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 石油價格 | 作????者 | 王書平 |
---|---|---|---|
出版社 | 中國經濟出版社 | 出版時間 | 2011年3月1日 |
頁????數 | 289 頁 | 開????本 | 32 開 |
ISBN | 9787501793129 |
王書平,經濟學博士,北方工業大學副教授。2006年畢業于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獲經濟學博士學位.同年進入北方工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工作。主要從事大宗商品定價、計量經濟分析方面的研究工作.在國內外重要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50余篇。兼任中國優選統籌法與經濟數學研究會理事、《中國管理科學》稿件評審專家。
第一篇 緒論
第1章 研究背景
1.1 油價波動影響世界經濟:從三次石油危機談起
1.2 影響油價因素的復雜性
1.3 油價波動規律探索的重要性
1.4 油價預測的重要性
第2章 油價研究現狀及啟示
2.1 國內外研究現狀
2.1.1 油價運動機理研究
2.1.2 油價波動對經濟的影響分析.
2.1.3 影響油價因素分析
2.1.4 油價預測
2.2 幾點啟示
2.3 本書的內容結構
本章參考文獻
第3章 非市場因素的基本特征與影響油價機理分析
3.1 引言
3.2 非市場因素的基本特征與分類
3.3 影響油價的機理分析
第二篇 不規則因素對油價的影響分析
第4章 戰爭的影響分析
4.1 引言
4.2 基本分析與模型
4.2.1 基本分析
4.2.2 ARIMA-GARCH分階段干預模型
4.3 實證分析
4.3.1第四次中東戰爭影響分析
4.3.2 兩伊戰爭影響分析
4.3.3 海灣戰爭影響分析
4.3.4伊拉克戰爭影響分析
4.4 主要結論
4.5 幾點建議
4.6 本章小結
本章參考文獻
第5章 石油工人罷工的影響分析
5.1 引言
5.2 事件選取與階段劃分
……
第三篇 心理因素對油價的影響分析2100433B
《石油價格:非市場因素與運動規律》可作為從事能源經濟分析、計量經濟分析的高年級本科生、研究生和科研人員的參考書,也適合能源政策工作者、商品期貨投資者和國際貿易從業人員參考。
很久以前100美元時也沒說能賺錢,主要是供遠大于求
石油價格跌了肯定利好石蠟啊 畢竟制造成本低了
樓上的回答的還不夠全面,所以我想說更清楚一些。兩者關系還是很大的,以前我也是做鐵礦石的,要解釋你的問題就要先了解一些數據。中國2010年會需要6億噸鐵礦石,其中一半來自澳洲,另一半來自更遠的巴西。鐵礦...
格式:pdf
大?。?span id="z6afuas" class="single-tag-height">30KB
頁數: 3頁
評分: 4.7
中國石化廣東油庫有限公司 廣東地區最新油價┃柴油批發價格┃國標柴油價格┃ 0 號柴油價格┃國二柴油價格┃發電 機柴油價格 單位:人民幣 (元 )/升(更新時間 2013 年 01月 02日) 人民幣 (元 )/噸 地區 0號柴油 發電機柴油 國二柴油 人民幣 (元 )/桶 廣州柴油批發價格 6.90 5.95 7500 1362 深圳柴油批發價格 6.93 5.90 7600 1370 佛山柴油批發價格 6.94 5.95 7400 1372 南海柴油批發價格 6.90 5.95 7300 1362 肇慶柴油批發價格 6.96 5.95 7600 1375 韶關柴油批發價格 6.90 5.95 7500 1362 東莞柴油批發價格 6.86 5.92 7500 1358 清遠柴油批發價格 6.95 5.96 7500 1370 云浮柴油批發價格 6.98 5.96 7577 1400 連州
格式:pdf
大小:30KB
頁數: 未知
評分: 4.3
首先,石油價格的回升,直接關系到塑料瓶生產成本的提升。在當前勞動力成本、用地成本等各類成本不斷攀升的情況下,一些中小型塑料瓶廠家面臨不小的壓力。如果石油價格進一步攀升,相信很多廠家只有提高塑料瓶的出廠價格來應對。其次,過去一段時間里,因為石油價格的下跌使得塑料瓶新料價格和塑料瓶回收后二次料的價格低,這使得大量回收塑料瓶被堆積在廢品站,塑料瓶回收渠道受阻。隨著石油價格的回升,對于塑料瓶回收市場來說反而是好事,塑料瓶二次料將會受到市場的再次歡迎。
第一節 中國石油價格體制改革
一、中國石油價格體制的歷史回顧
二、“目前”石油價格存在的問題
第二節 石油產業市場結構
一、市場結構的內涵及衡量標準
二、石油產業市場集中度及市場結構分析
三、石油產業規模水平分析
四、石油產業進入壁壘分析
五、石油產業產品差異化分析
六、石油產業市場結構及其價格特征總體分析
第一節 價格的內涵及石油價格構成
一、價格的內涵
二、石油價格的特征
第二節 石油生產成本
