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
第一章 圓柱和陽光(古希臘建筑)
雅典衛城的柱子建筑
墻壁上的游行隊伍
希臘的公共建筑——劇院、運動場和大會堂
科林斯柱和少女
第二章 拱券的革命(古羅馬建筑)
大角斗場
萬神廟
公共浴場
“魔鬼橋”
第三章 又高又尖的教堂(哥特建筑)
朝圣路上的修道院
城市里的大教堂
“十字”平面
走進哥特教堂看看
又高又尖的哥特教堂是如何建造的
傻子的圣經
耶穌受難和復活的故事
諾亞方舟的故事
有趣的日常生活
教堂內外的雕刻故事
“有性格”的哥特建筑
哥特風格對世俗建筑的影響
石頭的史書
第四章 十字之爭(文藝復興建筑)
拉長?鋸短?:圣彼得大教堂的較量
跨越阿爾卑斯山脈:文藝復興的流傳
第五章 奇形怪狀的珍珠和路易十四的花園(巴洛克和古典主義)
手法主義
巴洛克和天主教
震撼人心的戲劇演出:巴洛克的追求
多才多藝的巴洛克建筑師
巴洛克的傳播
路易十四的花園
洛可可
第六章 各領風騷(古典的浪漫主義)
下篇
第七章 龍之地(中國建筑)
“墻倒屋不倒”
中國建筑的三段式——頭、身體和腳
斗棋
“大院套小院”
紫禁城里的宮殿
從皇城到邊關
絲綢之路上的駝隊帶來了佛教
佛寺與佛殿
西藏與云南地區的佛寺
園林
第八章 櫻花飄落(日本建筑)
中國的影響
本土文化的繁榮
茶室
“枯山水”
第九章 法老的陵墓(埃及建筑)
第十章 圣地佛陀(印度及其鄰近國家)
佛教的■堵坡
印度教的“廟山”
耆那教的“軟石頭”雕刻
吳哥窟和婆羅浮屠
第十一章 土生土長(幼發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流域建筑)
高臺捫星辰
彩色的凸堡城門
五腿獸
大流士皇帝的帕賽玻里斯皇宮。
第十二章 沙漠中的奇葩(伊斯蘭的世界)
信仰的入口——伊斯蘭的清真寺
伊斯蘭的宮殿
伊斯蘭的陵墓
阿拉伯人的拱券和裝飾
參考書目
中外文名稱(部分)索引表
后記 2100433B
本書是一部帶著讀者徜徉于世界各地,沿途欣賞古老、奇異、色彩紛呈的建筑藝術的通俗讀本,有如下3個特點: 1.用圖片來講故事 圖片是本書的表述重點。全書共選擇600余幅精美的、有極強建筑表達力和視覺感染力的圖片,來講述建筑的故事,達到藝術欣賞的目的,是建筑藝術的連環畫。 2.文字精練、活潑易懂 本書以接近讀者、活潑易懂的話,講述各個精美圖片所帶出來的生動故事,同時穿插介紹地域和時代的總體建筑特點和生成背景。在知識框架全面建構的基礎上,突出有感染力的重點個體。 3.根據地域建筑特點分篇、分章講述 世界各地的建筑發展有自身的特點,歐洲的古建筑隨著時間的發展而流派變化紛呈,東方的古建筑則有較強的延續性,在漫長的時間里變化不大。因此本書的導航分為上、下兩篇:上篇介紹歐洲自希臘羅馬到18世紀古典浪漫主義的各個時期的建筑流派和發展變化;下篇則擷取中國、日本、埃及、印度、兩河流域和伊斯蘭古老建筑的精彩故事。
圖書編號:1029216
定價:58.0
作者:劉丹
版次:1
開本:大32開
世界代表國家的著名建筑有:中國的長城、天安門城樓,美國的自由女神,法國的埃菲爾鐵塔、凡爾賽宮、凱旋門,丹麥的悉尼歌劇院,埃及的金字塔,古羅馬的大斗獸場,古希臘雅典衛城的帕特農神廟,印度的泰姬陵,柬埔寨...
阿爾瓦·阿爾托安藤忠雄埃里克·貢納爾·阿斯普隆德彼得·Q·博林馬里奧·博塔菲利波·伯魯乃列斯基斯韋勒·費恩羅馬爾多·朱爾戈拉尼古拉斯·豪克斯穆爾赫爾佐格與德穆隆斯蒂文·霍爾路易斯·I·康勒·柯布西耶克...
建筑藝術是指按照美的規律,運用建筑藝術獨特的藝術語言,使建筑形象具有文化價值和審美價值,具有象征性和形式美,體現出民族性和時代感。以其功能性特點為標準,建筑藝術可分為紀念性建筑、宮殿陵墓建筑、宗教建筑...
格式:pdf
大小:2.4MB
頁數: 1頁
評分: 4.4
隨著社會的發展,建筑學作為一門新興的學科,主要是研究建筑及其環境的學科.建筑學是一門橫跨工程技術和人文藝術的學科.建筑學所涉及的建筑藝術和建筑技術、以及作為實用藝術的建筑藝術所包括的美學的一面和實用的一面,有很強的現實意義.
格式:pdf
大小:2.4MB
頁數: 未知
評分: 4.4
由英國建筑師帕瑞克紐金斯著,顧孟潮、張百平譯的《世界建筑藝術史》一書,宛若一幅壯麗的世界建筑藝術史畫卷,在讀者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全書有四點,頗富啟迪: 一選材縱橫古今,馳騁全球,覆蓋廣博,堪稱大跨度、全方位、多視點。從時間跨度,上溯史前8000年,下覽20世紀70年代;從地域分區,遍及全球五大洲,自巴比倫、古埃及、古希臘、古羅馬到亞洲、中東地區、南北美洲。可謂中外古今,名家名作名城,歷歷在目恍若遨游世界。世界三大建筑體系之一的中國建筑也在《建筑史》新版中專辟出第五章,以“謎與模度”為題,介紹了中國和日本建筑藝術。作者認為:“東方文化對于我們的史實——也是建筑藝術有其獨特的貢獻”而沒有被忽視,打破了歐洲一統天下主體論的舊觀念,這在學術思想上跨出了可喜的一步。
本書為美育普及性讀物,是《文化紀念碑的風采——建筑藝術歷史與審美》(列為大學美育教材,獲教育部優秀教材一等獎)的修訂版,也是作者《世界建筑藝術史》叢書的縮略版,內容專注于中外古今建筑藝術代表性作品的鑒賞、歷史及文化內涵的闡明。
東京藝術之旅 (共5冊), 這套叢書還有 《東京藝術之旅:日本古董》,《東京藝術之旅:日本茶》,《東京藝術之旅:和果子》,《東京藝術之旅:日本酒》。 2100433B
蕭默(1937年~),湖南衡陽人,建筑藝術歷史與理論學者,文化部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員,建筑藝術研究所原所長,博士生導師,清華大學建筑歷史與理論博士。出版《中國建筑藝術史》(主編及主撰,獲中國圖書獎)、《世界建筑藝術史》叢書(四冊)、《敦煌建筑研究》(獲文化部首屆優秀成果獎)等哲學、社科類重要著作18種;主編《中國80年代建筑藝術》(獲建設部優秀圖書榮譽獎)、《當代中國建筑藝術精品集》等圖書;曾刨辦《建筑意》輯刊。