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建筑經典圖鑒
第一章 古埃及
第二章 巴比論、亞述、波斯
第三章 早期古典印度建筑
第四章 古代中國
第五章 古代日本
第六章 前哥倫布時期
第七章 前古典時期
第八章 三希臘
第九章 古羅馬
第十章 早期基督教和拜占庭風格
第十一章 伊斯蘭教建筑
第十二章 羅馬式
第十三章 哥特式
第十四章 文藝復興時期
第十五章 巴羅克和洛可可
第十六章 帕拉第奧風格主義
第十七章 新古典主義
第十八章 風景如畫主義
建筑十大要素
穹窿
柱
塔樓
券與連券廊
門道
窗
山花與山墻
屋頂
拱
樓梯
建筑術語注釋
參考書目
英漢名詞索引2100433B
當你看到一根多立克式圓柱時,你能認出它嗎?也許你能,但如果你看到的是一塊檐部、一種連柱式、一扇牌樓門或一座寶塔呢?《世界建筑經典圖鑒》一書運用精美的刻花模板插圖,引領你踏上從古埃及到工業革命的世界建筑文明之旅,去領略那些世界建筑史上杰出作品的風貌。
本書中的圖畫和版畫大多選自早期的材料。精致的建筑細部在圖中得以大量展現,圖中的線條也無比地優美精細。豐富的插圖說明不但對建筑術語加以正確的界定,而且通俗易懂地命名了建筑的組成元素,從中你還將了解,從阿孟霍特普到帕拉第奧,從維特魯威到雷恩,這些建筑大師們過去是如何設計建造房屋的。
世界建筑經典圖鑒 中鐫刻版畫的原作精確地刻畫出建筑物的各個局部,并精彩呈現了建筑上各項精致優美的裝飾細節。精美的插圖和權威性的文字使此書成為一本有用的指南,吸引著每一位喜愛建筑的業內外人士。
阿爾瓦·阿爾托安藤忠雄埃里克·貢納爾·阿斯普隆德彼得·Q·博林馬里奧·博塔菲利波·伯魯乃列斯基斯韋勒·費恩羅馬爾多·朱爾戈拉尼古拉斯·豪克斯穆爾赫爾佐格與德穆隆斯蒂文·霍爾路易斯·I·康勒·柯布西耶克...
中國常見的野菜圖譜編者序:善待自然的賜予 開篇1. 《中國的野菜》的權威底本:(《救荒本草》豐富典型的野生植物種類注重野菜的食用價值,圖文并茂的表現形式對后世本草著作的深遠影響2. 《救荒本草》的作者...
適用法律、法規 國家、地方政府現行法律、法規和規定。 (1)綜合 專利商及設備供貨商關于本裝置(設備)的標準規范、安裝指導性文件 工程建設標準強制性條文-石油和化工建設工程部分 工程建設標準強制性條文...
格式:pdf
大小:25KB
頁數: 4頁
評分: 4.6
《世界建筑及欣賞》課程論文 大學校園建筑和規劃過程中, 重點除了規劃與設計具體形態的建筑, 更需結 合校園建筑和校園文化建設之間的關系慎重建設。 并且,在此過程中, 要注重大 學校園建筑的規劃設計理念, 運用規劃設計規范, 結合其發展趨勢進行科學、 合 理設計。在分析現代大學校園建筑與規劃存在的問題, 充分考慮解決問題的辦法。 一、大學校園建筑的規劃設計理念及發展趨勢 校園建筑并不復雜, 但這里孕育著莘莘學子的希望和夢想。 這種包涵校園氛 圍的規劃,較理想的做法是將城市設計的方法引入校園設計。 在此過程中, 重點 并非是規劃與設計具體形態的建筑, 而是一整套游戲規則, 這里包含對空間和單 體建筑控制要素, 以及執行方法, 建立一套可以不斷完善的機制。 尤其是建筑使 用的主體人群師生們的意見應當受到重視。 現代大學建筑設計理念: 1、功能分區 隨著高等教育理念的變化, 學校規模的發展,嚴格強
格式:pdf
大小:25KB
頁數: 15頁
評分: 4.4
東京都廳展望室 :東京都廳是日本東京都政府的總部所在地, 位于新 宿區西新宿。 1990年 12月落成, 1991年正式啟用。在日本泡沫經濟 最高峰時策劃興建, 是當時日本最高的大廈, 近年被諷刺為“泡沫之 塔”。東京都廳舍由興建至落成時的都知事(東京都首長)為鈴木俊 一,由建筑師丹下健三設計。廳舍的設計主要為后現代主義路線,被 認為是引用了歌德式教堂的設計作為藍本, 采用了和巴黎圣母院相似 的橫三段和豎三段式立面。 東京都廳舍樓高 243米,在落成時比豐島區池袋的陽光 60 高而成為 日本最高的大廈,紀錄其后被 1993年竣工,高 296米的橫濱地標大 廈打破。東京都廳舍每年的維修管理費用高達 40 億日圓,內設的豪 華都知事室被批評“浪費納稅人的金錢”。不過,另一方面,東京都 廳舍已成為東京的觀光勝地之一,到 45樓的展望室參觀的訪客絡繹 不絕。 廳舍由 3 坐建筑組成: 1 號辦公樓
《世界建筑圖鑒》適合收藏鑒賞,開本更大,圖片更清晰。
特征最清晰,辨別最容易的世界級建筑圖鑒。
400座橫貫歷史的偉大建筑,5000年人類社會的文明地標。
無論時代、地域、風格、類型,全面搜羅建筑史上的里程碑之作,深入解析建筑承載的時代文明,教你明確辨識建筑之美,最清晰、最全面、外加最震撼的細節呈現,讓你感受視覺閱讀的無限饗足。
《樹木經典圖鑒》由吉林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
《世界建筑師解剖圖鑒》解讀了從古埃及到當代在建筑史上頗負盛名的建筑師,詳細介紹了他們的生平經歷、思想、代表建筑。按照時代劃分,分為“古代至中世的建筑師”“文藝復興時期的建筑師”“17世紀的建筑師”“18世紀至19世紀前半葉的建筑師”“19世紀后半頁至20世紀的建筑師”“20世紀的建筑師”“20 世紀—21 世紀的建筑師”等七個部分。
本書以手繪插圖形式,為經典建筑留下別致的剪影,帶領讀者跨越時光隔閡,探訪世界上各個知名建筑的風貌。此外,讀者也能從建筑師的生平中,挖掘出不足為外人道的軼事,體會輝煌背后的人生甘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