一、油氣勘探成本費用
二、開發成本
三、采油成本
第三節 壟斷利潤
第四節 地租
一、地租的內涵
二、石油價格中的壟斷地租
三、石油價格中的級差地租
第一節 石油價格變動的歷史回顧
一、20世紀60年代以前的石油價格
二、20世紀60年代至1973年10月前的石油價格
三、1973年10月至1979年的國際石油價格
四、20世紀80年代的國際石油價格
五、20世紀90年代初的石油價格和國際石油
市場的波動
六、21世紀以來的國際石油價格新的波動
第二節 石油價格驅動因素關系結構
第三節 石油供求驅動因素
第四節 生產成本驅動因素
第五節 替代產品驅動因素
第六節 戰略儲備的庫存變化驅動因素
第七節 社會與政治驅動因素
第一節 石油企業理論定價模型的構建
一、模型基本要素分析
二、石油價格博弈實現的必要條件
三、石油價格博弈的實現
第二節 世界石油市場的合謀定價
一、政府與石油公司的合謀
二、國家與國家合謀的0PEC
第三節 石油價格的穩定性
一、短期石油價格
二、石油長期價格
石油價格、安全與石油需求的相關性分析 及我國石油需求預測
第一節 石油價格、安全與石油需求相關性分析
一、石油價格對作為石油消費大國的中國的石油需求有重大影響
二、中國石油消費逐年增加對世界石油價格產生
重要影響
三、中國對國際市場石油進口的需求對石油安全
有重要影響
第二節 我國石油需求預測
一、灰色系統預測簡介
二、中國石油需求預測模型及實證分析
第一節 石油價格對宏觀經濟均衡的影響
一、石油價格對宏觀經濟均衡影響的作用機制分析
二、石油價格對宏觀經濟影響的歷史回顧
第二節 石油價格對國民經濟的波及效應分析
一、石油價格對相關行業的影響
二、石油價格對國民經濟影響模型
三、石油價格對國民經濟各部門影響的測度及實證分析
第三節 石油價格與石油產業可持續發展的關系
一、中國石油工業可持續發展的必要性
二、石油工業可持續發展的概念及內涵
三、石油資源可持續利用模型
第四節 石油價格對石油企業影響研究
一、對石油企業國際競爭力影響的微觀經濟學分析
二、石油價格對石油企業可持續發展研究
第五節 中國經濟發展對油價變動的敏感性分析
一、中國經濟發展對油價波動敏感性日益增強的原因
二、中國經濟發展對油價波動敏感性測度
指標體系的構建
第一節 石油價格預測方法概述
第二節 價格預測模型的構建
一、分形理論的相關內容
二、預測方法的提出
三、預測模型的構建
四、石油價格預測的實證分析
第三節 對未來石油價格走勢預測綜合分析
第一節 世界各國關于石油價格調控的兩種模式
一、對石油和石油產品實行國家統一定價模式
二、國家宏觀調控下的市場價格形成機制
三、兩種不同石油調控模式對我國的啟示
第二節 完善石油價格調控模式構想
一、中國石油價格調控的三維政策目標
二、石油價格調控模式的構建
保障我國石油安全及完善價格調控機制的對策
第一節 建立國家石油戰略儲備
一、建立石油戰略儲備的必要性
二、中國石油戰略儲備體系的建立
第二節 建立中國石油期貨市場
一、中國建立石油期貨市場的必要性
二、期貨貿易規避價格風險的機理及操作方法
三、發展我國石油期貨貿易的對策
第三節 充分發揮市場機制在石油價格形成中的作用
第四節 實施國際化發展戰略
一、實施國際化發展的必要性
二、石油工業國際化戰略的基本內容
第五節 充分運用價格風險管理金融衍生工具
第六節 建立石油風險采購屏障
一、建立石油風險采購屏障的必要性
二、我國石油風險采購屏障的基本設想
三、建立石油風險采購屏障的基本對策
進一步完善石油定價機制(我們的行動)
一、1998年以來實施石油定價新模式的歷史回顧
二、石油定價機制調整的方向對策
參考文獻2100433B
本書構建了石油價格研究的新體系,將石油價格形成機理、影響因素、定價模式、國民經濟波及效應、預測模型、價格調控模式、石油安全對策體系融于一體,是對石油價格進行系統深入探討的一項嶄新的研究。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規范石油價格行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價格法》和《國務院關于實施成品油價格和稅費改革的通知》國發[2008]37 號)等有關規定,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從事石油生產、批發和零售等經營活動的價格行為,適用本辦法。
第三條本辦法所稱石油包括原油和成品油,成品油指汽油、柴油。石油價格包括原油價格和成品油價格。成品油價格根據流通環節和銷售方式,區分為供應價格、批發價格和零售價格。
第四條原油價格實行市場調節價。成品油區別情況,分別實行政府指導價和政府定價。
(一)汽、柴油零售價格和批發價格,向社會批發企業和鐵路、交通等專項用戶供應汽、柴油供應價格,實行政府指導價。
(二)向國家儲備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供應汽、柴油供應價格,實行政府定價。
