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建筑師》是奧地利作家茨威格所著,這本著作描述了世界具有代表性的一些文學巨匠、藝術家和哲學家傳奇色彩的一生,這本書不僅對我們理解這些大師們的生平和內心世界有所幫助,更是對我們了解茨威格本人的文藝觀和他的美學思想的必讀之作。
在《三大師》中,《陀思妥耶夫斯基》是篇幅最長的一篇,也是茨威格懷著強烈的激情寫就的。一九一六年二月八日,他在致赫·黑塞的信中稱,這本書凝聚著他三年的勞動和心血。
比起巴爾扎克,特別是狄更斯,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生平更富戲劇性,經歷更為坎坷,命運也更殘酷。茨威格把他六十年的生活看做是一場與命運之間的無休止的斗爭并把自己對命運的操縱權交還給了命運:茨威格把陀思妥耶夫斯基看成是一個性格分裂的人,是一個最完善的矛盾產物,是人類中,也是藝術中的一個偉大的二元論者。“淫欲產生純潔,罪行產生偉大,喜悅產生痛苦,而痛苦又產生喜悅。矛盾永遠都是互相牽連的。他的世界橫跨在天堂與地獄之間,在上帝和魔鬼之間。”茨威格用詩一樣的語言對陀恩妥耶夫斯基的性格和命運進行了散文化而非學究式的論述,并把他的筆深深掘進俄羅斯這位偉大作家的靈魂,去解讀他所創作的藝術人物和他用筆所構建的世界:他毀滅自己,為了一個更幸福更美好的人類得以出現;他痛苦地生活,發掘自己的靈魂,為的是找到上帝,找到生活的意義;他拋棄一切知識,是為了一個新的人類。這一切歸結為一句話:“愛生活甚于愛生活的意義。”
在《與魔的搏斗》中,茨威格把三位人世際遇相似,內心世界相近的德國家集在一起,而尤為重要的,他們都同受一種自己所控制不了的力量的支配,即是茨威格稱之為魔的力量。他把這個集子冠上《與魔的搏斗》,這使我們對魔這個字的意義有所理解,明白了它的涵義,我們也就清楚了茨威格筆下這三位遭遇坎坷、命乖運蹇,才華橫溢,卓爾不群但卻煢煢孑立的作家了。關于“魔”,將其翻譯成“魔鬼"是不妥當的(譯者如是說),帶基督教創立之前,”魔“這個詞早已出現,歌德對其有著獨到的理解,即一種使人無法自拔的力量,茨威格則認為,這種力量需要控制,因此,這一部分所介紹的三位作家,便是”同受一種自己所控制不了的力量的支配“的
在《三作家》中,作者將三位看似不能安排在一起的任務安排了起來,卡薩瓦諾——一個騙子,色鬼,似乎不能與司湯達和托爾斯泰安排在一起,但是,根據作者的解釋(見書的前言),他們不在一個層次上,不是一個等級的,然而卻同屬于一個精神類型的,卡薩瓦諾是最初級的,這點可以從他的作品中看出來,他只是把看到的,聽到的都寫了下來,沒有更深層次的觀察,司湯達則是高級階段,他追隨著自己的好奇心去思考,觀察,寫入了作品當中,而托爾斯泰,則是最高的階段,他將其與社會、道德聯系起來,具有深刻的洞察力。所以,作者的安排是有道理的。
斯蒂芬·茨威格(1881~1942)是奧地利著名作家、小說家、傳記作家。擅長寫小說、人物傳記,也寫詩歌戲劇、散文特寫和翻譯作品。主要作品有《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象棋的故事》(生前最后的著作)等,1942年因理想的破滅與妻家中雙雙自殺,年61歲。
茨威格把“精煉、濃縮和準確”作為自己傳記創作的準則,但他并不稽古抉微,旁征博引,露才揚己,而是如他自己所說的“不是出之文獻資料,而是惟一出之自覺的愛去塑造一個命運。”這里他用塑造這個詞,而不是敘述或者介紹。正因如此,在這部《世界建筑師》——也在他的其他一些傳記作品——里,茨威格懷著一種熾烈的激情,以多彩的文筆,為我們描述的如其說是他們的生平,不如說是在塑造出他們的藝術形象。茨威格對一個人生平中外在的、無關宏旨的、可知也可以不知的并不看重,重要的是他要展示出這些大師的獨特之處和復雜的幽暗的精神世界,這也就使這部《世界建筑師》有了自己的特色,受到了評論界的看重,為他贏得世界性的贊譽。
本書共分20講,敘述了中外建筑的起源與發展概況,對中國古建筑發展、古建筑特征、各建筑類型、近現代建筑和國外各歷史階段最具代表性的建筑風格、建筑流派、代表人物與代表作品進行了詳細的闡述和分析。《中外建筑...
百度百科:崔愷,很詳細。http://baike.baidu.com/view/488041.htm
本書是根據目前高職高專院校工程造價等專業的教學基本要求編寫而成。本書共13章,包括建筑概述,建筑制圖與識圖的基本知識,基礎,墻體,樓板層與地面,樓梯,屋頂,門與窗,變形縫,工業建筑構造,建筑施工圖的識...
