館
阿根廷館
德國館
泰國館
黎巴嫩館
丹麥館
匈牙利館
希臘館
韓國館
葡萄牙館
斯洛伐克館
沙特阿拉伯館
愛爾蘭館
意大利館
立陶宛館
墨西哥館
摩納哥館
秘魯館
世界氣象館
太平洋聯合館
紅十字會與紅新月會
國際聯合會館
歐洲聯合館一
亞洲聯合館一
亞洲聯合館二210043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