第二章價格制定與調整
第五條汽、柴油最高零售價格以國際市場原油價格為基礎,考慮國內平均加工成本、稅金、合理流通環節費用和適當利潤確定。
第六條當國際市場原油價格低于每桶40 美元(含)時,按原油價格每桶40 美元、正常加工利潤率計算成品油價格。高于每桶40 美元低于80 美元(含)時,按正常加工利潤率計算成品油價格。高于每桶80 美元時,開始扣減加工利潤率,直至按加工零利潤計算成品油價格。高于每桶130 美元(含)時,按照兼顧生產者、消費者利益,保持國民經濟平穩運行的原則,采取適當財稅政策保證成品油生產和供應,汽、柴油價格原則上不提或少提。
第七條汽、柴油價格根據國際市場原油價格變化每10工作日調整一次。調價生效時間為調價發布日24 時。當調價幅度低于每噸50 元時,不作調整,納入下次調價時累加或沖抵。當國內價格總水平出現顯著上漲或發生重大突發事件,以及國際市場油價異常波動等特殊情形需對成品油價格進行調控時,由國家發展改革委報請國務院同意后,可以暫停、延遲調價,或縮小調價幅度。特殊情形結束后,由國家發展改革委報請國務院同意,成品油價格調整繼續按照本辦法確定的規則執行。
第八條已實行全省統一價格的省(自治區、直轄市)以及暫未實行全省統一價格的省(自治區、直轄市)中心城市,汽、柴油最高零售價格按本辦法第五條確定。暫未實行全省統一價格的省(自治區、直轄市)非中心城市,汽、柴油最高零售價格以中心城市最高零售價格為基礎加(減)地區間價差確定。地區間價差由省級價格主管部門依據運雜費等因素核定。省內劃分的價區原則上不超過3 個,價區之間的價差不高于每噸100 元。省際之間價差應適當銜接。省級價格主管部門要將省內價區具體安排報國家發展改革委備案。成品油零售企業在不超過汽、柴油最高零售價格的前提下,自主制定具體零售價格。
第九條成品油批發企業對零售企業的汽、柴油最高批發價格,合同約定由供方配送到零售企業的,按最高零售價格每噸扣減300 元確定;合同未約定由供方配送的,在每噸扣減300 元的基礎上再減運雜費確定。運雜費由省級價格主管部門制定。品油批發企業在不超過汽、柴油最高批發價格的前提下,與零售企業協商確定具體批發價格。當市場零售價格降低時,批發價格要相應降低。合同約定由供方配送的,批零價差不得低于每噸300 元,并不得另外收取運雜費;合同未約定由供方配送的,扣除運雜費后,批零價差不得低于每噸300 元,并不得強制配送。
第十條成品油生產經營企業對具備國家規定資質的社會批發企業的汽、柴油最高供應價格,按最高零售價格每噸扣減400 元確定。成品油生產經營企業在不超過汽、柴油最高供應價格的前提下,與社會批發企業協商確定具體價格。當市場零售價格降低時,對社會批發企業供應價格相應降低,價差不得低于每噸400 元。
第十一條成品油生產經營企業對鐵路、交通等專項用戶的汽、柴油最高供應價格,按全國平均最高零售價格每噸扣減400 元確定。成品油生產經營企業在不超過最高供應價格的前提下,與鐵路、交通等專項用戶協商確定具體供應價格;當市場零售價格降低時,對專項用戶供應價格相應降低。專項用戶是指歷史上已形成獨立供油系統的大用戶,具體名單由國家發展改革委確定。
第十二條成品油生產經營企業對國家儲備、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汽、柴油供應價格,按全國平均最高零售價格扣減流通環節差價確定。
第十三條本辦法第五條至第十二條汽油、柴油價格均指標準品價格。國家發展改革委制定成品油標準品與非標準品的品質比率。非標準品價格按照標準品價格和規定的品質比率確定。
第十四條省級價格主管部門會同有關部門制定本省(自治區、直轄市)汽、柴油噸與升折算的系數。
第十五條乙醇汽油價格政策按同一市場同標號普通汽油價格政策執行。
第三章信息發布
第十六條國家發展改革委在門戶網站公布按噸計算的汽、柴油標準品最高零售價格,國家儲備、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用汽、柴油供應價格,以及汽油、柴油標準品與非標準品的品質比率。
第十七條省級價格主管部門在指定網站公布本地區汽、柴油標準品和非標準品最高批發價格和最高零售價格。
第十八條主要成品油生產經營企業通過所在地新聞媒體公布本公司的汽、柴油具體批發價格和零售價格。
第四章價格監督檢查
第十九條成品油批發、零售企業要在顯著位置標識成品油的品名、規格、計價單位、價格等信息。經營企業在銷售成品油時,不得以其它名目在國家規定的成品油價格之外加收或代收任何費用。
第二十條價格主管部門依法對成品油生產、批發和零企業的價格活動進行檢查,并依照法律法規規定對價格違 法行為實施行政處罰。
第五章附則
第二十一條本辦法由國家發展改革委負責解釋。
第二十二條本辦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原《石油價格管理辦法(試行)》同時廢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