前言—— 高中甫
三大師
作者的話
巴爾扎克
狄更斯
陀思妥耶夫斯基
與魔的搏斗
作者的話
菏爾德林
克萊斯特
尼采
三作家
作者的話
卡薩諾瓦
司湯達
托爾斯泰 2100433B
格式:pdf
大小:3.1MB
頁數: 未知
評分: 4.5
由中國建筑學會主辦的國際建筑師協會第20屆大會于1999年6月2326日在中國北京召開,這是國際建協首次在亞澳地區召開的世界建筑師大會。大會學術主題為“21世紀的建筑學”,旨在全面回顧總結20世紀建筑學發展的成就與不足,展望21世紀建筑學的發展趨勢。6月23日上午,第20屆世...
《20世紀世界建筑師回憶錄(套裝全4冊)》向國慶六十周年獻禮。
《建筑的血量》目錄:
《20世紀世界建筑師回憶錄》全書序文
著者簡介
前言
引子
寫在《20世紀世界建筑師回憶錄》前面的話
建筑的力量
現代建筑辭舊更新的時代條件
學說流派各謀其道的發展基因
技術發展傳播普及的歷史概況
適應人類滿足需求的世紀成就
創作思路標新取勝的評選過程
集中城市突出高層的城市發展
世界大同地區失色的燃眉之急
標準模式演變制約的時代轉化
綜合技藝建筑環境的人們渴望
庭院低層農舍失理的觀念改變
建筑的內涵
建筑是人類生存的要素
建筑是人類文明的文化
建筑是人類發展的結晶
建筑是人類財富的象征
建筑的屬性
建筑的五重性與五基因
建筑的藝術性與技術性
建筑的時代性與社會性
建筑的民族性和地方性
建筑的環境
環境藝術構成的外圍體系
環境藝術構成的技術概念
環境藝術構成的基本體系
環境藝術構成的技巧術語
環境藝術案例插圖
建筑的力量插圖選
特殊建筑案例插圖
中國紀念性的“九·一八”
主要參考圖書
主要參考資料
《建筑的發展》目錄:
建筑的發展
世紀的前10年各國建筑師概況
傳統的填補年代
殖民地時期建筑
建筑師難知多少
匠工的成長過程
現代建筑的孕育
歷史的建筑文化
文藝復興與新興
10至30年代各國建筑師概況
現代建筑的產生
現代建筑的興起
現代建筑的作為
現代建筑的觀念
現代建筑的發展
現代建筑的歸屬
……
40至60年代各國建筑師概況
70至90年代各國建筑師概況
典型設計
特邀學者的觀念選錄·特邀建筑師創作選錄
《建筑的人文》目錄:
建筑師軼事
德國·彼德·貝倫斯建筑師軼事
美國·弗蘭克·勞埃德·賴特建筑師軼事
中國·建筑教授梁思成軼事
梁思成的美國友人為他寫的“梁思成簡介”
譯文及原文
梁思成年譜(1901年4月20日~1972年1月9日)
中國的《營造法式》
功勛建筑師
(德國)彼得·貝倫斯
(德國)華爾特·格羅皮烏斯
(德國)密斯·萬·德·羅
(法國)勒·柯布西耶
(美國)弗蘭克·勞埃德·賴特
……
特色建筑師
建筑評論家
《建筑的論文》目錄:
一、20世紀現代建筑的發展與未來
建筑的論文·前言
論城市與建筑
現代城市的環境藝術的發展趨勢,兼談成都市環境藝術的成就
讀美國“未來建筑的建筑師”文有感
回憶看“哥倫比亞大學的建筑思潮”文有感
重讀“半個世紀的國際式”深感
再論“國際式”
前現代的新概念
后現代如何前進
近現代的新成就
勒·柯布西耶的思想、語言、失誤、解釋、正理
《走向新建筑》的剖析與論述
……
二、建筑師如何在各自的現實中前進
附錄 2100433B
《20世紀世界建筑師回憶錄(套裝全4冊)》包括了《建筑的血量》、《建筑的發展》、《建筑的人文》、《建筑的論文》。現了20世紀世界建筑發展的歷史縮影,肯定了建筑技術與建筑藝術是時代文明和文化的內涵,并形成了不同時期和時代的建筑學的理論觀念和創作風格。“建筑是時代的產物,歷史前進的寫真”將會成為人們新的,更深刻的共識。
建筑學是社會學的邊緣科學,反映了一個時代的人類意識。建筑空間必須體現時代的適用性,必須表達人們精神的渴望性,構成時代的技術與藝術的學說觀念,其觀念還應隨著時代的發展演變而更新,不可永恒,不可單一。著者明確主張建筑的觀念應該是唯物思辨的思維觀念,主張既要防“停滯不前”,也要防“雷同聚斂”。
此書及其論點,可供建筑研究學者參考借鑒,對建筑設計同行人士、建筑院校師生,以及建筑從業人員、建筑愛好者、建筑評論家等,是一個建筑學說和學術觀點的新興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